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孕鼠肝内胆汁淤积症致胎鼠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邵勇;姚珍薇;罗红霞;吴味辛;易永芬;丁敏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和/或黄疸;孕妇血液中胆汁酸水平明显增加;并可经胎盘转运至胎儿,致胎儿脐静脉血和羊水中胆汁酸浓度也异常增高.大量临床研究显示,ICP孕妇血液中胆汁酸水平愈高,胎儿窘迫发生率亦愈高[1].药理学和毒理学基础研究表明,胆汁酸对动物组织和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以引起细胞凋亡和/或死亡.本研究应用雌、孕激素建立ICP孕鼠模型,探讨ICP时胎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CI2-和BAX的表达.

  • 乳腺癌耐药蛋白在胎盘中的表达、功能和调控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华英;王川;华益民

    妊娠期用药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美国一项关于妊娠期药物使用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64%的孕妇在妊娠期使用过处方药物[1]。经胎盘转运是妊娠期药物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充分了解相关膜转运蛋白的作用及调控,对于判断或靶向干预药物经胎盘转运的通过程度有重要意义。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因其在胎盘中的高表达及作用底物的广泛性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现就BCRP在胎盘中的分布、功能和调控及其临床意义,以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 孕期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健康

    作者:张全香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对儿童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其活性形式主要为1,25-二羟维生素D,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DR)结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VDR在全身多个系统器官组织表达,目前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除导致骨骼病变外,同时也可影响免疫、血液、神经等系统功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胎儿体内维生素D与孕妇维生素D密切相关,孕妇维生素D是胎儿期及新生儿期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大部分胎儿的1,25-二羟维生素D来源于胎盘转运的25羟维生素D和1,25-二羟维生素D[1].在中国,80%的孕妇维生素D缺乏,其缺乏程度与季节及地理位置存在一定相关性.在北京和香港地区的育龄妇女中,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均超过90%.孕期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大部分研究认为其可能与阳光照射时间、肥胖、孕妇基础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等相关.大多数人认为,孕期维生素D缺乏与部分妊娠期并发症及胎儿、新生儿健康状况相关,事实上,除胎儿期及新生儿期外,孕期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整个儿童期的健康密切相关.

  • 微量元素锌、铜、硒对胎盘镉转运的影响

    作者:张亚利;赵永成;范亚光;刘庆芬;王耐芬;刘爱平

    目的:评价微量元素锌、铜、硒对胎盘镉转运的影响.方法:于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选择湖北省大冶市的待产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同时检测全血锌、铜、硒和镉水平.采集新生儿脐血和胎盘标本用于测定镉含量.分析孕妇锌、铜、硒的营养状况是否与胎盘镉转运存在显著关联.结果:47例20~34岁孕妇全血镉(μg/L)为0.8~25.2,新生儿脐血镉(μg/L为0.020~1.48,孕妇血镉显著高于脐血镉(T=564 P<0.01).孕妇胎盘组织镉含量(μg/g干重)为0.082~3.97.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低血铜孕妇与血铜水平正常者相比新生儿脐血镉显著增加,低血锌孕妇的胎盘镉显著高于血锌正常者,低血硒孕妇的胎盘镉显著低于血硒正常者.结论:微量元素铜、锌、硒可能影响胎盘镉转运.

    关键词: 胎盘转运
  •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病因--胎盘因素

    作者:鲍月茹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围产期各种高围因素在胎儿身上集中表现.它的发病原因复杂而繁多,除少数与遗传基因有关外,营养不良为主要因素.孕妇营养是胎儿营养基本来源.所以胎儿营养不良除孕妇营养不良对胎儿发育成长有影响外,子宫--胎盘血流量和绒毛膜表面积的减少为重要.减少子宫--胎盘血流量和绒毛膜表面积原因多由子宫--胎盘螺旋动脉异常或功能性绒毛减少和广泛损伤,而使胎盘转运和代谢功能不足影响胎儿对氧和营养物质的摄取和代谢平衡.由此看来,胎盘作为母--儿间重要连系器官对胎儿生长是起决定性作用.

  • 孕妇用药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原利华

    参考有关文献,本文就孕妇和胎儿对药物的反应;影响药物胎盘转运的因素;对胎儿致畸、有害的常用药物;孕期较安全的用药选择及孕期用药注意事项等问题作一综述.以引起基层医务工作者对孕妇用药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引起重视,妊娠期合理选用药物,保证母婴健康.

  • 分娩镇痛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作者:孟凌新;崔健君

    围产期用药不仅要考虑产妇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及其对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负面影响.围产期用药,由于药物必定要通过胎盘转运到胎儿、新生儿,而新生儿的降解、排泄药物的功能又多不健全,药物排泄失活的周期较长,故产妇用药绝对异于未孕时.现今对分娩期用药药效学的评估多还停滞在产妇水平.临床医护人员真正把着手点放在产妇,着眼点放在胎儿、新生儿基点的研究和报道尚属鲜见.殊不知因此带给胎儿、新生儿的负面影响,多需新生儿凭借自己的代偿功能慢慢地予以消除;那些产生了严重后果(如呼吸功能不全等)的病例也多以治疗(复苏)成功的结果了事.至于对这些病例的远期影响(如脑功能发育不良、智商下降等)则很少有跟踪报道.本文的目的是与广大产科同道,在关注各科用药对产妇产生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亦关注一下用药对胎儿、新生儿的影响,倘能关注再远一点,即对新生儿其后的成长发育所带来的影响,并将这些可以预见到的不良后果,予以预防或减少至小的程度定会更好!

  • 小鼠妊娠期、哺乳期接触混合硝酸稀土对仔代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志宏;雷志明;魏雪涛;薛彬;徐厚恩

    [目的] 探讨硝酸稀土[RE(NO3)3]可否经乳汁分泌和(或)经胎盘转运进入仔代体内及对仔代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妊娠小鼠在不同时期经口灌胃不同剂量(2、20、200 mg/kg) 的RE(NO3)3:①妊娠7~8 d开始直至仔鼠离乳,即母鼠在妊娠期和哺乳期均接触RE(NO3)3,共35 d(处理Ⅰ);②妊娠母鼠生下仔鼠当天开始至仔鼠离乳(哺乳期)接触RE(NO3)3,共21 d(处理Ⅱ);③妊娠7~8 d 开始至生下仔鼠,即母鼠只在妊娠期接触RE(NO3)3,共14 d(处理Ⅲ).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分别检测刚出生仔鼠(F1)及F1代仔鼠离乳时脾脏内稀土元素镧(La)、铈(Ce)、镨(Pr)及钕(Nd)的含量,同时观察母鼠不同时间染毒时F1代仔鼠离乳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巨噬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 ①处理Ⅲ 200 mg/kg组La、Ce、Pr及N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处理Ⅱ200 mg/kg剂量组F1代仔鼠刚离乳时脾脏内La、Ce、Pr及Nd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③F1代仔鼠刚离乳时脾抗体形成细胞数目(IgM-PFC/脾)测定结果:3种处理2 mg/kg剂量组分别较对照组升高86.2%、73.8%和82.2%.④F1代仔鼠刚离乳时迟发型变态反应(DTH)测定结果:处理Ⅰ 200 mg/kg剂量组抑制率为21.8%,处理Ⅱ各剂量组DTH未见明显改变(P>0.05),处理Ⅲ 2 mg/kg剂量组RE(NO3)3对DTH有明显升高作用(P<0.05).⑤F1代仔鼠刚离乳时碳粒廓清试验测定结果:处理Ⅰ各剂量组碳粒廓清指数K及吞噬指数α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处理Ⅱ20、200 mg/kg剂量组相应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处理Ⅲ 2、20 mg/kg剂量组相应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 RE(NO3)3可通过胎盘转运和乳汁分泌进入仔鼠体内;较低剂量RE(NO3)3即可对未成年仔鼠免疫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 胎盘转运大鼠模型的改进及在丙泊酚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吕卓辰;许玲美;檀琼;秦燕;于布为

    目的 研究丙泊酚在妊娠大鼠的胎盘转运(TPT)情况.方法 6只成功受孕的Sprague-Dawley大鼠.在妊娠第20天经母鼠尾静脉注射10 mg/kg丙泊酚,注射后15和120 min,采用内眦静脉取血法采集母鼠全血(母鼠组),断头取血法采集胎鼠全血(胎鼠组),测定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在丙泊酚注射后3~150 min时间段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母鼠和胎鼠的丙泊酚血药浓度.结果 注射丙泊酚后15 min时,母鼠组的paO2显著高于同组基础值(P<0.05),而胎鼠组不同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母鼠组的丙泊酚血药浓度在给药后3 min达峰值,以后逐步下降(趋势P<0.01);胎鼠组的丙泊酚血药浓度在给药后15 min达峰值,以后逐步下降(趋势P<0.01).胎鼠组在给药后3、5 min时的丙泊酚血药浓度显著低于母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其余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本研究简化了TPT模型的全血采集方法,缩短了给药后的采样间隔时间,操作方法切实可行,成功率高,能够满足对丙泊酚等体内快速代谢的麻醉药物TPT研究的需要.首次实现了妊娠大鼠中丙泊酚的TPT血药浓度测定,为在小动物中研究麻醉药物TPT情况提供了方法学依据.

  • 妊娠期抗癫痫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及胎盘转运特征

    作者:陈亚南;刘立民;徐善森;肇丽梅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多数患者妊娠期需继续应用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以控制癫痫发作.但妊娠期妇女体内一系列生理变化可改变AEDs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导致癫痫发作并危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基于此,综述妊娠期AEDs的药代动力学变化及胎盘转运特征,为妊娠期癫痫患者的精准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足月新生儿出生至2岁巨细胞病毒抗体的动态变化

    作者:武巧珍;陈洁;林德熙;吴美玲;付瑞锋;胡娅莉;周乙华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抗体(antibodies against cytomegalovirus,CMV IgG)的母胎转运和新生儿出生至2岁CMV IgG的动态变化.方法:用固相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112例单胎足月孕妇及其新生儿脐血的CMV IgG浓度,动态观察41例新生儿1月龄、3.5月龄、8月龄及2岁时体内CMV IgG浓度及IgM的变化.结果:在112例孕妇中108例(96.43%)CMV IgG阳性,其新生儿脐血也阳性;CMV IgG平均浓度新生儿(770.35IU·ml-1)高于孕妇(654.20IU·ml-1 )(t=5.08,P<0.001);脐血CMV IgG浓度与母体水平呈高度相关(r=0.87,P<0.001).所有新生儿无CMV感染的临床表现,随访期间也无症状.112例脐血CMV IgM均阴性.41例随访婴儿中,32例(78.05%)8月龄时CMV IgG明显升高,提示CMV感染;其中1月和3.5月龄时分别有4例(13.3%)和21例(70%)CMV IgM转为阳性.另外8例CMV IgG在8月龄时转阴,2岁时仍为阴性;1例CMV IgG阴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从出生到2岁时CMV IgG仍为阴性,说明未感染CMV.母源性CMV IgG在新生儿体内半衰期约39d.结论:母源性CMV IgG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在CMV感染的婴幼儿中,大部分原发感染发生在1~3.5月龄之间,但因存在母源性抗体而无临床表现.

  • 麻醉药物通过胎盘转运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卓辰;罗艳;薛庆生;于布为

    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胎盘屏障在物质交换中起到重要的防御作用.胎盘的生理解剖、发育过程的不同阶段及胎儿循环决定了麻醉药物的胎盘转运基础.从目前的研究中发现,几乎所有临床常用麻醉药物都能通过胎盘屏障,对新生儿神经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胎盘屏障通透性的研究方法也在逐步改进,包括在体和离体等多种手段.为此,该文将概括目前临床常用麻醉药物胎盘转运情况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有关胎盘屏障通透性的研究方法.

  • 妊娠期药物在母体和胎儿的药动学特点与用药安全

    作者:杨勇;陈诚;刘心霞

    为适应妊娠期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胎盘-胎儿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进而影响药物在母体和胎儿的吸收、分布、胎盘转运、代谢和排泄过程.妊娠期间的用药应充分考虑其特殊的生理学和药动学特点,从而在保障疗效的同时减少母体和胎儿的风险.该文拟从妊娠期母体各系统的生理学变化及胎盘的功能出发,探讨妊娠期药物在母体和胎儿的药动学特点与用药安全.

  • 镉暴露对母体钙代谢及胎盘钙转运的影响

    作者:张亚利;王继先;李雨民

    钙代谢紊乱是镉毒性的重要方面[1].妊娠状态下,母体钙代谢会发生一系列改变以满足胎儿的钙需求.在目前中国孕妇膳食钙摄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镉暴露对母体钙代谢会产生何种影响自然引起人们关注.另外,母体镉暴露是否影响胎盘钙转运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导致新生儿心肌酶谱的改变

    作者:廖常英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和/或黄疸;孕妇血液中胆汁酸水平明显增加;并可经胎盘转运至胎儿,致胎儿脐静脉血和羊水中胆汁酸浓度也异常增高.大量的细胞、动物毒理学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胆汁酸对动物心脏或心肌细胞有毒性作用.那么,孕期经历了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新生儿,其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预后[1].

  • 母体与新生儿脐带血抗氧化维生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作者:田维政

    目的:了解胎盘在抗氧化维生素母胎转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共200对成都眉山市东坡地区母亲-新生儿参与该研究,分娩后立即收集母亲静脉血和脐带血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血清维生素A,E,C,β-胡萝卜素浓度.结果 母体维生素A,E,β-胡萝卜素浓度分别是1.34±0.36μmol/L,41.5±10.2μmol/L和(4.22±1.22)μmol/L,显著高于脐带血中维生素A、E、β-胡萝卜素的浓度(0.95±0.27)μmol/L,(23.8±5.12)μmol/L,(1.05±0.23)μmol/L,母亲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为19.0%(38/200),边缘性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为31.5%(63/200),脐带血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为34.5%(69/200),边缘性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为41.0%(82/200).而脐带血维生素C浓度 (157.2±35.7)μmol/L,显著高于母体血(112.4±28.1)μmol/L.母体血中维生素A及β-胡萝卜素的变异明显高于脐带血的变异:母血维生素A变异系数(CV 33.12%)VS.脐带血维生素A(CV 21.45%),β-胡萝卜素CV:40.1% VS.19.54%,P值均小于0.01,而维生素E的情况则相反(维生素E CV:47.68% VS 73.12%,P<0.01),母体血和脐带血中维生素C的变异无显著性差异(维生素C CV:40.19% VS 36.21%,P>0.05).结论:该地区产妇以及新生儿维生素A营养状况较差,应积极干预以纠正.产妇血清中维生素A,E和β-胡萝卜素水平明显高于脐带血,而维生素C情况则相反.胎盘广泛参与了抗氧化维生素母胎转运的调节过程.

  • 铅的胎盘毒性

    作者:马海燕;李红

    胎盘是孕期胎儿由母体获得营养的重要媒介,胎盘作为人体一个特殊组织,当暴露于有害的环境中时,其结构、功能的变化密切关联着新生儿的出生状况及远期预后.由于胎盘组织的特殊性,有人将孕期胎盘结构的改变结合毒物的分析作为环境污染对人体毒性的评价指标[1].母体中的铅是胎儿铅暴露的惟一来源.铅通过胎盘屏障和胎盘转运进入胎儿体内,并在此过程中也直接造成了胎盘组织的损伤.

  • 益生菌与早产儿感染

    作者:刘文君;丁国芳

    早产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出生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不成熟,且由于过早离开母体,经胎盘转运母体IgG较足月儿明显减少,而且体内内源性抗体形成匮乏,使得早产儿出生时免疫功能低下,极易感染.针对这一易感人群的特点,希望能采取有效预防感染并促进免疫成熟的措施,以减轻或预防感染的发生.

  • 新生儿骨代谢和代谢性骨病

    作者:熊海金;黄宝润

    胎儿矿物质代谢的调控胎盘转运矿物质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胎儿的钙、磷、镁血浆浓度高于母体血浆浓度,提示这些矿物质是经胎盘主动转运的(1).妊娠后3个月内钙、磷、镁每天平均分别增长2.6、2.2和0.11mmol/kg.估计足月儿可从母体获取约28克钙,16.8克磷和0.8克镁(2).

  • 围产期科学、合理的用药

    作者:王俊凤

    围产期用药不仅要考虑产妇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及其对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负面影响.围产期用药由于药物必须通过胎盘转运到胎儿,新生儿降解、排泄药物的功能又多不健全,同时由于许多药物均能进入乳汁,其中有一些可能会对哺乳婴儿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害,因此,笔者提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