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特点

    作者:贾献国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在开颅手术后再行手术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发现,50例患者出院时,14例为GOS 1级,4例为GOS 2级,8例为GOS 3级,20例为GOS 4级,4例为GOS 5级。其中,GOS 4级患者比率高。结论由于神经外科患者往往具有病情危重与变化快速等特征,在常规开颅术后,还可能实施二次以及以上的再次手术。因此,医师应对患者行再次手术的因素加以全面分析,以避免再次手术,进而提升手术质量。

  • 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颅内血肿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白玉波

    目的 探讨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颅内血肿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沈阳二四二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为Ⅰ、Ⅱ两组,各43例.Ⅰ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Ⅱ组行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情况、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加以统计.结果 经过治疗后,Ⅱ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0.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评分为(63±14)分和(75±17)分,明显高于Ⅰ组的(54±14)分和(66±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组患者住院时间(22±8)d、手术时间(27±8)min及术中出血量(57±16)ml,均明显小于Ⅰ组的住院时间(28±8)d、手术时间(231±27)min及术中出血量(90±2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CT定向软通道置管引流方式对颅内血肿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确保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不同时段泵注右美托咪啶对开颅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

    作者:程铭

    目的:探讨不同时段泵注右美托咪啶对麻醉开颅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开颅手术120例患者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A、B、C 3组,各40例。A组患者术前泵注右美托咪啶,B组患者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啶,C组患者术毕泵注右美托咪啶,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15 min(t3)、30 min(t4)时心率(HR)、Ramsay镇静评分情况,比较3组患者不良反应与拔管时间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在各个时间段HR、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患者t1~t4时HR、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C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明显多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时段泵注右美托咪啶均能减少开颅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气管拔管应激反应,但术毕泵注可延长拔管时间,建议术前与术中泵注为佳。

  • 开颅手术后并气管切开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并低热的病例讨论

    作者:谭飞;廖艳彪;李志峰

    目的:探讨开颅术后气管切开后多重耐药菌低热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开颅术后气管切开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并低热的病例讨论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5例因高血压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动脉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及侧脑室引流术,术后因痰多或意识障碍行气管切开术.痰培养均为多重耐药并依照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但患者体温在37-38℃波动,停用抗生素后患者体温下降肺部感染情况好转.结论:开颅术后气管切开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用敏感抗生素并低热,如能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停用抗生素姑息治疗不失一种不错的治疗方案.

  • 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作者:蒋蓉;梁涛;邓佳;杨孟昌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泵注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丙泊酚泵注总用量、乌拉地尔总用量及自主恢复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即刻及麻醉后30 min、1h、2h,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泵注总用量、乌拉地尔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自主恢复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

  • 231例开颅患者术后发热的成因探讨

    作者:樊永平;李艳;胡以明;张庆

    为了探讨开颅患者手术后发热、尤其是湿热发热的成因.在记录手术前3 d、术后1~7 d症状、舌脉的同时,着重观察术后用药及输液量.比较术后发热分别与季节、年龄、性别、原发病之间的关系;比较春、夏、秋冬季湿热发热所占比例以及湿热发热与非湿热发热的体温和补液量的差异.结果各季节术后发热均超过50%,季节之间发热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0岁以下开颅患者发热率高(P<0.05);男女性别发热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原发病中胶质瘤术后发热多于脑膜瘤(P<0.05).湿热发热占发热总数的75%,四季中秋冬季略少于春夏季,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湿热发热较非湿热发热补液偏多,有差异趋势(P<0.2);体温明显高于非湿热发热(P<0.05).发热是开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与季节、性别无关,与年龄、原发病有显著关系.湿热是术后发热的主要证型,湿热的形成与术后脾胃功能低下、用药及补液有一定关系.

  • 231例不同季节开颅患者围手术期中医症状学调查

    作者:樊永平;李艳;胡以明

    以围手术期中医症状为切入点,探讨开颅患者术后发热、尤其是湿热发热的 成因。使用调查表的形式,详细记录不同季节231例开颅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前1~3 d和术 后1~7 d 的症状。比较不同季节、手术前后症状学频次差异。结果手术前,频次统计排列在前10位的 症状春夏两季相近,两者与秋冬季比存在差异。术后出现症状减少、频次集中趋势,秋冬季 与春夏季主要症状频次仍有差异。术前以头痛、视物异常、头晕头胀、呕吐、恶心一组“颅 内压增高”症状为主,核心病机是阳气抑郁,木不疏土,气滞津停;术中损伤,触发了郁阴 化热,津停成湿;术后以发热 、口干、口中粘腻、腹胀、大便干结、头痛、纳少等为主的湿热证迅速形成。

  • 咪唑安定、异丙酚对后颅窝手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赵立红;石广志;郑一;徐明;周建新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和异丙酚用于后颅窝手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镇静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全麻后颅窝肿瘤手术后带气管插管躁动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咪唑安定组M组(n=30),异丙酚组P组(n=30).分别首先给予咪唑安定0.05 mg/kg或异丙酚0.5 mg/kg静脉推注,再给予咪唑安定(0.05~0.2)mg/(kg·h),异丙酚(0.5~3)mg/(kg·h)持续微量泵泵入,维持Ramsay镇静评分2~3级,于镇静前、镇静后10 min、30 min,1 h、2 h、4 h、8 h记录Ramsay镇静评分、用药量、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用胸阻抗法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体循环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结果 静脉注射负荷剂量的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后,病人的心率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MAP、CO和CI在镇静阶段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V和SVR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咪唑安定和异丙酚用于后颅窝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镇静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很小且二者作用相当.

  • 右美托咪定对开颅术后延迟拔管患者应激性激素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赵立红;尹宁宁;李倩;陈晗;史中华;徐明;石广志;周建新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性用于开颅术后延迟拔管患者镇静时对应激性激素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择期开颅术后延迟拔管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右美托咪定组或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组。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 kg-1· h-1(10 mg/L)或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持续泵入至拔管后30 min。测定用药前、用药后2、4、8 h和研究结束时的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皮质醇的浓度,记录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右美托咪定组较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组血中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皮质醇的浓度降低(P<0.05),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强效、高选择性的α2受体激动剂,以0.6μg· kg-1· h-1的速度持续泵入应用于开颅术后延迟拔管患者,可以降低血中应激性激素的水平,稳定血流动力学。

  •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成人开颅手术麻醉的比较: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作者:于芸;张凯颖;韩如泉

    目的 系统评价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成人开颅手术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收集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用于成人开颅手术麻醉维持的随机对照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数据,采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RCT研究17篇,共1 3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丙泊酚组的术中脑松弛度[RR=0.95,95% CI (0.91,0.24),P=0.02]、打开骨瓣前颅内压[MD=3.81,95% CI (2.80,4.82),P<0.000 01]优于七氟醚组;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较七氟醚组低[MD=10.24,95% CI (7.87,12.61),P<0.000 01].②2组术中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2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寒战发生率相似,丙泊酚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七氟醚组[RR=1.56,95% CI (1.16,2.10),P=0.004].结论 在开颅手术中,丙泊酚静脉麻醉能为术者提供更好的脑松弛度、降低打开骨瓣前颅内压、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 颅脑术后背景泵注PCA的临床镇痛效果及可行性

    作者:赵立红;郑一;王恩真;王保国

    为对比有无背景给药的病人自控镇痛(PCA)在开颅术后的镇痛效果,将120例择期全麻颅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芬太尼组(Ⅰ组)、芬太尼背景组(Ⅱ组)、曲马多组(Ⅲ组)、曲马多背景组(Ⅳ组).背景组于术后24 h停止背景给药,仅予单纯PCA.术后4、8 h、次日晨、24、48 h记录VAS、用药量、PCA按压次数、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单纯PCA组的PCA按压次数、有效次数和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高于背景组,而用药量明显少于背景组;2个背景组比较,芬太尼组的PCA按压次数、有效次数和用药量明显高于曲马多组,VAS疼痛评分无差异.提示:芬太尼和曲马多背景用药加PCA用于颅脑术后镇痛比单纯PCA镇痛效果更佳.

  • 脑状态指数监测用于开颅术后持续意识障碍的预测

    作者:徐明;郑一;王谦;雷燕妮;王国年;周建新

    目的 评价开颅术后早期脑状态指数(CSI)监测对远期意识状态预测的准确性.方法 连续纳入57例开颅术后延迟苏醒拔管的患者,术后6h内连续监测CSI,并每小时评价患者对语言或疼痛刺激的反应(GCS-M).于术后24h随访患者的意识状态,按照是否遵嘱,将患者分为清醒组(51例)和未醒组(6例),比较CSI在两组间的差异.计算术后1-6h CSI监测值在预测术后24h意识障碍时的预测概率(Pk).结果 清醒组入ICU后1h的CSI为75±12,在第2~6h明显升高(85±12~88±7.P<0.05).未醒组在入ICU后1~6h的CSI监测无显著变化,波动于43±15~52±19(P0.05).清醒组CSI监测数值在各监测时点均高于未醒组.术后6h内监测CSI,预测术后24h意识障碍的Pk值为0.94~0.99.结论 开颅术后6h内进行CSI监测,可较为准确地预测术后24h的意识状态.CSI可作为开颅术后意识状态监测的客观辅助手段.

  • 异丙酚、咪唑安定用于后颅窝术后保留气管插管患者镇静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立红;王强;张峥;周建新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咪唑安定用于后颅窝肿瘤术后保留气管插管患者镇静的临床效果和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全麻后颅窝肿瘤手术后保留气管插管躁动的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咪唑安定组(M组),每组30例.首先分别给予异丙酚0.5me/kg或咪唑安定0.05Mg/kg静脉推注,再给予异丙酚0.5~3mg/(kg.h)或咪唑安定0.05~0.2mg/(kg·h)微量泵泵入,维持Ramsay镇静评分2~3级,于镇静前及镇静后10min、30min、1h、2h、4h、8h记录Ramsay镇静评分、用药量、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起效时间P组为(28±11)s,M组为(45±13)s,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苏醒时间M组为(37±16)min,较P组的(24±7)min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期间两组患者HR、RR均较镇静前显著下降(P<0.05),而SBP、DBP、MAP、SpO2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异丙酚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咪唑安定,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咪唑安定,二者在镇静剂量下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轻微,用于后颅窝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镇静是安全有效的.

  • 穿刺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36例临床分析

    作者:靳文毅;富壮;苏亦兵

    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传统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和开颅手术脑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总体疗效不甚满意.我们于2000年9月至2002年9月来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套管针对36例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行穿刺抽吸血肿,术后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引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微创穿刺术对急性巨大硬膜外血肿的急救作用

    作者:宋保新;王才永;张爱新;沈俊岩;王长城

    我科自2004年7月至2007年8月,对22例急性大量硬膜外出血造成急性脑疝的患者,采用YL-1型颅脑穿刺针进行血肿穿刺急救排血,缓解脑组织受压,然后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 转化医学理念推动神经外科进步

    作者:赵继宗

    转化医学的理念贯穿百年神经外科历史.1879年神经科学家开始积累脑功能定位知识,从此以脑认知为起始的神经科学基础研究催生了神经外科学,从事这个专业的医师集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于一身,体现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直接便捷转化.20世纪初,在经典神经外科时期,神经科学家提出诊断,外科医师根据脑定位诊断实施开颅手术.21~21世纪之交,神经外科步入微创时代,神经科学基础研究积淀了丰硕成果,亟待临床应用和证实;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为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和临床验证提供可能.

  •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80例诊治体会

    作者:李泽;宋炳军;张志银;闫峰;李红喜;刘强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0例患者,行开颅手术治疗的48例中,出院时按GOS分级:良好35例,占72.9%;中度残疾7例,占14.6%;重庹残疾3例,占6.3%,植物状态1例,占2.1%,死亡2例,占4.2%.未开颅手术的32例患者出院时按GOS分级,良好28例,占87.5%;中度残疾4例,占12.5%,无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诊断,尽早判断伤情,合理把握抢救顺序,及时抢救危及生命的器官损伤,重视术后的综合治疗,则可提高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和病死率.

  •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不同小骨窗开颅手术时机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敏

    目的 探究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不同小骨窗开颅手术时机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行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为出现脑出血后5h以内进行治疗的患者,对照组为出现脑出血后超过5h进行治疗的患者,观察并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1.9887,P=0.0467).结论 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需抓住治疗时机,及早进行正确有效的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体会

    作者:姚勇;熊丽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24例颅脑损伤手术中脑膨出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术中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 非手术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与弥漫性脑肿胀引起的脑膨出预后不同,迟发性颅内血肿只要处理及时预后较好.

  •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 脑出血的临床比较

    作者:于本帅

    目的 总结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ICU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635,P<0.05).结论 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1139 条记录 9/57 页 « 12...6789101112...565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