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尿道电灼或气化电切术1000例尿道肿瘤、息肉湿疣术后并发症治疗体会

    作者:吴润年;吴淑萍

    尿道为一结构简单的导尿管道,表面上有上皮被覆,周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围绕,所以发生尿道肿瘤、息肉、湿疣主要为上皮源性肿瘤、浸润性乳头状肿瘤,肿瘤生长在尿道内哪个位置都可切除.目前,经尿道肿瘤电灼、电切术,已成为尿道肿瘤、息肉、湿疣治疗的首选方法.激光治疗尿道肿瘤、息肉、湿疣是近代腔内泌尿外科中新进展,在基层医院电灼或气化电切术仍是治疗尿道肿瘤、息肉、湿疣的主要方法,1995~2009年治疗1000例,对其中89例并发症防治做进一步讨论.

  • 女性患者尿道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苏宇;周兴;邓振农;陈志光;郑煜

    目的 探讨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特征、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方法 同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5例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发现尿道口赘生物,肿瘤组织病理学形态虽不一致,但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随访4个月至3年,其中2例患者因复发或转移死亡,另3例患者健在.结论 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易误诊.病理检查应结合病史早期诊治,综合治疗.

  • 女性患者尿道恶性黑色素瘤5例报告

    作者:苏宇;周兴;邓振农;陈志光;郑煜

    目的 针对我院5例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探讨其病例特征、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方法 对5例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确诊为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经过诊断与治疗后,在随后的4个月至3年,其中2例患者因复发或转移死亡,另3例患者健在.结论 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索瘤少见,易误诊.病理检查应结合病史早期诊治,综合治疗.

  • 胃肠、泌尿、会阴部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作者:俞公煌;倪型灏;钱峰;陈立红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与胃肠道外GIST型间质瘤的组织学起源与病理特征.方法对46例胃肠道及13例泌尿道、会阴部原诊断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许旺瘤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观察其病理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4种抗体(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100)的表达,对发生于不同部位的间质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5例为 GIST组,CD117阳性表达率为93.3%,CD34阳性率88.9%;12例为胃肠道外GIST型间质瘤组,CD117阳性表达率为83.3%,CD34阳性率75.0%;2例(其中1例为胃肠道)平滑肌瘤组,CD117和CD34均为阴性,平滑肌肌动蛋白瘤细胞呈弥漫性强阳性表达.结论 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间质瘤具有诊断价值的依据.推测GIST和胃肠道外GIST型间质瘤均系起源于一种非定向分化的、原始间充质干细胞.

  • 2016版 WHO 膀胱肿瘤新分类解读

    作者:黄文斌;程亮

    自2004年WHO出版了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以后,至今已超过10年[1]。在这期间一些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和病理医师及泌尿外科医师的共同努力,对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新版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已于2016年2月份出版,新分类仍然将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为肾脏肿瘤、泌尿道肿瘤、前列腺肿瘤、睾丸和睾丸旁肿瘤及阴茎肿瘤5个部分[2-3]。本文主要对2016版膀胱肿瘤新分类进行解读。

  • 超声诊断尿道淋巴瘤1例

    作者:刘学

    患者女,73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3个月,无法排尿3天”入院.查体:双肾未扪及,余未见异常.超声检查:膀胱充盈不良,形态规则,壁厚不光滑,内透声清晰,膀胱输尿管入口处未见明显异常;沿尿道走行见约6.0 cm×5.0 cm×5.0 cm低回声实性肿块(图1A),向外至尿道外口处,形态规则,边界清,回声均质,后方回声增强,其内见导尿管回声从中穿行,肿块内探及丰富杂乱血流信号(图1B).

  • 彩超诊断膀胱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

    作者:张一新

    患者男,5个月,因排尿困难3天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外阴发育正常,尿道口无红肿、渗出,耻骨上膀胱区未触及包块.彩超检查见:膀胱充盈,在后尿道口见一1.2cm×0.8cm回声增高光团,后伴有典型声影,周围见液性暗区,CDE示血供丰富(图见封三).彩超提示:尿道肿瘤.手术病理诊断:膀胱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 男性膀胱癌根治术后尿道癌的诊治

    作者:黄细汉;湛海伦;周祥福;陈志雄;黄桂连;刘永昌;潘翔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术后尿道癌的发生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行保留尿道的全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1例随访期间出现尿道血性分泌物,行尿道分泌物涂片、尿道镜检查及盆腔CT诊断为尿道癌,予尿道全切术,术后12个月出现转移。膀胱癌根治术后尿道癌的发生率1.04%。结论膀胱癌术后尿道癌发生率不高,术后密切随访可早期发现尿道癌,尿道细胞学及尿道镜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尿道全切术是主要手术处理手段。

  • 男性尿道肿瘤

    作者:杨长海;李江

    男性尿道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多由上尿路如膀胱癌、肾癌种植于尿道,后尿道常见;而原发尿道癌好发于球部尿道或球膜部尿道,其次为阴茎部尿道,国内病例报道多属晚期,预后不好,因此要提高警惕,早发现以求根治。本文主要介绍原发性尿道肿瘤,其主要分为尿路上皮肿瘤和非尿路上皮肿瘤。
      一、尿路上皮肿瘤
      1.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尿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尿道良性肿瘤,两性均可发生。好发年龄为30~50岁。多见于舟状窝,组织学上为多个含纤维轴心组织的乳头,表面被覆鳞状上皮。应与尖锐湿疣相鉴别,治疗上可以采取激光烧灼或手术切除。

  • 原发性女性尿道癌一例

    作者:关宇鹏;王国任;胡利平;刘振湘;白志明

    患者女性,65岁,因排尿困难2月,发现右肾积水2周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排尿费力,有尿频、尿急、尿痛及尿线变细,无肉眼血尿,行抗感染治疗后上述症状未见明显缓解.2周前不能自行排尿,留置导尿管,尿色淡黄,当地县医院腹部CT提示右肾重度积水,右输尿管中、上段扩张,下段梗阻(未提供胶片);腰椎MRI提示:L5/S1左侧神经根局限性增粗膨出,LS/S1椎间盘突出,L3/4/5椎间盘突出.转入我院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营养差.

    关键词: 尿道肿瘤
  • 女性尿道憩室内癌一例报告

    作者:徐卓群;胡礼炳;仇学文;王志荣

    女性原发性尿道肿瘤少见,发生于尿道憩室内的肿瘤则更少见.2003年1月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

    作者:汪涌;刘凡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临床少见,Potts 和Hirst于1963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内翻性乳头状瘤。至1983年共报道100余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占尿路上皮肿瘤的2.2%[1]。此病多发于膀胱颈、膀胱三角和尿道前列腺部。发生于上尿路者少见,约30余例[3,4],其中男女比约5~7∶1,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中男性占90%以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男性发病年龄平均55岁,女性5 6岁;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65岁。但亦有小儿内翻性乳头状瘤发病的报道[5]。上下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在组织学、发生学和治疗方面均无明显区别。此病常见无症状血尿和尿路阻塞,可有腰部疼痛以及由尿路阻塞引起的肾盂积水,还可无任何症状;与其他泌尿道肿瘤无明显区别,而且其活检标本切片亦与息肉和移行细胞癌(TCC)区别不大。多数病人被误诊为鳞状上皮息肉、单纯性息肉和恶性肿瘤,亦有被误诊为血管瘤和乳头状腺瘤者。发生于上尿路者多数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而进行了不必要的肾输尿管切除。

  • 膀胱低级别尿路上皮癌及癌旁组织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作者:孙凯;陈奇;邹永浩;陈勇辉;陈海戈;王元天;叶惟靖;黄翼然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建立膀胱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其癌旁黏膜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表达谱.方法:对15例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黏膜组织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两者总蛋白质后,经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1)比较分析15例膀胱癌及正常配对组织的2-DE图谱,得到差异蛋白质点54个;2)对54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肽质量指纹图分析,鉴定出一些与癌基因、细胞周期调控及信号转导等有关的膀胱癌相关蛋白.结论:成功鉴定45个膀胱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组织相关蛋白,为进一步筛选用于膀胱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奠定基础.

  • 尿道透明细胞癌一例

    作者:王斌;崔嵛;刘建武;米振国

    尿道肿瘤在临床上很少见.据国外文献统计仅占全身肿瘤的1%以下,在泌尿生殖系肿瘤亦不占重要地位[1].其中尿道透明细胞癌(CCA)更为罕见.我院于2004年2月收治一例,现结合文献就其特征、诊断和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 117例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分析

    作者:宋岩;杨林;周爱萍;依荷芭丽·迟;王金万

    目的 探讨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至2009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17例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一线化疗,46例者接受二线化疗.结果 全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男女之比为3.33:1.全组患者的半年、1年、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3%、61.3%、32.3%、24.2%和8.1%.一线化疗方案中,吉西他滨+铂类化疗的有效率为49.3% (37/7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7.9和18.7个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铂类化疗的有效率为45.5%(10/22),中位PFS和OS分别为7.1和15.3个月;紫杉醇+铂类化疗的有效率为47.1%(8/17),中位PFS和OS分别为6.5和13.7个月.其中吉西他滨+顺铂化疗67例,有效率为47.8%,中位PFS和OS分别为7.0和15.3个月;紫杉醇+卡铂化疗13例,有效率为53.8%,中位PFS和OS分别为7.7和16.0个月.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主要为1~2级,患者可以耐受.结论 吉西他滨+顺铂方案为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首选的一线化疗方案之一,其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紫杉类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效果.

  • 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不能完全手术切除的尿路上皮癌效果观察

    作者:李志斌;陈惠庆;宋继文;刘建武;米振国

    目的 评价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植入对局部晚期不能完全手术切除的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不能完全手术切除的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2组,均行术前预计划.A组14例行术中植入,其中7例膀胱癌行经尿道电切术或者膀胱部分切除术,7例输尿管癌行半尿路切除;均有癌残留,大限度地姑息性切除肿瘤后,在残留的可疑癌灶及其周边植入125I粒子.B组7例行彩色超声或CT引导下植入.根据2009年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所有患者的肿瘤缓解及生存情况,了解粒子分布及移动情况,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操作,术中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粒子分布与病灶基本重合,共2枚粒子出现位移,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术后随访,2例患者在术后4个月内自觉局部发热,其余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随访3~75个月,中位随访36个月,1年生存率为100.0%(21/21),2年生存率为90.5%(19/21),3年生存率为61.9% (13/21).A组术后6~9个月肿瘤缓解率85.7%(12/14),术后12个月肿瘤缓解率42.9%(6/14).7例膀胱癌患者均保留了膀胱,2年生存率为100.0%(7/7),5年生存率为71.4%(5/7).B组术后6~9个月肿瘤缓解率71.4%(5/7),术后12个月肿瘤缓解率42.9%(3/7).结论 1251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是局部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良好选择,有较高的局部病灶控制率,有望在晚期尿路上皮癌的个体化治疗中广泛应用.

  • 经尿道2μm激光联合后腹腔镜治疗上尿路肿瘤(附23例报告)

    作者:沈鹏;欧彤文;许建军;李进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2μm激光治疗上尿路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3例上尿路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联合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输尿管口袖状切除,其中男13例、女10例,肾盂癌18例、输尿管癌5例.术后定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并每3~6个月行经尿道膀胱镜检查、每6个月行CT尿路成像(CTU)检查,以观察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 23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用时164(135~225)min,术中出血72(40~150)ml.术后随访5~24个月,1例发现膀胱内新发肿瘤,余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或腹腔种植.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2μm激光治疗上尿路肿瘤疗效肯定.

  • 女性尿道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道

    作者:董青;贾玫;姜苗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成人常见的淋巴瘤类型,而原发于尿道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罕见,现就1例尿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报道如下:

  • 超声诊断阴茎上皮样肉瘤1例

    作者:姜进军;姜宏;刘瑞华;门雁鸣;王丽

    患者男,52岁.因渐进性排尿困难2个月,肉眼血尿10 d入院.查体:外生殖器无畸形,会阴部近尿道球部海绵体可触及2 cm×3 cm×6 cm质硬肿物,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无压痛,睾丸、附睾无压痛.膀胱尿道镜检查:前尿道内近球部海绵体约6 cm处见尿道黏膜破溃,瘢痕样组织异常增生,尿道腔狭窄.入院诊断:尿道肿瘤.超声检查:近尿道球部海绵体测及约2.8 cm×3.5 cm×5.7 cm稍强回声肿物,边界清晰、欠规则,内回声不均质,周边呈低回声,后部侵及海绵体,后方回声增强(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肿物内部及周边测及较多短棒状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阴茎占位性病变.随行超声引导下肿物穿刺活检:以16G活检针穿刺,顺利取出长约2 cm组织条两条送检.病理诊断:尿道海绵体上皮样肉瘤.

  • 雄激素受体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后尿道腺瘤中的表达

    作者:张旭辉;杨晓峰;米振国

    目的检测后尿道腺瘤中雄激素受体(AR)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后尿道腺瘤和18例正常后尿道黏膜中AR和EGFR的表达.结果后尿道腺瘤组织的AR和EGFR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后尿道黏膜组织.后尿道腺瘤组织中AR和EGF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后尿道腺瘤可能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肿瘤,AR与EGFR的过度表达在其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102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