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心动图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前后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作者:屈正;陆兆龄;张纯;刘文旭;耿世钊;于建波;叶建光

    目的 总结超声心动图(UCG)在50例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围术期及随访期应用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术前均采用HP-SONOS 2000型超声分析仪通过体表超声(TTE)重点观察室壁运动,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及二尖瓣反流等情况.比较36例心血池和UCG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中通过食道超声(TEE)二维图像上出现激光汽化心肌组织所产生的气泡证实打孔有效.术后分别于3、6、12个月复查UCG,并采用Acuson Sequoia电脑声像仪观察激光孔道通畅情况.结果 术前1vrE示左室壁运动普遍减低者8例,节段性减低者30例;二尖瓣轻度反流者15例,中度反流者3例.UCX9与心血池所测LVEF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TEE所示打孔有效率为93.6%.无1例出现因打孔造成的二尖瓣反流.术后3、6、12个月LVEF值均较术前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0±2.4)个月彩色多普勒速度图(CDV)示激光孔道存在,孔道形状呈现直线型、角型、八字型、钩型及斜线型等多样化.频谱多普勒(PW)测定孔道的血流可得到不同形状的频谱.结论 应用UCG技术可以在TMLR术前、术中和术后对心肌缺血部位的定位、心功能、乳头肌功能、打孔瞬间成功与否、孔道通畅、孔道与心肌内冠状动脉相沟通与否、孔道周边新生的血管网形成与否等进行评估.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定量评价正常人左心室扭转运动

    作者:曹敏;孙寅光;阮雯;赵勤华;施仲伟;沈卫峰

    目的 采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研究正常人的左心室心内膜和心外膜扭转运动特点.方法 对10例正常成年人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显像检查.斑点追踪切面包括基底切面(二尖瓣水平左心室短轴)和心尖切面(心尖水平左心室短轴),应用Siemens SyngoWorkPlace V 2.0 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分析.结果 无论是心内膜或心外膜,左心室基底部收缩期旋转均为负值,舒张期旋转均为正值,心尖部则相反,收缩期心尖部旋转速度的绝对值显著高于基底部[心内膜:(150±62)°/s 对 (114±65)°/s;心外膜:(81±40)°/s和(55±28)°s,均 P<0.01)].无论是基底部或心尖部,收缩期心内膜旋转速度和旋转角度均显著高于心外膜[基底部:(-114±65)°/s对 (-55±28)°s,(-12±6)°对(-4±1)°;心尖部:(150±62)°/s对 (81±40)°/s,(10±4)°对 (6±2)°,均 P<0.05)]°收缩期基底部和心尖部心内膜和心外膜平均旋转速度达峰时间[基底部(188±72)ms 对 (187±55)ms;心尖部(195±85)ms 对 (141±79)ms3、舒张期基底部和心尖部心内膜和心外膜平均旋转速度达峰时间[基底部(446±58)ms 对 (491±53)ms;心尖部(453±57)ms 对 (466±85)ms]及收缩期心内膜和心外膜平均旋转的达峰时间[基底部(296±69)ms对(292±63)ms;心尖部(251±67)ms 对 (295±66)m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可无创伤性评价左心室环向旋转和扭转运动,正常人左心室具有特征性旋转运动.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在术中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郜朝晖;杨浣宜;陈雷;王伟鹏;赵晓琴;张健;倪新海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在术中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定量心肌运动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通过对18例术中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应用DTI技术观察患者的室壁运动情况,其中重点对8例接受冠脉搭桥术的患者麻醉期间体外循环前后获取DTI参数进行研究.结果在取样成功率高的左室前后壁中间段的室壁向心运动速度,术后前后壁均有明显改善[前壁:(0.04±0.01)m/s vs (0.09±0.03) m/s, P<0.005; 后壁: (0.03±0.02) m/s vs (0.06±0.03)m/s, P<0.005],但其舒张功能参数(Vp)却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冠脉搭桥术后,DTI测量的患者室壁运动速度已经出现改善.DTI技术可以成功地应用于术中超声心动图检查,优于经胸二维超声成像,且有助于更准确的速度测量定位(DTI不受二维图像质量的限制).

  • 高血压对冠脉循环损害的超声研究

    作者:张薇;钟明;张运;安丰双;季晓平

    目的 应用超声检查探讨高血压对冠脉循环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10例,高血压病组34例,根据是否有心绞痛症状,将高血压病组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TEE)检测受试者静脉注射潘生丁前后冠状窦血流参数,以潘生丁负荷后与基础状态下冠状窦前向血流比值为冠脉血流储备(CFR)指标.结果 高血压病组CFR明显低于对照组(1.93±0.55vs 3.00±0.55,P<0.001);高血压病有症状组的CFR明显低于无症状组(1.67±0.32vs 2.39±0.58,P<0.001).结论 CFR减低是高血压病患者出现静息或劳累性心绞痛的机制之一;TEE探测冠状窦血流评估CFR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治疗二尖瓣反流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蒲朝霞;余蕾;游向东;刘先宝;王建安;何伟;黄品同

    目的 初步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治疗二尖瓣反流中的引导、监测价值.方法 10例外科手术高危的中重度(1例)或重度(9例)中心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应用MitraClip系统行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MitraClip释放后经食管超声即刻评估手术效果并与术前评估相比较.结果 10例患者手术均获得了理想结果,其中5例患者各植入1枚Clip,另5例患者各植入2枚Clip.经食管超声即刻评估手术效果示6例患者二尖瓣反流量减为轻度,2例减为轻中度,2例减为中度.10例患者均未发生Clip脱落、二尖瓣损伤、心包填塞等并发症.结论 MitraClip术是外科手术高危、中重度及重度二尖瓣反流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手术全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监测及确定作用.

  •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改变

    作者:陈新娣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简称QTd)变化. 方法用美国超九-ATL(XO163)彩色多谱勒诊断仪二维超声测量其舒张期左心室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以≥1.2cm作为左心室肥厚诊断标准,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n=36,男/女=20/16例,平均年龄60岁±12岁)、高血压左心室非肥厚组(n=50,男/女=30/20例,平均年龄62岁±12岁)进行测量,再用心电图ECG-8110P(01808A3)描记其常规12导联心电图,手工测量其大QT间期(QTmax)、小QT间期(QTmin)和心动周期RR间期,计算QTd和心率校正的QTcd,并随机匹配正常人群组(n=40,男/女=24/16例,平均年龄58岁±13岁). 结果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QTd为60ms±17ms,QTcd为68ms±24ms,高血压左心室非肥厚组QTd为41ms±13ms,QTcd为43ms±17ms,正常人群组QTd为43ms±11ms,QTcd为44ms±16ms,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QT间期离散度增大.

  • 非典型川崎病15例超声心动图与临床分析

    作者:王东平

    我院1996~2003年收治的川崎病患儿中,有15例症状不典型,只具备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1984年修订)诊断标准中的6项中的2~4项,结合超声心动图确诊,现报告如下.

  • 应变率显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及收缩后收缩现象的评价作用研究

    作者:吴肃;张晓玲

    目的 探讨采用应变率显像技术评价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及收缩后收缩(PSS)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7年9月-2008年8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接受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患者60例,包括轻度肺动脉高压组(A组,20例)、中度肺动脉高压组(B组,20例)及重度肺动脉高压组(C组,20例),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2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现显像仪获得右室游离壁、后壁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包括基底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b)和中间部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m)]及舒张早期应变率[SRe,包括基底段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b)和中间部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m)],统计各组出现PSS的节段数,记录PSS值.结果 4组对象右室结构指标及心肌综合指数(Te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肺动脉高压各组间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及舒张早期应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肺动脉高压各组间P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PSS与右室前壁厚度(RVAW)、右室横径(RVD)、SRs、SRe及PASP均有相关性(r=0.659、0.437、-0.583、-0.623、0.630,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RVAW是影响PSS的主要因素.结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室功能减低,应变率显像技术可定量、准确地评价右室长轴功能;肺动脉高压患者病理性PSS出现提示肺动脉高压右室局部心肌节段存在相对心肌缺血;RVAW是影响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心肌PSS的主要因素.

  •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复杂病变一例

    作者:王嘉莉;姜红;曾玉杰;李爱莉

    1 病例简介患者,女,73岁,间断心悸、胸痛5 d,于2010-10-13入院.患者近5 d来静息状态下出现心悸,左侧胸部闷痛,范围手掌大小,向后背及左上肢内侧放射,劳累后加重,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心脑血管病史.体格检查:血压 142/82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界无扩大,心率54次/min,律齐,胸骨左缘Ⅱ、Ⅲ肋间闻及3/6级连续性杂音,向左肩背部传导.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冠状静脉窦异常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李献国;周亚;盛建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CS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基础上,注意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左房室沟处是否有CS的扩张,对有CS扩张的患者,注重进行CS长轴及胸骨上窝的探查.结果 19例患者CS扩张,内径9 mm~36 mm,按照CS引流的血管不同分为2组,引流肺静脉组4例,引流左上腔静脉组15例.结论 通过对CS异常的形态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可作出正确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建议将CS长轴切面作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扫查切面.

  •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冯莉莉;葛郁芝;叶雪存;盛国太

    目的 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和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寻求一种敏感的、无创的CHD诊断方法.方法 选择胸闷或胸痛怀疑CHD患者40例,应用TDI测量静息状态(Rest)下前壁中段收缩峰值速度(Vs),以及多巴酚丁胺峰值负荷状态(Peak)下前壁中段Vs,同时测量静息心率和负荷心率;所有入选对象均进行冠脉造影,并根据左前降支狭窄程度是否大于等于50%分为左前降支狭窄组(LST组)与左前降支非狭窄组(non-LST组).分别比较Rest和Peak前壁中段LST组与non-LST组平均Vs差别等.结果 Rest前壁中段LST组与non-LST组Vs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Peak前壁中段LST组与non-LST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DSE结合TDI是诊断冠心病有价值的定量分析方法.DSE在诊断CHD时的敏感性、准确性明显优于静息状态超声心动图.

  •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力衰竭左室心肌应变的价值

    作者:梁晓霞;芦芳;赵敏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 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心肌整体和局部应变的价值.方法 60例研究对象分成A组、B组、C组,A组30例为正常者,B组18例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C组12例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记录心尖位左室长轴三个切面高帧频二维动态图像,应用自动功能成像软件(AFI)测量左室18节段峰值收缩期应变(S),该切面峰值收缩应变(GLS)及左室长轴平均总应变(GLS-Avg),比较各组各参数值,并分析GLS-Avg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根据双平面Simpson's法测得的LVEF将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轻度(6例)、中度(18例)和重度(6例),比较3组患者GLS-Avg.结果 A组左室18节段S值自基底段向心尖段逐渐增加,各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各节段壁应变绝对值低于A组(P<0.05);轻度、中度和重度心力衰竭患者GLS-Avg绝对值逐渐减低.GLS-Avg与LVEF相关良好(r=0.92,P<0.05).结论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定量测定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局部和整体心肌形变.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分析左室心肌纵向分层应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庆常;李天亮;胡新玲;张晓丽;侯跃宏;王仲朝;李保;司雪菲;韩红

    目的 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定量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明显冠状动脉病变者左心室三层心肌分层应变;并探讨性别、年龄对参数的影响,为临床判断心肌受损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对82例入选患者,按照性别分为两组:男性组45例,女性组37例.按年龄大小分为三组:37-50岁16例,51-60岁45例,61-70岁21例.应用Echo PAC BT13工作站测量左室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三层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①心外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内膜下心肌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绝对值均逐层增加(均P <0.001);左心室三层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绝对值均自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逐段增加(均P<O.001);左心室基底段心外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内膜下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绝对值均逐层增加(均P<0.05);左心室中间段及心尖段心外膜下心肌、中层心肌、心内膜下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绝对值均逐层增加(均P<0.001).②女性组三层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绝对值较男性组高(P <0.001);按年龄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够分析左心室各层心肌纵向应变,反映不同节段心肌收缩能力;女性左心室三层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绝对值均高于男性;年龄对左心室三层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无影响.

  •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探讨早搏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继荣;赵美娟;程志国

    目的:探讨早搏对心输出量(CO)影响的程度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各种早搏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求得因早搏及早搏数量而变化的心输出量(CO),以评价早搏对心输出量的影响.结果:理论上推出:a) n个早搏后的心输出量公式.b) n个早搏后的心输出量低极限公式.c) 早搏数量允许低限度公式.结论: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通过计算早搏患者的心输出量,作为临床用药指征的理论参考.

  • 先天性右位心及合并心内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李献国;周亚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右位心及合并心内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近年经本院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右位心11例,按Van Praagh方法对右位心进行诊断分型.结果:11例先天性右位心患者中,镜像右位心10例,右旋心1例.10例镜像右位心中5例合并心内畸形,主要畸形为:室间隔缺损2例,法洛四联症2例,右室双出口1例;超声漏诊2例合并双上腔静脉.1例右旋心合并复杂畸形: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单心房、右室双出口、肺动脉瓣重度狭窄.结论:先天性右位心多合并复杂畸形,超声心动图可作为首选或筛选方法.

  • 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郜俊娜

    目的 研究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评估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治疗的123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不同将其分为Ⅰ组(41例,LVEF为40%~50%)、Ⅱ组(41例,LVEF为30%~<40%)、Ⅲ组(41例,LVEF<30%),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老年41名作为对照组.通过组织多普勒成像(TDI)、M型超声心动图、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RT-3DE)测定右心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Ⅰ组、Ⅱ组室间隔Tei指数相对较高,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射血分数(RVEF)相对较低;与Ⅰ组相比,Ⅱ组室间隔Tei指数相对较高,RVEF相对较低;与Ⅰ组、Ⅱ组相比,Ⅲ组室间隔Tei指数、右心舒张未期容积(RVEDV)相对较高,TAPSE、RVEF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I、M模式、sRT-3DE均可对右心室损伤情况进行评估,但较前两者相比,sRT-3DE用于右心功能评估效果更佳.

  • 应用射血力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

    作者:陈劲松;周兴文;张鑫;朱峻;速晓华;李刚;杨大春

    目的: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运用Isaaz公式测定的射血力,同时校正因腔室扩大造成的二尖瓣、主动脉瓣相对性狭窄因素,来评价这一方法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反映心脏收缩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分别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n=25)和正常人(对照组,n=28)左房、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二尖瓣、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血流加速度及加速时间内的速度-时间积分、肺动脉血流频谱,利用Isaaz公式计算左房、左室射血力及方平等提出的加速度校正公式重新计算校正的射血力.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左房及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显著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心衰组射血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t=0.76,1.24;P均>0.05),而校正的射血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52,2.76;P均<0.01).结论:射血力方法因综合了血流速度及血液质量两方面因素在反映心脏收缩功能较单用血流速度指标更为全面,但心脏扩大可造成二、三尖瓣相对性狭窄,可有伪正常化表现,予以校正后可更加真实地反映心脏收缩功能,这为临床上无创性评价心脏收缩功能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莹;李占全;丁明岩;张明;金元哲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s)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3年11月至2005年9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AMI患者,分成干细胞移植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接受药物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干细胞移植组在此基础上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6个月时干细胞移植组心脏收缩末容积(ESV)明显减小(P<0.05);舒张末容积(EDV)无显著性变化(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高(P<0.05);左室壁节段性运动积分指数(WMSI)明显减低(P<0.001);对照组于介入术前及术后6个月随访ESV、EDV、LVEF及WMSI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术后6个月随访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ESV下降,LVEF升高,WMSI降低(P<0.05).结论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AMI可以在近期有效地缩小缺血梗死面积,减轻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 Tei指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颜如玉;白蓉;吴文海;林荣;戴若竹

    目的 探讨Tei指数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心内科9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EF)分为EF正常组52例(A组)和EF低下组43例(B组).另设正常对照组50例(C组).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D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E峰减速时间(ED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RT)、肺静脉收缩波和舒张波之比(S/D)以及Tei指数.结果 A组和B组的LVDd和LVDs均较C组增大,EF值均较C组下降,IRT均较C组延长;B组的EDT较C组缩短;A组的S/D较C组增大;A组和B组的Tei指数均较C组延长,B组延长的幅度比A组大;而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Tei指数能简便、敏感地综合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

  • 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所致心脏扩大22例误诊分析

    作者:王树水;李渝芬;钱明阳;潘微;黄美萍;李虹;徐衍梅;李江林;张智伟;陈欣欣;庄建

    目的 探讨小儿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所致心脏扩大病例的误诊原因,总结诊断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至2009年1月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22例小儿ALCAPA所致心脏扩大的误诊病例.均行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8例行心脏CT检查,14例行心导管检查及造影,21例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1岁患儿10例中,6例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痘,3例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误诊为先天性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1岁患儿12例中,4例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3例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2例误诊为先天性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1例误诊为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1例误诊为川崎病,1例误诊为动脉导管未闭.结论 小儿ALCAPA所致心脏增大病例容易误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二尖瓣脱垂等疾病,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后方偏右的病例更易误诊.提高对ALCAPA的认识、超声或CT检查中仔细探查冠状动脉及其起源对避免误诊至关重要.

258 条记录 7/13 页 « 12...45678910...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