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定位导针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范哲;刘永坤;韩靖宇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使用克氏针定位确定颈干角简化手术难度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均未出现内固定切割,畸形愈合、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Harris评分:优30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6.8%.结论: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中应用导针定位颈干角可简化手术难度,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术后初次颈干角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影响

    作者:王炳;朱诚;王平;吴子征;张前法

    目的:探讨术后初次颈干角对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6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男29例,女33例;年龄34~74(55.95±9.48)岁.根据术后初次颈干角不同,将患者分为内翻组(颈干角<127°,n=15),正常组(颈干角127°~145°,n=36)和外翻组(颈干角>145°,n=11).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在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17.2个月.内翻组手术时间(2.37±0.59)h,正常组(2.60±0.49)h,外翻组(2.75±0.39)h;内翻组骨折愈合时间(3.99±0.48)个月,正常组(3.78±0.49)个月,外翻组(3.82±0.42)个月;内翻组VAS评分3.67±2.02,正常组3.22±2.06,外翻组4.09±1.58;3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正常组(87.14±6.48)分和外翻组(84.31±9.05)分,均优于内翻组(75.93±9.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翻组4例出现并发症,正常组2例出现并发症,外翻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术后初次颈干角>127°对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获得更满意的术后疗效.

  • 改良粗隆间内收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应用

    作者:叶春万;张长春;王欣;聂邦寿;马修三

    目的:探讨改良粗隆间内收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粗隆间内收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5例.术后随访1a~6a(平均2.5a),观察临床疗效及X光片CE角、颈干角的改变.结果:5例病人行走步态和疼痛均有明显的改善;颈干角126°~133°,接近正常,髋关节的股骨头包容量明显增加;CE角25°~30°.结论:改良的股骨粗隆间内收截骨术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之一.

  • 颈干角的大小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

    作者:雷田;王岐本;邝满元;徐松;彭兴华

    目的:探讨股骨颈干角的大小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方法:收集50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X线前后位平片,测量其颈干角的大小,并按颈干角度数从小到大分五组,统计每组的患者例数.结果:五组的例数从小到大依次为110°~115°为18例,116°~121°为15例,122°~127°为11例,128°~133°为4例,134°~139°为2例.结论:股骨颈干角度数越大,越不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反之,则越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 齿轮式髓内针拔取器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陈皓;陈培朴;李惠娟;梁久金;王延志

    髓内针固定术是临床上治疗股骨干骨折常用术式,当需拔取时,现仍多用打拔器,其支点为髋臼.因颈干角平均为127°,因此其支点与力点形成26°±分力,故拔取力量极为不足,经常遇到拔取困难,尤其对已固定多年或髓内针发生一定程度弯曲时,更难予以拔取或根本无力拔取,使手术处于极为被动局面.为此我们研制了齿轮式髓内针拔取器,经临床应用,功能极佳,报告如下:

  • 膝关节骨关节病关节变形的原因与治疗方法(综述)

    作者:路奎元;吕厚山

    膝关节骨关节病(Oeteoathritis OA)不仅仅是软骨的退化,也包含有滑膜的炎症反应,大多数老年人有关节的变形,以内翻多见.关节的变形是炎症的结果还是它导致了炎症?变形引起了骨质疏松还是骨质疏松使关节发生了变形?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与髋关节的退化相比,膝关节的胫骨的变形较为普遍,如果用仅用骨质疏松解释很牵强.组成髋关节的股骨近端也有骨质疏松的问题,但它很少发生股骨近端的变形.从解剖形态来看,髋关节为了完成复杂的下肢功能,股骨适应力的扭转,在近端形成颈干角,胫骨旋转的功能不是主要的,而负重是主要的.是否由于负重的不平衡导致了关节的变形?如果没有力的参与,骨质疏松难以使关节轻易变形.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的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尚俊;张建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需重建患侧髋关节,其中颈干角是重要的解剖学结构,但临床使用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的治疗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明确.目的:分析THA中采用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的疗效差异.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94例THA患者,根据使用不同颈干角的股骨柄将患者分为颈干角为127o的小颈干角组和颈干角为135o的大颈干角组各47例,对患者术后生物力学指标、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小颈干角组1例和大颈干角组2例共3例失访,其余小颈干角组46例和大颈干角组4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5~30个月,平均(26.2±3.1)个月.小颈干角组术侧股骨偏心距(FO)相对于健侧的变化值(xFO)、该变化值与健侧FO的比值(sdFO)显著大于大颈干角组(P<0.05),而两组的FO、股骨头旋转中心高度相近(P>0.05).术前及术后1、3、6、12、24个月进行Harris评分及双下肢长度的测量,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及双下肢长度差均得到明显改善(P均<0.05);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小颈干角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大颈干角组(P<0.05),而小颈干角组假体脱位、松动的发生率与大颈干角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不同颈干角的股骨柄假体均能较好的恢复髋关节功能,但颈干角为135°的假体能够更好地重建髋关节解剖结构,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 强直性脊柱炎股骨近端前倾角和颈干角测量结果

    作者:张亮;周一新;柳剑;郭卫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包括前倾角(femoral proximal anteversion angle,FPA)和颈干角(neckshaft angle,NSA),可能随脊柱-骨盆-髋关节整体结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的生物力学机制和关节稳定性.目前相关临床研究甚少且不够深入.目的:测量AS股骨近端形态学参数结果,分析其对于THA股骨假体选择的提示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行THA的AS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分别通过双髋关节正位X线片和股骨CT扫描测量FPA和NSA.结果:AS组平均NSA显著高于对照组(138.00°±12.67°VS132.23°±5.88°,P=0.002),两组FPA无显著性差异(13.41°±10.02°VS11.55°±9.11°,P=0.29).AS组中融合组平均NSA显著高于非融合组(145.29°±15.27°vs133.46°±8.07°,P<0.001),两组FPA无显著性差异(14.99°±11.08°VS12.43°±9.33°,P=0.674).结论:AS组与对照组相比呈明显髋外翻趋势,但并未表现出FPA增大趋势.AS组中融合组患者髋外翻趋势更加明显,但FPA并未显著增大.个别AS患者FPA过大或股骨近端后倾,可能是AS自身炎症、骨化过程以及胸腰段后凸畸形继发骨盆、髋关节和膝关节代偿变化而综合影响的结果,提示AS髋关节融合的位置和角度具有较大的变异度,需要术者具体分析,选择合理的股骨假体.

  • 骨密度结合股骨颈颈干角对各型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预测

    作者:栗平;王长海;银和平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密度和股骨颈颈干角与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髋部骨折患者100例和健康老年对照组100例,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Bravo双能X线骨密度仪及其配置的高级骨科专用分析测量软件,分析股骨近端骨密度和股骨颈颈干角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结果髋部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髋部骨折组BMD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股骨外侧皮质骨厚度明显减小,股骨颈干角( NSA)较对照组钝。结论髋部骨密度结合股骨颈颈干角变化特点可以提高对各型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危险性的预测。

  • 股骨颈的实验力学研究

    作者:张伊卓;宋雅伟;卞雯文

    目的:股骨的不同颈干角、不同扭转角以及弹性模量对股骨颈中松质骨受力的影响。方法在股骨颈的松质骨中植入力传感器,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两种不同的加载速度,四种不同载荷进行试验分析。结果颈干角越大,股骨颈中的松质骨的受力越小,扭转角越大,受力越小,股骨模量与股骨颈中的松质骨受力相关,快速的冲击使股骨颈中的松质骨承受较大的力,但是当超过松质骨的弹性形变,慢速的压缩载荷使松质骨承受较大的应力。结论正常的颈干角,扭转角是有利于松质骨的承受负荷,颈干角大,松质骨受力变小,不利于股骨颈中的松质骨的骨小梁的保持,尤其是发生骨质疏松,松质骨变得稀疏,更不能承力,容易发生骨折。扭转角大,松质骨受力变小,也会造成松质骨的稀疏,骨折的风险也会大。

  • 锁定钢板结合异体腓骨治疗头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张硕;汪秋柯;陈云丰;王磊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结合异体腓骨治疗头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用PHILOS锁定钢板固定治疗35例头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术前颈干角 <130°),按术中是否采用异体腓骨来加强内侧支撑分为两组,锁定钢板结合异体腓骨组与单纯锁定钢板组.锁定钢板结合异体腓骨组共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为(60.27±12.32)岁;单纯锁定钢板组共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为(50.21±17.60)岁.两组患者资料在基线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术后影像学资料评估颈干角,并计算术后1年与术后第1天颈干角的差值,应用术后1年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及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 score,DASH)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应用统计学比较两组术前基线水平(年龄、性别、骨折分型、是否抽烟、优势手及内侧柱是否粉碎)是否有差异,再比较术后1年两组颈干角差值及Constant-Murley评分是否有差异.结果 术后1年锁定钢板结合异体腓骨组颈干角改变(-1.36±2.58)°,单纯锁定钢板组改变(-7.21±8.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1年锁定钢板结合异体腓骨组Constant-Murley评分(76.82±6.11)分,单纯锁定钢板组为(64.29±9.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锁定钢板结合异体腓骨组DASH评分(15.55±2.98)分,单纯锁定钢板组为(25.96±9.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锁定钢板结合异体腓骨组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单纯锁定钢板组有3例患者出现螺钉穿出,1例患者出现肱骨头缺血坏死.结论 在治疗头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方面,锁定钢板结合异体腓骨能有效地增加术后骨折块的稳定性,减少术后颈干角的改变,提高术后的肩关节功能.

  • 干骺发育不良二例

    作者:贾云明;唐玉国;王建文;李俊成;耿家波;杜学厚

    例1 男,18岁,哥哥.身高134 cm,四肢及手足粗短,两膝外翻、两踝内翻畸形,步态不稳,呈鸭步,智力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10岁时X线平片示双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干骺端增宽,骨质毛糙、模糊,可见部分硬化及杯口状改变.骨骺发育正常(图1).18岁平片示双侧股骨头扁平,股骨颈粗短,颈干角缩小,耻骨联合增宽,边缘不规则(图2).双膝关节干骺部愈合,骺线不规则,关节间隙呈内窄外宽改变(图3).双踝关节呈内翻畸形(图4).

  • 儿童股骨头坏死对颈干角影响的X线观察

    作者:何家维;陈伟;杨丽丽;郭安娜;李清萍

    目的 探讨儿童股骨头坏死后对颈干角发育的影响.方法 在52例单侧股骨头坏死的儿童骨盆X线平片上,进行颈干角的测量(包括患侧和健侧),并按照年龄及病情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52例股骨头坏死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20例,左侧32例,按照Catterall标准:Ⅰ、Ⅱ型分别有7例和16例(A组),Ⅲ、Ⅳ型分别有21例和8例(B组).颈干角患侧148.9°±13.3°,健侧156.1°±10.2°,健患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组颈干角患侧较健侧小6.2°±2.3°,B组颈干角变小9.8°±3.7°,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发病年龄<9岁患儿组颈干角患侧较健侧小7.3°±3.1°,≥9岁患儿组颈干角小9.2°±4.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股骨头坏死会影响股骨颈的发育和塑形,使颈干角变小,且病情越严重,后遗影响可能越大.

  • 大鼠股骨颈干角及前倾角的测量

    作者:郑超;马信龙;马剑雄;张华峰;张弢;王志刚;张园

    目的:通过对大鼠股骨颈干角及前倾角的测量,获得大鼠股骨颈干角、前倾角的正常值范围,为对大鼠股骨近端的力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扫描仪对50对Wistar大鼠股骨标本进行扫描,并把图片输入电脑进行测量,计算出颈干角及前倾角,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正常值.结果:扫描法测得颈干角为123.29°±3.85°,前倾角为24.86°±4.44°.结论:扫描仪测得的大鼠股骨颈干角及前倾角是解剖测量法的改进,其测得的结果确实可靠,可为股骨的生物力学测量提供参考值.

    关键词: 颈干角 前倾角 测量
  • 蒙古族股骨近端骨密度及股骨近端骨力学几何参数的研究

    作者:王兴国;栗平;郝廷

    随着先进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 )骨密度测量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DXA 的股骨近端测量软件也应运而生,近年来多通过股骨近端几何参数结合骨密度评估髋部骨折风险,有关DXA 测量股骨近端几何参数和骨密度的研究较多,结论报道不一,DXA股骨近端骨结构评估参数主要包括:股骨颈截面力矩(CSMI)、股骨颈截面面积(CSA)、髓轴长(HAL )、股骨颈宽度(FNW )、股骨颈干角(NSA )和股骨颈强度指数(FSI)等。股骨近端的几何力学结构和骨密度是由遗传、环境、年龄、种族、性别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决定的[1],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现将我院收治的蒙古族健康人DXA测量股骨近端骨密度和股骨近端骨结构的几何力学参数结果报告如下。

  • 成人先天性髋内翻X线表现一例

    作者:杨蕾;戴捷;江凯;钱华;强少文;仲云涛;强磊

    患者女,40岁。双髋关节疼痛数月,口服止痛药(不明)有所缓解。查体:体型矮小,臀部上翘,双下肢不等长,行走左右摇摆,呈鸭步态,腰椎前突。 Trendelenburg征(+),髋关节“4”字征(+),外旋外展均受限。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影像学表现:骨盆正位示(图1):双侧股骨大粗隆明显上移达髂骨水平,右侧大粗隆位于髂前上棘上4 cm,左侧为3 cm。双侧股骨颈缩短且向内上方移位与股骨上段内侧骨质相连并可见骨纹理贯通。颈干角呈锐角,右侧28°,左侧24°,双侧Shenton′s线不连续。髋臼窝浅平其上缘与股骨颈相接处骨质增生硬化,双侧股骨头似见囊性低密度区,股骨上段变细,内侧骨皮质增厚。

  • 建立三维坐标系计算股骨颈干角的方法

    作者:张振华;刘永涛;赵峰;朱一鹏

    背景:目前临床上常把股骨颈干角冠状面投影角作为股骨颈干角的参考,影像学上亦没有股骨颈干角的精确测量方法.目的:探讨一种精确的股骨颈干角计算方法.设计、时间及地点:探索性实验,于2008-10在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完成.材料:股骨颈标本由泰山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方法:以股骨颈基底部中心点0为坐标中心建立三维坐标系,设股骨颈前倾角为α,股骨颈干角为β,股骨颈干角冠状面投影角为β',对股骨颈前倾角和股骨颈干角及其冠状面投影角相互关系进行数学研究,推导股骨颈干角计算公式.主要观察指标:股骨颈干角,股骨颈前倾角,股骨颈干角投影角.结果:股骨颈干角β=90°+arctg[tg(β'-90°)cosaα].结论:该公式简单,准确,值得临床参考.

  • 头颈比不同人工髋关节臼杯安置角度的安全范围

    作者:张振华;孙付杰;胡克正;聂文波;汪明星

    背景:由于假体安置角度不当时常导致臼柄撞击而使人工髋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不能满足正常的日常生活需要。目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臼杯安置角度一直存在争议,且对不同头颈比的人工髋关节置换中臼杯安置没有针对性指导。目的:探讨不同头颈比人工髋关节臼杯安置角度的安全范围。方法:参照人工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活动范围计算公式、人工髋关节内收和外展活动范围计算公式、人工髋关节前曲和后伸活动范围计算公式、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动态变化的数学表达式,根据 Widmer 人工髋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标准得不等式组:①外旋活动范围至少40°,内旋活动范围至少80°。②外展活动范围至少50°,内收活动范围至少50°。③前屈活动至少130°,后伸活动至少40°。解上述3组不等式得出不同头颈比人工髋关节臼杯安置角度安全范围。结果与结论:不同头颈比的人工髋关节臼杯安置角度的安全范围不同。为满足正常髋关节活动范围人工髋关节头颈比应大于22/12,人工髋关节活动范围随头颈比增大逐渐增大,随头颈比增大臼杯安置外展角和前倾角度安全范围逐渐增大,具体头颈比臼杯外展角安全范围的上下极值随前倾角增大在一定的范围内逐渐增大,且极差亦逐渐增大。外展角安全范围的上极值随前倾角增大逐渐减小,而下极值逐渐增大对称波动于45°上下且逐渐趋向于45°,大前倾时外展角均为45°。

  • 西藏与汉族地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CT影像学差异

    作者:李婷婷;贾幸;沈阳;谢丰

    目的 比较藏族与汉族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的三维CT影像学指标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集的汉族(39例)和藏族(44例)DDH患儿病例资料,统计髋关节的三维CT扫描数据,以颈干角、前倾角、髋臼指数以及脱位高度为主要研究指标,对不同民族的患儿临床影像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藏族与汉族DDH患儿初次诊治年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汉族DDH患儿相比较,藏族DDH患儿髋臼指数显著偏高,颈干角、前倾角显著偏低(P<0.05),低年龄组藏族患儿脱位高度显著高于汉族患儿(P<0.05),高年龄组髋臼指数及脱位高度两民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组,年龄≥36个月的患儿髋臼指数、脱位高度、颈干角与<36个月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组,年龄≥36个月患儿的颈干角、脱位高度与<36个月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藏族与汉族DDH患儿疾病严重程度明显大于低龄患儿,同年龄段藏族与汉族DDH患儿疾病情况总体无差异,但藏族DDH患儿的初次诊治年龄晚于汉族患儿,应加强西藏地区DDH的早期筛查与诊治,对降低西藏地区DDH发病率有积极意义.

  • 成人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虹辰;李长德;乔小峰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肱骨外科颈骨折重建肱骨颈干角度不同的病例疗效.方法:69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根据年龄、性别、术后颈干角重建程度按手术切开内固定方式、骨折后就治时间以及是否早期对患侧肢体进行功能锻炼分组;颈干角度选用X线片测量法[1]测量,术后随访评估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选用Neer评分进行评价.结果:69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均全部达到骨性愈合.其中Neer评分:优良率为78.26%.A(NSA127°~132°)组治疗效果优良率高于B(NSA127°~132°之外)组;锁定钢板加压固定方式的优良率高于螺钉、克氏针固定组治疗优良率.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颈干角重建程度、骨折切开内固定方式、骨折类型、患者性别、年龄、伤后治疗时间及是否早期进行患侧肢体功能康复锻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肱骨生理颈干角度的重建是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根据骨折类型选取适当的手术方式,较早的对患侧肢体进行功能锻炼是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