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测量国人离体肩胛盂扭转角

    作者:李锦青;王健;唐康来

    目的 探讨应用MSCT后处理技术测量肩胛盂扭转角的方法.方法 收集成人肩胛骨干标本50个、成人肩关节防腐湿标本50个,用16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行轴位厚层、薄层多平面重组(MPR)测量肩胛盂扭转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肩胛盂扭转角厚层MPR和薄层MPR测量值配对t检验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胛骨干、湿标本盂扭转角测值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厚层MPR测量肩胛骨干标本盂扭转角(-0.40±4.10)°,肩关节防腐湿标本盂扭转角(-3.00±4.49)°;薄层MPR测量肩胛骨干标本盂扭转角(-0.34±4.21)°,肩关节防腐湿标本盂扭转角(-2.70±4.54)°.结论 多层螺旋CT厚层MPR测量肩胛盂扭转角简单、快捷.肩胛骨干、湿标本盂扭转角差异较大,肩胛骨扭转角呈后倾近3°,在肩关节假体设计中应考虑该解剖特点.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测量肱骨头扭转角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锦青;王健;唐康来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测量肱骨头扭转角的方法.方法 收集51根干肱骨标本,50个肩关节防腐湿标本,行16层螺旋CT扫描,用薄层多平面重组(MPR)、厚层MPR测量肱骨头扭转角,并与容积再现(VRT)测量肱骨头扭转角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肱骨头扭转角小值3.3°,大值57°,101根肱骨头扭转角三种测量方法数据分别为:(25.9±10.9)°、(25.8±10.8)°、(26.0±11.3)°,经统计学处理三种测量方法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肱骨头扭转角变异较大,肩关节假体扭转角设计应个性化:多层螺旋CT厚层MPR测量肱骨头扭转角的方法是适用于标本及活体,VRT测量肱骨头扭转角的方法是适用于标本.

  • 股骨颈的实验力学研究

    作者:张伊卓;宋雅伟;卞雯文

    目的:股骨的不同颈干角、不同扭转角以及弹性模量对股骨颈中松质骨受力的影响。方法在股骨颈的松质骨中植入力传感器,在Instron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两种不同的加载速度,四种不同载荷进行试验分析。结果颈干角越大,股骨颈中的松质骨的受力越小,扭转角越大,受力越小,股骨模量与股骨颈中的松质骨受力相关,快速的冲击使股骨颈中的松质骨承受较大的力,但是当超过松质骨的弹性形变,慢速的压缩载荷使松质骨承受较大的应力。结论正常的颈干角,扭转角是有利于松质骨的承受负荷,颈干角大,松质骨受力变小,不利于股骨颈中的松质骨的骨小梁的保持,尤其是发生骨质疏松,松质骨变得稀疏,更不能承力,容易发生骨折。扭转角大,松质骨受力变小,也会造成松质骨的稀疏,骨折的风险也会大。

  • 华南地区正常成人股骨远端髁扭转角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军;李阳;荆珏华;李虎;王健;史占军

    目的 探讨华南地区正常成人的膝关节股骨远端髁扭转角具体数值,并分析其在性别和侧别间有无统计学差异.方法 招募华南地区(往上数五代以内均生在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或者海南)正常成人志愿者71例(142膝),男38例(76膝),女33例(66膝),年龄20~45岁,平均30.56岁,体重40~80 kg,平均59.90 kg,身高151~185 cm,平均167.80 cm.通过螺旋CT扫描志愿者膝关节,所得原始数据(DICOM3)刻录为光盘,导入MIMICS 10.01中,选择通过股骨内外上髁的层面进行测量股骨远端髁扭转角.结果 所测得华南地区正常成人的股骨远端髁扭转角:男性为(6.20°±2.03°),女性为(7.19°±1.78°),均值为(6.66°±1.97°),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P<0.01);左侧为(6.86°±1.92°),右侧为(6.45°±2.02°),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t=1.238,P>0.05).总体股骨远端髁扭转角为(2.39°~11.34°),均值(6.66°±1.97°).结论 对华南人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传统的外旋3°截骨可能会导致对线不佳,应该适当提高旋转对线的外旋度数.

  •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手术治疗

    作者:孙玉英;陈红书;李鹏

    我科于2005~2007年对20例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患者,采用parks(5-6-7-8)法加部分调整的原则,对头位扭转角一次性矫正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

  • 存在两个相反中间带的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2例报告

    作者:曹桂莲;王雅杰;吕杰;王小鸥

    1 病历摘要例1,男患,8岁.住院号:328800.生后1岁其母发现患儿眼球震颤,视物歪头,面时左时右,面朝左侧时多见,足月顺产第一胎,其母患外斜视.1999年曾来我院门诊要求治疗.体检:正前方视力右眼0.4,左眼0.5,双眼0.5,代偿头位双眼视力:面左侧0.7,面右侧0.6.外眼及眼底检查正常,无明显屈光异常.眼位正:无斜视.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眼球震颤呈水平冲动性,眼球左转及右转时各见一中间带,代偿头位扭转角:面左转15°~17°,面右转14°~15°;眼震值双侧均3mm~4mm.诊断:双眼先天性冲动性眼球震颤(两个反向中间带),未能治疗.

  • 多层螺旋CT二维法测量肱骨头扭转角探讨

    作者:李锦青;王健;唐康来

    目的:探讨肱骨头扭转角多层螺旋CT二维测量方法,着重讨论肱骨头扭转角远端定义线对测值的影响,方法:收集51根肱骨干标本,行16层螺旋CT扫描,肱骨头中轴线与肱骨远端前关节面的切线,或内外上髁连线的夹角为肱骨头扭转角.肱骨远端定义线取上中下三个不同平面得到六组肱骨头扭转角度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肱骨头扭转角小值4°,大值59.8°,六组肱骨头扭转角数据分别为:(27.9±11.9)°.(29.2±11.2)°、(30.2±10.7)°、(27.3±10.3)°、(26.3±10.2)°、(25.8±10.4)°.经统计学处理,以肱骨远端前关节面切线为远端定义线测得肱骨头扭转角度数越往远端越大;而以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为远端定义线测得的值越往远端越小;肱骨远端下方层面两种定义线测得肱骨头扭转角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层面所得值无差异.上部层面两种定义线肱骨扭转角均数为接近,相差仅0.6°结论:肱骨头扭转角变异较大,肩关节假体扭转角设计应个性化;多层螺旋CT二维法测量肱骨头扭转角应取鹰嘴窝较深且显示肱骨远端前关节面清楚的层面做为远端定义层面.

  • 光学式测角仪的研制与使用

    作者:李光宗;董西安;吕磊;李永珍;鞠学红;李传喜;李翠玲

    角度测量常用于人类学、活体测量、考古及人体解剖形态学、整形、美容等专业.常规测量中,多用塑料量角器(半圆仪)或人类学骨骼测量仪等测角工具.有些器官或标本上所成的夹角不在一个平面内(深窝或腔隙内),测量工具无法达到测量部位,也无法用人类学骨骼测量仪的测角工具测量,给测量带来困难.笔者曾发表过用双线法测量股骨颈扭转角[1].近来,笔者又研究制作了一个光学式(非接触式)测角仪,经使用,效果较好,现将其研制及使用介绍如下.

  • 斜三角形空心钉布局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作者:吕金柱;朱求亮;许斌;颜茂华

    常规等腰三角形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常引起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扭转角即股骨颈的横断面近似一个椭圆形其纵轴大于横轴[1~3],预计在股骨上段纵轴线与椭圆形长轴形成的角度后斜三角置入三枚空心钉可能会获得更好的结果。本次研究总结70例股骨颈骨折行闭合复位斜三角行3枚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探讨闭合复位斜三角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不同位置内外上髁轴线对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测量肱骨头扭转角的影响

    作者:李锦青;王健;唐康来;陈伟

    [目的] 探讨肱骨远端不同位置内外上髁轴线对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三维重建测量肱骨头扭转角的影响.[方法] 收集51根肱骨干标本,行16排螺旋CT扫描,容积再现技术三维重建测量肱骨头扭转角.俯视位观察,肱骨远端内外上髁连线取3种不同方位,求得3组肱骨头扭转角.与二维CT取肱骨远端3个不同平面的肱骨头扭转角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肱骨头扭转角小值4°,大值59.8°,6组肱骨头扭转角数据为(25.5±10.2)°,(25.0±10.8)°,(25.7±10.8)°,(27.3±10.3)°,(26.3±10.2)°,(25.8±10.4)°,经统计学处理6组肱骨头扭转角差异不显著.且二维CT测量肱骨头扭转角时肱骨远端层面越向远端值越小.[结论] 肱骨头扭转角变异较大,肩关节假体扭转角设计应个性化;肱骨远端不同位置内外上髁轴线对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测量肱骨头扭转角没有影响;俯视位观察肱骨,当外上髁露出呈小三角形、肱骨远端前关节面被肱骨头遮盖重叠的位置是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肱骨头扭转角的更简单、更快捷而且准确的测量位置.

  • 再谈股骨前倾角与扭转角的区别--就《对股骨颈前倾角的再探讨》一文答林素芳医师

    作者:李凤春;石福明;张善才;赵刚;夏凯

    成都骨科医院的林素芳医师在<中医正骨>2003年第6期的<对股骨颈前倾角的再探讨>一文中对<股骨颈前倾角定义的几何学探讨>[1]和<股骨颈前倾角与扭转角的区别>[2]2篇文章提出异议.争议之处可概括为以下3点:①前倾角认定错误;②前倾角即扭转角;③临床中无法严格区分前倾角与扭转角.由于国内文献中对股骨颈前倾角与扭转角混为一谈,且文字叙述与题图有时不符,故作者认为我们不必纸上谈兵.既然股骨前倾角与扭转角是2个解剖学角度,且在临床中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那么下面我们就从人体测量学和临床应用2个方面加以探讨.

  • 股骨颈前倾角与扭转角的区别

    作者:李凤春;石福明;时国富;李朝晖;曹海云

    股骨颈前倾角与扭转角是两个不同的解剖学概念.在人类学、诊断学和治疗股骨上端疾病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目前国内文献资料都把二者混为一谈.为此,我们在大量临床观察的基础上,从解剖学、几何学和临床应用角度阐述了二者的主要区别,以资参考.

  • 下肢内旋骨盆前后位实用性探讨

    作者:暴云锋;陈英敏;孙吉林

    随着医学影像科数字化程度的不断进展,从1张 X 线片上所反映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在对某个部位做摄影时,好通过1次曝光得到尽可能多的诊断信息,这样既能满足诊断要求,又能达到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的目的。对于骨盆部位 X 线摄影,因为股骨颈存在前倾角及扭转角,常规正位摄片时股骨颈为一斜位像,不能很好地显示股骨颈全长[1-10]。基于股骨颈的解剖特征,研究设计下肢内旋骨盆前后位,并与常规骨盆前后位片进行对照,以期使用一个简便的体位设计,来获得较多的诊断信息。同时通过2种体位设计对照研究来评价下肢内旋体位对平板探测器宽度的影响。

  • CT三维重建测量股骨颈扭转角

    作者:袁剑锋;朱求亮

    股骨上段为三维立体结构,与临床相关的参数有颈干角、前倾角及扭转角,通过X线及普通CT技术可以测量颈干角和前倾角,但却不能显示扭转角.笔者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显示并测量股骨颈扭转角,报告如下.

  • 肱骨颈干角及扭转角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梁永新;金亮;赵晋平

    目的:探讨测量肱骨颈干角及扭转角的测量方法。方法收集肱骨干标本56根,其中右侧30根,左侧26根,利用x线于前后位及轴位摄片测量其扭转角与颈干角,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正常值。结果通过本文介绍方法,测量出肱骨颈干角为133.25°±5.26°,扭转角为31.36°±7.96°。经统计学处理左右两侧肱骨颈干角及扭转角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样本t检验)。结论肱骨颈干角、扭转角变异较大,肩关节假体颈干角、扭转角设计应个性化。X线测量法是测定肱骨颈干角及扭转角的方法之一,临床上健侧的颈干角及扭转角可作为肩关节假体设计及安放的理论参考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