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身体成分分析在筛查和预测老年代谢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周晓容;方玉;刘鸿滨;倪水芹;何燕;郑璇

    目的:探讨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身体成分分析对于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筛查和预测作用并探索佳的预测指标。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包括763名参加健康体检的60~88岁老年人(男性406人,女性357人),分别测定其人体测量学指标、身体成分、血脂、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采用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定腰围、腰围臀围比、腰围身高比、体脂肪百分率和脂肪指数对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筛查作用,并确定其理想切点、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结果腰围、腰围身高比、腰围臀围比、脂肪百分率和脂肪指数均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有预测价值。在男性,腰围87.5 cm,腰围臀围比0.89,腰围身高比0.51、脂肪百分率24.1%和脂肪指数5.00 kg/m2为预测代谢综合征存在的理想切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腰围(81.3%,57.7%)、腰围臀围比(78.8%,62.6%)、腰围身高比(87.5%,50%)、脂肪百分率(51.3%,75.5%)和脂肪指数(83.8%,51.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0.755、0.716、0.671和0.725;在女性,腰围77.5 cm,腰围臀围比0.87,腰围身高比0.52、脂肪百分率31.7%和脂肪指数7.80 kg/m2为预测代谢综合征存在的理想切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腰围(85.1%,38%)、腰围臀围比(79.8%,53.2%)、腰围身高比(71.3%,55.1%)、脂肪百分率(70.2%,50.6%)和脂肪指数(80.9%,52.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2、0.707、0.658、0.619和0.675。在老年男性和女性中,腰围臀围比的曲线下面积在所有参数中均大。结论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身体成分分析在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筛查和预测中有重要意义,腰围臀围比为佳的预测指标。

  • 辽宁锡伯族群体眼裂方向遗传特征及基因频率

    作者:郭丽;郑瑞;张庭深;尹娇杨

    目的 探讨辽宁锡伯族群体眼裂方向遗传特征及其基因频率.方法 采用人体测量学方法,调查了辽宁沈阳15~18岁锡伯族学生216名(男96,女120) 的眼裂方向遗传特征,分析比较两性别之间的基因频率.结果 眼裂方向遗传学特征中,水平对斜位为显性性状.辽宁锡伯族眼裂方向显性基因频率为A =0.3368,其中男性显性基因频率A =0.4600,女性显性基因频率A =0.2528.辽宁锡伯族眼裂方向隐性基因频率为a =0.6632,其中男性隐性基因频率a =0.5400,女性隐性基因频率a =0.7472.结论 辽宁锡伯族男女性别间眼裂方向遗传特征处中等水平,但显性基因频率处于较高水平.

  • 儿童加强监护病房患儿营养状况的调查

    作者:张哲哲;钱素云;祝益民

    目的 了解危重患儿的营养状况,探讨营养状况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对危重患儿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2010.11-2011.01期间入住北京儿童医院儿童加强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的所有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入组患儿的身长、体质量等人体参数进行测量及营养评估.收集基础疾病、危重病例评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 196例患儿中,营养不良共43例,营养不良现患率为21.9%.营养不良组的儿童死亡危险评分大于营养正常组(P<0.05);机械通气使用率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营养正常组患儿28 d存活率高于营养不良组(P<0.05).结论 PICU入院患儿中营养不良的患病率为21.9%.营养不良组患儿儿童死亡危险评分、机械通气使用率高于营养正常组,28 d存活率低于与营养正常组,提示营养不良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

  • 2型糖尿病体质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作者:胡传峰;李立明

    糖尿病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估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为1亿人,预测到2030年将上升到2.3亿人。初步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2 000万~3 000万人,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0%~95%。目前公认2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从全球范围看,对2型糖尿病环境危险因素的研究中有关体质因素的报道所占比重较大,且研究成果对指导公共卫生实践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我国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业已开展的研究工作为数不少停留在横断面分析上,比较缺乏纵向分析及干预性研究。为此本文复习国外有关2型糖尿病体质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文献特综述如下。  一、肥胖与2型糖尿病  横断面及纵向研究均提示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可定义为两个主要方面:即全身性肥胖(generalized obesity)和肥胖症的解剖学分布(anatomical distribution of adiposity),后者使用各种测度衡量体脂的向心性分布。全身性肥胖常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m2)]、大体重指数和体重衡量通常以BMI≥25kg/m2为超重,BMI≥30kg/m2为肥胖。根据不同种族人群人体测量学指标上的差异及不同研究对象的需要,也可采用不同的标准。衡量向心性肥胖的指标包括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腰围/臀围)、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腰股比(waist-to-thigh ratio,WTR)、肩胛下肌和三头肌皮褶厚度(subscapular-to-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及两者比率(ratio of subscapular-to-triceps skinfold,STR)等。我国学者通常以男性WHR≥0.90、女性WHR≥0.85作为向心性肥胖标准,国外根据不同研究对象常采用不同的指标。

  • 人体测量学指标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井源;董砚虎;韩婷

    目的 探讨青岛地区人群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身比(WSR)、腰臀比(WHR)、臀围(HC)等人体测量学指标与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代谢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青岛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分析BMI、WC、WSR、WHR和HC与血糖、血压、血脂的相关关系;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血压、血糖、血脂密切相关;WSR的ROC曲线下面积大,男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0.70、0.62,女性分别为0.74、0.74、0.74.结论 青岛地区人群人体测量学指标与代谢危险因素关系紧密,可作为评估的简易指标;WSR可能是本地区人群评价代谢危险的佳人体测量学指标.

  • 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丢失率与人体测量学指标

    作者:赵丽英;龙兆丰;刘幼硕;伍贤平;彭依群;廖二元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丢失率与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754例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人体测量学指标采用四分位数(Q)分组,比较各组间骨密度和骨丢失率的差异.结果 体质量分组的Q1~Q4各组的平均骨密度(g/cm2):股骨颈分别为0.555±0.097、0.585±0.086、0.637±0.089和0.673±0.099,髋部总体分别为0.611±0.111、0.657±0.103、0.713±0.100和0.755±0.110;平均骨丢失率(%):股骨颈分别为30.4±12.2、26.6±10.8、20.1±11.2和15.6±12.5,髋部总体分别为29.2±12.8、23.9±11.9、17.5±11.6和(12.6±12.8).骨密度分别依次为Q1组<Q2组<Q3组<Q4组,骨丢失率依次为Q1组>Q2组>Q3组>Q4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骨丢失率与年龄和绝经年限呈负相关(r=-0.108~0.277,均为P<0.01),与身高、体质量和体质指数呈正相关(r=0.146~0.503,均为P<0.01).结论 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和骨丢失率随人体测量学指标而变化,体质量和体质指数较大者,骨密度较高和骨丢失率较小.

  • 巴西高血压患者CYBA基因C242T多态性与肥胖和糖尿病的相关性

    作者:亓文璇

    CYBA基因C242T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相关,但现有数据存在矛盾.一项在巴西人群中开展的研究调查了这一基因变异对心血管风险的代谢因素和高血压的影响.研究纳入了1856例研究对象,其中血压正常者826名,高血压患者1030例,分别就临床病史、人体测量学指标、实验室数据和CYBA基因型进行了横断面评估.结果显示,在整个人群中,基因型频率与Hardy-Weinberg平衡一致,基因型分布在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低角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女性患者的骨密度分析

    作者:孙旭;邱勇;朱锋;李卫国;邱旭升;夏才伟;刘臻;朱泽章;王斌;俞杨;钱邦平

    目的 分析低角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女性患者的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探讨其与年龄、生长发育、人体测量学和侧凸角度等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18例Cobb角15~40°的女性AIS患者.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非优势侧股骨颈和腰椎的BMC/BMD.探讨这两个部位的BMC/BMD与患者的年龄、生长发育、人体测量学和侧凸角度等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的年龄平均为(13.4±1.4)岁,Cobb角平均为(28.3±6.2)°.股骨颈BMD平均为(0.827±0.103)g/cm2,腰椎BMD平均为(0.887±0.124)g/cm2,显著低于同龄健康女性儿童;股骨颈BMC平均为(3.49±0.56)g,腰椎BMC平均为(29.78±7.37)g.患者的BMC/BMD与Cobb角无显著相关,而与体重、身高、Risser征、月经状况、BMI和年龄显著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重和年龄是影响患者BMD的主要因素.结论 低角度女性AIS患者存在全身性的骨量减低,且与Cobb角无显著相关,而与生长发育和人体测量学相关指标显著相关.这提示AIS患者的骨量减低与生长发育和低体重有关.

  • 华东地区汉族青年人面部垂直测量的分析与比较

    作者:王大为;刘旺;钱国正

    随着在正常人群进行人体测量学的研究,证实美容和整形外科医生无法将面部黄金比例标准作为临床工作中唯一的正常标准[1-3].我们通过对80名我国华东区域汉族青年人(男女各半)4项面部垂直测量的分析与比较,探讨面部黄金比例标准与我国汉族青年人面部有关测量及相应比例实际情况的关系,以期为整形美容外科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航天服工效学问题

    作者:贾司光;陈景山

    阐明了工效学概念,将其运用于航天服设计.通过人体测量学的运用,建立航天服尺寸设计体系,明确了解决服装舒适性、适体性和空间性的设计要求(含对失重).通过人体力学的运用,制定了规范,明确了解决服装活动性与姿态的设计要求(含对失重).简述了航天服工效学现状.

  • 国际促进人体功能形态学发展学会及国际人体测量员资格认证系统简介

    作者:周石

    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是用测量和观察的方法描述人类身体特征状况的人类学分支学科,采用人类学常用的活体测量法来研究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对人体外部形态和体形的影响、运动员身体各部分比例特征、体型、生长发育中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的变化以及运动遗传因素等问题.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严重程度与颈围体重的关系

    作者:王广发;边剑;宿利;罗义萍;魏淑敏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严重程度与人体测量学的关系.方法对58例OS-AHS患者及16例非OSAHS者进行人体测量学研究.比较两组的差异及人体测量学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其影响因素.结果两组颈围及与颈围相关的其他参数也存在显著差异.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在年龄、身高、体重、颈围几项因素中,颈围是AHI、长暂停时间、总暂停时间、缺氧总时间、低氧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体重是低血氧饱和度及平均血氧饱和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OSAHS的严重程度与颈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说明可能向心性肥胖是病情的严重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 REM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性别差异

    作者:谢敏;任蓉;和嘉明;薛晓芳;李桃美;谭璐;雷飞;唐向东;杨玲慧

    目的 探讨快速眼动(REM)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性别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至1 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以打鼾为主诉就诊的连续病例,患者均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并采集了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根据PSG结果,将诊断为OSAHS的患者分为REM组与非快速眼动(NREM)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及多导睡眠图特征的性别差异.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体质指数(BMI)、颈围和腰围的关系.结果 纳入的1 258例OSAHS患者中男997例(79.3%),女261例(20.7%);年龄(46.4±12.0)岁,BMI(26.6 ±3.4)kg/m2.REM组236例(18.8%),NREM组1 022例(81.2%),女性患者中REM型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男性(34.1%比14.7%,P<0.001).在排除包括年龄、饮酒、吸烟、安眠药、咖啡浓茶及睡眠相关指标影响后,NREM组男性及女性患者AHI与BMI、颈围及腰围均呈正相关(均P<0.001);REM组女性患者AHI与BMI、颈围及腰围均呈正相关(均P<0.05),而男性患者AHI仅与BMI及腰围相关(P<0.05).结论 REM型OSAHS患者常见于女性.根据人体测量学指标评估REM型OSAHS患者严重度时需考虑性别因素.

  • 人体测量学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

    作者:井源;韩婷;董砚虎

    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腰身比等反映肥胖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与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密切相关.横断面及前瞻性研究均证明,人体测量学指标能预测糖尿病、高血压及脂代谢异常的发生.但各指标具有种族差异性,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制订相应的标准及控制目标.

  • 中心型肥胖人体测量学指标研究现状

    作者:吴红艳;陈璐璐

    腰围、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值(WHtR)均为反映中心型肥胖的体表测量指标,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密切相关,均能预测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各指标的预测价值具有种族筹异.大量研究显示WHtR为中国人群佳的中心型肥胖指标,与糖球病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联强于体重指数(BMI)或腰围、WHR.临床上应重视对WHtR的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 人体测量学指标对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预测价值

    作者:徐丽华;颜应琳;于凯;杨红娜;李芳;何艳;殷小芳

    目的 筛查预测任丘地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简易人体测量学指标.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任丘市常住人群60~70岁共4 412例,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将男女分组后,采用ROC曲线分析法判断颈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身指数(waist-heightratio,WHtR)对老年代谢综合征的筛查作用,并确定佳切点、敏感度、特异度和曲线下面积.结果 颈围、BMI、WHtR均对老年男女MS的预测有显著意义(P<0.01).在老年男性中,颈围37.75 cm,BMI 24.95 kg/m2,WHtR0.56为预测MS的佳切点,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9、0.797、0.817;而在老年女性中,颈围34.15 cm,BMI 24.55kg/m2,WHtR 0.56为预测MS的佳切点,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0.766、0.775.其中,在老年男女性中,腰身指数的曲线下面积在所有参数中均大.结论 颈围、体质量指数、腰身指数此类简易人体测量学指标在MS的筛查以及预测均有重要意义,腰身指数为佳的预测指标.

  • 河南回族成人四肢骨量和骨密度与肢体长宽度的年龄变化及相关性调查研究

    作者:徐国昌;张庆远;徐飞;王海鑫;刘荣志;刘永;杨雷

    目的:调查河南回族成人四肢骨量、骨密度与肢体长宽度的年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采用整群重点抽样法,选取河南省4个回族聚集区(南阳市方城县袁店回族乡、洛阳市躔河回族区、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周口市淮阳县城关回族镇)回族成人1144人,其中20~<30岁300人、30~<40岁159人、40~<50岁211人、50~<60岁214人、≥60岁260人。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I),采用身体成分分析仪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四肢骨量,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跟骨骨密度,采用马丁测高仪、弯脚规测量全臂长、全腿长、肱骨内外髁间径、股骨内外髁间径。比较不同年龄段男性和女性各观察指标的差异,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男性和女性四肢骨量、骨密度与肢体长宽度的关系。结果河南回族成人1144人身高145~182 cm、体质量41~92 kg、BMI 16.3~31.2 kg/ m2、四肢骨量1.52~3.54 kg、骨密度 T 值-2.62~0.12、骨密度 Z 值-2.07~-0.34、全臂长41~65 cm、全腿长58~93 cm、肱骨内外上髁间径4.72~8.16 cm、股骨内外上髁间径6.20~9.68 cm。河南回族成人男性与女性年龄、BM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女性身高、体质量、四肢骨量、骨密度 T 值、骨密度 Z 值、全臂长、全腿长、肱骨内外上髁间径、股骨内外上髁间径均小于男性(P <0.05)。不同年龄段河南回族成人男性全臂长、肱骨内外上髁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身高、体质量、BMI、四肢骨量、骨密度 T 值、骨密度 Z 值、全腿长、股骨内外上髁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段河南回族成人女性身高、体质量、BMI、四肢骨量、骨密度 T 值、骨密度 Z 值、全臂长、全腿长、肱骨内外上髁间径、股骨内外上髁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河南回族成人男性四肢骨量与年龄呈中度负相关( P <0.05),与身高、体质量、BMI、骨密度 T 值、骨密度 Z 值、全腿长、股骨内外上髁间径呈中度正相关(P <0.05);河南回族成人女性四肢骨量与年龄呈中度负相关(P <0.05),与体质量、BMI、骨密度 T 值、骨密度 Z 值、肱骨内外上髁间径呈中度正相关(P <0.05)。线性回归方程为:男性四肢骨量=1.269+0.024全臂长+0.018×肱骨内外上髁间径,男性四肢骨量=1.462+0.015全腿长+0.013×股骨内外上髁间径;女性四肢骨量=1.032+0.022全臂长+0.019×肱骨内外上髁间径,女性四肢骨量=1.240+0.012全腿长+0.019×股骨内外上髁间径。结论河南回族成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四肢骨量、骨密度、肢体长宽度存在差异。四肢骨量与年龄、身高、体质量、BMI、骨密度、全臂长、全腿长、肱骨内外髁间径、股骨内外髁间径相关。

  • 多层螺旋CT三维立体影像特征重建腰椎间孔骨性通道性别和左右侧差异的比较

    作者:易力;李岩;徐飞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测量腰椎间孔各孔径大小,为临床腰椎间孔周围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择2004-02/2005-03就诊于大连友谊医院的200名大连市内健康成人,男100名,女100名,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16排多层螺旋CT机进行腰椎扫描,扫描条件为120 kV,300 mA,扫描基线为L1椎体上缘,以10 mm层厚作螺旋扫描,重建层厚为1.25 mm,每圈螺旋转速为1.0 s,螺距为0.562∶1,扫描范围为30 cm.扫描结束后利用电子计算机三维重建程序软件,直接获得横断扫描原始数据,在工作台上用表面阴影遮盖显示重建术法进行椎间孔三维重建,用骨重建方式,重建图像可沿X,Y,Z轴360°旋转,任意切割和放大,并运用汁算机的测量功能测出椎间孔各孔径的大小.结果:①L1~5椎间孔横径平均值:男性左侧分别为(12.23±0.69),(11.81±0.48),(11.29±0.65),(10.94±0.61)和(10.23±0.60)mm,女性左侧分别为(12.03±0.58),(11.71±0.55),(11.33±0.64),(10.88±0.61)和(9.97±0.63)mm;男性右侧分别为(12.19±0.55),(11.83±0.45),(11.27±0.54),(10.96±0.62)和(10.33±0.61)mm,女性右侧分别为(12.15±0.56),(11.77±0.48),(11.29±0.55),(10.76±0.61)和(9.99±0.65)mm.②L1~5椎间孔纵径平均值:男性左侧分别为(23.89±1.18),(24.51±0.96),(24.95±1.21),(25.35±1.22)和(23.92±1.24)mm,女性左侧分别为(23.79±1.16),(24.50±1.01),(24.89±1.12),(25.26±1.22)和(23.78±1.21)mm;男性右侧分别是(23.98±1.10),(24.50±0.87),(24.93±1.09),(25.37±1.23)和(23.91±1.24)mm,女性右侧分别为(23.81±1.12),(24.47±0.95),(24.88±1.10),(25.29±1.22)和(23.66±1.21)mm.③L1~5椎间孔横径及纵径男女性和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图像立体显示腰椎间孔的三维立体结构,并测出各孔径大小.②L1~5椎间孔横径及纵径无性别差异和左右侧别差异.

  • 广西边远少数民族大学生体型及体质指数的3年追踪

    作者:邱红霞;何江川

    目的:依据同期全国标准对2 645名少数民族学生身体机能状况进行3年追踪观察,并与同期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值比较.方法:观察对象为广西民族大学2003级学生,均参加了广西民族大学2003年、2004年、2005年3次体质健康测试.参加测试学生共15个民族2 645人,其中男生1 337人,女生1 308人,年龄18~20岁.收集受试学生3年的身高、体质量、肺活量、立定跳远、立位体前屈、体质量指数等数据,与同期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值比较,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①身高和体质量:学生刚进校时的身高偏低、体质量偏轻,到了大学三年级,身高体质量与全国持平,增长率比全国农村学生同期多2.45%;女生身高体质量增幅明显低于男生,身高增长率比全国同期多1.57%,而体质量增长率则比全国农村学生同期少0.4%,形成偏瘦型体型.②肺活量:学生刚进校时肺活量低于同期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P<0.01),3年里男生增长了11.55%、女生增长率为27.72%,到了大学三年级女生肺活量达到全国农村学生同期平均水平,男生还没有达到.③立位体前屈:学生在刚入校时高于同期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P<0.01),男女生均呈逐年上升趋势.④立定跳远:学生在下肢肌肉力量和爆发力能力上低于全国农村学生同期水平,到了大学三年级,男生增长率为18.15%,达到了全国农村学生同期水平,女生低于全国农村学生同期水平.⑤体质量指数:男女学生均低于全国农村学生同期水平,体质量偏轻者女生多于男生.结论:①广西民族大学2003级2 645名少数民族学生大学3年期间身体形态发育处于高峰期,男生身体形态发育良好;女生形成偏瘦型体型,身体形态发育情况总体欠佳.②与全国农村学生同期平均水平比较,少数民族学生肺活量机能较差,立位体前屈机能较高,立定跳远平均水平男生较高,女生较差.③男女体质量指数分布有所不同,体质量偏轻者女生多于男生,营养状况总体欠佳.

  • 中国北方地区成人椎体形态的测量

    作者:李志君;李岩;史常德;马威;张竹峰;隋鸿锦;徐飞

    目的:分析中国北方地区成人椎体形态从C3~L5的连续性变化与脊柱生理弯曲的关系,以及探讨椎体形态是否存在地区差、性别差,旨在补充国人椎骨形态的数据资料,也为人类脊柱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3在大连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取来自中国北方的成人干燥游离椎骨(C3~L5)124套,根据髋骨形态和颅骨特征作件别鉴定,男56例,女68例,均为无明显畸形、破损及病理改变.②实验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方法,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椎体上、中、下横径,椎体上、中、下矢状径,椎体前、中、后高度.③实验评估:计算椎体垂直指数和椎体横径矢径指数,同时分析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结果:①实验获得了男女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椎体上、中、下横径和上、中、下矢状径及前、中、后高度的平均值.②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椎体垂直指数男性分别为103.7、107.9和102.3,女性分别为101.0、106.5和99.3.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椎体横径矢径指数男性分别为58.9、83.0和73.6,女性分别为58.2、80.0和72.2.③椎体上、中、下横径,椎体上、中、下矢状径,椎体前、中、后高度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绝大多数是男性大于女性.④中国北方与成都及日本东京地区的成人椎体横径、矢状径、高度之间具有明显差别.结论:椎体的形态与脊柱的生理弯曲和承受重量及力量的传递有关.椎体横径、矢状径和高度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和地区差别.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