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不同年龄股骨颈前倾角变化的分析

    作者:张维强

    目的:分析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不同年龄股骨颈前倾角的变化。方法:收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600例,对比患侧与健侧股骨颈前倾角,分析股骨颈前倾角变化情况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同一年龄段患儿健侧的股骨颈前倾角会比患侧小(P<0.05);4岁以前,股骨颈前倾角会先减小后增大,变化速度较快;4岁之后,股骨颈前倾角呈稳定增大趋势,变化速度变缓。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股骨颈前倾角与年龄具有一定的关系。

  • 探讨CT检查的MPR重建图像在角度测量中的运用

    作者:杨彦

    目的:探讨CT检查的MPR重建图像在角度测量中运用的可行性,并通过与传统二维法、三维法比较,探讨MPR法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完整的猪股骨摆放10个不同的体位分别行CT扫描,所得的10组图像,分别利用MPR图像、原始二维图像、三维图像测量猪股骨的股骨颈前倾角FNA,以猪股骨标本实际测得的股骨颈前倾角作为金标准,比较3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二维法受体位影响显著.MPR法、三维法测得的角度与真实值相近,MPR法数据的离散程度小于三维法.结论:MPR受体位影响小,测得角度与实际角度相似,操作重复性稳定性较三维法更强,是可行的角度测量方法.

  • CT三维重建区分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

    作者:朱求亮;袁剑锋;赵立来;王新风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描述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显示二者区别并测量数据.方法: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采用CT重建扫描3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股骨结构,男15例,女15例;年龄25~65岁,平均(43.66±7.57)岁.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用“圆心法”测量扭转角,直接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结果:股骨颈前倾角是股骨头颈中心轴线与股骨冠状面的夹角,测量结果为(13.326±6.085)°;扭转角是股骨颈截面的长轴面与股骨冠状面的夹角,测量结果为(31.335±2.079)°.两角度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颈前倾角与扭转角是股骨上段完全不同的两个角度参数,前倾角是线与面的夹角,角尖朝向外下,扭转角是面与面的夹角,角尖朝向后下.

  • 激光投射法测量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

    作者:朱求亮;许斌;沈良华;赵立来;颜茂华;王元龙;张莹

    目的:通过裸骨观察及设计激光投射法测量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探讨激光投射法测量的可行性。方法裸骨观察描述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设计股骨颈扭转角前倾角测量装置,分两次用激光投射法测量60个股骨标本,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作左右两侧比较。结果对裸骨标本直接观察可以看出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区别,采用激光投射法分两次测量所得数据差异无显著意义(统计学把握度为100%,P >0.05)。测定股骨颈前倾角左侧13.58°±6.55°,右侧12.15°±5.83°;股骨颈扭转角左侧18.50°±7.38°,右侧19.08°±8.59°,双侧两角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激光投射法是测量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 肉眼直观区别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

    作者:朱求亮;许斌

    目的 探讨肉眼直观下描述股骨颈扭转角及前倾角的区别,并分析其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股骨冠状面平面,分别从6点钟、12点钟、1:30点钟、3点钟和4:30点钟位置观察干燥完整的股骨标本(60根),在照片上分别确定股骨头颈轴线、股骨冠状面、股骨颈截面长径及股骨上段冠状面,画图描述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分析这两个角度的区别.结果 股骨颈前倾角是股骨头颈轴线与股骨冠状面的夹角,是线与面的关系,角尖朝内,在6点钟、12点钟、1:30点钟、3点钟和4:30点钟位均可观察到;股骨颈扭转角是股骨颈椭圆截面长径线构成的面与股骨(上段)冠状面的夹角,是面与面的关系,角尖朝后,仅在12点钟、1:30点钟、3点钟位可以观察到.1:30钟位是显示股骨颈扭转角和前倾角区别的佳位置.结论 股骨颈前倾角和扭转角是共同基于股骨冠状面,分别与股骨头颈轴线、股骨颈截面长径线构成的面,组成的两个不同角度参数.非立体观察是混淆股骨颈扭转角与前倾角的重要原因.前倾角决定内固定螺钉及股骨假体的方向,扭转角对内固定螺钉进钉点及股骨髓腔开口位置有参考价值.

  • 三维CT在测量小儿股骨颈前倾角的应用及方法比较

    作者:张劲松;赵黎;孙晶;龚雪鹏;黄耀添;宦怡;郑敏文

    目的研究比较螺旋CT二维法和三维法在小儿股骨颈前倾角(FNA)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及1例正常小儿共计82髋,分别采用二维法和三维法进行FNA测量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维法总平均值为(31.28±12.63)°,三维法总平均值为(37.72±12.06)°,平均相差约6.5°,经配对t检验分析有明显差异,P<0.01,同时经相关性分析,r=0.906,P<0.001,二者呈显著相关.结论三维CT测量法是一种新的更准确、直观、方便的FNA测量方法,与二维测量值有相关性;同时结合三维图像,能对相关手术设计提供更精确的指导.

  • 三维CT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前后的应用

    作者:张劲松;赵黎;孙晶;宦怡;龚雪鹏;彭勇;李昌宏;韩月东

    目的探讨三维CT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CDH患儿17例,其中双髋脱位10例,单髋脱位7例,共计手术髋26个,未手术髋8个.采用Picker 公司PQ 6000螺旋CT机,在独立工作站进行表面遮盖成像(SSD)、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三维观察和相关数据测量.结果分别于手术前后对股骨头颈、髋臼及臼头关系行三维直观显示,并测量髋臼指数(AI)和股骨颈前倾角(FNA)的变化.结论三维CT可以直观、全面及分解地显示髋关节结构,更加精确地测量AI和FNA,从而构成CDH诊治的新模式:立体观察、三维测量、针对治疗.

  • MRI测量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股骨颈前倾角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评价

    作者:毛存华;丁承宗

    目的:MRI作为测量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股骨颈前倾角较新的影像方法,因其无辐射,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但仍需评价其稳定性及可重复性.方法:MRI测量了22例临床与X线初步诊断为DDH患者的股骨颈前倾角,由2位放射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在不同时间独立进行测量,并于2周后由其中1位医师再次测量,应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统计.结果:MRI检查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均较高(ICC=0.966,0.948,均P<0.05).结论:MRI测量DDH股骨颈前倾角可靠且可重复,值得推广应用.

  •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CT诊断分析

    作者:卜晶慧;彭辉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小儿30例(55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因其他疾病进行盆腔CT扫描的患儿30例(55髋)作为对照组,2组都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结果:观察组各脱位类型的髋臼前倾角度与股骨颈前倾角均与正常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并且脱位程度越重,髋臼前倾角与股骨颈前倾角越大。结论:多排螺旋CT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髋臼前倾角度与股骨颈前倾角的精确测定,对于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股骨颈前倾角CT三维重建测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周游;陆声;康晓鹏;徐小山;李蓉;王均;李伟;李川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模型,在测量“Y”型软骨已闭合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股骨颈前倾角( femoral neck anteversion,FNA )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34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完成髋关节至腓骨头水平的 CT 断层扫描。将.dicom 格式存储的CT 数据导入 Mimics 10.01中,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重建全股骨三维模型。将重建后的股骨数据以.stl 格式导入 Geomagic 11.0软件中,选取股骨头侧部分,应用佳拟合球命令,将股骨头拟合成球体,并记录该球心三维坐标值。股骨头中心坐标输入 Mimics 软件中,股骨调整至半透明状态,在三维视图上,旋转股骨直至股骨头中心位于股骨颈的投影面积中心。在股骨大转子侧作一与股骨头中心重合的另一点,以直线将两点连接,该线即为股骨颈轴线。旋转股骨直至大转子后缘位于股骨后髁连线中点,做股骨后髁的连线,该连线与股骨颈轴线的夹角即为 FNA。2位测试者分别对34例(68髋)用此法测量 FNA。采用配对 t 检验,检验水准α取双侧0.05。结果34例(68髋)完成股骨全长 CT 扫描,2位测量者应用上述三维重建法分别对该68髋的股FNA 完成测量,其中1位测量者测量2次,两次测量相隔1个月。采用配对 t 检验。第1次测量时,2位测量者所测量 FNA 结果分别为(27.83±11.69)和(26.18±15.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93)。第1次测量后1个月,2位测量者中的1位,再次对68髋的 FNA 进行测量。结果为(27.38±11.81),与其第1次测量结果(27.83±11.69)进行配对 t 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92)。结论三维模型上可以精确寻找股骨头中心、股骨颈轴线等测量基准参数,建立了三维测量 FNA 的一种方法;在三维重建模型上对 FNA 的精确测量,为全面认识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解剖学畸形提供了条件,为制订手术方案提供了依据。

  • 应用三维重建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计算机方法研究

    作者:马信龙;张清功;马剑雄;张弢;付鑫;骆巍;王志钢

    目的 寻求一种测量结果更符合真实前倾角值的测量方法.方法 应用计算机重建股骨CT断层图像获得三维模型.将股骨头拟合成球体以确定股骨头中心;然后截取股骨颈区域并重新分割为断层图像,测量每层的体积进行比较以确定股骨颈峡部,从而确定股骨颈中心;经三维模型表面直接选取内、外髁.结果 股骨头中心、股骨颈中心的连线即为颈轴线.内、外髁的连线即为髁状轴,根据Billing对前倾角的定义,两线所形成的夹角即为前倾角.结论 该研究符合定义法测量,故测量结果更为可信.

  • 大龄髋脱位儿童股骨颈前倾角变化与骨骺应力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作者:张菁;陈珽;范清;沈品泉;杨璇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正常及发育性髓关节发育不良(DDH)儿童股骨头近端骨髓生长板同承力情况下横断面的应力进行研究,为股骨近端截骨矫形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Tonnis分型选取40例DDH大龄儿童,其中男性11例,女性29例;年龄8-12岁,平均年龄10.14岁.分为半脱位及全脱位组.20例非DDH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8-12岁,平均年龄10.10岁.通过二维CT技术测定各组股骨颈前倾角,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股骨头近端骨骺生长板在横断面上的应力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股骨头近端骨骺生长板横断面上前内侧及后外侧的切应力和静压力相当.半脱位组及全脱位组股骨头近端骨骺生长板横断面上前内侧静压力大于后外侧,而前内侧的切应力小于后外侧.股骨颈前倾角与前后两侧静压力差呈正相关,与前后两侧切应力差呈负相关.结论:DDH大龄儿童的股骨颈前倾角随生长发育而增大.传统的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在纠正发育性髋脱位儿童股骨骨骺异常应力,保证正常的头臼关系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感染后髋关节的初次人工关节置换

    作者:康鹏德;裴福兴;王坤正

    髋关节感染治愈后常由于长期的骨、软组织结构的异常使关节发育不良,股骨近端上移.解剖结构异常还包括由于周围软组织挛缩而继发的神经、血管走行异常、髋关节中心异常、双下肢不等长、小髋臼以及股骨髓腔狭窄、股骨颈前倾角增大.此类患者绝大多数年龄小于50岁,全髋关节置换有较高的并发症和翻修率[1].该类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对于骨科医生来说是一种挑战.

  • 股骨颈前倾角对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临床症状及治疗策略的影响

    作者:肖凯;张洪

    股骨颈前倾角又名股骨扭转角,是假定股骨远端固定,股骨近端沿股骨干轴线方向旋转的角度,即股骨干轴线与股骨髁连线所确定的平面与股骨颈轴线的夹角[1]。国外不同的研究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的正常成人股骨颈前倾角的范围是8°~18°[2-3]。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股骨颈前倾角往往大于正常值[4-7]。增大的股骨颈前倾角可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过大的股骨颈前倾角会使患者髋关节内旋活动度大而外旋活动相对受限[8-9],导致一些日常生活受限。此外前倾角增大可导致下肢生物力学异常[10-11],长此以往可能造成髋关节磨损加快。因此,在针对幼年及青中年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单纯矫正髋臼畸形往往是不够的,异常前倾角的矫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股骨去旋转截骨作为纠正股骨颈前倾角的常用方法[12],有助于保持髋关节稳定[12-14],甚至可以促进小儿髋臼的发育[15-16]。对于髋关节骨关节炎较重,需要行人工关节置换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矫正增大的股骨颈前倾角可避免关节脱位及假体撞击。

  • 股骨颈前倾角三维CT测量方法

    作者:纪盛章;崔存成;陈胜利;赵庆;程喜定;李超英;王熙荣;李宝琪;杨建平

    通过对30侧股骨标本股骨颈前倾角的测量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股骨颈前倾角测量方法,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ofhips,DDH)、髋内翻和股骨颈骨折等股骨近端病变的治疗提供客观的参考数据。

  • 髋关节区病变诊疗中股骨颈前倾角CT测量方法的选择

    作者:胡荣慧;贺斌;巫北海;刘力;严睿;刘嘉凯;黄小波;张剑;丁薇

    背景:股骨颈的前倾角是股骨内外髁后缘连线与股骨颈长轴所形成的夹角,涉及股骨两端的两个面,因此测量比较困难,方法很多,结果也有所不同.目的:通过对股骨解剖结构特殊性的仔细研究及对股骨颈前倾角定义的分析,探索一种CT测量股骨前倾角简便而又精确的方法.方法:选取行髋关节CT检查者80例,受测者双侧髋关节无器质性病变.在常规体位分别对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进行扫描,然后计算出股骨颈前倾角,称为定义值:在中立体位对髋关节扫描,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称为实验值.结果与结论:股骨前倾角的定义值为(10.48±2.40)°,实验值为(10.29±2.1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该实验值测量方法只需对髋关节扫描,可准确反映股骨颈前倾角,可为髋关节区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确切的量化指标.

  • 三维CT在股骨颈前倾角测量中的应用

    作者:刘天婧;石永言;赵群

    目的 利用三维CT测量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股骨颈前倾角(FNA)的数值,初步研究单髋脱位患儿的双侧股骨近端发育演变规律.方法 收集366例单侧DDH患儿的三维CT图像,按年龄分组:小于18个月组、18个月至3岁组、大于3岁组,测量各年龄组的患侧和健侧FNA的大小,利用统计软件学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DDH患儿的FNA-年龄变化曲线图.从而揭示股骨近端的发育演变规律.结果 单髋脱位的患侧FNA比健侧平均大1°~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8个月、18个月至3岁年龄组的患侧和健侧FNA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3岁的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髋脱位的股骨近端病理改变并不仅仅存在于患侧,其健侧也发生改变,且双侧FNA随年龄增大的演变规律是对称的.

  • 西藏与汉族地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CT影像学差异

    作者:李婷婷;贾幸;沈阳;谢丰

    目的 比较藏族与汉族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的三维CT影像学指标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集的汉族(39例)和藏族(44例)DDH患儿病例资料,统计髋关节的三维CT扫描数据,以颈干角、前倾角、髋臼指数以及脱位高度为主要研究指标,对不同民族的患儿临床影像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藏族与汉族DDH患儿初次诊治年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汉族DDH患儿相比较,藏族DDH患儿髋臼指数显著偏高,颈干角、前倾角显著偏低(P<0.05),低年龄组藏族患儿脱位高度显著高于汉族患儿(P<0.05),高年龄组髋臼指数及脱位高度两民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组,年龄≥36个月的患儿髋臼指数、脱位高度、颈干角与<36个月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组,年龄≥36个月患儿的颈干角、脱位高度与<36个月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藏族与汉族DDH患儿疾病严重程度明显大于低龄患儿,同年龄段藏族与汉族DDH患儿疾病情况总体无差异,但藏族DDH患儿的初次诊治年龄晚于汉族患儿,应加强西藏地区DDH的早期筛查与诊治,对降低西藏地区DDH发病率有积极意义.

  • 自制仪器术中股骨颈前倾角测量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德光;韩桂全;张秀玲;刘亚;李忠宇

    目的探讨一种股骨颈前倾角术中新的测量方法.方法应用自制股骨颈前倾角测量仪,术中测量16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20个股骨颈前倾角和5例解剖标本的10个股骨颈前倾角,30个髋关节均行CT测量股骨颈前倾角以验证术中测量值的准确性.结果术中测量值±s为37.37±15.05,CT测量值±s为37.17±14.04,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性(P>0.5).结论该仪器术中测量值准确,操作简单易行,省时,是一种无损伤性操作.该仪器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不同年龄股骨颈前倾角变化的观察

    作者:季晓风;姚发轶;陈伟;孙丹舟

    目的:了解小儿发育性髋脱位股骨颈前倾角的变化规律.方法:手术过程中对2~16岁髋脱位患者129例共151髋股骨颈前倾角进行实际测量.结果: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股骨颈前倾角2岁时(43±13)°,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倾角逐渐增大,10岁达(63士15)°,以后不再增加.结论: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股骨颈前倾角随发育增大,一般不超过65°.

5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