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在肱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章翔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在肱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447名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一体化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分别给予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的治疗方法和传统治疗康复方法,并在固定时间连续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14~51(29.5±5.2)个月的随访观察,一体化治疗组术后2周,1、3个月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组,一体化治疗组共发生35例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共发生84例,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的康复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的患者的生存质量.

  • 膝骨性关节炎经筋病灶点触诊规律分析

    作者:张书剑;张小卿;韩煜;李春日;董宝强

    目的:探寻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常见结筋病灶点在膝关节近端与远端的分布规律.方法:选择516例KOA患者的765个患膝,以经筋理论为指导,采用触诊法,结合经筋病灶点的解剖特点,统计经筋病灶点在膝关节近端与远端出现的部位和频次.结果:共触诊KOA患者近端经筋病灶点11 835次,远端经筋病灶点9455次.足阳明经筋、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及足三阴经筋4种证型的结筋病灶点分别占膝关节近端经筋病灶点总数的37.1%(4388/11 835)、34.9%(4127/11 835)、9.5%(1129/11 835)及18.5%(2191/11 835);占远端经筋病灶点总数的24.7%(2333/9455)、25.2%(2380/9455)、28.5%(2700/9455)及21.6%(2042/9455).结论:KOA患者近端和远端经筋病灶点与膝关节解剖学结构及其生物力学特性密切相关,此经筋病灶点分布规律的研究为临床各种针灸疗法选择有效治疗点提供依据.

  • 有限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戢良超;唐贵安;李世林;徐映明;郑平;谌刚

    目的:观察对胫骨远端的骨折患者应用有限切开外固定架进行复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以来,我科收治的40例胫骨远端的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对照组20例患者应用单臂的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观察组20例患者应用有限切开外固定架进行复位.结果: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观察组患者术后2例出现螺纹针眼的溢液,将外固定架取下后痊愈,并且均未发生骨折的再移位.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胫骨远端的骨折患者应用有限切开外固定架进行复位,不仅手术创伤小,而且疗效确切,应予临床普遍推广.

  • 126例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庄宗兴

    目的:探讨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手术内固定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26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内固定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定期随访术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6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均愈合完好,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3.65%,各种不同手术内固定方法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远端较复杂C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平行双钢板螺丝钉固定或Y形钢板固定,对于B型骨折选用2-3枚拉力钉穿透对侧皮质固定或用单侧钢板固定,A型骨折用足够长的螺丝钉穿过对侧皮质固定,可获得坚强的内固定,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 超声同步检测正常人远端、近端胃排空运动的研究

    作者:吴波;杨忠伟;黄雪霞;杨振宇;陈荟云

    目的: 探讨超声同步观察正常人远端、近端胃排空运动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通过实时超声法检测100例健康人远端、近端胃排空运动,并与胃电图进行对照.结果: 胃窦幽门协调收缩频率3.0±0.8次/min、幅度1.5±0.5cm与胃电图的胃电频率、幅度无明显差异.胃底-体交界处胃液体排空迅速有序,胃半排空时间30.0±4.0min.结论: 超声能准确评价正常胃排空功能状态.

  • 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体会

    作者:顾三军;吴永伟;孔友谊;韦旭明

    目的 探讨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采用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支架(orthofix)结合有限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56例均获随访.据临床骨折愈合标准评估骨愈合率为89.3%.据Helfer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36例,良15例,差5例,优良率为91%.结论 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 远端锁钉盲置法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福扬;王黎明;蒋纯志;朱冬承;陈啸;张晓慧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置入的新方法.方法 2007年6月~2008年11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72例,远端锁钉均采用盲置法置入,在远端瞄准器定位好长度后,于远端锁钉处直接切开显露,在骨质侧方正中用6 mm粗钻头钻钻通近侧皮质,直视下可以看到髓内主钉远端锁孔,更换4.5 mm钻头钻通对侧皮质,近端攻丝后直视下拧入锁钉.结果 72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4个月,均骨折愈合.其中延迟愈合14例,改动力性固定3个月后愈合,远、近端锁钉100%在位,无锁钉断裂和退出.结论 远端锁钉盲置法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简单可靠,锁钉在位率100%,可减少医源性X线辐射,节省手术时间,使髓内钉技术更加微创化.

  • 交锁髓内钉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海东;李志钢;李停

    目的 探讨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6年4月~2007年10月,收治29例闭合性腓骨骨折,其中19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10例采用开放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结果 经4~12个月随访,依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优20例,良7例,可2例.无明显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交锁髓内钉能很好的维持腓骨长度以及腓骨外翻角,手术创伤小,不失为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 桡骨远端骨折发病分布调查报告

    作者:黄金亮;唐辉;范新宇;徐永清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病规律以利于临床前干预.方法 对自2007年9月~2011年3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229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总体男性多于女性,从0~60岁男性一直高于女性,但自60岁以后女性发病要高于男性.总体发病高峰年龄段:60~70岁,20~30岁;男性发病高峰年龄段:20~30岁;女性发病高峰年龄段:60~70岁.本组中工人、农民、学生三者居前三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大多数,骨折类型以AO分型中A型骨折居多.在受伤原因中意外自行摔伤占59.4%,在各个年龄段中均排第一位,且在60~70岁达发病高峰期,交通事故伤在20~50岁年龄段高发,机器伤的高发年龄在40~50岁.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通过正确的干预可以达到降低发病率,加强各种安全教育及干预骨质疏松为两条主要干预措施.

  • 国人肱骨远端解剖学测量与肘关节非限制性假体设计及应用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冯德宏;王烨;王凌;程力

    目的 为国人肘关节非限制性假体的设计和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重新确定肱骨远端解剖学标志点的基础上,对42支国人肱骨标本远端的有关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包括小头-滑车旋转轴内旋角(α)及外翻角(β),小头-滑车结构下缘外翻角(δ),肱骨滑车、小头的大半径(R、 r),小头-滑车结构长度(CD、 CD'),以及反映小头-滑车结构在肱骨远端确切部位的相关数据(E-AB、 CF<,1>和CF<,2>).结果 α角和β角相对恒定,δ角个体差异较大;R、 r、 CD、 CD'呈不同程度变异;E-AB、 CF<,1>和CF<,2>的值和变异程度均较小.结论 α角和β角决定了小头-滑车结构的方向, R、r和CD、CD'反映了小头-滑车结构的体积.这几项指标在肘关节非限制性假体设计和应用时须重点关注.肱骨远端标志点E和F与小头-滑车结构的距离(E-AB、CF<,1>和CF<,2>)相对恒定,可作为参照点帮助假体在肱骨远端的准确置入.

    关键词: 肱骨 远端 测量 假体
  • 华南地区正常成人股骨远端髁扭转角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军;李阳;荆珏华;李虎;王健;史占军

    目的 探讨华南地区正常成人的膝关节股骨远端髁扭转角具体数值,并分析其在性别和侧别间有无统计学差异.方法 招募华南地区(往上数五代以内均生在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或者海南)正常成人志愿者71例(142膝),男38例(76膝),女33例(66膝),年龄20~45岁,平均30.56岁,体重40~80 kg,平均59.90 kg,身高151~185 cm,平均167.80 cm.通过螺旋CT扫描志愿者膝关节,所得原始数据(DICOM3)刻录为光盘,导入MIMICS 10.01中,选择通过股骨内外上髁的层面进行测量股骨远端髁扭转角.结果 所测得华南地区正常成人的股骨远端髁扭转角:男性为(6.20°±2.03°),女性为(7.19°±1.78°),均值为(6.66°±1.97°),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P<0.01);左侧为(6.86°±1.92°),右侧为(6.45°±2.02°),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t=1.238,P>0.05).总体股骨远端髁扭转角为(2.39°~11.34°),均值(6.66°±1.97°).结论 对华南人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传统的外旋3°截骨可能会导致对线不佳,应该适当提高旋转对线的外旋度数.

  • 复杂肱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探讨

    作者:赵龙;宋有鑫;崔成喜;张宇轩;张宝琦;龚平;武云鹤;尚瑞松;陈宾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复杂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肱骨远端骨折患者24例(AO/OTA 分型为 A3、B1、B2、C3型),根据不同的骨折分型采取个性化治疗,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根据肘关节返修术后功能评价(Mayo Clinic),术后一周肘关节功能评分:良好12例,一般10例,较差2例,优良率为50.0%;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评分:良好15例,一般7例,较差2例,优良率为62.5%。AO/OTA 分型:A3型平均手术时间(186±45.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1.1±69.7)ml,平均引流量(109.4±39.2)ml;B1、B2型平均手术时间(115±42.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5.8±66.5)ml;平均引流量(17.0±28.2)ml;C3型平均手术时间(206.7±37.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37.8±140.4)ml,平均引流量(132.8±17.9)ml。结论合理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可提高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 抗滑移钢板治疗肱骨远端 B3型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魏巍;宋哲;张堃;薛汉中;王欣文

    目的:探讨抗滑移钢板治疗肱骨远端 B3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应用抗滑移钢板治疗17例肱骨远端 B3型骨折患者,按 AO 分型:B3.1型10例,B3.3型7例,全部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术中应用抗滑移钢板结合3.0 mm HCS 无头空心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无骨化性肌炎发生,骨折完全愈合。肘关节活动度:伸10°,屈110°,Broberg-Morrey 标准评分平均为90.5分,优良率88.2%。结论应用抗滑移钢板结合 HCS 治疗肱骨远端 B3型骨折,可以获得牢固而有效的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能达到满意临床效果。

  • 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前拯;段亚景;杨雨润;杨欢;陈星佐;王立强;陈瀛;杨连发;林朋;刘成刚

    目的:观察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以及术后规范化康复的疗效。方法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使用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17例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11例;年龄24~84岁,平均51.2岁。损伤原因:低能量损伤9例(低能量组);高能量损伤8例(高能量组)。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0d,平均8.4d。术后患者开始规范化肘关节功能康复治疗。末次随访时记录患侧肘关节活动范围并采用M 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9~48个月(平均18.59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1例合并尺骨鹰嘴截骨处延迟愈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伸直15.0°±10.2°,屈曲103.2°±16.3°,活动范围88.2°±22.8°。M EPS评分(83.9±19.2)分,优良率76.5%(13/17)。高能量组与低能量组MEPS评分分别为(71.9±22.5)分和(94.6 ± 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5)。结论 A O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肯定,高能量损伤患者的预后较差,初始损伤因素影响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规范化的康复治疗有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 锁定钢板结合缝合锚固定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

    作者:胡晓川;林辉阳;向明;陈杭;杨国勇

    目的 探讨应用2.4 mm锁定钢板结合缝合锚固定治疗不稳定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并获完整随访的16例不稳定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23~65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跌伤4例,自行车摔伤2例,电动自行车摔伤4例,交通事故伤6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12 d,平均5d.沿皮肤Langer线的纵切口,采用2.4 mmL形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缝合锚增强喙锁稳定性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失效、断裂、移位情况发生.末次随访时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6~100分,平均94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2分,平均0.2分.结论 对于不稳定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应用2.4 mm L形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缝合锚增强喙锁稳定性,术后早期进行活动锻炼,可获满意疗效,是一种可行的有效方法.

  •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

    作者:张亚奎

    成人肱骨远端骨折包括肱骨髁上、髁间及单纯累及内外髁的骨折,在临床上处理起来相对棘手.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步及患者对肘关节功能要求的提高,大多数的肱骨远端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近年来的治疗方法及治疗理念不断更新,在手术入路、固定技术、关节置换、尺神经处理以及功能康复等方面尚存争议.故本文对以上各方面的新证据综而述之,期待能对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有所裨益.

  • 腹腔镜手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效果观察

    作者:周才进;徐飞鹏;欧雯婷;林琳;许庆文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治疗的12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60例)和开腹组(60例),采用x2检验、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根治效果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197±21) min比(178±23) min,f=4.759,P< 0.001].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11±30)ml比(221±52)ml]、手术切口长度[(6.1±1.3)cm比(17.3±3.2)cm]、术后肛门排气时间[(90±14)h比(110±18)h]、术后下床时间[(2.9±0.8)d比(4.8±1.4)d]、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4.3±0.9)d比(5.7±1.2)d]、住院时间[(13.2±2.5)d比(15.5±3.2)d]均少于开腹组(t值分别为14.103、25.117、6.983、9.127、7.230、4.387,均P< 0.001).两组患者手术根治相关指标即清扫淋巴结数目、第一站淋巴结清扫数目、第二站淋巴结清扫数目、切缘远端距离肿瘤距离、切缘近端距离肿瘤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51、0.912、1.240、0.876、0.840,均P> 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6.67%(4/60)比20.00%(1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5,P=0.032).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远端进展期胃癌患者效果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 面动脉切断后近、远心端动脉压力的测定和意义

    作者:严凌健;赵小朋;穆巴拉克;吴宇翎;麦潋曦;潘朝斌

    目的 研究面动脉切断后近、远心端动脉是否具有恒定的血压,其远心端动脉血压能否为皮瓣的存活提供足够的血流基础.方法 选择2017年3—7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癌患者25例(临床检查均已排除颈部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术前告知此实验内容并同意接受此实验.于下颌骨下缘解剖充分暴露面动脉,并结扎沿途分支.于面动脉远心端距离下颌骨下缘下方约1 cm处剪断面动脉,置入动脉导针并连接动脉血压换能器,分别记录数值.此后结扎下唇动脉,观察血压变化情况,采用t检验评价面动脉近、远心端收缩压及舒张压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性.结果 远心端收缩压平均值为(88.00 ± 17.46)mmHg(1 mmHg=0.133 kPa),远心端舒张压平均值为(60.33 ± 7.49)mmHg,近心端收缩压平均值为(113.36 ± 21.22)mmHg,近心端舒张压平均值为(68.80 ± 11.63)mmHg.远心端收缩压为近心端77.68%,远心端舒张压为近心端88.43%,近、远心端收缩压(t=10.210,P<0.001)及近、远心端舒张压(t=6.643,P<0.001),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扎下唇后面动脉远心端血压无明显波动.结论 面动脉远心端的压力较近心端虽有所下降,但仍具有足够血压能够为组织瓣存活提供良好的血运.

  • 论 "针序"

    作者:洪俪凤;李学武

    施针的先后顺序即为针序.众所周知,针灸的疗效决定于选穴配方是否合理、取穴定位是否准确、施术操作是否熟练(包括针刺的角度、深度、刺激量、补泻手法是否得当),而很少有人论及施针的先后顺序.实际上,施针的先后,即先刺何穴,后刺何穴,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多数疾病来说,医生常常按着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或先主穴后配穴,或先躯干后四肢等顺序施术,但对于某些疾病,却不应固定于此,而应灵活运用.现就笔者在随师学习中的体会,结合古代医籍中的有关论述,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探讨.概括起来,施针之先后顺序应考虑以下几种不同情况:健侧与患侧;远端与局部;治标与治本;穴性与补泻.只有妥善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才能在针灸治疗中做到辨证施治,灵活运用.

  • 布地奈德与地塞米松直肠用药治疗远端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符雅丽

    目的 比较远端溃疡性结直肠炎者应用地塞米松和布地奈德直肠用药医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远端溃疡性结直肠炎106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依据直肠用药时所用不同药物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前者实施地塞米松医治,对后者实施布地奈德医治,记录且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包括症状评分、免疫组化、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脓血便[(0.43±0.20)vs(1.50±0.35)]、腹泻[(0.40±0.15)vs(1.48±0.32)]、腹痛[(0.36±0.18)vs(1.52±0.38)]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医治后ICAM-1[(230.10±16.40)ng/L vs(250.50±25.50)ng/L]、P-sel[(18.26±3.10)ng/L vs(24.30±4.03)ng/L]水平表达强度的减弱程度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总不良反应概率(3.39%)比对照组(19.15%)低,上述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直肠用药应用于远端溃疡性结直肠炎治疗中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

8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