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肿瘤剜除术治疗偶发性肾细胞癌

    作者:万银绪;张永富;潘世平;张道新;吕文成

    目的:评价肿瘤剜除术治疗对侧肾脏正常的偶发性肾细胞癌的作用.方法:选择11例偶发性肾细胞癌行肿瘤剜除术,随访10-16个月,平均27个月.结果:随访10-60个月,所有病人皆无瘤生存.结论:肿瘤剜除术能完全切除小的偶发性肾细胞癌.

  • 腹腔镜术中巧用输尿管插管注射瞬康医用胶止血

    作者:莫宏

    在行腹腔镜下行肾肿瘤剜除术时,对于剜除肿瘤处的少量渗血除用纱条压迫止血外,术者还会运用一些止血产品,其中就有瞬康医用胶(以下简称瞬康胶),腹腔镜下将瞬康胶经操作孔滴入渗血处是该类手术运用瞬康胶成功止血的关键,自2008年7月,我院已成功运用3号输尿管插入操作孔,有效地引导瞬康胶止血,止血效果满意.

  • 后肾腺瘤三例报告

    作者:史葆光;郗新生;陈一戎

    例1 女,55岁.体检B超检查发现右肾肿物20余天于2004年4月27日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糖8.7 mmol/L,其他未见异常.CT检查见右肾中、下极有一直径约30 mm的肿物略凸出肾脏表面,CT值30 HU.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未确诊.全麻下行肿瘤剜除术.

  • 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联合腹腔镜肿瘤剜除术在肾错构瘤中的应用

    作者:王栋;纪志刚;李汉忠

    目的 探讨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联合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肾错构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13年7月~2014年11月我科施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错构43例,其中术前选择性动脉栓塞19例(栓塞组) ,未栓塞24例(非栓塞组),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肾功能变化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栓塞组行肿瘤剜除术比例为100%(19/19),非栓塞组62.5%(15/24),无统计学差异(Fisher检验,P=0.105);栓塞组术中出血量(46.4 ±20.6)ml,明显少于非栓塞组(89.5 ±30.4)ml(t=-5.287,P=0.000);栓塞组手术时间(90.3 ±21.1)min明显短于非栓塞组(131.7 ±18.6)min(t=-6.831,P=0.000),热缺血时间(9.5 ±5.7)min明显短于非栓塞组(24.2 ±4.8) min(t=-9.181,P=0.000);栓塞组住院时间(7.7 ±1.1)d,明显长于非栓塞组(6.3 ±1.3)d(t=3.748,P=0.000). 栓塞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非栓塞组中尿漏及术区血肿各1例. 术后3个月栓塞组血清肌酐(70.1 ±13.7)μmol/L,明显低于栓塞组(84.2 ±9.1)μmol/L(t=-4.045, P=0.000);栓塞组肾小球滤过率(72.6 ±12.8)ml· min-1· 1.73 m-2,非栓塞组(68.0 ± 10.7)ml· min-1· 1.73 m-2,无统计学差异(t=1.284, P=0.206). 2组术后平均随访分别8.9月(3~22个月)和7.5月(5~19个月) ,均无肿瘤复发. 结论 与单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相比,联合选择性动脉栓塞的肿瘤剜除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并缩短热缺血时间,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肾功能,治疗体积较小的肾错构瘤是安全可行的.

  • 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浆膜下型膀胱平滑肌瘤的临床体会

    作者:董效飞;宋震;张少青;张成静;孙晓磊;陈仁富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肿瘤剜除术治疗浆膜下型膀胱平滑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到2016年11月腹腔镜治疗膀胱浆膜下平滑肌瘤8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1~65(平均47±10)岁,主诉为膀胱刺激症状者3例,下腹痛者2例,无临床症状、体检发现者3例.病程1周至3年,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尿常规、超声、CT尿路成像(CTU)、膀胱镜等检查,尿常规均正常.结果8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膀胱肿瘤剜除治疗且完整剜出肿块,快速病理均示平滑肌瘤,术后病理示膀胱平滑肌瘤,其中7例患者因膀胱黏膜完好未予缝合.手术时间40~70(53±10)min,术中出血20~50(34±10)ml,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5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且未诉尿瘘等常见并发症.结论对于浆膜下型膀胱平滑肌瘤,腹腔镜下膀胱肿瘤剜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睾丸腺瘤样瘤一例报告

    作者:袁久洪;李元德;李汉忠;崔全才;徐峰极

    患者男性,42岁,因发现左侧睾丸肿块1年半,于1999年4月19日入院.检查:左侧睾丸中下部位可触及1.5cm×1.5cm×1.3cm肿块,质硬,轻度触痛.B超示左睾丸内可见一1.74cm×1.4cm低回声区,内有形态不规则强回声光条,后方有声影,彩超见其内有丰富血流.化验:β-HCG<0.5 IU/L,α-FP 3.22μg/L,均正常.考虑为睾丸肿瘤,良性可能性大.于4月26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侧睾丸探查,术中冰冻病理示腺瘤样瘤,遂行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检查:大体:圆形肿物一个,大小1.5cm×1.0cm×0.8cm,无包膜,灰白色,质硬,切面呈灰粉囊实性,囊直径0.8cm.镜下见:肿瘤由上皮细胞及纤维间质组成,在纤维间质中有许多杂乱腔隙,部分形成腺管状,并有低柱状上皮细胞,细胞核圆形,染色浅,染色质细腻,无核分裂,纤维间质部分玻璃样变及钙化.病理诊断:睾丸腺瘤样瘤.

  • 复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樊华;李汉忠;纪志刚;张玉石

    目的 探讨复杂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外科治疗的选择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4例经手术切除、 病理确诊的复杂肾AML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策略,对比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及肾功能变化,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14例AML患者中有1例相对孤立肾合并AML、7例多发AML、8例巨大AML(肿瘤大直径>7cm)、6例紧邻肾集合系统或肾门的AML以及2例合并出血破裂史AML,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采取经腹腔镜或开放肾部分切除或肿瘤剜除术后,顺利切除肿瘤,病理检查提示肾AML,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行CT扫描均无复发.全部患者术后肾功能保持良好,术前和术后1个月血肌酐水平分别为(84.1±26.8)μg/ml和(97.5±37.0)μg/ml,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93,P>0.05).结论 复杂肾AML手术难度大,肾部分切除术或肿瘤剜除术效果确切,可大限度保留肾单位且安全有效.

  • 肝错构瘤1例

    作者:郭子军

    患者 女,54岁.因体检时发现肝右叶肿物1个月入院.彩色超声检查见肝右叶有2.7 cm×2.2 cm大小实质性等回声区,形态欠规则,边界尚清,内部回声均质.CT检查提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肝错构瘤.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术中见肿块约2.5 cm×2.2 cm×1.0 cm,位于肝右后叶膈面前下方突出于肝表面.表面结节状,质硬.行肝右叶局部肿瘤剜除术.病理检查见肝组织2.5 cm ×2.2 cm×1.0 cm.表面有一结节1.0 cm×1.0 cm,凹凸不平,无坏死,色泽淡黄.切面结节为2.5 cm×2.2 cm,实性,呈棕灰色,界限可分,无包膜,但边界较清.镜检为以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为主,肝细胞和胆管所占比例少,有炎性细胞浸润.诊断:肝右叶血管性错构瘤.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疗探讨(附41例报告)

    作者:高磊

    目的:掌握肾错构瘤的临床与病理,提高肾错构瘤的诊断符合率.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手术方法 ,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明确诊断后,根据肿瘤大小和病变的程度,31例患者行肿瘤剜除术,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病变较重的患者行肾切除.结果: B超诊断准确率76.8%,CT为86.7%,MRI为84.2%.术后患者全部随访1~2年,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B超、CT、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家族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能够给我们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肿瘤剜除术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理想的手术方法.

  • 后腹膜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孔桃红;凌冬兰;张巧珍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局限性肾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利用该手术治疗局限性肾肿瘤患者的32例病例资料的护理方法.结果 32例患者手术成功切除肿瘤,术后继发性肾出血1例,肾功能不全2例,经系统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患者痊愈出院.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随访30个月,32例患者呈无瘤生存.结论 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肾近球细胞瘤1例报告

    作者:张慕淳;王梦文;鲁学军

    肾近球细胞瘤(JGCT)临床罕见,国内报道极少,本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高血压伴头昏3年,逐渐加重2个月,2003年3月10日入本院.检查血压180~210/95~130 mmHg,心电图示左室肥厚,腹软,未触及肿块;超声、CT均示左肾上极约3 cm×3 cm×2 cm肿块,密度不均,分泌造影双肾显影正常,血钾正常,血浆肾素为正常值4倍,醛固酮在正常范围.怀疑左肾上腺肿瘤,经增强CT及肾动脉造影检查,明确为左肾实质肿瘤.于全麻下行左肾探查术,术中、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近球细胞瘤,术中行肿瘤剜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血压逐渐恢复正常,复查肾素在正常范围.

  • 肾癌早期,常会"忽悠"人

    作者:周晋

    45岁的王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一向身体健康的他却在年初体检时被告知其左肾长了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肿瘤.由于他没有任何不适,一开始他并不相信这个结果,但进一步的CT检查证实了肾脏肿瘤的存在.之后,他听取了医生的建议,立即接受了左肾肿瘤剜除术.术后的病理检查显示,他患的是肾透明细胞癌,所幸发现得早,癌细胞尚未扩散,手术也不需要切除肾脏.术后,王先生恢复得很快,不久,就要重返工作岗位了.

  • 保留肾单位手术在肾错构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周东;叶和松;周小庆;项龙波;蓝伟峰;张会江

    肾错构瘤(RAML)是泌尿外科较常见的肾良性肿瘤.本院于1998年5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肾错构瘤患者34例,其中23例行单纯肿瘤剜除术、11例采用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保留肾单位手术术后迟发性出血6例护理体会

    作者:陈银儿;沈春富;金文翔

    为大限度保存患者肾功能,临床处理肾脏的各种良、恶性病变及肾损伤时优先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 NSS)[1],包括肾部分切除术,肾楔形切除术,肾肿瘤剜除术等[2],但NSS术后短期内可能出现创面迟发性出血[3],严重者危及生命.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共完成NSS 316例,发生迟发性出血6例(1.89%).现将6例保留肾单位手术术后迟发性出血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 肾细胞癌假包膜的MRI表现及在肿瘤剜除术中的意义

    作者:曹翔;甘卫东;杨军;程琳;徐林锋;刘铁石;屈峰;郭宏骞

    目的:探讨磁共振各序列显示肾细胞癌(RCC)假包膜的差异及假包膜在肿瘤剜除手术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月46例肾脏非囊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男27例,女19例,年龄25~76岁,平均47岁.肿瘤位于左侧22例,右侧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观察假包膜的MRI各序列表现,并与病理对照,评价磁共振成像各序列显示RCC假包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RCC组织学类型、分级及临床分期对假包膜完整性的影响,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T1WI、T2WI、T2抑脂、T1增强显示RCC假包膜的敏感性分别为43.8%、87.5%、50.0%、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635,P=0.035);特异性分别为53.8%、80.8%、38.5%、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76,P=o.014).病理显示肾透明细胞癌的假包膜完整率40.6%,乳头状腺癌假包膜完整率3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P=0.817);高分化RCC包膜完整率达56.5%,中、低分化RCC假包膜完整率仅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32,P=0.007);Ⅰ期、Ⅱ期、Ⅲ+Ⅳ期RCC的包膜完整率分别为61.1%、30.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13,P=0.011).结论:RCC假包膜在MRI的常规T2加权像上显示为敏感,若术前MRI显示肿瘤周围存在完整假包膜,预示着肿瘤分化较好,临床分期较低,已经发生癌细胞局部扩散及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较小,提示肿瘤剜除术的可行性.

  •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剜除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志尚;何辉;贺大林;赵军;龙清志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部分切除、肿瘤剜除以及肾上腺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确定治疗肾上腺单发良性功能性腺瘤的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肾上腺单发良性功能性腺瘤患者手术后血压、血电解质、醛固酮浓度和局部肿瘤复发情况,其中15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6例行部分肾上腺切除术,32例行肾上腺肿瘤剜除术.结果:手术后平均随访2.5年,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均可改善肾上腺单发良性功能性腺瘤的临床表现;3个月后,除3例仍有高血压外,三组的血电解质、醛固酮浓度、皮质醇浓度均恢复正常,无一例肿瘤复发,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肾上腺切除和部分肾上腺切除的手术时间显著大于肿瘤剜除术(P<0.05).结论:虽然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均为肾上腺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剜除术既能缩短手术时间,又能保留同侧肿瘤外的肾上腺组织和功能,应为肾上腺单发良性功能性腺瘤的佳手术方式.

  • 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附5例报告)

    作者:刘东明;陈勇辉;夏磊;黄翼然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操作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肿瘤5例,其中肾癌3例,肾错钩瘤2例,瘤体直径1.5~4.0 cm.具体方法是:①暴露瘤体和肾动脉;②采用硅胶管牵拉肾动脉,必要时可暂时阻断肾动脉;③于瘤体1 cm正常肾组织处用电钩切除瘤体;④采用生物蛋白胶、止血纱布缝合加压处理创面出血.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0~210 min,术中出血80~350 ml.术后1~2天肠道功能恢复并可床上活动,1~4天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5~9天,平均7天.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安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外生性生长、直径小于4 cm瘤体,该法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

  • 睾丸表皮样囊肿10例报告

    作者:王国良;陈忠新;高麟韬

    目的:提高对睾丸表皮样囊肿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例睾丸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采用肿瘤剜除术,2例采用睾丸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9年,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睾丸表皮样囊肿是少见的睾丸良性肿瘤,病史、体检及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意义,主张采用保存患侧睾丸的肿瘤剜除术.

  • 肾错构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2例报告)

    作者:梁法政;王华;方勇;袁存和

    目的:探讨提高.肾错构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肾错构瘤的诊断和治疗结果:男10例,女12例,年龄16~67岁.肿瘤位于右侧9例,左侧13例;肿瘤大小0.4 cm×0.6 cm×0.7 cm~13.5cm×14.3 cm×15.2 cm.主要临床症状为腰部不适、胀痛、包块、出血性休克等.结果:B超诊断准确率为86.4%(19/22),CT诊断准确率为90.9%(20/22),肿瘤小于4 cm而无症状的7例采用B超、CT定期随访.手术15例,其中肿瘤直径小于4 cm伴患侧腰痛或肉眼血尿的7例行肿瘤剜除术;直径大于4 cm者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肾切除术2例,因误诊为肾癌而行肾根治性切除术2例.结论: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对肾错构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必要时可作针刺活检及术中冷冻病理检查,关键是治疗方法的选择,即如何尽大可能选择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肿瘤剜除术、肾部分切除术应作为首选.

  • 睾丸表皮样囊肿24例诊断治疗分析

    作者:张刘辉;宋东奎;常连胜;师磊;杨小明

    目的:分析睾丸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对睾丸表皮样囊肿的诊治水平,降低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24例术后病理诊断为睾丸表皮样囊肿的诊治过程.结果:22例行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2例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中20例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均诊断为睾丸表皮样囊肿.术后随访4个月~14年,无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结论:睾丸表皮样囊肿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睾丸良性肿瘤,预后较好,易被误诊为睾丸恶性肿瘤.病史、超声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术中快速冷冻病理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决定性作用.目前治疗主张行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