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吕艳玲

    目的: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筛查方法和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我中心出生体质量﹤2500g 及胎龄﹤37周的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分析 ROP 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37例 ROP 的发生与出生体质量、出生胎龄、吸氧浓度及时间等因素相关。结论 ROP 的发生与出生体质量、出生胎龄呈负相关,与吸氧浓度及时间呈正相关。

  • 餐后高血糖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陈家伟

    1 餐后高血糖的严重性在于发生血管病变糖尿病的严重性在于慢性并发症尤其血管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前者产生眼视网膜病和肾小球硬化病,后者可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颈动脉和下肢动脉.

  • 医疗费司法审查的法律问题探析

    作者:张广

    案例背景
      2010年5月21日,被告耿某引发交通事故,原告即受害人刘某经某医院诊断为腰髋外伤。根据门诊收据,原告事发后至2010年11月10日,连续在该医院治疗腰、骶、腿部外伤以及颈椎、腰椎,支出医疗费7535.54元;同时还对其神经炎、面部、视力等进行了诊疗,支出医疗费3265.22元。治疗结束后原告又于12月27日到医院再次就诊,主要治疗为失眠、支气管炎、鼻炎、肺部感染、视网膜病等,还自行购买了康复腰带、眼药水等,据此,原告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用总计12823.29元。

  • 探讨2型糖尿病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因素的多状态Markov模型

    作者:丁元林;孔丹莉;周琴;倪宗瓒

    2型糖尿病(DM2)是一种多状态慢性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为了探讨DM2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素,为防治工作提供更为具体的科学依据,我们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调查了367例DM2患者.367例患者中,213例为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和武汉市武钢第一职工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DM2患者,154例为武汉市武钢第一职工医院在武汉市部分单位普查、随访的DM2患者.所有病例均按1985年WHO糖尿病研究组专家委员会第三次报告重申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367例患者中男性153例,女性214例,年龄为30~88岁,平均(59±10)岁;155例患者合并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占32.9%,糖尿病周围神经炎占25.2%,糖尿病性冠心病占19.4%,糖尿病性肾病占18.1%,其他并发症占4.4%.

  • 糖尿病视网膜病的中医药诊治述要

    作者:刘铜华

    糖尿病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病常可出现玻璃体出血、黄斑水肿、继发青光眼或视网膜剥离,严重损害视力甚至造成失明,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困难.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唐代屹;潘明政;郭赛珊;梁晓春

    1病因病机研究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至今仍未完全弄清.公认I型糖尿病病因为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性与病毒感染.II型糖尿病病因有遗传、肥胖、感染、应激反应与妊娠因素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基础也远未弄清,但大量临床及动物实验资料表明,体内葡萄糖水平持续升高是形成慢性并发症的必要条件,葡萄糖对蛋白质的非酶促糖化,醛糖还原酶增多及活性增强是形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机理,特别容易受到损伤的是眼部(视网膜病)及肾脏(肾脏病变)的微血管;周围神经(周围神经病变)和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这些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 高氧暴露早产鼠视网膜HIF-1α、PEDF及VEGF的表达

    作者:全裕凤;张华;肖胜军;郑明慈;邓毅;周勇;杨欢;刘曼;廖勇杰

    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高氧暴露早产鼠视网膜的表达规律.方法:标准SD大鼠的3日龄早产鼠随机分为高氧组、高氧返回组和空气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早产鼠视网膜HIF-1和VEGF表达水平.结果:1)高氧组HIF-1α、VEGF比空气组表达增加(p<0.05);高氧返回组HIF-1α、VEGF表达进一步增强,显著高于高氧组(p<0.05),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亦明显多于高氧组(p<0.001);空气组有PEDF阳性表达,高氧组表达明显增强,均高于空气组和高氧返回组(p<0.05).2)HIF-1α的表达与VEGF、新生血管数的表达成正相关(r分别为0.56和0.64,P<均0.01),PEDF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新生血管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43和-0.58,P分别<均0.05,0.01).结论:高氧暴露后HIF-1α和VEGF的高表达是早产儿视网膜病血管异常增生的重要原因,VEGF和PEDF的表达失衡可能与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 葛根素对STZ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VEGF的调节及对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琴;黎智;张少维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节及对视网膜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方法 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8只,实验组一次性腹腔注射1%STZ诱发糖尿病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成模后给两组大鼠分别注射葛根素,4、8、16、24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观察VEGF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WB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磷酸化AKT(pAKT)及Caspase3、8、9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注射葛根素4、8周后VEGF表达量,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pAKT、Caspase8、Caspase9及Caspase3 表达均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6、24周后VEGF表达量发生明显下降(P<0.05),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发生明显升高(P<0.05),pAKT表达下调,Caspase8、Caspase9及Caspase3 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 较长时间注射葛根素能下调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的表达,从而下调pAKT表达,终导致Caspase3、8、9的表达上调,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此研究结果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 床旁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程莉萍;董建英;李秋平;柯艳;张英娜

    总结了30例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围术期护理。术前对环境、用物及患儿做好充分准备,如对辐射台进行消毒、预热,备齐眼部用药、急救器材、禁食水、散瞳等;术中熟练配合医生行表面麻醉、抽吸抗VEGF药液、固定体位、观察生命体征,紧急情况下给予相应急救处理;术后重视患儿眼部护理、体温管理、营养管理等。本组30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小青;李倩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早产儿并发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世界卫生组织“视力2020项目”已将ROP认定为高中收入水平国家的重要致盲因素之一[1].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的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10% ~ 34%[2],在美国是位居第2位的儿童致盲原因[3].我国每年约有150万~200万早产儿出生,其中约30万~40万早产儿发生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至少约2万~3万早产儿受到失明的威胁[4].全国各地已陆续开展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朱丽等[5]报道华东地区11家医院对早产儿进行ROP筛查,结果显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中ROP发病率约为10.8%.因此,对早产儿适时地进行眼底检查,从而早期发现阈值病变并及时治疗,对降低致盲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现综述如下.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189例的护理配合

    作者:戴艳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做好眼底检查前后的护理配合.方法: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胎龄低于34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 g,且有吸氧史或曾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待病情相对平稳后给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结果:所有受检患儿检查过程顺利,检查后均未发生感染及其他病情变化.结论:做好ROP筛查前后的护理配合工作,能防止受检查患儿眼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伤害.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189例的护理配合

    作者:戴艳

    目的: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做好眼底检查前后的护理配合.方法: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胎龄低于34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 g,且有吸氧史或曾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待病情相对平稳后给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结果:所有受检患儿检查过程顺利,检查后均未发生感染及其他病情变化.结论:做好ROP筛查前后的护理配合工作,能防止受检查患儿眼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伤害.

  • "四化"管理模式在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中的应用

    作者:李秋芳;邵芳;王瑞英

    探索早产儿氧疗的管理模式,通过采取安全教育制度化、监护设备系统化、眼底筛查正规化、健康教育全程化的"四化"管理模式,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随访了52例出生体重≤1250g,出生胎龄≤32周早产儿ROP发病情况,病变分期严格按ROP国际分类标准,发现9例Ⅰ期ROP,发生率为17.3%.

  • 小于28周超早产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作者:林冰纯;连朝辉

    目的 了解患有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28周超早产儿临床特征,探讨其高危因素,观察眼底激光光凝术及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bevacizumab 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我院新生儿科救治存活的122例<28周超早产儿ROP筛查结果,了解ROP患儿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ROP危险因素,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22例超早产儿中发生ROP 64例(52.5%),轻症ROP 39例(32.0%,39/122),重症ROP患儿25例(20.5%, 25/122),其中急进性后部ROP(APROP)患儿3例.对非ROP组与轻症ROP组、重症ROP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组胎龄、出生体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的患儿胎龄及体重明显小于非ROP组患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小、吸氧时间长、机械通气>48 h、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超早产儿ROP的危险因素.重症ROP患儿16例予激光光凝术治疗,5例(2例病情危重的及3例APROP的患儿)先予玻璃体腔注入bevacizumab后行激光光凝术后好转,4例仅予bevacizumab治疗后好转,无需激光光凝术.全部患儿均能保留视力.结论 <28周超早产儿ROP的发生率及重症率非常高,切勿漏筛.重症ROP患儿需及时进行激光光凝术,对APROP或无法接受激光光凝术的患儿可应用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 使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技巧探讨

    作者:毛娅妮;刘恬;王建勋;陈锋;项道满

    目的:总结双目间接检眼镜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使用技巧,为初学者提供帮助,使基层医生对双目间接检眼镜的使用有更深入的了解。方法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对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对眼底图像进行保存,追踪观察0~3个月,总结使用技巧。结果对来门诊就诊的早产儿共910例(1820眼)进行眼底筛查,发现ROP共51例(94眼),占5.16%,其中ROP1期33例(62眼),2期15例(27眼),3期3例(5眼)。追踪观察无一例误诊及漏诊。结论在双目间接检眼镜的使用过程中,正确处理倒像、掌握正确的筛查姿势、熟练使用巩膜压迫器窥到周边部视网膜至关重要。

  • 多生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平;罗俊;何容;高喜容;杨慧;谢利华

    目的 观察多生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发展特点,探讨影响ROP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及眼科2006年4月至如11年4月收治的胎龄<35周,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在出生后2周开始采用间接眼底镜及巩膜压迫器观察视网膜.根据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国际分类法分期记录ROP病变,同时记录患儿全身疾病并发情况,观察及分析多生子与单生子中ROP发生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 共筛查33049例胎龄<35周,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其中单生子25082例,双生子7934例,三生子33例;男21179例,女11870例;结果 发现多生子ROP的发病率高于单生子(P<0.05);多生子组中低胎龄、低体重儿及颅内出血、贫血、窒息等疾病发生率高(P<0.05);多胎ROP发生更严重(P<0.05).结论 由于多生子出生体重轻、胎龄低及常合全身并发症,故ROP的发病率高于单生子,且发病早,病情相对严重.

  • 视网膜病(1)

    作者:李传宝;张传坤

    视网膜(retina):位于眼球壁的内层,是一层透明的薄膜。正常眼底呈橘红色,是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颜色。视网膜后界位于视乳头周围,前界位于锯齿缘,其外面紧邻脉络膜,内面紧贴玻璃体。组织学上视网膜分为10层,由外向内分别为:色素上皮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外界膜,外颗粒层,外丛状层,内颗粒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界膜。视网膜结构精细,功能复杂,易受自身血管性疾病和全身血管性疾病的影响。视网膜后极部有一直径约2 mm的浅漏斗状小凹陷区,称为黄斑,这是由于该区含有丰富的叶黄素而得名。其中央有一小凹为黄斑中心凹,黄斑区无血管,但因色素上皮细胞中含有较多色素,因此在检眼镜下颜色较暗,中心凹处可见反光点,称为中心凹反射,因此处只有大量的视锥细胞,故它是视网膜上视觉敏锐的部位。视网膜病是一类眼部疾病,其症状主要为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如黄斑区病变可致中心暗点,中心视力减退和色觉障碍等,该区如有出血、渗出物或水肿,可出现视物变形等。

  • 糖尿病患者运动请做8个准备

    作者:王明伟

    美国《预防》杂志新载文指出,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但糖友运动时必须注意安全.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患有视网膜病(一种糖尿病眼病)的糖友应避免举哑铃等运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不宜做脚部拉伸或其他影响四肢的运动.另外,心脏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也会影响到运动强度的选择.除此之外,糖友运动前一定要做好以下8件事: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波动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 关系探讨

    作者:许丽娟;段滨红;杜馥曼;王丹

    目的 观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时血糖波动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黑龙江省医院内分泌科自2017年1—10月间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病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n=30﹚和糖尿病视网膜病组﹙n=30﹚,同期健康者20名为正常对照组﹙n=20﹚.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持续3 d监测血糖,计算日间血糖绝对差值(MODD)和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数值.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1.38±8.29﹚、﹙48.27±6.34﹚、﹙30.15±5.11﹚pg/mL,F=66.37,P<0.05].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在视网膜病组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6.2±1.5﹚、﹙4.1±1.1﹚mmol/L,F=34.31,P<0.05]、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1.67±0.26﹚、﹙1.24±0.23﹚mmol/L,F=44.53,P<0.05].相关分析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与餐后2 h血糖、24 h尿微量蛋白、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2、0.649、0.613、0.547,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由于血糖波动后影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而发生,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升高对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胰岛细胞移植的现状与前景

    作者:徐刚;袁敏生;Gordon C.Weir;钱荣立

    编者按:本期发表了我国现在美国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从事胰岛移植与细胞生理学研究的徐刚和袁敏敏生医生,撰文介绍有关胰岛细胞移植研究的进展,特别是关于胰岛分离化和抗排斥的新用药方案等表明了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应用的前景和希望,可供国内进行胰岛移植研究的参考。  从本期起本刊将继续约请现在国外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同道撰文,及时介绍国外糖尿病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和问题,以供国内同道参考。

373 条记录 1/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