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孔”治腰突

    作者:王明海

    “小孔”优势:3天下地出院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有髓核化学溶解疗法、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椎间盘射频术、显微椎间盘切除术、后路椎间盘镜术(MED)等.在这些技术中,近年应用较多的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虽然可应用于各类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因其手术入路及手术过程与小切口开放手术方法相同,都需经椎旁肌入路和实施椎板开窗,进行肌肉韧带和骨质结构切除,因此其微创性有限.而与髓核机械切除减压、化学髓核溶解或激光气化等间接减压技术相比,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是针对性切除突出椎间盘碎片、减压神经根的直接技术.

  • 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作者:李宏英;常峰

    目的:对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恢复。

  • 半侧椎板截取回植与开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鹏;刘梦婷;张强;张博江;徐洪海

    目的:评价半侧椎板截取回植与开窗在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19例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5例,女54例;年龄40~59岁,平均49.6岁.其中58例采用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开窗组),61例采用半侧椎板截取髓核摘除再回植(回植组),观察术中神经及硬膜囊损伤率、椎板愈合率、术后腰腿痛复发率,采用VAS及JOA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17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回植组、开窗组各失访1例.(1)回植组神经和硬膜囊损伤率(分别为3.33%和5.00%)与开窗组(分别为7.02%和8.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年回植组腰痛复发率为5.00%,低于开窗组的15.80%(P<0.05);(3)术后1年两组的VAS、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植组明显优于开窗组;(4)回植组CT显示椎板截骨部未达骨性愈合2例,椎板愈合率96.7%,未发现钛板、螺钉松动断裂.结论:半侧椎板截取回植手术设计更加合理,术野开阔既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又预防了硬膜粘连,减少了术后腰痛的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切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3例报告

    作者:唐兆宏;段延民;张留宪

    椎间隙感染是腰椎间盘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我们自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165例,感染2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62例,感染1例,此3例均采用切吸并椎间隙置管冲洗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影响中老年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皓;陈睿;宋恒平;王平均;倪凤民;王磊;陈前永

    目的:探讨影响中老年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1年8月~2005年6月行腰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的45例中老年女性患者(A组)与52例中老年男性患者(B组)进行疗效对比及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3个月~1 a.结果: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A组为55.56%,B组为82.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患者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排除其他疾患干扰,才能提高手术优良率.

  • 椎间盘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潮坚;蔡拉加;石昭宏;林剑雄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椎间盘镜治疗者42例(治疗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者3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12个月随访时采用Nakai分级标准评定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96,P=0.486)。两组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生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及硬膜外血肿等并发症。结论椎间盘镜手术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及出血少的优势。

  • 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L5 S1椎间盘髓核摘除 的疗效观察

    作者:梁慧;马克;林春强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L5 S1髓核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将67例L5 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椎间孔镜组(n=32)和椎板开窗组(n=35)进行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进行观察记录;术后患者随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记录其切口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MacNab标准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3个月.椎间孔镜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VAS评分、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椎板开窗组(P<0.01);术后疗效及腰椎功能恢复在ODI评分和MacNab标准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术后较术前恢复明显(P<0.01),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椎间孔镜下经椎板间入路L5S1髓核摘除术的疗效优于椎板开窗术疗效.

  • 腰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兴艳;陈苏;张津明;鲍远;李文凯;印卫锋;郭风劲;陈安民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anestration discectomy FD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临床效果、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27例,其中应用MED治疗225例,FD手术202例.分别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复发、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 JOA评分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皆能顺利手术治疗,MED组有17例患者因硬膜囊破裂中转为FD.与MED组比较,FD出血量多和时间短,两组出血量、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D术中并发症多发,但术后复发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2周和6个月JOA优良率两组比较,MED优于F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ED组比较,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伤口感染率和腰椎失稳发生率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ED和FD都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JOA优良率高,为治疗LDH的满意手术方式,但ME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理想的微创治疗LDH的方法.

  • 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作者:赵采花;汤逊;史志江;祝国华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疾病,随着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的开展及应用,通过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日趋成熟,并以其微创优势和良好的疗效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院于2012年7月引进并开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对比椎板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报告如下.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作者:舒剑臣;史可测;蒋俊威;朱宇;刘波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由Hijikata于1970年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正式开启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治疗时代。之后逐渐推广,后来Yeung、Tsou等不断对手术器械、手术步骤进行完善[2]。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及优越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近年在我国广大医学同仁的努力下,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也逐渐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3]。我院自2013年3月开始开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本研究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9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采取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47例采取传统脊柱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评估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末次随访VAS评分、术后复发率,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s标准评价希望通过本研究比较分析得出有价值的临床线索,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祁全;毕郑钢;韩昕光;曹阳;杨成林;王玉学

    自1996~2004年共收治15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20岁以内的青少年24例,约占1.6%.3例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另外21例采取显微外科方法进行椎板开窗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小切口椎板开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2例

    作者:黄培青;黄挺武;方刚;符臣学;温端生

    自1986~2002年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腰椎间盘切除术脑脊液漏的防治

    作者:郑文忠;刘爱刚;陈昆;陈超;艾建国;曹杰

    自1985年以来采用腰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28例,术中出现脑脊液漏32例,占0.9%,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4例,占0.4%.其中2例形成脑脊液囊肿经手术切除治愈.

  • 自控式颅骨钻在脊柱手术椎板开窗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杨洁;冯开义;杨玉元

    自2003~2005年应用自控式颅骨钻行脊柱手术椎板开窗,取得了安全有效的手术效果.其中腰椎间盘突出,行椎间管摘除术24例;胸椎、腰椎椎体后缘骨折,造成椎管狭窄,行开窗椎管探查19例.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 腰椎管狭窄症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武志伟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7例行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治疗效果:根据Nakal评分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其中优25例,良9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7.29%;(2)并发症情况:随访期内本组患者中未出现椎间隙感染、脊柱不稳或复发病例。结论: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术能够充分解除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管对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维持腰椎稳定,而且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温应辉;袁和森;高洪亮

    目的:对经皮椎间孔镜与椎板开窗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予以分析和对比.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2例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椎板开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本次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椎板开窗治疗效果差距不大,但是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应用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行单节段髓核摘除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伊力夏提·赛吾来提;帕力哈提·白克吐尔逊

    目的:比较应用椎间盘镜(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 MED)与椎板开窗( Fanestration Discectomy , FD)髓核摘除术在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 , 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97例单节段性LDH患者行髓核摘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MED65例,FD32例,获得如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信息,并随访分析。结果:MED组术中出血量较FD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组手术时间较MED组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相关并发症(硬膜囊破裂、神经根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6个月~4年,17例失访,失访率为17.89%。随访不同阶段,ME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JOA优良率术后1周和术后6周,MED组要高于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6个月JOA优良率及随访终末期术后复发率的比较中,2组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MED可以有效缓解单阶段LDH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FD低,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 双侧椎板开窗潜行扩大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福贵;张执;娄彦伟

    目的:探讨双侧椎板开窗潜行扩大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应用Ro1and标准、来院查体及腰椎X线片,随访1988~2008年间因患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我院首次行双侧椎板开窗潜行扩大、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有效随访76例,随访时间3~9年.结果:应用Ro1and标准判定,手术成功率90.8%.术后查体神经损害体征、直腿抬高与加强试验、肌力、脊柱叩击痛有显著恢复,而腱反射、脊柱活动度及痛觉障碍无明显改变.继发腰椎滑脱2例(Ⅰ度),节段不稳1例,椎间盘复发2例.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减压充分,骨性结构破坏少,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 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亮;曾建成;宋跃明;谢天航;修鹏;聂鸿飞;蒋虎山;陈康

    目的:评估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2月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26例,男82例,女44例;年龄46~83岁(65.8±12.4岁).L4-5节段狭窄73例,L5-S1节段狭窄53例.术前和术后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患者进行评估,改良MacNab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8~75min(61.4±1 1.4min),术中透视2~4次(2.4±0.3次),手术切口长约7mm,住院时间3~4d(3.2±0.2d).术中均未发生硬膜囊撕裂、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24~30个月(26.5±2.1个月),术前和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的腰痛VAS评分分别为4.80±1.46分和3.21±0.75分、1.88±1.15分、1.81±1.05分、0.63±0.62分、0.25±0.15分、0.28±0.12分;腿痛VAS评分分别为7.88±0.81分和2.88±1.45分、2.13±1.02分、1.38±0.62分、0.88±0.62分、0.81±0.54分、0.82±0.23分;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的ODI分别为67.63±9.91和38.4±10.46、26.75±6.88、13.81±5.95、9.19±6.04、9.22±4.56.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时改良MacNab评价疗效优89例,良25例,可12例,优良率为90.5%.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术中透视少,减压精准彻底,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好.

  • 椎板开窗安全钻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海滨;吴献伟;戴建辉;郑晓晖;陈文煌;占鲤生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的应用是近年来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我院自2001年1月起应用此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9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01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