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种新型螯合剂的合成及其驱镉作用

    作者:唐小江;黄汉林;佘志刚;蔡婷峰;阮小林;王俊;宋向荣;赵金垣;李来玉

    目的合成出驱镉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新型螯合剂.方法取甲硫氨酸在碱性水溶液中与葡萄糖进行氮保护反应,得第一步产物;在硼氢化钠存在下还原,酸化后减压、抽滤、冷冻干燥得第二步产物;在NaOH溶液中与二硫化碳/二氧六环反应,冻干得溶于水的黄色粉末,即为目标化合物D3.

  • 1-17 菲啰啉对氧化剂所致CHL细胞DNA链断裂的影响

    作者:李明正;金中初

    目的了解金属螯合剂菲啰啉对不同氧化相关因素所致CHL细胞DNA损伤的影响,初步探讨损伤机制.方法CHL细胞用不同浓度菲啰啉处理30min后加入氧化相关因素培养一定时间(过氧化氢:25min;重铬酸钾:1 h 45 min;阿霉素:1 h 15 min),然后用SCGE(单细胞凝胶电泳)测定DNA链断裂情况,分析菲啰啉对DNA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0.4 mmol/L H2O2、0.3 mmol/L K2Cr2O2、0.5 μmol/L阿霉素均可明显引起CHL细胞DNA链断裂.当菲啰啉浓度为3μmol/L时,对H2O2、K2Cr2O2所致的损伤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当浓度升至12 μmol/L时,则可完全消除这两种因素所致的DNA链断裂损伤.当菲啰啉浓度为10、30μmol/L时,对阿霉素所致的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但浓度直至60μmol/L,仍不能完全消除阿霉素的损伤作用.结论菲啰啉对三者所致DNA损伤有不同程度的防保作用,提示H2O2和K2Cr2O2所致DNA损伤主要与过渡金属离子参与的@OH产生有关,而阿霉素所致损伤只有部分与此有关.

  • 重金属-螯合剂复合物McAb制备及免疫检测技术进展

    作者:黄峙;向军俭

    环境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重金属的免疫检测技术已取得较大进展,有望成为方便可行的实用检测手段.其中利用制备抗不同重金属螯合物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的免疫检测技术显示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重金属-螯合剂复合物抗体制备及免疫检测技术新进展进行综述.

  • 静脉采血对凝血四项结果的影响

    作者:张作兰;侯拥军

    血液标本凝固与抗凝剂有关:①抗凝剂加入试管中过少;②从正在输液的静脉导管中抽血造成抗凝剂浓度降低;③误用同种但不同浓度的抗凝剂,如血沉枸橼酸钠抗凝浓度3.8%,凝血四项枸橼酸钠抗凝浓度3.2%;④注入血液标本量过多;⑤枸橼酸钠是钙离子的快速螯合剂,能有效阻止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Ⅷ降解,并能稀释血液,所以应严格按1:9比例抗凝.

  • 铕标记基因探针半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

    作者:宁明哲;童明庆;潘世扬;黄珮珺;王俊宏

    目的利用自行设计的引物、探针和新型铕螯合物BHHCT,建立一种半定量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44份丙型肝炎病人血清,20份正常人血清.利用中山大学达安基因有限公司RNA提取试剂提取HCV RNA,用自行设计的引物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产物cDNA与微孔板上的捕捉探针杂交后,借助于其上游引物5′端带有的生物素,与标记有铕的链霉亲合素特异性结合,将铕连接到微孔板上,在特定波长激发光激发下,发出荧光,进行检测.结果铕标记HCV RNA检测法的线性范围为102~106 cDNA拷贝,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结论铕标记RT-PCR检测HCV RNA法的线性范围宽,敏感性、特异性好,检测时间短,无放射性污染,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黄连素对HT-29人结肠癌细胞系Ca2+的抑制作用

    作者:台卫平;罗和生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的作用及与Ca2+有关的机制,为黄连素作为一种新的结肠癌化学治疗药物进行理论上的准备和提供相关实验结果.方法:0.1 μmol/L,0.3μmol/L,3.0 μmol/L,30.0 μmol/L的黄连素加入到HT-29结肠癌细胞系培养液中.分别在第1 d,第2 d,第3 d测量各有关值.以bapta-AM(33 μmol/L)为细胞内Ca2+螯合剂,verapamil(50 mmol/L)为细胞膜Ca2+通道拮抗剂,分别抑制细胞内Ca2+和细胞膜Ca2+通道,对比观察黄连素对细胞内Ca2+的影响及结肠癌细胞在不同Ca2+浓度条件下各有关值.细胞记数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增生,用免疫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结果:黄连素在浓度大于0.3 μmol/L时则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黄连素在浓度大于0.3 μmol/L时对细胞内Ca2+的释放有抑制作用.结论:黄连素能够抑制Ca2+的释放可能为黄连素抑制HT-29细胞生长和增生的一个机制.

  • 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剂对磁性纳米粒子在VX2肝转移癌细胞内靶向性分布的影响

    作者:葛海燕;常卓林;李淑萍;刘豫昊;龚健

    目的:研究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物促进磁性纳米粒子在VX2肝转移癌细胞内的靶向性分布.方法: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0只,体质量2.5-3.0kg.建立VX2肝转移癌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光敏剂组、磁性纳米粒子组和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物组,在成瘤后的第16、18和20 d,经兔耳缘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光敏荆、磁性纳米粒子和螯合物,于第22 d处死试验兔,剖腹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取正常肝组织和癌结节,作普鲁氏蓝铁染色、透射电镜检查和原子光谱吸收半定量检测.结果:(1)普鲁氏蓝染色后,在螯合剂组癌结节内见到大量蓝染铁颗粒,明显多于其他各组,而肝细胞内少见蓝染铁颗粒;(2)电镜检查,螯合剂组癌细胞内有大量散在的黑色细小颗粒,主要分布在溶酶体、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核内:而肝细胞内只有少量黑色细小颗粒;(3)原子光谱吸收半定量检测显示,在癌结节内,螯合剂组铁含量(9.09 mg/L)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光敏剂组和磁性纳米粒子组(P<0.01),癌组织内铁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的铁含量(P<0.01).结论:光敏剂-磁性纳米粒子螯合剂能够促进磁性纳米粒子在肝转移癌结节内的聚集.

  • 钙信号转导与急性胰腺炎

    作者:马晶晶;王兴鹏

    急性胰腺炎(AP)是胰腺腺泡细胞内胰蛋白酶原激活引起细胞自溶的过程.它的早期病理改变包括:胰腺腺泡细胞内酶原激活,细胞骨架裂解,分泌极性丧失,酶原空泡形成[1].这些病理改变均以细胞内Ca2+浓度异常增高为前提,应用Ca2+螯合剂能够抑制Ca2+浓度增高和胰蛋白酶原的激活.

  • 锌离子螯合剂对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陆颖;周松林;赵健亚;徐广飞

    目的 研究锌离子螯合剂四吡啶甲基乙二胺(TPE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瘤细胞系小胶质细胞后分为对照组.LPS组(100 ng/ml LPS,30 min或4h)、TPEN+ LPS组(25 μmol/L TPEN,1 h+LPS,30 min或4 h)、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PD98059+LPS组(PD98059+ LPS组,25 μmol/L PD98059,30 min+LPS,4h),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分析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TNF-α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PS组pERK1/2蛋白表达和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LPS组比较,TPEN+LPS组pERK1/2蛋白表达和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而PD98059 +LPS组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TPEN可能通过减少pERK1/2表达来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

  • 根管冲洗剂拮抗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屈晨

    根管治疗是各型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单纯的机械装备无法彻底清理根管,还可能影响根管的严密充填,只有与化学冲洗剂同时作用才能达到较强的清洁效果.根管冲洗液必须具备溶解组织、清除病原微生物、润滑根管壁、去除玷污层等作用,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溶液能同时发挥这些效能,因此需要联合使用.这样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清洁和消毒效果,还可降低冲洗剂的使用浓度,减少副作用.但也有研究表明各种化学冲洗剂之间存在拮抗作用.本文针对几种常见的冲洗剂联合使用的拮抗作用进行综述.

  • 螯合剂BPCBG对铀的促排效果和防护铀致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作者:暴一众;王丹;胡昱兴;徐爱红;孙梅贞;陈红红

    从动物和细胞水平观察螯合剂N,N'-1,2-亚乙基双[N-(2,3-二羟基苯甲基)]甘氨酸(BPCBG)对铀的促排效果,以及对铀致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保护作用.大鼠腹腔注射(ip)醋酸铀酰后立即肌内注射(im)不同剂量的BPCBG,采用ICP-MS方法测定24 h的尿铀排出量和肾、骨中铀蓄积量.人肾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染铀24 h后给予不同剂量的BPCBG作用24 h,采用ICP-MS方法检测细胞内铀含量.不同剂量醋酸铀酰染毒HK-2细胞后立即或延迟24 h给予BPCBG作用24或48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CB微核法观察BPCBG对铀致染色体损伤的影响,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BPCBG对铀诱导细胞内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以上实验均以DTPA-CaNa3作对照.结果表明,BPCBG (60、120和600 μmol·kg-1)使24 h尿铀排出量较铀中毒对照组明显增加约37%~61%,肾、骨中铀蓄积量降低至中毒对照组的41%~31%和86%~42%,促排效果随给药剂量增加而明显增强.HK-2细胞铀染毒后延迟24 h给予10~250 μmol·L-1 BPCBG作用24 h,使细胞内铀含量较铀染毒组显著降低约55%~60%,并能明显提高铀染毒HK-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铀诱导的微核形成,有效抑制铀诱导的细胞内氧自由基的产生.DTPA-CaNa3虽能明显降低大鼠肾铀蓄积量和细胞内铀含量,但促排效果显著低于BPCBG,且对铀致细胞损伤无保护作用.以上动物和细胞实验均证明BPCBG是有效的铀促排剂,明显优于DTPA-CaNa3,并具有清除铀诱导细胞内氧自由基产生的作用,可以保护铀致肾细胞损伤,值得进一步研究.

  • 抗氧化药物治疗铅中毒的研究进展

    作者:黎俊;黄永平;颜崇淮

    铅中毒已成为危害我国公共健康的一个较大因素,传统的螯合剂药物副作用较大,且对损伤修复效果甚微,需要发现更理想的药物。抗氧化剂效果明显,副作用较小,且疗效较为持久,因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此类药物的铅中毒治疗作用。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铅中毒的抗氧化药物治疗进展,介绍葛根素、槲皮素、姜黄素、大蒜素和褪黑素5种抗氧化药物治疗铅中毒的的实验研究进展,这5种药物能有效降低血铅含量,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并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修复铅对细胞、器官组织的损伤,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酮洛芬β-CD包合物制剂的药效学评价

    作者:吕万良;屠锡德;巫冠中

    目的:考察酮洛芬经β-CD包合后制成的速溶颗粒剂在动物体内的解热、镇痛及抗炎效果并和酮洛芬单体的药效比较.方法:分别制备动物解热、镇痛及抗炎模型,将酮洛芬β-CD包合物制剂用5g*L-1 CMC-Na研磨成适当浓度混悬液,灌胃给药,并以酮洛芬单体的5g*L-1 CMC-Na混悬液为阳性对照和以5g*L-1 CMC-Na混悬液为空白对照,分别研究其解热、镇痛及抗炎效果.结果:酮洛芬β-CD包合物制剂可明显降低酵母所致家兔的发热反应,大抑制率可达88.0%,持续5h以上;对乙酸诱导的小鼠痛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第10分时,受试组小鼠的扭体次数明显低于同剂量阳性对照组;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受试组的早期作用更强,起效更快.结论:酮洛芬β-CD包合物制成的速溶颗粒剂,与酮洛芬单体相比,起效快、早期作用更强.

  • 铅中毒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作者:黄金祥

    铅中毒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可分为两类:①直接反映机体接触量和(或)贮存在体内软组织中的量,例如,血铅(PbB)、尿铅(PbU)和应用螯合剂后的尿铅排泄量等;②反映接触铅引起的早期生物学效应,例如,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和锌原卟啉(ZPP)、红细胞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尿δ-氨基-γ-酮戊酸(δ-ALA,δ-氨基乙酰丙酸)等.现作一简要介绍.

  • 铅中毒的解毒疗法

    作者:王世俊

    治疗铅中毒,不论是生活性中毒还是职业性中毒,很重要的一点是减少环境中和进入人体的铅.直到本世纪50年代初,才有真正能从人体促排铅的螯合剂--依地酸二钠钙.

  • 铝螯合剂对铝染毒大鼠学习记忆及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李红彦;刘萍;徐华雷;张雅楠;巩泉泉

    目的 探讨铝螯合剂1,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DFP)对铝染毒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以及脑组织中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两种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5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给予1 ml/d生理盐水,连续10周),铝染毒组[前8周给予AlCl3 354.7 mg/(kg·d),后2周给予生理盐水1 ml/d],铝+DFP低、中、高剂量组[前8周给予AlCl3 354.7 mg/(kg·d),后2周分别给予DFP 13.82、27.44、54.88 mg/(kg·d)],每组7只,均以灌胃方式染毒.采用Y型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A8p、Glu的含量.结果 各组大鼠体重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Y型迷宫实验结果 显示,铝+DFP高剂晕组潜伏期短于铝染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铝+DFP剂量组潜伏期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铝染毒组大鼠错误次数多于阴性对照组,各铝+DFP剂量组错误次数均少于铝染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铝+DFP剂量组错误次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铝+DFP低、中、高剂量组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均高于铝染毒组,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FP能够升高染铝大鼠脑组织巾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有效地改善染铝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百草枯中毒的治疗

    作者:郑雪冰;孙晓莉

    百草枯(Paraquat,PQ),是一种有机杂环类广谱非选择性接触性除草剂及脱叶剂[1].对人、畜具有较强毒性,人口服致死量为1-3 [2-4].因缺少特效解毒剂和能够在血液或组织中与PQ结合的螯合剂,PQ中毒的病死率高达60%~80%[5-6].

  • 解毒螯合剂的代谢与体内络合物动态平衡

    作者:曾衍霖

    在金属中毒的解毒治疗中,螯合剂是一大类重要药物.鉴于金属离子急、慢性中毒事故仍时有发生,解毒螯合剂不但在职业病临床中应用广泛,在放射性核素促排中也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此外,它们在儿童慢性铅中毒等方面的应用,尚亟待探讨;可见解毒螯合剂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仍有广泛的社会需要.

  • [188Re(CO)3(H2O)3]+间接标记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彦林;谭家驹;梁生;孙静;吴校连;司建华;夏姣云;温广华

    目的 探讨标记单克隆抗体磁性纳米微粒的实验条件.方法 以[二(2-吡啶甲基)-氨基]-乙酸(PADA)作为双功能螯合剂,将[188Re(CO)3(H2O)3]+间接标记到耦联了单克隆抗体的磁性纳米微粒.结果 [188Re(CO)3(H2O)3]+间接标记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标记率大于80%,在小牛血清和生理盐水中48 h后稳定性仍能保持在90%以上.结论 使用PADA作为双功能螯合剂,[188Re(CO)3(H2O)3]+间接标记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标记率高,稳定性好,适于进一步体内研究.

  • 螯合软化血管无科学依据

    作者:张小鹏

    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后往往要走上心肌梗塞、脑梗塞等血栓性病变的“不归路”.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斑块中含有钙质.于是有人就异想天开,用清除体内重金属的强力螯合剂来清除钙质,从而达到软化血管——这就是在美国兴起、近年来传入国内的“螯合疗法”.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