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龈退缩治疗中上皮下结缔组织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杨艳慧;杨力

    目的 研究牙龈退缩治疗中上皮下结缔组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牙我院和甘肃省民勤县人民医院口腔科联合治疗牙龈退缩患者20例,所有患者以上皮下结缔组织进行治疗,随访1年,对患者治疗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牙龈厚度、牙龈退缩高度、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结果 患者对疗效均满意,满意率为100.00%;治疗后牙龈厚度、牙龈退缩高度、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均明显改善,经对比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龈退缩治疗中上皮下结缔组织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保持浅袋,同时有助于增加根面覆盖率和临床附着率,值得推广.

  • 牙冠延长术后修复时机探讨

    作者:江强麟;陶江丰

    目的 观察牙冠延长术后牙龈位置的变化情况,以指导术后修复时机的选择.方法 选取2014~2015年在我院行牙冠延长术的上前牙外伤患者15例(15颗患牙)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术后1、2、3、6个月牙缘位置变化情况.结果 15颗患牙愈合良好,术后出现牙龈退缩并不断加重,术后2个月趋于稳定.结论 牙龈位置在2个月以后趋于稳定,因此在2个月左右即可开始永久性修复,对于前矛区对美学要求较高的患者可选用3个月后行修复治疗.

  • 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龈退缩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军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牙龈退缩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牙周病合并牙龈退缩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牙周基础治疗后进行正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牙周袋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及牙龈退缩量(RD).结果 患者治疗后PD为(3.05±0.19)mm、CAL为(1.79±0.37)mm、RD为(1.51±0.60)mm,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5.44±1.04)mm、(1.93±0.55)mm、(2.73±0.71)mm,患者治疗前、后PD、CAL及RD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正畸治疗要求且伴有牙周病的患者制定合适的矫治方案,能够有效改善牙龈退缩的情况,促进患者的咀嚼功能恢复且达到美观要求.

  • 浓缩生长因子治疗单颗牙牙龈退缩的临床研究

    作者:于文凤;于兰;吕敏敏;纪坤;路茜;崔凤林

    目的评价冠向复位瓣(coronally advanced flap,CAF)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治疗单颗牙MillerⅠ、Ⅱ度牙龈退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单颗牙唇侧或颊侧有MillerⅠ、Ⅱ度牙龈退缩患者30人,采用CAF+CGF法治疗龈退缩.分别于术前、术后6、12个月对临床参数进行测定,包括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牙龈退缩退缩深度、角化龈宽度,计算平均根面覆盖率及完全根面覆盖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I、PD术前术后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AL、牙龈退缩深度、角化龈宽度,术前与术后2个时间段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时间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根面覆盖率: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为80.4%、78.3%.其中完全根面覆盖率均为46.7%(7/15).结论CAF+CGF治疗单颗牙MillerⅠ、Ⅱ度牙龈退缩取得了较好的根面覆盖效果.

  • 三种排齐方式对下切牙牙龈及牙槽嵴高度的影响比较

    作者:米晓晖;吴勇

    目的:比较常规直丝弓矫治、低摩擦力矫治及自动漂移三种排齐方式对下前牙牙龈及牙槽嵴高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下前牙拥挤患者53例,常规组22例,低摩擦力组15例,结合自动漂移组12例。在治疗前(T0)及排齐完成(T1)记录临床牙冠长度,拍摄锥束CT测量下切牙唇舌侧及近远中牙槽嵴高度,头颅定位侧位片测量下前牙唇倾度及垂直向位置。配对 t 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数据,Duncan法分析三组样本间各指标均数变化差异。结果结合自动漂移组临床牙冠增长(0.11±0.62)mm,较其他两组变化少(P<0.01)。唇侧牙槽嵴高度三组病例在排齐后均降低(P<0.01),其中常规组降低多,为(0.70±0.42)mm;结合自动漂移组少,为(0.29±0.63)mm。舌侧牙槽嵴高度变化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近中及远中牙槽嵴高度常规组排齐后降低(P<0.001),其他两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切牙唇倾度排齐后均增加,常规组增加(2.19±1.35)°,低摩擦力组增加(1.07±0.89)°,结合自动漂移组增加了(0.24±0.72)°,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三种不同排齐方式在排齐阶段对下切牙牙龈及牙槽骨高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常规组影响大,低摩擦力组次之,结合自动漂移组小。建议对于牙龈退缩及牙槽嵴吸收风险较高的拥挤患者采用轻缓的排齐方式。

  • 牙周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者:王左敏

    牙周炎是影响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引起牙周附着丧失、牙龈退缩,严重者可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牙周炎初期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严重时,菌斑微生物将扩散至龈下,细菌及其毒性产物会刺激牙周支持组织,引发机体的慢性炎症,并且激活机体的防御系统,在导致牙齿支持组织破坏形成牙周炎的同时,毒性产物及其引发释放的炎性介质可以随血液循环至全身,进而影响系统性疾病的进程.世界卫生组织对35个国家的统计资料显示,慢性牙周炎的发病率约为40%~75%.2002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35~44岁牙周病的患病率为97.2%,而67~74岁可高达99.4%.牙周炎被称为糖尿病的第6并发症,与低出生体重婴儿、心血管疾病等也都有密切的关系[1-2].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牙周疾病与全身疾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和重视,并成为口腔医学研究热点.

  • 义龈在前牙牙龈退缩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宋琛珉;蒋金鹏

    目的 评价义龈修复技术治疗前牙区牙根暴露及黑三角美容缺陷的美学效果,观察义龈使用前、后牙周组织的健康情况.方法 3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配制42副义龈,医生对义龈的各项美学指标做专业评价,医生和患者对义龈的总体美学效果进行评价.义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查牙周临床指标.结果 医生对义龈美学指标的满意度分别为:颜色100%,龈缘形态97.6%,黑三角封闭程度100%,微笑时齿龈比例为95.2%.患者和医生对义龈美学效果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100%和97.6%.义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及附着丧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义龈治疗牙周炎患者前牙牙龈退缩,能取得满意的美学效果.3个月观察期内,未发现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明显影响.

  • 严重牙龈退缩患者心理因素对义龈修复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赵辉;魏强;柴淳

    目的:评价心理因素以及患者个人因素对严重牙龈退缩患者就诊动机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967例严重牙龈退缩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患者的就诊动机以及义龈修复效果进行调查,并结合临床检查,对治疗动机的构成比例,以及患者SCL-90调查的9项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性别与患者义龈修复疗效不存在确切的相关性,与治疗动机存在着相关性;对治疗满意组患者的SCL-90量表的各项指标均好于老年常模组;而对治疗不满意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差于常模组,且存在着组间差异.结论:患者的性别对就诊意愿具有较大的影响,心理因素对于严重牙龈退缩患者义龈修复后的治疗效果的评价也具有直接的相关性,因此,义龈治疗前进行心理检测是有益的.

  • 义龈修复上下前牙区牙龈退缩

    作者:赵辉;何勇;吕文君

    牙槽嵴吸收及牙龈退缩,对牙周病患者口腔功能存在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前牙区因牙根的暴露,邻间隙的增大而带来美学的不协调,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我科近年来采用义龈修复上下前牙区牙龈退缩,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义龈 牙龈退缩
  • 正畸治疗前后切牙区龈乳头变化的研究

    作者:刘琳;五十岚煦;三谷英夫

    目的 调查正畸治疗前后上下切牙区牙龈乳头的变化,分析牙龈乳头发生退缩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研究选择68名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根据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中切牙X光片、(牙合)像以及模型等临床资料,对正畸治疗的初始年龄、中切牙的形态、牙周状况、切牙区的拥挤度、是否拔牙矫治、切牙的移动方式以及中切牙牙槽骨高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上下前牙区黑三角(Black triangle,BT)易发因素.结果 1)上颌切牙区BT发生率为19%,下切牙区高达48%;2)早期矫治患者的切牙区BT发生率较低;3)临床冠较长、牙冠切端近远中宽度与牙颈部宽度相差较大的患者BT发生率明显增高;4)治疗后牙槽骨吸收明显的患者,BT发生率高;5)前牙过度代偿的患者BT发生率较高;6)BT的形成与性别以及是否拔牙矫治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BT的形成与治疗初始年龄、牙冠形态、牙槽骨的吸收程度以及牙齿移动方式存在密切关系.

  • 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唇侧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的定量分析

    作者:魏冬豪;赵一姣;邸萍;田杰华;蒋析;林野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口内扫描的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价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唇侧软组织形态的三维变化.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连续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种植科,并满足单颗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适应证的患者29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5例,年龄(34.3±12.0)岁.患者拔牙后行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术后6个月行永久修复.口内扫描直接获取术前与术后1年患者上颌前牙区数字化模型,在分析软件中构建种植体唇侧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量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29例患者中27例完成1年随访.术后1年种植体龈缘顶点较健侧中切牙龈缘顶点退缩(0.23±0.39) mm.与术前相比,术后1年所有患者种植体唇侧软组织均存在一定程度塌陷;唇侧软组织形态的唇腭向平均变化距离为(0.62±0.22) mm,近远中大宽度为(11.03±1.74) mm,冠根向大高度为(6.82±1.52) mm.龈缘顶点根方0、1、2、3、4、5 mm处唇侧软组织形态的唇腭向变化距离分别为(0.54±0.48)、(0.87±0.62)、(1.03±0.46)、(0.96±0.52)、(0.90±0.52)、(0.89±0.57) mm.结论 基于口内扫描进行种植体唇侧软组织形态三维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切实可行.与健侧中切牙龈缘相比,即刻种植即刻修复1年后种植体唇侧龈缘无显著退缩,唇侧软组织形态的唇腭向平均塌陷约0.62 mm.

  • 影响深覆(牙合)矫治后疗效稳定性的因素

    作者:白玛德吉;李巍然

    传统观点认为覆(牙合)可为下颌的前伸运动提供引导,是维持良好的下颌后方铰链轴位所必需的[1].深覆(牙合)常被视为牙龈退缩、牙齿松动、咀嚼时下颌运动干扰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但矫治深覆(牙合)较困难,矫治后患者的覆(牙合)关系易复发至治疗前的状态[2-3].深覆(牙合)矫治后的稳定性一直是正畸医师关注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深覆(牙合)的复发不易预测,存在较多影响深覆(牙合)矫治后稳定性的因素.现对影响深覆(牙合)矫治后长期稳定性的可能因素进行综述.

  • 牙周根面覆盖术治疗牙龈退缩的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戴安娜;丁佩惠;唐琪;杨梦馨;陈莉丽

    牙龈退缩可导致牙根暴露、牙齿敏感、影响美观.已有多种根面覆盖术经临床证据证实在短期内(≤6个月)可显著改善牙龈退缩,其中冠向复位瓣术联合结缔组织移植的根面覆盖术是治疗牙龈退缩的金标准,可能获得完全根面覆盖的效果,并保持长期稳定性(≥2年),而其他自体结缔组织生物替代材料的长期疗效仍有待观察.本文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对单独的冠向复位瓣术、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或生物替代材料的冠向复位瓣术进行综述,并重点关注各类手术的长期稳定性,以期为临床试验设计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 我国城市地区成人牙本质敏感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荣文笙;胡德渝;冯希平;台保军;章锦才;阮建平

    目的 调查我国城市地区20~69岁成人牙本质敏感的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提供资料.方法 调查对象为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共6个城市20~69岁居民,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鼍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来自6个城市的36个抽样点.调查内容包括牙本质敏感的临床检查和问卷调查.牙本质敏感的诊断结合了受检者的自我感觉和临床上冷空气喷吹敏感检查.临床检查是在常温下,距离牙面1 cm处气枪吹压缩空气,受检者确认是否敏感或疼痛.结果 7939名20~69岁成人完成了牙本质敏感的临床检查和问卷调查.在调查人群中,40.7%(3230/7939)的受检者自述有牙本质敏感的症状,结合气枪吹气诊断并排除龋齿等其他引起疼痛的疾病,受检人群牙本质敏感的患病率为29.7%(2354/7939),人均牙本质敏感牙数为1.4颗.50~59岁年龄组人群牙本质敏感的患病率高,为39.1%(622/1592).牙本质敏感好发于前磨牙,常见的引起牙本质敏感的刺激因素为冷刺激.女性、受教育程度低、有牙龈退缩、附着丧失及胃食管反流史等因素与牙本质敏感的发生有关.结论 我国城市地区20~69岁成人牙本质敏感很常见,应得到口腔专业人员的关注.

  • 牙周病致后牙区牙槽骨严重吸收的种植义齿修复

    作者:施斌

    牙周病是成年人缺牙的主要原因.牙周炎导致余留牙健康状况不佳、缺牙区骨量不足、牙龈退缩、(殆)关系不良等为传统的义齿修复带来困难.目前,种植修复正逐渐成为牙周病患者缺牙修复的主要方式之一.关于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的病因学研究显示,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特征与慢性牙周炎相似[1],虽然有研究显示有牙周炎病史的患者口内余留牙区的致病菌不会波及种植区,牙周炎患者的种植治疗也可获得很高的成功率.

  • 不同类型牙龈裂的临床治疗策略

    作者:詹雅琳;章嫄;侯建霞

    牙龈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牙周软组织缺损,影响口腔健康与美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国内外缺少相关的临床报道,作者课题组选取5例典型的牙龈裂病例,根据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经6至20个月复查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牙龈裂消失,暴露的根面获得覆盖,牙龈恢复健康.本文在此基础上总结不同类型牙龈裂的治疗策略,为牙龈裂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老年人牙根面龋治疗的临床进展

    作者:魏静;徐斌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口腔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牙龈萎缩导致的牙根暴露,使牙根面龋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对牙根面龋的防治,尽量保存牙体组织已成为临床上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大家关注的老年牙根面龋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第17届综合医院口腔医疗发展论坛暨学术年会摘要

    作者:

    即刻种植的临床证据(一)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邹立东
      即刻种植即为在牙齿拔除后即刻进行种植体植入。与延期种植相比,即刻种植具有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或消除缺牙时间、缩短疗程等优点;但即刻种植同时又具有技术难度加大,需要同时处理软、硬组织缺损,后期牙龈退缩风险大等缺点。研究影响美学区即刻种植后牙龈退缩的风险因素对于保持即刻种植后稳定的牙龈美学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诸多影响牙龈退缩相关因素中,种植体唇侧骨吸收、牙槽嵴顶降低、种植体颈部唇侧表面暴露是导致唇侧龈缘退缩的根本原因。本研究通过两组即刻种植病例,一组采用唇侧植骨的方法,一组唇侧未植骨,观察两组病例唇侧骨板厚度和高度变化。初步结果显示,即刻种植后,种植体唇侧骨会发生吸收,骨吸收厚度约1.36mm,即刻种植同期唇侧骨板外侧植骨可以有效地保持种植体唇侧有足够的骨厚度,能够维持即刻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长期稳定。同时研究还应发现,即刻种植后种植体体唇侧骨高度降低在两组病例中都有发生,且牙槽嵴顶高度有吸收降低到与种植体颈部位置平齐的趋势。临床治疗中应采取措施试图保持持种植体唇侧牙槽骨的高度,减少其吸收。如注意基台的完全就位,选择种植体-基台连接更加稳定的种植系统、加强基台安装时的消毒措施、减少反复取下和更换基台的次数等,从而减少由于颈部连接不稳定、消毒不彻底等因素引起的种植体颈部炎症,从而减轻与之相对应的牙槽骨吸收,从而保持美学区即刻种植后牙龈美学效果的稳定。

  • 老年根面龋临床初步分析

    作者:张丽;张彤

    目的:分析老年人根面龋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根面龋防治选择佳方法.方法:对门诊老年人根面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牙龈萎缩、菌斑指数、年龄、吃甜食习惯与根面龋有关,随年龄增大而根龋增加且多发于下颌磨牙、前磨牙,以近远中面为好发牙面.结论:牙龈萎缩、菌斑指数、年龄是根龋发生的危险因素.防治老年根面龋应消除各种致病因素,早期防治,以保护天然牙列的完整性.

  • 组织补片在附着龈增宽术中的应用评价

    作者:赵长斌;佟凊

    目的: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补片在附着龈增宽术中的临床应用的病例讨论.方法: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修复牙龈退缩10例.结果:术后随访,2例患者术后附着龈宽度增加约达8mm,7个病例,附着龈增宽约达4mm.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补片是用于增加附着龈宽度治疗牙龈退缩的有效新方法.

118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