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纳米磁分离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登革2型病毒

    作者:刘翌;孙宁;王飞;田茵;葛广路;邓丛良;张绍福;陆琳;汪琳

    目的 建立一种登革2型病毒的快速提取和检测的方法.方法 根据登革2型病毒的基因保守区,设计一套特异的实时荧光PCR的引物与探针,设计一对引物用于构建定量检测的标准品,以建立登革2型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选用纳米磁微粒,建立纳米磁分离提取登革2型病毒RNA的方法,并对其核酸提取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纳米磁分离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登革2型病毒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的特点.在2.9× 102~2.9× 109 copies/μl的范围内循环阀值(Ct)值与病毒拷贝数的对数值存在线性关系(R2=0.99).结论 建立的纳米磁分离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登革2型病毒,在口岸卫生检疫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外磁场协同卟啉-葡聚糖磁性纳米微粒的光动力学对人膀胱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罗道升;米其武;孟祥军;高勇;戴宇平;邓春华

    目的:探讨外磁场协同卟啉-葡聚糖磁性纳米微粒(porphyrin-dextran magnetic nanoparticles,PDMN)的光动力学作用对人膀胱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共沉淀和氧化还原法制备PDMN,并检测其理化性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别观察脉冲电磁场协同PDMN的光动力学作用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PDMN的直径、比饱和磁化强度(saturation magnetization,Ms)分别为10 ~ 15 nm、0.20 emu/g,有效粒径为94.8nm.PDMN光动力学作用可显著抑制BIU-87细胞增值,抑制率达(17.61±2.73)%,并诱导BIU-87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凋亡率为(24.53 +5.74)%.脉冲外电磁场(5 mT)也可抑制BIU-87细胞增殖和诱导发生凋亡,且协同PDMN的光动力学作用对BIU-87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效应均显著增强,抑制率和凋亡率分别为(28.11±4.25)%、(24.53±5.74)%,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化学修饰后的PDMN的光动力学作用能有效地抑制人膀胱癌BIU-8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与恒定外磁场协同作用对BIU-87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强.

  • 阿魏酸钠磁性纳米微粒对脓毒症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强;程庆砾;敖强国;尹艳艳;温静;齐云;张颖;盛蓉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磁性纳米微粒靶向治疗对脓毒症模型大鼠急性肾损伤的肾保护作用.方法:构建阿魏酸钠磁性纳米微粒.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组和阿魏酸钠磁性纳米微粒干预组(NE+ SF)纳米微粒组(n=6),脂多糖(LPS)15 mg/kg静脉注射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NE治疗组采用NE维持动脉压于基础值水平;阿魏酸钠磁性纳米微粒干预组(NE+SF纳米微粒组)给予阿魏酸钠磁性纳米微粒尾静脉注射,并在双侧肾区外加磁场.3h后观察大鼠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肾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尿中NAG、KIM-1、NGA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应用NE治疗后,与脓毒血症组相比,大鼠尿中NAG、KIM-1、NGAL 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加用阿魏酸钠磁性纳米微粒靶向治疗后,大鼠尿中NAG、KIM-1、NGAL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大鼠肾组织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脓毒血症组相比NE治疗组大鼠肾组织MDA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加用阿魏酸钠磁性纳米微粒靶向治疗后,大鼠肾组织MDA水平较脓毒症组和NE治疗组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1).脓毒症组及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组大鼠肾组织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加用阿魏酸钠磁性纳米微粒靶向治疗后,大鼠肾组织SOD水平较脓毒症组和NE治疗组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P<0.01).各组大鼠血清BUN、Cr、ALT、AST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阿魏酸钠磁性纳米微粒靶向治疗可显著降低脓毒症及NE治疗组大鼠尿中NAG酶、KIM-1、NGAL及肾组织MDA水平,提高肾组织SOD水平,发挥肾保护作用.

  • 抗人肝癌188Re-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生物学分布和肿瘤细胞抑制实验

    作者:冯彦林;谭家驹;梁生;孙静;温广华;吴校连;夏姣云

    目的 探讨抗人肝癌188Re-被(Hepama-1)磁性纳米微粒免疫学活性、体内生物学分布、肝靶向性及抑瘤作用.方法 对比188ReO4-、188Re-Hepama-1、188Re-磁性纳米微粒,研究尾静咏注射188Re-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后4h、24h在昆明小鼠体内的分布隋况;在肝区外加磁场及无磁场状态下,研究新西兰大白兔体内的肝磁靶向性;采用溴化四甲基唑法,研究4种188Re标记物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效果.结果 188Re-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在肝内摄取量大;在磁区肝组织放射活性较非磁区肝组织明显增加,二者的放射活性比值为1.87;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半数抑制放射性活度仅为188ReO4-g的1/4左右.结论 188Re-磁性纳米具有良好的磁感应性能、免疫活性汲明显的肝靶向性.

  • [188Re(CO)3(H2O)3]+间接标记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彦林;谭家驹;梁生;孙静;吴校连;司建华;夏姣云;温广华

    目的 探讨标记单克隆抗体磁性纳米微粒的实验条件.方法 以[二(2-吡啶甲基)-氨基]-乙酸(PADA)作为双功能螯合剂,将[188Re(CO)3(H2O)3]+间接标记到耦联了单克隆抗体的磁性纳米微粒.结果 [188Re(CO)3(H2O)3]+间接标记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标记率大于80%,在小牛血清和生理盐水中48 h后稳定性仍能保持在90%以上.结论 使用PADA作为双功能螯合剂,[188Re(CO)3(H2O)3]+间接标记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标记率高,稳定性好,适于进一步体内研究.

  • 磁性纳米微粒分离中药蛋白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静;秦晓民;丁焕平;陈伟;沈鹤柏;李兴玉

    目的:探讨并研究磁性纳米微粒对不同种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的分离方法及效果.方法:磁性纳米微粒与AEAPS反应后,表面修饰并连接-NH2制成蛋白质分离器,通过氨基与羧基的结合及外磁力作用分离蛋白质.结果:MNP-NH2对BSA的结合呈现直线相关(r=0.9942,p<0.001).对几种来源不同的生物样品中可溶性蛋白的分离结果显示,各实验组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结论:MNP-NH2对于分离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对蛋白质活性影响较小.

  • 磁性纳米微粒在磁性分离技术中的应用进展(文献综述)

    作者:

    磁性分离技术是以纳米或微粒级的磁性微粒为载体,利用结合于磁性微粒表面的蛋白质所提供的特异的亲和特性,在加磁场的定向控制下,通过亲和吸附、清洗、解吸操作,可以一步从复杂的生物体系中分离到目标物分子,具有磁性分离简单方便、亲和吸附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等众多优点[1].应用于磁性分离技术的磁性载体应具备以下特点:①粒径比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②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有较高机械强度,使用寿命长;③含有可活化的反应基团,以用于亲和配基的固定化;④粒径均一,能形成单分散体系;⑤悬浮性好,便于反应的有效进行.针对这些要求,人们对磁性载体的制备、性能及应用展开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 磁性纳米微粒在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作者:李贵平;张辉;汪勇先

    纳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1nm=10-ym.大约是三、四个原子的宽度.纳米技术是纳米尺寸范围内,通过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来组装和创造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物质.当物质颗粒小到纳米量级后,这种物质就可称为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具有三个共同的结构特点:(1)纳米尺度的结构单元或特征纬度尺寸在纳米数量级(1~100nm).(2)有大量的界面或自由表面.(3)各纳米单位之间存在着或强或弱的相互作用.

  • 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性能评估

    作者:曾万杰;樊一笋;耿春松;赵虎

    目的 评估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NM-CLIA)检测屋尘螨(国际过敏原代码D1)和粉尘螨(国际过敏原代码D2)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抗体的相关性能.方法 分别运用NM-CLIA和免疫荧光法检测489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就诊的疑似过敏患者的血清样本,其中D1疑似过敏244例、D2疑似过敏245例,采用2检验和Kappa检验评价2种方法检测D1和D2 sIgE抗体的相关性.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方法验证NM-CLIA检测D1和D2 sIgE抗体的低检出限(LoD)、线性范围和精密度等关键性能指标.结果 NM-CLIA检测D1和D2 sIgE抗体的LoD均小于0.01 U/mL,线性范围为0.1~100 U/mL.批内精密度小于5%,批间精密度小于8%.方法学比对结果表明,与免疫荧光法相比,屋尘螨过敏原的阳性符合率为95%,阴性符合率为92%,2=174.45,P<0.001,Kappa=0.843,表明NM-CLIA检测屋尘螨过敏原与免疫荧光法有良好的一致性,且 ±1级符合率为95.6%;粉尘螨过敏原的阳性符合率为91%,阴性符合率为97%,2=154.26,P<0.001,Kappa=0.787,表明NM-CLIA检测粉尘螨过敏原与免疫荧光法有良好的一致性,且 ±1级符合率为94.2%.结论 NM-CLIA在检测D1和D2 sIgE抗体时与免疫荧光法有良好的相关性,同时NM-CLIA的LoD、线性范围和精密度性能优异,可成为D1和D2 sIgE抗体临床检测方案的推荐方法.

  • 阿霉素磁性白蛋白纳米微粒介入治疗兔VX2肝肿瘤

    作者:王小林;林根来;龚高全;陈颐;张峰;艾松涛

    目的研究阿霉素磁性白蛋白纳米微粒对兔VX2肝肿瘤的介入治疗作用.方法将成功接种VX2肝脏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20 mL;B组为游离阿霉素组,肝动脉注入阿霉素(1 mg/kg);C组为阿霉素磁性白蛋白纳米微粒组,肝动脉注入阿霉素磁性白蛋白纳米微粒32.8 mg/kg(含阿霉素1 mg);D组为阿霉素磁性白蛋白纳米微粒并在瘤区外加磁场组,肝动脉注入阿霉素磁性白蛋白纳米微粒32.8 mg/kg(含阿霉素1 mg).4组实验动物于介入术后7、14 d行SCT肝脏扫描、术后21 d行胸腹联合扫描,测量肿瘤大小,检查肺部转移灶;各组实验动物均记录生存天数,生存满90 d则处死,全部实验动物均取肿瘤、肝和肺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7、14、21 d A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4.84±0.84)cm3 、(12.67±2.18)cm3和(61.40±7.87)cm3;B组为(1.88±0.17)cm3、(7.08±1.52)cm3和(20.07±4.48)cm3;C组为(1.43±0.13)cm3、(3.69±0.77)cm3和(9.51±2.09)cm3;D组为(1.18±0.26)cm3、(1.94±0.47)cm3和(4.23±0.92)cm3.B、C、D 3组肿瘤体积均小于同期对照组,以阿霉素磁性白蛋白纳米微粒并在瘤区外加磁场组小.肺转移发生率A、B、C、D组分别为100%、50%、33.3%和16.7%.4组实验动物生存率分析显示阿霉素磁性白蛋白纳米微粒组动物生存期较对照组和游离阿霉素组延长,P<0.05.阿霉素磁性白蛋白纳米微粒并外加磁场组动物生存期明显延长,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0.001、<0.001和<0.002.病理学检查显示D组肿瘤坏死比较彻底,肿瘤邻近区域的正常肝组织损伤较轻.结论经介入途径应用阿霉素磁性白蛋白纳米微粒联合外加磁场治疗兔VX2肝肿瘤是安全、可行的,对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正常肝组织损伤小.

  • 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作者:李贵平;汪勇先;张一帆;张春富

    目的 探讨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在外置磁场下对HER-2/neu癌基因高表达的SKBR-3乳腺癌细胞的靶向结合性及抗癌作用.方法 采用戊二醛交联法使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与磁性纳米微粒交联,用直接标记法制备188Re-Herceptin及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用羰基铼标记法制备188Re-磁性纳米微粒.肿瘤细胞体外抑制实验设4个组: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组、188Re-Herceptin组、188Re-磁性纳米微粒组和188ReO4-组,各组均设3.7×104、18.5×104、37×104、55.5×104、74×104 Bq/ml 5个放射性剂量级别;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各组的抑瘤效应,计算相对抑制率,采用半数抑制放射性浓度(IC50)对各组抑瘤作用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和188Re-Herceptin组对SKBR-3细胞均有较强杀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而188Re-磁性纳米微粒和188ReO4-组的杀伤作用较弱.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组的IC50(53.1×104 Bq/L)明显低于188Re-Herceptin组(76.1×104 Bq/L);188Re-磁性纳米微粒组和188ReO4-组的IC50分别为169×104和175×104 Bq/L,明显高于前2组.结论 188Re-Herceptin-磁性纳米微粒和188Re-Herceptin均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SKBR-3乳腺癌细胞增殖,且前者的抑制作用较后者强.

  • 188Re标记免疫靶向磁性纳米微粒及其生物学分布

    作者:李贵平;汪勇先;张春富;张辉

    目的 研究188Re标记具有HER-2/neu癌基因靶向特异性的Herceptin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方法 利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人源性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与化学修饰的磁性纳米微粒进行连接,构建免疫磁性纳米微粒.采用直接标记法将188Re标记到免疫磁性纳米微粒上.采用羰基铼标记法,以fac-[188Re(CO)3(H2O)3]+作为放射性标记前体,对表面固载组氨酸的磁性纳米微粒进行标记.分别测定所制备188Re标记物的标记率和体外稳定性及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并观察188Re标记的磁性纳米微粒及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小鼠体内生物分布.结果 经扫描电镜证实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单个粒径大小平均为60nm,而表面固载组氨酸的磁性纳米微粒的粒径平均为30 nm.188Re对Herceptin、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及固载组氨酸的磁性纳米微粒的标记率均>90%,在小牛血清中具有良好的体外稳定性,并且磁性纳米微粒上连接的单克隆抗体仍保持较高的免疫活性.小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188Re标记的磁性纳米微粒及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在血液中有较高的放射性分布且血循环时间较长,同时两者在肝内均有较多的摄取.结论 188Re标记的磁性纳米微粒及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在体外及动物体内较稳定,无明显的188Re脱落.可用于下一步荷瘤裸鼠体内的研究.

  • 载药磁性纳米微粒靶向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作者:陈璟;吴华;熊伟

    载药磁性纳米微粒是将药物、生物活性物质或治疗用放射性核素等包裹于磁性纳米微粒内或吸附、连接于磁性纳米微粒表面,或混合、溶解于材料基质中而构成,其大小为纳米级[1,2].在足够强的外加磁场作用下,其在体内定向移动、定向浓集,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

  • Na+-H+交换体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体内靶向治疗胃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海峰;陈刚;滕小春;汪兴伟;张爽

    目的 探讨Na+-H+交换体1(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体内靶向治疗胃癌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NHE1反义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和NHE1反义基因磁性纳米微粒,以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为基因转染载体,将NHE1反义基因导入SGC-7901胃癌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NHE1反义基因的7901-AS细胞.研究转染细胞形态学变化及体外生长情况.建立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后,进行体内靶向定位实验,观察抑瘤率.结果 7901-AS细胞在光镜、电镜下的肿瘤细胞形态恶性程度降低.出现显著生长抑制现象,细胞增殖指数降低,凋亡指数明显增高(P

  • 超顺磁性纳米粒在靶向显像和药物释放中的应用

    作者:杨华

    超顺磁性纳米微粒( superparamagnetic nanoparticles,NPs)是铁磁材料的一类.在没有外加磁场的情况下,由于每个原子保持其相对有序状态,在快速变换磁性状态的过程中没有剩磁,因此,整体的NPs的磁矩不会随着热能的变化自由波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NPs有一个饱和磁化强度,受到热能波动的影响,饱和磁化强度会随着粒径的变化而变化[1].NPs在外加磁场强度下能使局部磁场去极化,明显缩短质子弛豫,通过磁共振成像能检测到信号改变;当NPs粒径小于50 nm时,连接上靶向介质后,NPs可以作为生物分子特异性识别的纳米载体[2].

  • 胰岛新生相关蛋白的口服磁性纳米微粒研究

    作者:范积平;沙建平;胡艳;陈晓文;马红英;熊丹

    目的 以Fe3O4、壳聚糖为载体制备口服胰岛新生相关蛋白磁性纳米微粒.方法 通过系统考察制备材料水溶液的流动性、黏稠度、稳定性等结果确定了CTS浓度为1%、植物油与CTS乳液配比为2∶8,以CaCl溶液反滴滴定法等方法为INGAP-MS制备工艺参数及程序.结果 制备出平均粒径为3.33 μm壳聚糖-Fe3O4包裹的胰岛新生相关蛋白磁性纳米微粒,其平均载药量为31.5%,平均药物包封率为91.0%.电镜观察所得MS表面光整、大小均一,体外释药实验结果显示此INGAP-MS具有良好的缓释功能,长释药时间可达到2d以上,大鼠经口服胰岛新生相关蛋白磁性纳米微粒后,其降糖作用可持续2d,空腹血糖维持正常.结论 口服胰岛新生相关蛋白磁性纳米微粒在药物的吸收相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分别3H-TdR和FITC标记进行INGAP-MS体内靶向实验分析,发现INGAP-MS主要靶向至胰腺组织并能够被巨噬细胞吞噬,药效优于相同剂量的胰岛素注射剂(P<0.05).

  • 纳米磁分离实时荧光RT-PCR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miR-21表达的价值?

    作者:郭文涛;畅灵丽;赵青;张清伟;朱利伟;李亚光;孙宁;张威

    目的:建立食管鳞状细胞癌( ESCC)患者血清中miR-21纳米磁分离( MS)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观察ESCC患者血清miR-21的表达。方法分别采用Trizol法和MS法提取60例ESCC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总RNA,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miR-21的表达。利用Bland-Altman法检验Trizol法与MS法提取的血清中miR-21表达量的一致性,利用ROC曲线评价MS法提取的miR-21表达量筛查ESCC的效能。结果 MS法能够提取血清中miR-21,其灵敏度与Trizol方法相当,Bland-Altman法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提取的miR-21表达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ESCC患者miR-21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 P<0.05)。 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佳临界值为1.115,此时敏感度为85.00%,特异度为81.67%。 ESCC患者血清miR-21的表达与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P<0.05)。结论 MS实时荧光RT-PCR在血清miRNA检测中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血清miR-21的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食管癌诊断一个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 Fe3O4磁性纳米微粒——一种新型多功能医学造影剂

    作者:李文艳

    医学造影剂的发展使兼具疾病诊断与治疗等于一体的多功能造影剂的出现成为可能.Fe3O4磁性纳米微粒造影剂及其聚合物,因其特有的超顺磁性、靶向性、生物相容性及低细胞毒性而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本文就Fe3O4磁性纳米微粒造影剂的特性、制备及医学应用等方面进行一综述.

  • 磁性纳米微粒介导的尿前列腺癌抗原3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作者:王伟;彭瑞鲜;何林富;乐飚;渠香云;施国伟;何家扬

    目的 探讨磁性纳米微粒介导的尿前列腺癌抗原3(PCA3)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对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90例患者行诊断试验研究.诊断试验为尿PCA3检测,分别采用磁性纳米微粒介导法和传统尿沉淀法.诊断的金标准为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绘制尿PCA3诊断前列腺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方法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计算灵敏度和特异度等.结果 90例患者中活检诊断前列腺癌25例,磁性纳米微粒介导法的AUC为0.934(95%CI=0.881~0.986,P<0.001),高于传统尿沉淀法的0.792(95%CI=0.668~0.915,P<0.001).磁性纳米微粒介导法测得的尿PCA3分值,当临界点为25时,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为77.3%,特异度为91.2%.结论 磁性纳米微粒介导的尿PCA3检测,能提高检测的敏感性,诊断价值优于传统尿沉淀法.

  • 磁性纳米微粒在MR分子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宋吉慧;于德新

    0.1~100 nm属于纳米范畴,粒径在此范围内的颗粒即为纳米粒.近年来,随着化学、材料学等学科的发展,纳米技术在医学诊断检测、药物载体、生物治疗等方面显示出独特价值,并在一些实验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2],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纳米医学(nanomedicine).分子影像学技术是一项在分子或细胞水平上对生物体生理或病理变化进行成像的技术[3].MR是适于分子成像的技术之一,纳米技术与MR的结合使MR分子成像更具临床应用潜力[4].实现MR分子成像的关键是具备高敏感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分子探针.纳米粒具有独特的理化和生物学优势,是制备MR成像分子探针理想的载体.本文就纳米微粒在MR分子成像中的价值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