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Traumatology & Orthopedics 중국중의골상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205
  • 国内刊号: 42-134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8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李同生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老年骨伤患者连续活血化瘀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培玉;税云华;张兰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不同时间连续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及安全性,为临床上安全有效的使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纳入本院髋部骨折患者120例,年龄≥6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研究(A)组入院开始口服七味三七口服液;对照(D)组常规治疗.所有病例于入院和术前两次采集静脉血测定凝血功能、p二聚体(D-Dimer)、人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DDimer阳性者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有无血栓形成.根据两次采血的不同间隔时间即活血化瘀时间(≤3d,4~6 d,≥7 d)A,D两组各分为A1,A2,A3(分别为16,29,15例)和D1,D2,D3(分别为19,22,19例)各3组,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D1组纤维蛋白原(FIB)升高(P<0.05);D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升高、A2组GMP-140降低(P<0.05);A3和D3组FIB升高(P<0.05);D组组内比较APTT,FIB,PLT和GMP-140升高(P<0.05),6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其它数据的相对应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骨伤患者活血化瘀持续4~6 d效果佳,可在减少血栓形成风险的同时降低手术出血风险;持续7d以上则无明显效果,这可能与长时间卧床相关,具体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科雷氏骨折夹板外固定后腕关节功能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李正军;梁怀成

    目的:分析科雷氏骨折夹板外固定后腕关节功能不良的相关因素,探讨如何提高科雷氏骨折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13例获得随访的科雷氏骨折患者,经夹板外固定至骨愈合后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将患者分为优、良组(84例)和可、差组(29例).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粉碎骨折、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夹板固定时间、是否有合并症、是否有尺骨茎突骨折、是否畸形愈合等情况,分析研究影响科雷氏骨折夹板外固定后腕关节功能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是否合并症及有尺骨茎突骨折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是否粉碎骨折、开始锻炼时间、夹板固定时间、是否畸形愈合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粉碎骨折、锻炼时间晚、夹板固定时间长、畸形愈合为影响腕关节功能的不利因素,治疗时应把握好其中的可控因素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 加长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反转子间骨折

    作者:郑刚;夏凡;贾乐生;杨爽;赤仁杰

    目的:探讨加长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股骨反转子间骨折25例: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55~76岁,平均57.5岁.受伤原因:摔伤14例,交通伤11例,均为闭合骨折.外伤致手术时间2~5d,平均2.7d.根椐AO分型:31-A3.1型6例,A3.2型4例,A3.3型15例.均行闭合复位加长PFNA内固定术,术后即行膝髋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本组手术时间35~75 min,平均(55±5)min;术中出血量为100~300 mL,平均120.5 mL.全部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3(4~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5个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髋内翻畸形及内固定失效发生.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0例,良3例,中2例,功能优良率为92.0%.结论:加长型PFNA是治疗老年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有效的内固定方式,力臂小,更符合生物力学固定的要求,闭合复位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

    关键词: 骨折 固定 髓内 转子间
  • 石氏伤科“筋骨并重”理念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赵兵德;林定坤;温勇;邢庆嘉;陈平

    目的:探讨石氏伤科“筋骨并重”理念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石氏手法治疗本院急诊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运用X线影像学评价、VAS疼痛评分、PRWE量表等综合评价,分别评价其手法整复效果、止痛效果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得到了随访,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得到了骨性愈合,无压疮、畸形等骨折并发症.手法整复外固定后能够快速的减轻疼痛,并维持良好的复位获得良好的影像学评价,按照PRWE评定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优34例,良11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达90%,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结论:石氏伤科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过程中,将“筋骨并重”理念贯穿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功能康复始终,50例骨折均复位良好、顺利愈合,功能恢复良好,软组织恢复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兰州地区儿童先天性手部畸形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陈志龙;徐霞;赵萍

    目的:通过对甘肃省兰州地区11 430名年龄在3~10岁儿童进行儿童先天性手畸形调查,为该地区先天性手部畸形的患病率首次提供流行病学相关数据,发现可能的致病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通过对该地区11 430名3~10岁的儿童先天性手部畸形的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检出阳性患儿44例,占总人数0.38%.其中拇指先天畸形在手部先天畸形中发生率高,占阳性率68.19%.致病因素有:接触有害物质、大气污染、遗传、病毒感染、药物等.结论:兰州三县五区先天性手部畸形患病率明显的高于国内,先天性拇指畸形畸形患病率高;患病主要因素与接触放射性等有害物质、大气污染、药物、病毒感染、遗传有关.

  •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967例近期随访研究

    作者:李光辉;刘志军;段建辉;田鑫;沈勤耀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4年1月本院采用PVP治疗的967例OVCF患者,其中男122例,女845例,年龄55~92岁,平均70.9岁.椎体骨密度T值为-1.7~-4.8 SD,平均-3.6 SD.术前背部疼痛VAS评分为(7.360±1.305)分.均行PVP术,均采用椎弓根入路,均为单侧穿刺置管.结果:术后第24 h背部疼痛VAS评分(2.230±1.196)分,术后12周VAS评分(2.270±1.224)分,术后6个月(2.280±1.236)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69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2例患者术后行开放减压手术取出骨水泥,未见感染、肺栓塞、脊髓梗死等情况发生.结论:PV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缓解局部疼痛,利于老年患者提前下地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小.

  • 经跟骨外侧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报道

    作者:钟传棋;杨功旭;吴斌;江新;张清;金军;张靖

    目的:探讨经跟骨外侧小切口微小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科手术治疗的22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外侧小切口复位后距下关节面,撬拔牵引挤压等方法复位跟骨长高宽基本形态,必要时行植骨处理,行微小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复查X线及CT评价骨折复位及维持情况,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2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7.8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延迟愈合(SandersⅢ型),经局部换药后治愈,3例观察到轻微关节炎征象,末次随访时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7周),无畸形愈合发生,Bohler角由术前6.4°±4.9°改善为末次随访时30.9°±4.1°,Gissane角由术前90.1°±6.4°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23.6°±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踝-后足评分:优11例,良9例,可2例.结论:跟骨外侧小切口复位跟骨骨折采用微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能较好显露,满足复位、植骨及有效固定的要求,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优良率高.

  • (踇)展肌肌皮瓣在修复足跟负重区软组织缺损及跟骨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骆渊城;敖传西;华贤章;杨威;王晶

    目的:探讨应用(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并跟骨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7月至2015年12月,对9例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并跟骨慢性骨髓炎的患者,用(踇)展肌肌皮瓣移植修复.术后观察皮瓣成活、伤口愈合情况,患足负重行走功能及跟骨骨髓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定期随访,皮瓣均完全成活,1例伤口感染,经换药及Ⅱ期清创后愈合,其余8例伤口均Ⅰ期愈合,皮瓣供区植皮均完全成活,随访跟骨慢性骨髓炎治愈无复发,皮瓣外形良好、感觉正常,患肢负重行走功能良好.结论:(踇)展肌肌皮瓣是治疗跟足底负重区软组织缺损并跟骨慢性骨髓炎的较理想选择.

  • 个体化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宇;党建军;程宏毅;于杰;李强;齐磊;王雷;辛荣超;王建武

    目的:以个体化牵引为核心治疗理念,通过自行研发的可调式颈椎固定牵引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个体化牵引及制动,结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疗效评价.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集椎动脉型颈椎病住院患者180例,按住院日期单双数分为两组,可调式颈椎固定牵引器结合中药湿热敷(观察组)90例,充气式颈椎牵引器结合中药湿热敷(对照组)90例.通过彩色多普勒测量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血流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活动度、颈部压痛、颈部疼痛等指标的评分、睡眠工作影响积分和总积分的改善指数和总的有效率进行观察,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痊愈76.1%、显效14.5%、好转6.3%、无效3.1%、总有效率96.9%;对照组痊愈55.7%、显效12.7%、好转10.9%、无效20.7%、总有效率80.3%.两组间治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牵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采用可调式颈椎牵引器进行个体化牵引,临床疗效优于采用充气式颈椎牵引器的伸直位或过伸位牵引.

  • 膝骨关节炎肌骨超声表现与Lysholm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马玉峰;祁印泽;贺立娟;殷岳杉;张栋;王伟利;丁昊彬;常青;王庆甫

    目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表现与Lysholm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观察研究,收集整理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门诊病例,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患者的X线、肌骨超声表现以及Lysholm评分表,共纳入77例.其中女66例,男11例;年龄44~77岁,平均(57.39±6.41)岁;主要症状以双膝或单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平均病程(13.6±3.0)个月.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差异分析肌骨超声表现与Lyshol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肌骨超声表现髌下脂肪垫炎、半月板膨出与Lysholm各评分的回归方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腘窝囊肿、髌韧带与Lysholm各评分的回归方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显示的半月板膨出与下蹲相关性较大,髌下脂肪垫炎与下蹲、交锁相关性较大.

  • 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邓强;彭冉东;李中锋;张彦军;韩宪富;李军杰

    目的:比较PVP与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PVP组(30例)和PKP组(33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水泥在骨折线内的弥散情况、病椎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变化情况以及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VAS评分.结果:术后复查见PVP组骨水泥弥散效果较PKP组好,术后随访发现PVP组病椎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明显小于PKP组(P<0.05).两组组内术后ODI及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 d PVP组ODI及VAS评分低于PKP组(P<0.05),但术后1,6,12个月随访两组ODI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Ⅰ度压缩骨折,其骨水泥弥散效果优于使用PKP,早期能快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并减少远期发生椎体高度丢失的可能性.

  • 弹性固定配合正骨理筋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114例

    作者:王永铭;马群莹;涂世玉;党杰;程正亮

    目的:观察弹性固定配合正骨理筋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就诊的114例急性外踝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给予正骨理筋手法+弹性固定,对照组给予冰袋外敷+弹性固定,两组均2周为1疗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在前足部变形、后足部变形方面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和治疗组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5.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39%,与对照组相比较,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固定配合正骨理筋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符合现代医学骨伤科治疗理念,临床疗效满意,方法可靠,值得推广.

  • 牛膝醇溶液透药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达;彭力平;廖州伟;马笃军

    目的:观察牛膝醇溶液透药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7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25例.A组为治疗组,接受牛膝醇溶液透药及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B,C组为对照组,B组只接受牛膝醇溶液透药治疗,C组只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连续治疗6周,透药为每5d后休息2d.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系统(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膝关节肿胀评分.结果:治疗后3组各项临床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P<0.05);其中3组间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WOMAC评分、膝关节肿胀评分上A组优于B,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膝醇溶液透药联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较单用牛膝醇溶液和硫酸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菱形肌损伤的针刀松解与梅花针叩刺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朱俊琛;王超;马幸福;聂勇;李迎春;苏毅;熊应宗;郑智文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与梅花针叩刺治疗菱形肌损伤的临床疗效与比较;方法:采用单盲设计,将120例菱形肌损伤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行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行梅花针叩刺,于治疗结束后第2天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VAS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结束后第2天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后第2天的VAS评分(P<0.05),而对照组两个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估方面,治疗后第2天两组之间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的有效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在对照组中,治疗后3个月时的有效率相比于治疗后第2天则降低(P<0.05).结论:针刀松解治疗菱形肌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中远期效果稳定.

  • 局部封闭配合针刀治疗痰湿阻滞型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48例

    作者:任树军;任明辉;王墉琦;张乐鑫;张宇

    目的:分析对比针刀治疗痰湿阻滞型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滑膜皱璧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封闭组,分别为48例和50例.其中针刀组48例采用局部麻醉后小针刀治疗;封闭组50例采用局部封闭治疗.两组治疗1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来评定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0±0.13)分,(6.98±0.14)分].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0.14)分,(3.00±0.15)分].针刀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结果为,t=34.530,P<0.01(α=0.05).封闭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结果,t=32.929,P<0.01(α=0.05),针刀组和封闭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02±2.41)分,(45.00±4.50)分].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48±4.94)分,(67.04±4.42)分].针刀组治疗前后比较,t=23.686,P<0.05;封闭组疗前后比较,t=13.58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针刀组临床治愈20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4例;封闭组临床治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经统计学Ridit分析,R=2.629,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刀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封闭组.结论:局部封闭配合针刀治疗痰湿阻滞型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效果优于单纯局部封闭治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正骨推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长贤;曹旺烽;吴志强;王汉龙;柯晓斌;翁文水

    目的:探讨正骨推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LDH患者7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应用正骨推手手法治疗;对照组35例,应用传统侧卧斜板法治疗.每次手法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时进行治疗效果观察和记录,包括疼痛视觉的模拟评分方法(VAS)测量腰腿痛程度,腰椎疾病治疗效果评分标准评分(JOA评分),改良的Schober评分测量腰椎的前屈活动度.手法治疗2周后进行总疗效评定,并在整个疗程中进行安全性记录.所得数据采用软件SPSS18.0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法治疗2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VAS评分、JOA评分、改良的Schober评分(MMS),在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和JOA评分在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的Schober评分在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次手法治疗前后,对比两组VAS评分的改善值和改良的Schober评分改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的疗效要比对照组好.两组终的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研究对象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正骨推手手法与传统侧卧斜扳法治疗LDH均有效且有良好的安全性,但较传统侧卧斜扳法治疗LDH能快速缓解疼痛,且改善腰椎前屈活动度上优于传统侧卧斜扳法;总之,正骨推手手法能快速缓解腰腿痛,提高生活质量,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疗法.

  • 新式骨盆牵引装置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

    作者:瞿杭波;赵琦辉;雷文涛;倪灵之;李陶冶;叶辛;梅正峰;黄东辉;朱红

    目的:探讨新式骨盆牵引装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将门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20例分成2组,每组60例,其中第1组为传统骨盆牵引+美洛昔康治疗组,第2组为新式骨盆牵引+美洛昔康治疗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7例,女53例;年龄23~69岁,平均45.7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12个月.对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后进行ODI评分及VAS评分,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2组患者的牵引进行时的舒适度评分.结果:第2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ODI评分和VAS评分较前组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组患者牵引时的舒适度评分较第1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骨盆牵引装置能够提高牵引治疗时的舒适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有不错的临床疗效.

  • 中医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作者:刘文成;黄相杰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表现为关节软骨磨损、退变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属于中医学“骨痹”范畴.据调查显示,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口中,KOA的发病率约为5%,60岁以上女性的发病率约为25%[1],严重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西医在治疗上并根治的方法,多以缓解疼痛等对症治疗为主,中医药在治疗此病上有独特作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概括性回顾近年来KOA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案及作用机制,为以后本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

  • 股骨头坏死保髋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鑫戊;谢兴文;黄晋;吕立桃;蒋国鹏;白碧辉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由多种病因破坏股骨头原有血运,造成骨细胞的缺血坏死、继而导致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阶段性疾病[1,2],主要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是由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髋部损伤后破坏股骨头周围血运,继发股骨头坏死;后者病因多由激素、酗酒、血红蛋白病、减压病、痛风、粥样硬化等引起[3-5].有学者认为激素和酗酒导致患者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诱发血栓形成,造成骨细胞的缺血、缺氧;也有学者认为激素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从而诱发股骨头的坏死[6].对于早中期患者及发病年龄较小的患者,目前临床多采用非手术疗法和积极的保髋手术疗法,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和避免关节置换.

  • 透骨消痛胶囊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TGF-β通路中相关信号分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伯龄;梁珪清;李照辉;刘少强;吴彬彬;林鹏程

    目的:观察透骨消痛胶囊含药血清对硝普钠造模后软骨细胞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中ALK1,ALK5,ALK1/ALK5及MMP-13的表达影响,探讨其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2月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30只、壮骨关节丸组30只和透骨消痛胶囊组30只,制备含药血清.4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膝关节软骨建立软骨细胞体外培养体系.1 mmol/L SNP干预第2代软骨细胞复制软骨细胞凋亡模型.分为1 mmol/L SNP组,1 mmol/L SNP+10%壮骨关节丸组,1 mmol/L SNP+5%、10%和15%透骨消痛胶囊组,分别培养3,6和9d,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软骨细胞ALK1,ALK5及MMP-13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含药血清分别干预细胞3,6和9d后,ALK1,ALK1/ALK5及MMP-1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壮骨关节丸组和透骨消痛胶囊组均明显低于1 mmol/L SNP组(P<0.01,P<0.05);ALK5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壮骨关节丸组和透骨消痛胶囊组均明显高于1 mmol/L SNP组(P<0.01,P<0.05).结论:透骨消痛胶囊通过调节TGF-β信号通路发挥抗软骨细胞凋亡作用.

  • 急性骶髂关节紊乱症的推拿治疗探析

    作者:赖淑华;李黎;王金玲;范志勇;吴山;林应强

    骶髂关节紊乱症是引起下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占临床的13%~30 %[1],又叫骶髂关节错缝[2]、骶髂关节扭伤[3]、骶髂关节错位[4]、骶髂关节损伤[5]、骶髂关节韧带损伤[6],属于中医学的“筋出槽、骨错缝”范畴.急性骶髂关节紊乱症是骶髂关节紊乱症的急性发作期[7],主要是骶髂关节周围韧带松弛的内因下[8],在急性扭伤[9-13]、产后[14,15]、跌伤臀部、单腿跳跃、弯腰搬重物等[15]外力下突然发生的骶髂关节错缝引发的相关临床症状.中医正骨手法治疗本病简捷易行,施法得当即奏速效,具有突出优势[17].

中国中医骨伤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