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8
  • 曾用名: 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肿瘤临床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郝希山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卵巢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作者:赵静;王华庆;王平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淋巴瘤(primary ovarian lymphoma,POL)的临床特点,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00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4例PO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4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7(28~62)岁,就诊时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月经减少,所有病例病理证实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以侵袭性为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7例,滤泡性淋巴瘤2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2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T细胞性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Burkitt淋巴瘤1例)。2例单纯手术治疗(术后失访),其余患者术后行CHOP、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FC)、CHOPE等方案化疗,其中5例应用利妥昔单抗靶向治疗。截止随访之日,5例健在,6例死亡,1例失访。结论:POL极为罕见,与卵巢癌鉴别困难,临床易误诊。目前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采取综合治疗,术后给予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全身化疗,B细胞淋巴瘤首选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预防性腹腔灌注化疗和放射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作者:叶晓贤;袁瑛;沈虹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确诊为肺腺癌的41例初治(ⅢB~Ⅳ期)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全身化疗。每2个疗程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4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PR 17例,SD 20例,PD 4例。总的客观有效率(ORR)为41.5%,疾病控制率(DCR)90.3%。其中男性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63.1%vs.22.7%,P=0.009)。所有患者的中位PFS为11.0个月,中位OS为12.6个月。6例伴脑转移患者经化疗同步全脑放疗后的颅内病灶得到较好控制,ORR为83.3%,DCR为100.0%。安全性方面,仅4.8%的患者出现了Ⅲ~Ⅳ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或呕吐。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男性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对伴有脑转移的患者,化疗同时进行全脑放疗,疗效好且未额外增加不良反应。

  • 林言箴教授讣告

    作者:

    我国著名腹部外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编委、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腹部外科研究室主任、瑞金医院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普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法国国家外科学院外籍院士林言箴教授于2013年10月19日13时05分不幸病逝于瑞金医院,享年89岁。林言箴教授长期从事普外科和消化系统,尤其是胃癌外科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1976年主持我国第一例临床肝脏移植手术,并先后成功进行6例肝脏移植手术。主持了胃癌合理化手术范围、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温热化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加化疗、胃癌浸润转移机制及其防治、胃癌生物学行为及生物治疗等基础与临床研究。

  • 经皮微波热凝固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孔令德;刘海波;陈志涛;肖伟;蔺玉霞;陈颖;朱良明

    目的:评价经皮微波热凝固(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了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期间接受经皮微波热凝固疗法的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选择同期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病理类型相同、临床分期相同的放疗患者35例作为对照,观察其疗效进行临床疗效评估,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Log-rank检验比较两种方式的生存差异。结果:接受微波热凝固治疗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25/35)、40.0%(14/35)、20.0%(7/35),接受放射治疗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4%(18/35)、22.9%(8/35)、11.4%(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波热凝固疗法对因心肺功能差而不能常规手术或恐惧手术创伤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 养正消积胶囊应用于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治疗中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薛侃;陕飞;季加孚

    目的:评价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包括CNKI (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万方电子期刊、维普全文电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PubMed、Science Direct Online、MEDLINE@EBSCO,纳入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试验研究。利用Cochrane图书馆手册5.0推荐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9篇,采用养正消积胶囊治疗患者总计212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养正消积胶囊辅助化/放疗组的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肝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纯化/放疗组(P<0.05),肾脏毒性、心脏毒性以及神经毒性发生率不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在治疗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治疗前血中性粒细胞数目和白蛋白水平预测鼻咽癌预后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小凤;张琳;李疆

    目的:研究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白蛋白水平与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1例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进行初次诊断的鼻咽癌患者。记录患者免疫相关参数值及白蛋白水平。Kaplan-Meier和Log-rank分析比较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来确定预后因素。结果:治疗前高中性粒细胞>5.20×109/L(n=172)患者在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上均小于治疗前低中性粒细胞≤5.20×109/L(n=229)患者(P=0.014,P=0.009)。治疗前高白蛋白水平组>43.00 g/L(n=253)在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均高于治疗前低白蛋白组≤43.00 g/L(n=148)(P<0.001,P=0.006)。多因素分析发现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数目是鼻咽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前白蛋白水平是鼻咽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治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目与白蛋白水平可作为鼻咽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或长春瑞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观察及疗效分析

    作者:岳健;马飞;张灵小;李俏;樊英;王佳玉;李青;张频;徐兵河

    目的:探讨含卡培他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63例使用多西他赛/卡培他滨或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治疗的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特点,探讨两种方案的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全组共纳入163例患者,接受多西他赛/卡培他滨治疗109例(66.9%),长春瑞滨/卡培他滨组54例(33.1%)。多西他赛/卡培他滨组可评价疗效病例中CR 4例、PR 55例、SD 25例、PD 22例,不详3例,客观有效率为54.1%(59/109),临床获益率77.1%(84/109);长春瑞滨/卡培他滨组可评价疗效病例中CR 1例、PR 26例、SD 11例、PD 13例,不详3例,客观有效率为50.0%(27/54),临床获益率为70.4%(38/54)。在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长春瑞滨/卡培他滨组发生率为42.6%(23/54),3~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手足综合征1例(18.9%)、胃肠道反应2例(3.8%),均高于多西他赛/卡培他滨治疗组。多西他赛/卡培他滨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8个月,中位肝转移后生存(overall survival after liver metastases,LMS)为26个月,中位转移后生存(post metastasis survival,MSR)为30个月;长春瑞滨/卡培他滨组中位PFS为6个月,中位LMS为20个月,中位MSR为28个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在PFS、LMS以及MSR均较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含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应用乳腺癌肝转移治疗耐受性良好,其中多西他赛/卡培他滨方案在疗效和耐受性方面可能优于长春瑞滨/卡培他滨方案。

  •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

    作者:罗玉妍;何正飞(综述);戴小军(审校)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分泌某些淋巴管生长因子,在肿瘤周围或内部形成新生淋巴管,肿瘤细胞侵入管腔并通过淋巴液顺次流入各站淋巴结,逐渐形成淋巴结转移病灶。正常细胞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按正常的程序进行着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相关因子的分泌和表达,而肿瘤发生、发展则不断打破这一平衡,逐渐形成一个适于自己生长的组织外环境,即肿瘤微环境。而肿瘤微环境中的众多促淋巴管生成因子、炎性条件、组织缺氧、酸性微环境以及间质高压形成等病理生理特性能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进而促进肿瘤淋巴结转移病灶的形成。

  • 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筛选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分割和大分割放疗差异基因的初步研究*

    作者:孙健;刘宁波;曲晨慧;王宝虎;郭华;王平

    目的:获得稳定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抗拒细胞系,明确常规分割和大分割放疗后肿瘤基因表达改变。方法:采用A549细胞系,6MV X线常规照射(2 Gy×17 f)和大分割照射(4 Gy×7 f),克隆形成实验和γ-H2AX免疫荧光染色结合共聚焦显微镜验证细胞的放射抗拒特性。提取mRNA,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差异基因表达,分析2倍以上改变的基因(P<0.05),同时对芯片结果行Pathway分析(Q<0.05)。结果:获得了2株放疗抗拒细胞系A549R2Gy-R和A549R4Gy-R。表达谱芯片显示,A549与A549R2Gy-R相比,差异表达基因为1701个(357个上调,1344个下调);A549与A549R4Gy-R相比,944个基因上调,2602个基因下调。A549R2Gy-R与A549R4Gy-R相比,318个基因上调,699个基因下调。常规分割照射与大分割照射的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显示,PI3K和Erb B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激酶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多种基因和信号通路参与了NSCLC常规分割和大分割放疗抗拒过程,进一步研究能明确NSCLC放射抗拒机制和为放疗增敏药物开发提供新靶点。

  • 顺铂诱导耐药蛋白BCRP与EHD2表达上调并在细胞表面的富集*

    作者:李盼;潘利;付欣;杨少斌;冯婧文;胡明秋;应国光

    目的:建立顺铂耐受的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株,研究EHD2(E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2)与肿瘤细胞药物耐受的潜在关系。方法:以DDP为诱导剂,采用低浓度逐步增量诱导方法建立人肺癌耐药细胞系A549/DDP,采用MTT法测定药物敏感性,免疫印迹法检测耐药蛋白BCRP及EHD2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方法检测BCRP及EHD2的细胞定位。结果:成功建立DDP耐药细胞系A549/DDP,对DDP的耐药指数为7.6;免疫印迹结果显示BCRP在耐药细胞系A549/DDP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亲本细胞A549,EHD2蛋白在耐药细胞系的表达略有增高;免疫荧光成像显示EHD2蛋白在细胞膜表面富集,并与BCRP耐药蛋白共定位。结论:BCRP和EHD2在获得性耐药细胞中富集,并于细胞膜表面共定位,提示内吞蛋白EHD2可能调控耐药蛋白BCRP的膜稳定性,从而介导肿瘤细胞耐药。

    关键词: BCRP EHD2 肿瘤耐药
  • 食管癌BRCA1和β-tubulinⅢmRNA表达与紫杉类耐药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维美;叶维;蒋华;朱志霞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BRCA1、β-tubulinⅢmRNA的表达,探讨与紫杉类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36例晚期食管癌组织标本,采用RTq-PCR方法检测组织中BRCA1、β-tubulinⅢmRNA表达,分析二者与紫杉类药物耐药性的关系。结果:BRCA1相对于内参基因β-actin的中位值为6.27;β-tubulinⅢ相对于内参基因β-actin的中位值为4.44。以中位值作为cutoff值,36例标本根据cutoff值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BRCA1高表达组的有效率66.7%(12/18)稍高于低表达组55.6%(10/18),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3)。β-tubulinⅢ低表达组的有效率83.3%(15/18)显著高于高表达组38.9%(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BRCA1 mRNA表达水平与紫杉类药物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tubulinⅢmRNA表达水平与紫杉类药物敏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β-tubulinⅢ可以作为紫杉烷类药物在晚期食管癌中疗效的预测因子。

  • 染料法腋窝反向淋巴作图300例临床研究

    作者:喻大军;钱军;李靖;张珂

    目的:研究腋窝反向淋巴作图(axillary reverse mapping,ARM)对上肢淋巴回流管网的辨别和保护作用及对减少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水肿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三科300例单侧乳腺癌患者,在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前,经上臂内侧肌间沟皮下注射亚甲蓝2~3 mL,对上肢来源的淋巴管和淋巴结进行染色,术中加以辨别和保护。术后2个月测量双上臂周径差异(患侧臂周径-健侧臂周径≥2 cm为淋巴水肿),记录淋巴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300例患者中有195例作图成功,成功率65%。分别于术后6、12、18、24个月进行随访,发现和同期作图失败患者相比较,作图成功患者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腋窝反向淋巴作图(ARM)可以辨别保护上肢回流的淋巴管道,对预防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水肿具有临床意义。

  • 两种高危型HPV检测方法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李萌辉;李世霞;刘俊田

    目的:比较两种高危型HPV检测方法在健康体检妇女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选择更适用于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检测方法,保护易感人群。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HC2-HPV-DNA两种方法检测健康体检妇女中13种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情况,并按照年龄分为23~29岁、30~39岁、40~49岁和50~58岁4个年龄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879例健康体检妇女中,荧光定量PCR和HC2-HPV-DNA两种方法检出13种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15.93%(140/879)和11.83%(104/879),两种方法同时检出阳性率为9.56%(84/879),两种方法同时检出阴性率为81.80%(719/879)。两种方法结果均示在40~49岁和50~58岁两个年龄组中,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升高。统计学分析显示荧光定量PCR和HC2-HPV-DNA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2-HPV-DNA在13种高危型HPV检测中优于荧光定量PCR方法,更适合大规模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可用于大规模人群宫颈癌早期筛查,尤其对于40岁以上妇女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可有效预防宫颈癌发生。

  • 胎儿型横纹肌瘤2例

    作者:傅燕萍;王伟

    例1:患者男性,41岁。于2007年体检时X线胸透发现左侧上纵隔肿块,后行增强CT扫描示左上纵隔处直径4.0 cm囊性肿块,边缘光整,无明显强化。无咳嗽、咳血,也无胸痛及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电视胸腔镜下见左上纵隔主动脉弓处有直径3.0 cm卵圆形肿块,贴近膈神经,肿块实性,质韧。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大体检查显示:灰白灰红色类圆形肿块,似有包膜,大小5.0 cm×4.0 cm×3.0 cm,切面灰白,黏液样,质地中等,有光泽。镜下观察:低倍镜下见梭形细胞和不成熟的骨骼肌纤维呈短束状排列,有丰富的黏液样基质(图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yoglobin(+)、Desmin(-),NF(-)。病理诊断:(左上纵隔)经典型胎儿型横纹肌瘤。

  • 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多发转移的多学科协作诊疗

    作者:郑雅文;张新伟;战忠利;叶兆祥;徐文贵;王佩国;郭志;姚欣;谢广茹;黄鼎智;任秀宝

    恶性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嗜铬组织的罕见恶性肿瘤,是否发生转移是判断其良恶性的标准。本例患者以多发肝、肺、骨转移就诊,查多项肿瘤标志物、胃镜、胸腹强化CT、PET-CT均难以确诊,行肝转移瘤穿刺活检,病理示:(肝右叶)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结合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史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考虑为恶性嗜铬细胞瘤肝、肺、骨转移。目前恶性嗜铬细胞瘤尚无标准治疗,文献报道使用CVD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达卡巴嗪)和靶向药物舒尼替尼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本例患者接受2个周期CVD化疗及1个疗程索坦治疗后,疾病仍缓慢进展。通过多学科讨论,认为131I-MIBG(131I-间位碘苄胍)可以作为该患者下一步治疗的选择。

  • 抗血管生成治疗:患者如何从中受益?

    作者:李凯

    纵观近年来的肿瘤治疗,抗血管生成的治疗方式饱受争议。自1975年肿瘤性血管生成概念的首次提出,到1986年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1997年首次合成了针对VEGF的抗体--贝伐单抗,抗血管生成终于从实验室走进临床,也首次提高了晚期结直肠癌30%的总生存率(Hurwitz,et al. NEJM 2004)和晚期肺癌19%的总生存率(Sandler,et al. NEJM 2006)。国内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也在肺癌治疗中获得成功[1]。然而,从2010年开始,其不良反应、疗效和临床性价比等不断成为质疑的焦点。首先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现贝伐单抗仅能延长“三阴”乳腺癌的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却不能延长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而撤回了贝伐单抗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的适应证。继而,著名的评论机构NICE指出,其成本效益较低,20800英镑仅延长结直肠癌患者6周的生存时间[2]。国内专家吴一龙[3]也提醒,贝伐单抗延长PFS缘于用药,其PFS竟与用药时间几乎相等。此后,研究者们又组织了PRONOUNCE、POINTBREAK等多个临床试验,以探索贝伐单抗是否延长OS,但刚刚更新的ASCO数据仍未能呈现具统计学意义的结果[4],似乎抗血管药物就是跳不出“赢PFS、输OS”的怪圈,从而再次引发对此疗法的反思。

中国肿瘤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