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中国肿瘤临床

中国肿瘤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중국종류림상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抗癌协会
  • 影响因子: 1.3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8179
  • 国内刊号: 12-109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6-18
  • 曾用名: 天津医药杂志肿瘤学附刊;天津医药肿瘤学附刊;肿瘤临床
  • 创刊时间: 196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郝希山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延伸至右侧心腔5例报告

    作者:张超纪;苗齐;刘兴荣;马国涛;张恒;曹丽华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延伸至右侧心腔患者5例,年龄41~49岁,心功能(NYHA)Ⅲ级3例,Ⅱ级2例.均为女性,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晕厥症状,病程4天~5个月.体检示双下肢水肿、腹水及肝大2例,盆腔占住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5例患者下腔静脉、右心占位.3例有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病史,1例有左卵巢畸胎瘤剔除史;腹部手术与本次手术间隔15~36个月.肿瘤起源于左右生殖静脉各1例,起源于左髂内静脉2例,右髂内静脉1例.术前行输尿管DJ管植入术2例.结果:2例患者接受分期手术.3例患者一期行盆腔肿瘤及体外循环下行下腔静脉、右心肿瘤切除手术,2例停循环时间分别为29,43min.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72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其中Ⅰ级4例,Ⅱ级1例,1例术后3个月B超发现盆腔复发肿瘤,随访5年无盆腔包块明显增大,患者无自觉症状.3例经下腔静脉切开的患者,1例行下腔静脉重建,其它2例均直接修补,术后随诊无下腔静脉梗阻.结论:提高对有子宫肌瘤病史或右心房肿物患者的警惕性,外科直视下进行心脏内肿物子宫附件病变组织及盆腔残余瘤体切除术,可获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

  • 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颈部预防照射临床分析

    作者:徐利明;曹玲;郝建磊;庞青松;王军;袁智勇;王平

    目的:比较颈部预防照射对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至2005年12月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有完整记录的88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临床资料,分为颈部预防照射组与无颈部预防照射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复发率、远转率、颈部远转率.结果:颈部预防照射组与无颈部预防照射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2.00%、84.20%(P=0.785),3年生存率42.86%、52.63%(P=0.675),5年生存率26.67%、31.42%(P=0.641);1年复发率9.09%、12.50%(P=0.663),3年复发率39.39%、32.00%(P=0.562),5年复发率61.54%、47.62%(P=0.341);1年远转率27.08%、25.71%(P=0.889),3年远转率68.18%、57.14%(P=0.312),5年远转率75.00%、70.00%(P=0.642).预防照射组与未预防照射组分别有3例与5例患者2年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均伴有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灶,该8例患者均死于别处转移.2年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33%与18.52%,无显著性区别(P=0.230),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5.67、27.40个月.结论:颈部预防照射未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复发率、远转率,特别是颈部远处转率.颈部预防照射在无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不是必需的放疗靶区.

  • 食管癌术后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预后分析

    作者:高敏;祝淑钗;王玉祥;李娟;苏景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预后,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后因区域性淋巴结复发和/或转移而接受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90例,其中79例全程适形放疗处方剂量为50~72Gy/25~36次,11例后程适形放疗的剂量为50~76Gy/25~38次.结果:自手术之日起计算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1%、34.34%、14.92%,自复发和(或)淋巴结转移放疗之日起计算的放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3.41%、18.09%、7.8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测量原发食管病变长度、钡餐造影病变长度、T分期、TNM分期、转移淋巴结个数、淋巴结转移度、术后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时间对术后生存均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双肺V35、放疗后近期疗效和淋巴结缩小率是影响食管癌术后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放疗疗效的独立性预后因素.结论:双肺V35越小、放疗后近期疗效越好;淋巴结缩小率越大,食管癌术后区域性淋巴结复发和(或)转移者放疗后的生存率越高.

  • 不同部位肿瘤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校正误差分析

    作者:周桂霞;徐寿平;杨艳;杨东;解传滨;尹雷鸣

    目的:研究不同部位肿瘤在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前的校正误差.方法:选取74例不同部位肿瘤患者,其中头颈部肿瘤20例,胸部肿瘤17例,上腹部肿瘤22例,盆腔肿瘤15例.放疗前行MVCT扫描共1757次,扫描次数范围10~33次,平均每例扫描24次.结果:各部位肿瘤校正误差Z轴相对较小,<3mm误差范围在82.35%~95.99%之间.其次是X轴方向,<3mm误差范围是51.45%~74.67%.Y轴误差相对较大,误差<3mm除头颈部位是68.63%外,其它三个部位分别为41.81%、42.47%和31.90%;而>5mm误差Y轴在盆腔部位高达47.96%;其次是腹部和胸部,分别为34.89%和30.69%,头颈部位小,占10.64%.结论: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纠正了治疗误差,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放疗;Y轴治疗误差较大,提示制定治疗计划时特殊考虑PIV边界的外放;同时重视治疗中计划的更改和进一步提高技术员摆位的准确性.

  • 食管癌放疗后食管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常禄;吕长兴;王家明;刘俊;郭金栋;李洪选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疗后食管狭窄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6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在2005年10月至2008年6月间接受了放疗或放化疗联合治疗.治疗后定期随访患者的食管钡餐造影,评价食管狭窄情况,计算狭窄率,观察食管狭窄峰值出现的时间.并对患者年龄、肿瘤的位置、T分期、肿瘤侵犯食管全周的比例(周在性)、纵轴长度、放疗剂量、化疗参与等因素与放疗后发生食管狭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6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内,共有27例(43.5%)患者出现了中度以上(狭窄率>50%)的食管狭窄.食管狭窄出现的高峰时间在放疗后5~8个月之间.单因素分析提示T分期、肿瘤侵犯管壁的周在性及无化疗参与为狭窄发生的相关因素(P值分别为0.0177、<0.0001和0.0034).多因素分析的结论是周在性与无化疗参与对放疗后食管狭窄有显著影响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11).结论:在放疗剂量为60Gy左右的前提下,肿瘤在管腔内的周在性与放疗后狭窄的形成呈正相关,化疗的参与可能会降低食管狭窄的形成,放疗剂量与狭窄形成的关系在本研究中未得到确切证实.

  • 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孙萍

    子宫颈癌在女性恶性生殖系统肿瘤中的发生率居于首位,其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 PALN)转移与宫颈癌的治疗、预后密切相关.宫颈癌的淋巴转移途经多为宫颈旁、宫旁转移到闭孔、髂内外,再转移到髂总、骶前,终汇集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及(或)转移至锁骨上或腹股沟深淋巴结的阶梯式转移,但也存在不经过盆腔淋巴结的跳跃式转移.肿瘤的临床分期、有无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治疗前SCC值等被认为是影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术前评价淋巴结是否转移大多通过影像学诊断,CT通过显示淋巴结在横断面上的大直径以及淋巴结内部密度改变来评价淋巴结是否转移,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诊断方法,但其敏感性及准确性均低于PET.肿大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可以手术切除,特别是腹膜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以及腹腔镜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由于其创伤小、对术后放疗影响小等优点逐渐发展起来,既能诊断,同时也有重要的治疗价值.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是宫颈癌治疗后常见的复发部位之一.但被认为更多是局部病变,对复发淋巴结区域采取积极治疗仍可明显改善生存率.但初治时即存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者,患者往往同时有远处转移或会在较短时间内出现远处转移,预后差.

  • CXCL12-KDEL融合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岳恺;张文超;吴延升;曹晓莉;王旭东

    目的:构建CXCL12-KDEL融合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并鉴定其在人舌癌细胞株Tb3.1(以下简称Tb3.1)中的表达.方法:设计特定引物,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CXCL12-KDEL,经纯化的目的基因连接19T载体,插入pIRES2-EGFP表达载体中,使用Bgl Ⅱ/SalⅠ进行双酶切,酶切初步鉴定后,测序鉴定.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体外转染Tb3.1,转染48h及72h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利用Western-blot检测重组质粒CXCL12-KDEL表达情况.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目的基因(CXCL12-KDEL)已成功扩增并插入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染Tb3.1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Western-blot检测转染可见E-tag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CXCL12-KDEL融合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为进一步完成CXCL12-CXCR4生物学轴的阻断实验奠定了基础.

  • 低频率超声对MCF-7/DOX细胞多药耐药逆转的体外研究

    作者:张战民;张风春

    目的:观察低频率超声空化效应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DOX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方法:以不同的超声辐射时间照射MCF-7/s、MCF-7/DOX细胞,采用MTT法筛选出非细胞毒剂量的超声照射时间.以无毒剂量的超声照射联合不同浓度的DOX,比较单独DOX组与联合组MCF-7/DOX细胞对DOX的IC50值有无明显差异,从而判断低频率超声的增敏作用,并计算增敏倍数和相对逆转效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内阿霉素的浓度.结果:低频率超声辐射对MCF-7/DOX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其非细胞毒辐射时间是10s.非细胞毒性的超声辐射可显著增加阿霉素对MCF-7/DOX细胞的抑制率(从21.65%±0.05%升至43.13%±0.19%),可显著降低阿霉素对MCF-7/DOX细胞的IC50(从61.08±0.27μg/mL降至28.12±5.94μg/mL);对MCF-7细胞的抑制率(从66.47%±0.02%升至67.25%±0.20%)及IC50(从0.84±0.07μg/mL降至0.802±0.03μg/mL)无明显的影响.低频率超声对MCF-7/DOX细胞的逆转倍数为2.17倍,相对逆转效率为:54.7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单独应用DOX,MCF-7细胞的凋亡率为33.99%,MCF-7/DOX细胞的凋亡率为4.4%,低频率超声与DOX合用后,MCF-7/DOX凋亡率为13.70%.低频率超声处理后,MCF-7/DOX细胞内DOX浓度显著增加,峰值明显右移,但尚不能达到敏感细胞的水平.结论:低频率超声可部分逆转人乳腺癌MCF-7/DOX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考虑为低频率超声空化效应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肿瘤细胞内抗肿瘤药物的浓度,从而杀灭耐药的肿瘤细胞,逆转肿瘤耐药性.

  • 体外观察中华眼镜蛇毒组分对KG1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贺艳杰;李苗霞;李玉华;邓兰;吴秉毅;郭坤元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组分(Naja Naja Actra Venom Component,NNAVC)对KG1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细胞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应用不同剂量的中华眼镜蛇毒组分作用于KG1a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其对KG1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中华眼镜蛇毒组分对KG1a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中华眼镜蛇毒组分可以明显的抑制KG1a细胞的增殖.在0.7μg/mL至1.2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中华眼镜蛇毒组分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显微镜镜下观察KG1a细胞经中华眼镜蛇毒组分作用6h后状态开始发生变化,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逐渐出现体积变小、变形、胞内空泡、细胞固缩等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中华眼镜蛇毒组分作用后,能够将KG1a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而处于G2/M期的细胞含量减少.结论:中华眼镜蛇毒组分对KG1a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调节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减少G2/M期的细胞含量,提示影响细胞周期进程可能是中华眼镜蛇毒组分时KG1a细胞的发挥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

  • Endoglin基因沉默对卵巢癌微血管内皮细胞干扰效应的研究

    作者:徐燕;王丹;朱丽芳;曾卫;谢尧;梁志清

    目的:构建Endoglin基因siRNA的表达载体,转染至原代培养的卵巢癌微血管内皮细胞(ovarian carcinoma-derived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ODMECs),并观察其对ODMECs的干扰效应,为探讨使用siRNA抗卵巢癌血管生成的可行性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根据siRNA表达载体的设计原则,设计并合成两个靶基因序列,寡核苷酸退火后插入到pGenesil-1载体中,并对重组质粒进行测序鉴定,证实Endoglin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插入片段测序结果与合成的寡核苷酸序列一致.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Genesil-ENG1、pGenesil-ENG2采用脂质体法转染原代ODMECs细胞,应用半定量RT-PCR观察转染后48h重组质粒对Endoglin mRNA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转染后ODMECs细胞增殖的变化;并且通过光镜观察转染pGenesil-ENG1后,对ODMECs体外二维管腔样结构形成的影响.结果:将构建成功的Endoglin基因siRNA表达载体pGenesil-ENG1和pGenesil-ENG2转染至ODMECs细胞,48h后同阴性质粒Genesil-H和未转染组相比,二者均可引起靶基因表达水平的显著性下降.转染了pGenesil-ENG质粒的ODMECs,其生长较未转染组和阴性质粒pGenesil-H明显受到抑制(P<0.01);此外,转染了pGenesil-ENG1质粒的ODMECs体外二维血管腔样结构的形成较对照组亦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Endoglin基因siRNA表达载体,转染至ODMECs后可下调Endoglin在靶细胞中的表达,并且前者能够抑制ODMECs的增殖和体外二维管腔样结构的形成.为进一步研究采用RAN干扰技术进行卵巢癌血管生成的治疗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抗卵巢癌血管生成的治疗摸索了有效的基因靶点.

  • PKCζ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侵袭转移及预后关系的探讨

    作者:马宁;张飞;郭华;张晓方;曹淑贞;牛瑞芳;张宁

    目的:研究PKCζ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初步分析PKCζ促进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特异的PKC抑制剂抑制PKCζ的活性,观察PKCζ活性下降对肺腺癌A549细胞趋化运动和粘附能力的影响.选择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48例肺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腺癌组织中PKCζ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分析PKCζ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PKC家族中的非典型PKC参与了肺癌细胞的趋化和黏附过程,通过抑制PKCζ的活性明显减弱了EGF诱导的A549细胞的趋化运动和对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能力.25例(52%)患者肺腺癌组织中癌细胞PKCζ呈阳性表达且表达定位在胞浆;PKCζ蛋白表达与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吸烟与否、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等其它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KCζ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相关(P<0.05).结论:肺腺癌组织中PKCζ的高表达与肺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相关,有可能作为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关键词: 肺癌 PKCζ转移 侵袭
  • 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表达与滑膜肉瘤融合基因分型的关系

    作者:蔡文娟;孙燕;王巍;韩春荣;孙保存

    目的:研究SYT-SSX融合基因不同亚型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情况,从蛋白质水平研究不同融合基因类型在细胞周期因子CvclinD1、CDK4,p21WAF1/CIP1、p27等表达上的差异,从而为进一步探索融合基因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74年4月~2005年8月收治的滑膜肉瘤患者中SYT-SSX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的病例54例,提取石蜡包埋组织中的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YT-SSX亚型的表达,制作组织芯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不同类型融合基因CyclinD1、CDK4、p21WAF1/CIP1、p27的表达情况,比较这些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分别在SYT-SSX1和SYT-SSX2阳性病例中的表达差异.结果:54例滑膜肉瘤患者中SYT-SSX1型患者22例(40.74%),SYT-SSX2型患者32例(59.26%),SYT-SSX1与SYT-SSX2阳性滑膜肉瘤中,CyclinD1,CDK4,p21WAF1/CIP1和p2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X1型滑膜肉瘤患者与SYT-SSX2型患者相比,肿瘤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SSX1型的融合基因表达更多的CyclinD1/CDK4,而表达较少的抑制肿瘤的CDI家族p21 WAF1/CIP1、p27,提示可能是因为SSX1促发了某种转录机制使得细胞较SSX2型更易进入细胞周期而获得恶性表型,同时促使肿瘤细胞逃避细胞增殖的监督机制.

  • Ezrin pAkt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兰岚;潘战宇;王悦;姜战胜;谢广茹;刘东戈;孙铁英;刘碧蓉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Ezrin与pAkt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二者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5例肺癌及16例正常肺组织中Ezrin与pAkt的表达,并分析两种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1)Ezri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7.3%)低于正常肺组织(10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60,P=0.036);Ezrin蛋白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均无关,与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2)pAkt蛋白在正常肺组织中全部阴性表达,而在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8.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54,P=0.005).pAkt蛋白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无关,与分化程度及肺癌分期有关.3)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zrin与pAkt的表达无显著相关(r=-0.137,P=0.236).结论:Ezrin在肿瘤肺癌组织表达下调,在肺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良好靶点.pAkt在肺癌组织表达上调,可能在肺癌晚期发挥更强的作用.Ezrin低表达的肿瘤,Ezrin可能通过pAkt以外路径参与肿瘤的进展,也可能在pAkt上游或间接通过pAkt路径发挥作用.

    关键词: 肺癌 Ezrin pAkt 免疫组化
  • 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和宫颈病变的关系

    作者:杨维娜;尹利荣;段清;马鸿达

    目的:探讨在各级宫颈病变中人类端粒酶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与宫颈脱落细胞学诊断及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应用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各级别宫颈病变脱落细胞标本中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其中正常对照20例,宫颈病变患者共100例;并将FISH检测结果与脱落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比较.结果:hTERC基因扩增的比例随宫颈细胞学诊断的分级增加,NILM、ASC-US、LSIL、HSIL、SCCA各组分别为(8.22±4.34)、(10.54±4.12)、(12.21±4.29)、(18.62±5.74)、(18.33±4.73),低级别病变与高级别病变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活检组织CIN Ⅰ组、CINⅡ组、CIN Ⅲ组、宫颈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发生hTERC基因扩增的细胞比例分别为(8.56±3.14)、(11.61±4.10)、(14.86±3.11)、(21.44±5.55)和(4.11±1.71),hTERC基因扩增的比例随宫颈上皮内病变程度的升高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ISH技术可以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状态;hTERC基因扩增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FISH检测hTERC基因的扩增可作为对宫颈细胞形态学及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查的补充.

  • 奥沙利铂过敏2例

    作者:李志斌;祝朝富

    奥沙利铂主要副反应为剂量相关性的蓄积性的可逆转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等,罕见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约0.5%.我科使用奥沙利铂致过敏反应2例,现报道如下.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局部治疗耐药舌癌1例及分析

    作者:张恩欣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是由5型腺病毒载体与人p53基因重组的肿瘤基因制品,我院局部治疗耐药舌癌1例,疗效显著.

中国肿瘤临床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