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的先进性评估分析

    作者:张金葆

    目的 从医学工程技术的角度评估和分析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的先进性,为医院采购此种放疗设备提供技术参考.材料与方法根据目前已发表的关于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的专业文献以及现在CT技术发展的工业水平逐一评估此放疗系统在图像引导放疗(IGRT)、调强放疗(IMRT)、剂量引导放疗(DGRT)等方而的先进性,并分析了该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方向.结果 与讨论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的IGRT功能可以实现每天为每一位放疗患者进行低剂量的螺旋扇形束兆伏(MV)级CT图像引导,实现治疗前的精确摆位.IMRT功能上可以实现在三维空间上剂量的高度适彤能力.DGRT功能上实现了真正的实时剂量验证功能以及依据实时剂量重建结果计算患者累积的受照剂量分布,指导放疗医生和物理师进一步高质量地完成后续放疗计划.在系统败率、运动校正方面还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结论 螺旋断层放疗系统是一款专门为图像引导调强放疗而设计的设备.CT与直线加速器的融合实现了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剂量引导下的自适应放疗.它代表着以大限度杀灭肿瘤细胞和大程度保护正常组织为目标的精确放疗设备发展的一个方向.

  • 螺旋断层放疗计划参数对鼻咽癌患者螺旋断层放疗计划的影响

    作者:庞金猛;姚伟

    目的 探讨螺旋断层参数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计划的影响,为临床鼻咽癌患者放疗计划设置合理的计划参数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T3N1M0鼻咽癌患者5例,将患者的定位数据和靶区器官结构传至螺旋断层治疗计划系统中.固定优化条件和迭代次数,交叉改变计划参数Field width,Pitch,MF的值,以中间值作为参考,即每个患者设计7个放疗计划.评价患者的靶区适行性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D95、器官的大剂量(Dmax)和平均剂量(Dmean),计划的出束时间.结果 Field width主要影响治疗时间,对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度也有少许影响;Pitch对靶区均匀性、适形度和器官的受量没有显著影响,相对于Field width对治疗时间的影响,Pitch对治疗时间的影响较小;MF对治疗时间的影响小于Field width,但大于Pitch对治疗时间的影响,同时MF也影响靶区的适形性和均匀性.结论 鼻咽癌患者螺旋断层放疗计划参数设置建议为Field width=2.5 cm,Pitch=0.287,MF=1.6~2.8.

  • 治疗肿瘤谁给力——拓姆刀

    作者:王佳筠

    目的:研究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的结构及治疗工作原理,初步探讨该设备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国内第一台螺旋断层放疗设备系统展开研究,初步探讨螺旋断层与传统放疗技术相比在临床应用中的技术优势.结果:螺旋断层放疗系统是目前一种具有全新治疗技术的设备,其在CT的基础上融合直线加速器技术丽碍到了独一无二的新型组合,同时具备2种机器的功能特性.该系统已被证明了既能实现优异的调强放射治疗,又能做出卓越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甚至剂量引导下的放射治疗技术,开创了调强放射治疗( IMRT)计划、治疗实施和验证为一体.结论:图像引导下放射治疗(IGRT)和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开辟了肿瘤放射治疗的新领域,它们在更好地控制肿瘤的情况下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Tomotherapy作为从一开始就被设计用来进行IGRT和IMRT治疗的设备,一直站在了技术发展的前沿,而且将IGRT和IMRT技术发展得更为简单而高效.

  •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作者:尹雷明;徐寿平;周桂霞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是一种使用兆伏级CT(Megavoltage Computed Tomography,MVCT)图像实时引导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1],是本世纪放疗领域的里程碑.

  • 局部晚期宫颈癌螺旋断层放疗同步化疗早晚期不良反应和疗效观察

    作者:姚波;王树鹤;王雅棣;刘清智;路娜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螺旋断层调强(HT)放疗同步顺铂化疗和高剂量率(HDR)腔内照射的早晚期不良反应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Ⅰb~Ⅲb宫颈癌患者46例。外照射采用HT-IMRT,14例盆腔淋巴结受累进行勾画定义为GTVnd,临床靶区(CTV)包括盆腔淋巴结区(6例扩大野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GTVnd、全部子宫、宫颈及阴道,外扩0.8~1 cm构成计划靶区(PTV)。PTV中位剂量50.4 Gy(45~50.4 Gy),常规分割;同步顺铂化疗,40 mg/m2/周;外照射30~40 Gy后联合HDR腔内照射,HDR的A点中位剂量30 Gy (30~36 Gy),总的A点生物等效剂量(EQD2)90.3 Gy(84.9~98.3 Gy)。治疗期间每周及治疗后1~24个月评价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24例患者完成4~5周期同步化疗,22例患者仅完成2~3周期同步化疗。3级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9例(19.6%),腹泻2例(4.3%),恶心5例(10.9%)及呕吐1例(2.2%);晚期3级不良反应2例:1例直肠出血,1例膀胱出血;无4级,5级不良反应发生。2年内无复发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91.7%、86.0%及97.1%。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螺旋断层调强放疗同步每周顺铂化疗联合HDR腔内照射,不良反应以血液学反应和恶心为主,晚期不良反应小,近期疗效较好。

  •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在胸部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苗传望;胡旭东;于金明

    目的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调强适形放疗技术,其独创性的设计以螺旋CT旋转扫描方式,结合计算机断层影像导航调校,突破了传统加速器的诸多限制,对肿瘤患者进行高效、精确、安全的治疗.本文总结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在胸部肿瘤的临床应用,探讨其治疗发展方向及新动态.方法 以“螺旋断层放疗,胸部肿瘤,肺癌,肺转移瘤,胸膜间皮瘤,食管癌”为关键词,检索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2007-04-2016-04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中文文献286条,英文文献297条.纳入标准:(1)肺癌、肺转移瘤的螺旋断层放疗;(2)胸膜间皮瘤的螺旋断层放疗;(3)食管癌的螺旋断层放疗.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26篇.结果 螺旋断层放疗在胸部肿瘤有较好的疗效,其实现了高适形和均匀度的剂量分布,从而提高了靶区剂量和降低了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在放疗靶区的剂量覆盖及危及器官的保护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胸部复杂不规则靶区,范围较大的靶区及多个靶点的放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未明显增加放疗相关的毒副作用.结论 螺旋断层放疗凭借对靶区的剂量覆盖及正常器官的保护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提高了肺癌、胸膜间皮瘤、食管癌等放疗疗效.但因目前相关临床试验较少,其治疗地位仍需大型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来确立.

  • 子宫内膜癌术后适形与调强及螺旋断层放疗的非肿瘤组织积分剂量比较

    作者:杨瑞杰;徐寿平;姜伟娟;周桂霞;解传滨;王俊杰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3D-CRT、SaS IMRT和HT的非肿瘤组织积分剂量.方法:选择1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分别设计其3D-CRT、SaS IMRT和HT全盆腔放疗计划.比较三组计划的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积分剂量(ID).结果:3D-CRT、SaS IMRT和HT计划平均适形指数分别为0.61、0.87和0.87,平均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08、1.10和1.07.与3D-CRT比较,SaS IMRT和HT小肠+结肠、直肠、膀胱、盆腔骨ID更低(P<0.05),SaS IMRT正常组织ID下降19.50 Gy-L,但HT正常组织ID增加11.85 Gy-L.与SaS IMRT相比,HT直肠和膀胱ID分别下降0.08 Gy-L和0.51 Gy-L,但盆腔骨和正常组织ID分别增加1.65 Gy-L和31.35 Gy-L.结论:与3D-CRT相比,子宫内膜癌术后全盆腔SaS IMRT和HT改善了剂量分布适形度,降低了直肠、膀胱、小肠和结肠、盆腔骨ID.与SaS IMRT比较,HT靶区剂量更均匀,膀胱、直肠ID更低.与3D-CRT比较,SaS IMRT正常组织ID更低,HT正常组织ID有所增加.

  • 食管癌螺旋断层放疗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计划剂量学研究

    作者:赖霄晶;谷庆;杨双燕;封巍;林晓;郁肖夫;郑晓

    目的 近年来放射治疗设备不断更新,放疗技术持续发展,肿瘤放疗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本研究通过评估食管癌的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 TOMO)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 IMRT)的剂量学特性,为临床上食管癌放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07-13-2015-02-25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放疗科10例食管癌患者,勾画靶区及正常器官后,分别传输至Raystation及TOMO计划系统,给予肿瘤原发灶(PGTV)61.6 Gy/28次,计划靶区(PTV)56.0 Gy/28次,根据RTOG 1106标准限制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 OAR)剂量.分别对靶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 DVH)、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 HI)、适形性指数(conformal index CI)和OAR(肺、心脏、脊髓)受照大剂量及平均剂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种计划都能满足处方剂量要求和危及器官受量限制.TOMO计划中PGTV的中位均匀性指数(HI)为0.057 5,优于IMRT计划的0.073 5, P=0.047.TOMO计划中PTV的中位适形性指数(CI)为0.785,优于IMRT计划的0.682 5, P=0.009.TOMO计划中PGTV的中位大剂量Dmax为64.9 Gy,明显低于IMRT计划的66.5 Gy, P=0.005;TOMO计划中PTV的中位大剂量Dmax为64.1 Gy,明显低于IMRT计划的64.9 Gy, P=0.028. TOMO计划的中位总的肺剂量为10.8 Gy,低于IMRT计划的11.9 Gy, P=0.005.TOMO计划的中位总的心脏剂量为22.6 Gy,明显低于IMRT计划的24.3 Gy, P=0.028. TOMO计划的中位脊髓大剂量为40.2 Gy,明显低于IMRT计划的41.7 Gy, P=0.007.结论 食管癌放疗中TOMO放疗计划对比IMRT放疗计划,具有更好的靶区覆盖适形性及剂量分布均匀性,同时明显减少双肺、心脏及脊髓的受照剂量.

  • 螺旋断层放疗系统升级动态钨门技术的验收测试

    作者:胡志辉;张可;黄鹏;戴建荣

    目的 对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的动态钨门技术进行验收测试,评估其射野半影及治疗实施的准确性.方法 升级内容主要包括升级钨门的驱动系统和更新射野模型.升级钨门的驱动系统后行机械对准性测试.调试加速器输出,使其与新的射野模型吻合.分别用固定钨门和动态钨门技术设计螺旋断层调强计划,评估不同照射技术的射野半影.剂量验证分别用A1SL电离室和ArcCheck探测器矩阵测量点剂量和面剂量,并采用γ分析与计算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系统的机械对准符合验收标准.不同射野宽度的百分深度剂量和离轴比与新的射野模型基本一致.IEC y轴向对称野和非对称野的射野宽度与参考值的偏差均<0.3%.采用动态钨门技术后,射野宽度为2.5 cm和5.0 cm时半影宽度比固定钨门技术分别减小了10.41 mm和26.76 nun,接近1.0 cm射野宽度的结果.对于临床病例计划,点剂量平均偏差为0.33%±0.73%,剂量分布2%/2 mm、3%/3 mm和4%/4mm的γ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7.9%±1.1%、99.8%±0.3%和100.0%±0.06%.结论 动态钨门技术可大幅改善射野半影.验收测试结果均符合质控标准,表明其治疗实施是准确可靠的.

  • 螺旋断层放疗技术的特点与临床应用

    作者:张英杰;李建彬;于金明;梁超前;尹勇

    螺旋断层放疗是一种新兴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技术,在放疗过程中,机架和治疗床连续运动,与螺旋CT扫描过程相似.固定在滑环机架上的直线加速器射出6 MV-X线束,并经气动二维动态多叶光栅调制后形成许多扇形射野进行螺旋照射.

  • 早期乳腺癌术后螺旋断层放疗与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的 Meta 分析

    作者:崔芹玲;孙岩;钟文;陈延治;赵玉霞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疗(HT)与调强放疗(IMRT)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探讨二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数据库,同时辅助其他检索,收集所有关于早期乳腺癌术后行 HT 与 IMRT 治疗患者剂量学参数比较的文献,应用 Cochrane 协作网 RevMan 5.2软件对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 Meta 分析。结果终纳入10篇文献。 HT 与 IMRT 相比,降低了计划靶区(PTV)的大剂量(Dmax,P=0.003)和平均剂量(Dmean,P<0.00001),且适形度更好(P<0.0001);降低了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 Dmax(P=0.005)、V20(P=0.05)和 V30(P=0.003);降低了患侧肺 Dmax(P=0.003)和 V20(P=0.02);增加了健侧乳腺 Dmax(P<0.00001)、Dmean(P=0.05)和 V5(P=0.01)。对于均匀指数(HI),心脏 Dmean、V5、V10,患侧肺 Dmean、V5、V10、V30,健侧乳腺 V10和健侧肺 Dmax、Dmean,HT 与 IMR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术后放疗中,HT的靶区适形性及对高剂量照射区域正常组织及器官的保护均优于 IMRT,有临床应用价值。

  • 直肠癌螺旋断层放疗与调强放疗急性不良反应比较

    作者:姚波;王雅棣;路娜;刘清智;许卫东;陈点点

    目的 分析Ⅱ~Ⅲ期直肠癌患者螺旋断层放疗(HT)与5野调强放疗(5-IMRT)发生急性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Ⅱ~Ⅲ期直肠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19例接受术前放疗,65例接受术后放疗,其中HT治疗43例,5-IMRT治疗41例.两种照射方式的肿瘤靶区(GTV)及临床靶区(CTV)勾画原则一致,计划靶区(PTV) 5-IMRT外扩1.0 cm,HT外扩0.5 cm.PTV剂量45.0 ~ 50.4 Gy(1.8 Gy/次),45例患者给予同步补量照射,肿瘤或瘤床总剂量55.0 ~ 60.0 Gy(2.1~ 2.3 Gy/次).HT治疗患者每次治疗前在PTV范围内进行CT扫描,据骨性标识和软组织与定位CT图像进行配准并校位.全部患者放疗第1天开始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每天1600 mg/m2,至放疗结束.结果 HT组与5-IMRT组比较,≥2级急性膀胱炎发生率分别为7.0%(3例)、2.4%(1例)(P=0.616),≥3级急性腹泻发生率分别为4.7%(2例)、12.2%(5例)(P=0.259).≥2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48.8%(21例)、19.5%(8例)(P=0.005);≥1级贫血发生率分别为34.9%(15例)、14.6%(6例)(P=0.032);≥1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23.3%(10例)、14.6%(6例)(P=0.314).结论 Ⅱ~Ⅲ期直肠癌同步卡培他滨放化疗,采用HT放疗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5-IMRT,急性腹泻和膀胱炎发生率两组相似.

  • 骨转移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分析

    作者:张立娜;薛俊霞;朱夫海;吴伟章;王颖杰;夏廷毅

    目的 分析骨转移患者在自带兆伏级CT(MVCT)影像引导的螺旋断层放疗中的摆位误差,为骨转移患者从临床靶体积(CTV)外放到计划靶体积(PTV)的距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30例骨转移患者采用螺旋断层放疗,体网固定装置,每次治疗前均行MVCT扫描,将扫描所得MVCT图像与定位图像(KVCT)行靶区位置配准,分析患者左右(X)、头脚(Y)、腹背(Z)和横断面旋转(Roll)方向的误差值,根据公式Margin=2.5∑+0.7σ计算出CTV-PTV外扩Margin值.结果 30例患者共行494次MVCT扫描,线性误差在X、Y、Z方向的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2.85±0.77)、(3.11±0.95)、(2.21±0.55)mm;在Roll方向的旋转误差为(0.55±0.24)..CTV-PTV外放边界在X、Y、Z三个方向Margin值分别为3.64、4.17、2.86 mm.结论 应用图像引导技术对骨转移的调强放疗可实时摆位纠正,减小了分次治疗的摆位误差,提高了治疗精度,对临床放疗具有指导价值.

  • 宫颈癌螺旋断层调强放疗的外放边界研究

    作者:李思妹;王雅棣;陈建平;张富利;陈点点;路娜

    目的 通过自动和自动+手动配准分别得出的宫颈癌放疗位置误差,评估自动+手动配准的必要性,并给出螺旋断层放疗计划靶区(PTV)外扩边界值(MPTV).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入组单纯放疗宫颈痛患者29例,采集每周至少两次治疗前兆伏级CT(MVCT)与计划CT图像进行自动配准,得出自动配准位置误差值(AR),并对AR值再行手动配准,得出自动+手动配准位置误差总移动值(TS),比较AR和TS值的差异,并计算MPTV.结果 共获取443幅MVCT图像,在x、y、z轴和角度旋转方向上AR值分别为(-0.9±2.3)、(0.0±3.1)、(1.0-±2.6)mm和0.2°±0.8°,TS值分别为(-0.8±1.8)、(-0.4±3.4)、(1.4-±2.5)mm和0.1°±0.5°.除x轴以外,AR和TS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2、3.2,P<0.05);x、y和z轴各方向MPTV相应为4.6、5.7和3.3 mm.结论 宫颈癌螺旋断层放疗中,自动配准基础上的手动配准是必要的.建议行螺旋断层宫颈癌单纯放疗患者外扩PTV左右、头脚、前后方向分别为5、6、4 mm.

  • 头颈部肿瘤放疗过程中腮腺变化对照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作者:蒋华勇;张勇乾;王雅棣;许卫东;高军茂;张富利;姚波

    目的 分析头颈部肿瘤患者螺旋断层放疗过程中腮腺位置、体积变化对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12例头颈部肿瘤根治性放疗患者,每次治疗前行MVCT图像配准,选择每周第1天MVCT图像,应用TomoTherapy系统自带软件和MIM系统,计算腮腺体积、位置变化和实际照射剂量.结果 与初始计划相比,放疗结束时左、右两侧腮腺体积分别缩小29.06%和31.78% (Z=6.77、3.06,P<0.05),腮腺质心距离体中线距离分别缩小6.72%和6.19%(=5.14、5.80,P<0.05).治疗过程中左侧腮腺V26、平均剂量分别增加37.74%、25.08%(Z=-6.03、-5.31,P<0.05),右侧腮腺V26、平均剂量分别增加30.45%、19.33%(Z=-5.43、-3.26,P<0.05).结论 头颈部肿瘤放疗过程中腮腺实际受照剂量较初始计划明显升高,剂量升高与腮腺向体中线位移密切相关,与腮腺体积缩小无明显相关性.适时重新制定放疗计划或行自适应放疗,可减少腮腺受照剂量.

  • 早期鼻咽癌螺旋断层放疗颈部皮肤受量的剂量学研究

    作者:张玉雷;廖雄飞;黎杰;白立新;徐鹏;李厨荣;陈亚正;王培

    目的 探索早期鼻咽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计划设计过程中降低颈部皮肤受照剂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17例已接受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的早期鼻咽癌病例,将各病例颈部外轮廓内缩3 mm生成新的组织器官即颈部皮肤组织,同时清除各靶区与颈部皮肤组织的交叉部分;针对上述处理过的病例进行两组计划设计,常规(TP)组按照常规计划方法进行螺旋断层放疗计划设计;新计划(NP)组是将颈部皮肤组织作为危及器官进行剂量限制计划设计;比较两组计划中各靶区以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机器跳数以及治疗时间等参数.结果 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处方要求,两组计划各靶区的D98、D95以及D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NP组的脑干Dmax、脊髓D1cm3、右侧腮腺Dmean高于TP组接受的剂量(t=2.47、2.34、2.77,P<0.05),左颞颌关节Dmax较TP组低(t=2.30,P<0.05),皮肤V30、V40、V50、V60比TP组明显降低(t=8.37、6.02、5.82、4.89,P<0.05).NP组单次总机器跳数比TP组平均减少6.3%,单次实际执行时间比TP组平均减少8.1%.结论 早期鼻咽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应该勾画颈部皮肤,并在计划设计过程中将其作为危及器官进行剂量限制,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颈部皮肤受照剂量,减轻放射治疗过程中皮肤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TomoTherapy治疗不同部位肿瘤的摆位误差

    作者:佟颖;尹勇;陈进琥;巩贯忠;傅麓;谷家冰;程品晶

    目的 研究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治疗中不同部位肿瘤的摆位误差分布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TomoTherapy治疗的151例患者的摆位,其中头颈部53例,胸部45例,腹部20例,盆腔33例.获得患者计划CT图像,并在每次治疗前行兆伏级CT(MVCT)扫描获得MVCT图像,两者刚性配准后计算出摆位误差,分别对+x(左)、-x(右)、+y(进)、-y(出)、+z(腹)和-z(背)6个方向的摆位误差进行分析.结果 151例患者共进行MVCT扫描3 281次,6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在头颈部分别为(1.61±1.21)、(1.76±2.11)、(2.26±1.74)、(1.83±1.47)、(3.24±1.76)和(1.75±1.61)mm;在胸部分别为(2.43±1.88)、(2.55±1.92)、(3.06±2.64)、(3.90±2.91)、(6.71±3.46)和(2.64±2.77) mm;在腹部分别为(3.67±3.06)、(2.37±1.77)、(3.18±1.96)、(3.98±3.01)、(6.74±3.25)和(1.92±2.00) mm;在盆腔分别为(2.92±2.13)、(2.17±1.68)、(3.50±2.61)、(3.72±2.66)、(7.18±3.43)和(1.92±1.61)mm.各部位肿瘤+z和-z摆位误差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119、-5.033、-3.763、-5.057,P<0.05);胸部肿瘤用热塑性体膜定位的患者其在+z方向的摆位误差要小于采用真空负压袋定位者(t=-2.357,P<0.05).结论 TomoTherapy治疗时,头颈部肿瘤摆位精度优于其他部位;胸部肿瘤用热塑性体膜固定可以进一步减少摆位误差;而不同部位肿瘤在腹背方向摆位误差的异质性不容忽视.

  • 螺旋断层放疗在分段全身照射中上下靶区衔接处剂量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王海洋;刘帅蓬;霍佳;韩滨;王芳娜;贾飞;刘乐乐;孔凡洋;裴运通;胡金炎;郭跃信

    目的 选取10例身高在120.0 cm左右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上下两段行螺旋断层治疗(HT)实现全身照射(TBI),通过分析衔接处靶区剂量分布的变化情况,寻找佳靶区间隔距离所对应的计划设计参数.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使用德国Siemens公司定位CT获得层厚为5 mm的全身图像,同时在髌骨上方10 cm处放置铅丝,作为上下两段靶区的分割线.在美国瓦里安Eclipse 13.5医生工作站进行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其中上下靶区在铅丝分割处依次分别内收不同距离,然后传至HT计划工作站进行计划设计,其中射野宽度(FW)分别选择5.0、2.5、1.0 cm,螺距分别选择0.430与0.287,调制因子1.8,剂量计算网格(精细:0.195 cm×0.195 cm),其余计划参数都保持一致.将其分两段照射的上下靶区依据不同参数进行计划设计,并将设计好的不同参数的计划分别对应叠加在一起进行分析衔接处靶区剂量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比较不同螺距和射野宽度所对应不同间隔距离的衔接处靶区的剂量分布,发现只有射野宽度才影响衔接处靶区的剂量分布:当射野宽度为5.0 cm时,靶区间隔距离为5.0 cm在衔接处的剂量分布佳;同理当射野宽度为2.5和1.0 cm时,靶区间隔距离分别为2.0和1.0 cm时佳,即衔接处靶区的佳剂量分布所对应的间隔距离与射野宽度保持一致.而螺距对衔接处靶区剂量和总治疗时间比值没有影响,总治疗时间长度与射野宽度保持一致反比关系.结论 对于HT进行分段式TBI治疗时,采用如上的计划设计参数,同时靶区勾画时间隔距离与射野宽度保持一致,能保证在进行分段TBI治疗时衔接处靶区不会出现剂量冷热点,确保了治疗的精确与安全.在实际临床治疗过程中,为达到治疗效果与效率的平衡,需要选择合适的计划参数.

  • 两种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技术患者有效剂量的比较

    作者:廖雄飞;李厨荣;黎杰;陈亚正;袁珂;王培

    目的:比较螺旋断层放疗( helical tomotherapy , HT )和多等中心放疗( multi-ISO radiotherapy,M-ISO)两种技术在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craniospinal irradiation,CSI)过程中患者的有效剂量。方法选取在本院已接受全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的9例儿童患者,分别运用螺旋断层放疗和多等中心放疗两种技术对此9例患者重新进行治疗计划设计。对9例患者共18个治疗计划的患者有效剂量进行计算,运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放疗技术过程中患者有效剂量的差异。结果HT和M-ISO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两组计划靶区剂量D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HT组的D98%、D2%、均匀性指数(HI)优于M-ISO 计划(t=2.762、2.413、4.563, P<0.05);M-ISO 组的D50%、Dmean和适形指数(CI)优于HT计划(t=5.259、3.685、7.815, P<0.05)。两种计划方法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各有优势;9例患者全身有效剂量 HT 计划高于 M-ISO 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21,P<0.01)。结论 HT与M-ISO两种技术在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中各有优势,HT组计划低剂量区域范围对于患者有效剂量影响较大,全中枢放疗计划设计时应关注低剂量辐射范围。

  • 宫颈癌调强放疗中靶区变化与剂量分析

    作者:李奕彤;王雅棣;张富利;许卫东;姚波;陈点点;路娜

    目的 通过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观察宫颈癌治疗过程中,肿瘤及邻近组织器官移动所导致的靶区受照剂量的改变.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行TOMO治疗的5例宫颈癌患者,每次治疗前行兆伏级CT(MVCT)扫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后,重新计算剂量分布并勾画肿瘤及靶区.分析分次治疗间肿瘤与靶区体积、位移与受照剂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5例患者外照射结束时宫颈肿物体积、大径分别平均下降68.90%、26.91%(t =5.21、8.39,P<0.05).肿瘤、子宫、临床靶区(CTV)质心左右、前后、头脚方向中位位移分别为-1.43、-7.72、0.02、0.40、-1.24、-6.51、-0.43、-1.68和-0.22 mm.CTV中位V95%为99.40% (95.96% ~100%),中位漏照体积为6.94 cm3(0 ~32.30 cm3).结论 官颈癌放疗中,肿瘤变化、位置的移动与生理运动等因素的影响,使靶区实际受照剂量与初始计划存在差异,部分靶区漏照,在图像引导放疗(IGRT)下,漏照体积较少.

92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