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现代免疫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现代免疫学杂志

Current Immunology 현대면역학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
  • 影响因子: 0.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478
  • 国内刊号: 31-189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319
  • 曾用名: 上海免疫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免疫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周光炎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hCGβ-C3d融合蛋白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王明雁;李磊;李大金;申庆祥;朱影

    为了提高hCGβ的免疫原性,构建含新型分子佐剂C3d的hCGβ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hCGβ-C3d3,使其转染稳定表达系统中国仓鼠卵细胞(CHO)后,检测融合蛋白分泌情况.CHO细胞转染了pcDNA3-hCGβ-C3d3质粒后,经48 h培养,1.0×106个CHO细胞可分泌660 ng的重组融合hCGβ-C3d3蛋白.细胞免疫化学技术分析显示,表达产物既有hCGβ的组分也有C3d的成分.经SDS-PAGE及免疫印迹试验发现CHO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含有三组蛋白成分,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0 000、90000和65 000.利用新型分子佐剂C3d与hCGβ的连接,构建了pcDNA3-hCGβ-C3d3真核细胞表达质粒,为提高hCGβDNA免疫避孕疫苗的免疫原性及抗生育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hCGβ C3d3 CHO Raji细胞
  • 三种α干扰素亚型单抗的特性鉴定

    作者:杨玲;饶春明;杜贤宇;徐振山;周业亭;刘长暖;宋礼华

    采用中和活性法、免疫印迹法,通过α1b、α2b、α2a干扰素与自制的6株单抗反应的结果差异,对3种干扰素加以鉴别.中和活性结果表明,AK1单抗只与IFN-α1b有中和活性,AK2单抗只与IFN-α2有中和活性,而AK4单抗与IFN-α1b和IFN-α2b皆有中和活性.免疫印迹结果表明,AK1单抗只与IFN-α1b有印迹反应,AK2与IFN-α2有印迹反应,而AK4单抗与IFN-α1b和IFN-α2b皆有印迹反应,与IFN-2a无印迹反应.AK1或AK2能够鉴别IFN-α1b与IFN-α2,AK4能够鉴别IFN-α2a与IFN-α2b.

  • 一种新的胰腺癌相关性自身抗原PAA47的纯化和鉴定

    作者:夏晴;仲人前;侯晓菁;薛菖;陈军;孔宪涛

    以往的研究发现63.64%的胰腺癌患者具有针对相对分子质量初步鉴定为47 000的靶抗原的阳性共带,该条带仅在1.9%的正常人中查及,本研究旨在纯化并鉴定该靶抗原,以深入认识该独特的自身免疫现象在胰腺癌中的意义,探索靶抗原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在临床诊断中可能应用价值.提取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蛋白抗原,进行双向电泳,选取8份以往在单向蛋白质印迹(SDS-PAGE)中,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7000处有明显抗原抗体反应的胰腺癌患者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分析.比较双向电泳凝胶图像、丽春红染色之蛋白质转印硝酸纤维素滤膜图像以及血清反应后滤膜图像,确定靶抗原在凝胶上的斑点,判断其等电点.切取胶上蛋白质斑点经胰蛋白酶消化后通过HPLG-MS联用分析获得串级质谱数据;利用互联网搜索工具MASCOT分析处理数据并进行数据库查询,以鉴定靶抗原.结果表明,KIAA0111的基因预测产物是一种新鉴定的胰腺癌相关性自身抗体靶抗原,有希望成为新的胰腺癌标志物.

  • 胆固醇缺乏对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周东明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探针标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印迹等实验方法,从细鹏增殖转化功能、细胞膜脂质流动性、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活性以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的变化等方面探讨了胆固醇缺乏对Jurkat细胞的功能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结果显示:经去脂血清培养基培养的Jurkat细胞加洛伐他丁处理3 d后,细胞膜脂流动性明显增大,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细胞增殖受抑,PTK活性及细胞周期素D1(oyolin D1)、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GDK4)蛋自的表达明显降低,加入低密度脂蛋白可以部分逆转上述变化.结果提示,无论是内源性还是外源性胆固醇的缺乏都能使Jurkat细胞膜脂流动性发生变化,细胞PTK活性下降,cyclin D1、CDK4蛋白表达降低,推测这一变化与细胞增殖受抑有直接关系.

  • 应用免疫冷冻超薄切片技术观察小鼠小肠微皱褶细胞

    作者:陈洁;高杰英;常昕;赵新荣;胡白河

    利用免疫冰冻超薄切片技术对小肠Peyer集合淋巴小结进行透射电镜(TEM)的观察,结果表明,胶体金(10 nm)标记的荆豆凝集索(UEA1)可以与小肠中的Peyer集合淋巴小结表面的微皱褶细胞特异性地结合,为探讨M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为口服疫苗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免疫冷冻超薄切片技术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证据.

  • 反义RNA阻断Hep G2细胞FasL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作者:张天祥;郭礼和;蔡仙德;苏宁;王立新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将人FasL cDNA片段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构建重组质粒pL(hFasL-AS)SN,转染包装细胞PA317后获得FasL反义RNA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假病毒上清,经NIH3T3细胞检测其感染滴度后转染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并筛选建系,命名为Hep G2-hFasL-AS.半定量RT-PCR检测显示Hep G2-FasL-AS细胞FasL的mRNA明显少于正常Hep G2细胞;FACS检测显示Hep G2-FasL-AS细胞FasL的表达与Hep G2细胞相比显著下降;同时,Hep G2-FasL-AS细胞导致HL-60细胞凋亡能力有所下降.表明人FasL反义RNA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能抑制转染细胞FasL的表达并下调其致凋亡功能.

  • IFN-γ/IL-4对早孕期蜕膜细胞和绒毛滋养层细胞的体外影响

    作者:王越;牛秀珑;王金龙;潘菊芬

    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对人孕早期绒毛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活性及其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绒毛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活性采用MTT法进行检测,绒毛组织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蜕膜组织分泌的催乳素(PRL)均采用放免法(RIA)进行分析测定.结果:(1)一定浓度范围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10~1 000 ng/ml)和Th2型细胞因子IL-4(1~10ng/m1)对绒毛滋养层细胞活性及其hCG分泌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1)和促进作用(P<0.01);(2)Th1型细胞因子IFN-γ低浓度时(1~10 ng/ml)对蜕膜细胞活性及PRL分泌有刺激作用(P<0.05),高浓度时(100~1 000 ng/ml)则有抑制作用(P<0.01),Th2型细胞因子IL-4对蜕膜上述功能的调节作用与对绒毛滋养层的调节作用相似.Th1/Th2型细胞因子可能是通过影响绒毛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活性及其内分泌功能而在早期妊娠中起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 它莫西芬对绒毛膜癌细胞株JAR补体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辛云碧;陈松华;归绥琪;葛锡锐

    为探索抗肿瘤药物Tamoxifen对绒毛膜癌细胞株JAR表面补体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以绒毛膜癌细胞株JAR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分别检测Tamoxifen作用前后JAR细胞补体调节蛋白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显示:在10-6M Tamoxifen作用3 d后,JAR细胞补体调节蛋白DAF和CD59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MCP无明显改变;在10-6M Tamoxifen作用24 h后,JAR细胞DAF和CD59 mRNA表达水平分别降低88%和60%.提示Tamoxifen可能通过降低DAF和CD59的表达,提高肿瘤细胞对宿主补体攻击的敏感性.

  • 兔骨髓成骨细胞同种异体移植免疫反应的初步观察

    作者:吴凯;张勇;谈万业;刘秀云;王春海

    以观察新生兔骨髓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能力,探讨同种异体成骨细胞移植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取新生新西兰大白兔胫骨骨髓,分离后加人条件培养液体外培养.传5代后对细胞进行形态学、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体外矿化能力的检测.将冻存复苏的细胞以明胶海绵吸附,植入异体成年兔皮下、肌肉内,第2、4、8、12周时取材观察,分析其成骨能力及免疫排斥反应情况.结果显示体外诱导培养的骨髓成骨细胞是一较纯的细胞系,以带突起的梭形细胞为主,ALP染色阳性,连续培养40 d可见矿化结节形成.异体植入的成骨细胞大部分存活,4周后开始有类骨基质形成,并可见不规则的矿化骨组织,植入细胞周围仅见少量的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力,异体植入的细胞仍保持基本的生物学功能,免疫排斥反应比较轻微,提示细胞异体移植是可行的.

  • 分泌人可溶性FL基因转染细胞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

    作者:丁天;徐颖;沈丽琴;许志祥;朱一蓓;王月丹;张学光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人可溶性FL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FL,经转染PA317细胞和G418筛选抗性细胞克隆,获得重组病毒液.NIH3T3细胞进行病毒滴度测定后,选择适当滴度的重组病毒(5×105CFU/m1)感染ECV304细胞;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感染ECV304细胞FL的DNA及mRNA表达;应用ELISA测定rhFL在ECV304中的表达水平,用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基因上清对单个核细胞来源DC的表型影响及3H-TdR掺人法测定DC对T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果表明,外源性rhFL基因整合到ECV304细胞染色体DNA并有效地转录和翻译,稳定表达水平为82.4ng(106细胞/24 h)的人FL.转基因ECV细胞培养上清能有效诱导人PBMC来源DC的分化和增强DC对T细胞的激发作用.外源性FL基因可以转移到ECV304细胞并稳定表达,有助于体外研究内皮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 清营汤方剂与施他宁联合治疗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朱金水;孙群;姜琳;达炜;邹静

    为探讨早期应用清营汤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外周血清中IL-2、IL-2R及sIL-2R水平.结果显示,重症胰腺炎早期联用清营汤方剂组治疗1周后,机体细胞因子IL-2、IL-2Rα水平迅速上升,sIL-2Rα下降明显;而常规施他宁对照组IL-2及IL-2Rα水平呈下降趋势,sIL-2Rα变化不明显,两组结果相比差异显著.早期应用清营汤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有利于尽快恢复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为临床今后开展对重症胰腺炎早期清营汤治疗提供了实验证据.

  • 慢性乙型肝炎活检组织HBcAg含量与肝细胞凋亡率、Apo2.7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闫玉萍;阚晓;常树珍;朱彤宇;郭超英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活检组织HBcAg定量检测与细胞凋亡率及凋亡因子Apo2.7表达的相关性.文章将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用小鼠抗人HBcAg单克隆抗体标记后,用Annexin V-FTTC/PI双染法分辨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并以凋亡因子Apo2.7标记上述细胞,均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结果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组织细胞中,存在着不同程度和比例的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多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者(P<0.01).慢性乙型肝炎活检组织HBcAg含量与肝细胞凋亡率、Apo2.7因子表达呈显著相关性,Apo2.7表达水平随病损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有统计学差异.文章提示慢性乙型肝炎活检组织HBcAg含量与肝细胞凋亡率、Apo2.7因子表达呈显著相关性,有助于判断病损程度和观察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IL-4Rα链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高兴林;陈正贤;郭纪全;涂海燕

    为了解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IL-4受体(IL-4R)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工作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n=12)、过敏性哮喘息者缓解期组(n=14)和急性发作期组(n=16),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取1 ×106个细胞加入或不加人10 ng/ml IL-3、IL-5及GM-CSF培育24h,利用流式细胞仪测量PBMC中淋巴细胞亚群膜IL-4Rα的表达.结果显示:哮喘患者缓解期B细胞IL-4Rα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人及哮喘急性发作期,而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CD3+细胞、CD4+细胞和CD8+细胞IL-4Rα表达阳性率则较哮喘缓解期和正常人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经IL-3、IL-5及GM-CSF刺激后,正常组仅见B细胞携带IL-4Rα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T细胞携带R-4Rα的比例则无变化;而哮喘患者缓解期T、Th细胞携带IL-4Rα的比例有明显上升(P均<0.05),B细胞携带IL-4Rα的比例则无变化;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T细胞和B细胞携带IL-4Rα的比例均无变化.这提示CD4+细胞携带IL-4R比例的升高可能在过敏性哮喘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IL-3、IL-5及GM-CSF则有助于Th细胞携带IL-4R比例的上调.

  • 免疫印迹法与免疫荧光法检测寻常型天疱疮自身抗体的比较

    作者:李卫平;潘萌;薛峰;郑捷

    比较免疫印迹法与免疫荧光法对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利用重组寻常型天疱疮抗原(PVA EC1-2)进行寻常型天疱疮(PV)患者的免疫印迹法(IBT)检测,并同时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25例PV患者.IBT 21例阳性(84%),DIF20例阳性(80%),IIF 18例阳性(72%).正常对照10例均为阴性.免疫荧光技术在PV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其重要作用.利用重组PVA EC1-2行IBT以检测PV患者血清中抗PVA抗体,与免疫荧光法敏感性无统计学差异.

  • SLE患者淋巴细胞Caspase-3和Annexin V/PI的定量检测

    作者:李富荣;叶志中;戴勇;齐晖;任莉莉;洪小平;王新根

    为了研究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体外培养下细胞凋亡指标Caspase-3和Annexin V/PI的变化,使用AnnexinV联合PI染色和兀TC标记的Active Caspase-3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44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48 h后淋巴细胞(PBL)凋亡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在体外培养作用下,活动期SLE患者PBL凋亡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1),而静止期则无明显差别(P>0.05).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与淋巴细胞Caspase-3和AnnexinV/PI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活动期SLE患者PBL凋亡较正常人显著增高.淋巴细胞凋亡与SLE疾病活动指数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SLE存在体内凋亡或凋亡相关性免疫机制失调.

  • 慢性肾衰患者外周血IL-18水平及血液透析对其的影响

    作者:许勇芝;唐德燊;梁东;江黎明;刘华锋;刘海燕;陈孝文

    为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外周血IL-18表达量的变化以及血液透析(HD)对其表达的影响,选取10名健康志愿者及29例CRF患者,应用ELISA测定血浆IL-18水平,同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PBMC中IL-18 mRNA表达量.结果是未行HD的CRF患者血浆IL-18水平及PBMC IL-18mRNA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单次HD对CRF患者血浆IL-18水平及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但长期维持HD则可使CRF患者外周血IL-18水平及基因表达增高(P<0.05).提示外周血IL-18的高表达可能参与CRF的发病过程及HD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 粘膜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作者:徐鹏辉;高杰英

    粘膜免疫系统与系统免疫在许多方面都大不相同,其重要功能和独特性质成为免疫学研究的热点;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凋亡、肿瘤转移、炎症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粘膜相关趋化性细胞因子在粘膜上皮细胞分化发育及创伤愈合、粘膜淋巴细胞归巢并定居于粘膜特定部位、粘膜急慢性炎症、HIV感染等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研究粘膜免疫系统的特殊功能和独特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 蛋白质修饰与自身免疫

    作者:何成强;丁乃峥;李景鹏

    细胞内蛋白质翻译后需经多种修饰,以维持蛋白质正常的结构和生理活动.蛋白质的修饰受到严格的调节,即使对异常修饰的蛋白质,细胞可通过各种蛋白酶加以降解,因此不会对人自身造成损伤.有些蛋白经异常的翻译后修饰作用,可出现新的抗原表位而形成新的自身抗原,引致人体针对这些抗原的异常免疫应答,出现各种自身免疫病.文章列举与蛋白修饰有关的常见自身免疫病,及每种抗原的修饰方式.并以EAE、SLE和CIA等典型的自身免疫病为例,阐述蛋白修饰与自身抗原形成的关系,还初步探讨蛋白修饰诱导自身免疫的可能机制.

  • 感染性疾病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春;贾文祥

    新型疫苗,尤其是重组蛋白和DNA疫苗比传统疫苗更优越,但其免疫原性减弱,急需发展新的或改进的疫苗佐剂.佐剂对一些感染性疾病的疫苗研究及应用非常重要.根据佐剂的作用机制,可把佐剂分为免疫刺激性佐剂和疫苗传送系统两大类.免疫应答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会促进疫苗佐剂的研究发展.

  • 免疫系统衰老的研究进展

    作者:郝群;李大金

    衰老是机体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伴随着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以及感染、恶性肿瘤等的发病率增高,对于衰老免疫学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延缓衰老,改善老龄社会的生活质量.文章就衰老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细胞粘附分子以及细胞凋亡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衰老 免疫
  • B7-CD28家族分子的免疫调节功能

    作者:王盛典;陈列平

    T细胞活化不仅需要抗原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递呈细胞(APC)上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相互作用,同时还需要协同刺激信号.如果只有TCR介导的抗原特异性信号,而没有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不但不能有效活化,而且会处于无能(anergy)状态.协同刺激信号是通过T细胞上的协同刺激受体与相应配体相互作用而介导的.这些协同刺激配体和受体在结构上非常相似,同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别组成B7和CD28分子家族.其中经典的B7-1/B7-2-CD28/CTLA-4协同刺激途径对细胞的活化和耐受起关键性调节作用.而近年来新发现的协同刺激途径则对已经活化的效应性T细胞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新的B7样协同刺激分子,除表达于专职APC(professional APC)上外,大多数还诱导性表达于非淋巴组织细胞上,可能对外周组织中的T细胞反应具有调节作用.对协同刺激分子的深入研究,可以加深对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从而为临床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途径.

  • 慢性乙肝和肝癌患者HLA-DR抗原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分析

    作者:杨晓静;邹雄;王谦;王立水;张锑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状态使患肝细胞癌的危险增加100倍,HBV感染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1].

  • FTY720诱导小鼠外周淋巴细胞凋亡

    作者:张雷;朱彤;孙尔维;闵志廉;陈忠华

    FTY720(以下简称FTY),化学名2-amino-2-[2-(4-octylphenyl)ethyl]-1,3-propanediol hydrochloride,是一种新合成的免疫抑制剂.它是将冬虫夏草抽提物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成分ISP-I进行结构改造而成.

现代免疫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