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D28/B7共刺激信号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曲梅花

    T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一个是抗原特异的,由T细胞受体识别并结合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MHC-抗原肽的第一信号;第二信号是由T细胞上的CD28与抗原呈递细胞上的B7分子的结合而提供的.只有两个信号都存在时,T细胞开始增殖并分泌细胞因子.CTLA4是B7的另一个受体,它在T细胞活化时上调表达,其功能为抑制T细胞增殖.阻断或给予第二信号,可以人为调节免疫应答使之增强或抑制,对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阻断CD28/B7途径导致免疫耐受,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可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治疗.激活CD28/B7途径可应用于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侵犯免疫系统的肿瘤.

    关键词: CD28 B7 CTLA4 共刺激信号
  • RNA干扰供体大鼠库普弗细胞B7分子表达对受体大鼠淋巴细胞激活的影响

    作者:李涛;朱继业;柳枫;冷希圣

    目的:观察RNA干扰供体Lewis大鼠库普弗细胞(KC)B7分子表达对受体BN大鼠淋巴细胞增殖和生成IL-2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供体Lewis大鼠KC, 设计大鼠B7分子的干扰片段, 构建并鉴定含B7干扰片段的RNA干扰载体Psilencer 3.1H1-Neo-B7, 将RNA干扰载体转染供体大鼠的KC, 转染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KC上B7分子表达的变化. 将转染后的KC分为3组, 对照组(A); 空载体组(B); RNA干扰B7表达组(C). 分离培养受体BN大鼠的淋巴细胞, 将以上各组细胞分别与BN大鼠的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 采用MTT法检测各组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 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中IL-2的含量.结果: 分离培养的供体Lewis大鼠KC得率为5×107, 活率大于98%. 构建的RNA干扰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 RNA干扰KC后其B7的表达降低了22%(P<0.01). 将干扰B7表达的KC与BN大鼠的淋巴细胞进行共培养, 与对照组相比, 受体BN大鼠的淋巴细胞增殖降低了49%(P<0.01), 细胞培养上清中IL-2的分泌量下降了67%(P<0.01).结论:RNA干扰供体Lewis大鼠KC B7分子的表达可明显抑制受体BN大鼠淋巴细胞的增殖和IL-2的产生.

  • 共刺激分子B7在移植免疫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张丽;张东华

    B7家族成员是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其中对B7-1、B7-2分子的研究为深入,近年来,该家族中B7-H1、B7-H2、B7-H3、B7-DC、B7-H4等新成员也被陆续发现,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为T细胞活化提供所需的正性和负性共刺激信号,通过复杂的网络平衡作用决定终的免疫效应.随着器官移植的迅速发展,诱导对移植物的特异性耐受成为解决移植排斥的重要途径,正性共刺激通路B7/CD28通路、B7-H2/ICOS通路、B7-H3通路的过度活化,以及负性共刺激通路B7/CT-LA-4通路、B7-H1、B7-DC/PD-1通路、B7-H4/BTLA通路的发现,在移植免疫中意义尤为突出.

    关键词: B7 移植免疫
  • 解毒祛瘀滋阴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中CD28/B7表达的影响

    作者:卞华;吕芹;毛秉豫;陈志国;叶松山;王华

    目的:探讨CD28/B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及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的分子免疫学机制.方法:63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医组(32例)采用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中西医结合组(31例)采用解毒祛瘀滋阴法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均治疗3个月.另选2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CD28、B7-1、B7-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不同病情SLE患者PBMC表面CD2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B7-1和B7-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能显著降低B7-1、B7-2的表达(P<0.05,P<0.01),升高CD28的表达(P<0.01),且B7-2分子的改善优于治疗后西医组(P<0.05).同时SLE患者PBMC表面B7-2分子表达水平与SLE病情活动指数呈直线正相关(r=0.76,P<0.01);B7-1及CD28与SLEDAI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D28/B7共刺激途径在SLE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影响CD28/B7共刺激信号传导可能是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SLE的机理之一.

  • 协同刺激分子B7和细胞毒T细胞抗原-4与临床疾病

    作者:官慧

    未致敏T细胞的活化至少需要两种信号,只有在两种信号同时存在时,T细胞才能有效活化、增殖,进而分泌细胞因子或发挥细胞毒性作用.第一信号由T细胞受体识别抗原产生,经CD3分子将信号传导至细胞内;第二信号是非抗原依赖性的“协同刺激信号”,它是由抗原呈递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相互作用而提供的.这些协同刺激分子中重要的是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B7分子和T细胞表面的CD28、细胞毒T细胞抗原-4.

  •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28/B7分子mRNA的表达

    作者:弓娟琴;陈志强;胡兹嘉;李文忠

    目的:探讨CD28/B7分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5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8、B7-1和B7-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5例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CD28的阳性表达率(22.86%)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70.00%),差异非常显著(P<0.001);B7-2的阳性表达率(82.8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3.33%),差异显著(P<0.01);活动期SLE组CD28的平均表达水平(0.194 5±0.207 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423 8±0.105 3),差异显著(P<0.05);B7-2的平均表达水平(0.867 5±0.257 5)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489 8±0.307 2),差异非常显著(P<0.01);35例活动期SLE患者中仅有2例B7-1呈阳性表达.结论:CD28/B7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与SLE患者淋巴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APC)的功能变化有关.B7-1低水平与B7-2的高水平表达表明,SLE患者T细胞的活化可能主要是通过CD28与B7-2的交联传递共刺激信号,介导以Th2型反应为主的免疫应答反应;B7-2的表达水平可能与SLE疾病的活动性有一定的相关性.CD28mRNA的低水平表达可能与外周血CD28+T细胞凋亡增加或迁移到炎症部位有关.

  • B7反义肽抑制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

    作者:陈晋;熊思东;张瑞华;储以微;郑秀娟

    目的:探讨B7反义肽竞争抑制CD28-B7共刺激通路、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为该反义肽在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固相合成法合成含有MYPPPY motif的B7反义肽N'-EFMYPPPYLD-C',纯度95%,分子量(MW)为1 271.6;用灭活的C57(H-2d)脾细胞和体外培养新生C57心肌细胞作为刺激细胞,以适当浓度的B7反义肽处理刺激细胞后,再与BALB/C(H-2d)脾细胞作为应答细胞进行混合培养,观察此反义肽在体外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用此反义肽预封闭新生C57小鼠心肌后,移植到BALB/C小鼠耳后,观察此反义肽在体内抑制移植排斥反应、延长心肌移植存活的情况.结果:B7反义肽能抑制前述两种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抑制率分别为38.4%和36.6%;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此反义肽预处理过的新生C57小鼠心肌,移植到BALB/C小鼠,可较对照组平均延长5.4天(n=6,P<0.001).结论:人工合成的B7反义肽在体外可以通过抑制CD28-B7共刺激通路,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可用于延长心肌移植物存活,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移植免疫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mB7-1重组真核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金洪娟;王权;所剑

    目的 构建mB7-1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B16细胞中的瞬时表达情况.方法 提取小鼠脾细胞mRNA,PCR法获得mB7-1片段,与pcDNA3连接,并进行酶切鉴定及测序.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鼠B16细胞,检测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完成mB7-1-pcDNA3重组载体连接及鉴定,基因测序与Genebank一致,并转染至B16细胞,检测到基因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mB7-1-pcDNA3真核表达载体,获得mB7-1表达细胞系,为研究其抗瘤效应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B7 共刺激 肿瘤免疫
  • B7家族成员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玉静;董万利

    B7分子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表达于多种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上.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B7分子与T细胞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可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从而调节和控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免疫应答.B7家族成员在感染、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选择性阻断协同刺激分子有望能成为临床治疗这些疾病的一种新途径.近年来,B7H3、B7H4和B7H6等新的协同刺激分子的发现使B7家族变得更加多元化,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对B7家族各成员的特点和免疫调节机制的认识不断发展,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更好的前景.

    关键词: B7 协同刺激分子
  • 074 GPI锚的结构、功能及GPI锚定B7分子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熊茂林

    GPI锚定蛋白是一种通过GPI结构锚定于细胞膜表面而不跨越其磷脂膜双层的蛋白.利用GPI结构能将目的蛋白B7(CD80)分子直接整合到肿瘤细胞表面,因为不需要自身合成B7,克服了传统基因转导法诸如基因转染效率低又耗时,以及转染后可能不表达等缺点,肿瘤细胞提供了共刺激信号激发免疫系统,诱导抗肿瘤免疫,在临床应用上有广阔的前景.

  • 转染人CTLA-4细胞的对树突状细胞B7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玮丽;陈永井;孙中文;徐耀瑜;胡玲玲;张学光;邱玉华

    从PHA活化的人外周血T细胞中抽提总RNA,经RT-PCR扩增出CTLA-4的全长基因,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CTLA-4,经PCR及电泳鉴定后感染包装细胞293T.收集培养上清感染L929细胞.用Zeocin选择培养.经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术进行筛选,获取稳定表达CTLA-4分子的细胞株CTLA-4/L929.将CTLA-4/L929经丝裂霉素处理后与体外细胞因子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共同孵育.分别于24、48及72 h,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树突状细胞B7-1和B7-2分子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EGZ-Term/CTLA-4的PCR产物长约700 bp,与人CTLA-4基因的长度一致.经Zeocin选择及多次亚克隆化培养,CTLA-4基因转染细胞CTLA-4/L929稳定表达膜型CTLA-4分子.以其为刺激细胞与树突状细胞共同培养后,可明显下调树突状细胞B7-1的表达,但对B7-2的表达没有影响.本研究获得的CTLA-4基因转染细胞株,为进一步探讨CTLA-4及其配基分子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与机制提供了手段.

  • B7-CD28家族分子的免疫调节功能

    作者:王盛典;陈列平

    T细胞活化不仅需要抗原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与抗原递呈细胞(APC)上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相互作用,同时还需要协同刺激信号.如果只有TCR介导的抗原特异性信号,而没有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不但不能有效活化,而且会处于无能(anergy)状态.协同刺激信号是通过T细胞上的协同刺激受体与相应配体相互作用而介导的.这些协同刺激配体和受体在结构上非常相似,同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别组成B7和CD28分子家族.其中经典的B7-1/B7-2-CD28/CTLA-4协同刺激途径对细胞的活化和耐受起关键性调节作用.而近年来新发现的协同刺激途径则对已经活化的效应性T细胞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新的B7样协同刺激分子,除表达于专职APC(professional APC)上外,大多数还诱导性表达于非淋巴组织细胞上,可能对外周组织中的T细胞反应具有调节作用.对协同刺激分子的深入研究,可以加深对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从而为临床提供新的免疫治疗途径.

  • CD28:CTLA4/B7及CD40/CD40L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刘隽;李晓红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累及肠道的免疫反应异常性疾病,T细胞功能失调与IBD发病密切相关.CD28:CTLA4/B7及CD40/CD40L是重要共刺激分子,对调节免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能在IBD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 趋化因子MCP-3基因和B7基因共转染诱导抗大肠癌主动免疫

    作者:胡锦跃;朱建高;李官成;王文蒙;李跃辉;孙去病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MCP-3(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3)和B7基因共转染诱导抗大肠癌主动免疫的可能性.方法:用脂质体将小鼠MCP-3和B7(B7.1)基因导入小鼠大肠癌CMT93细胞,G418筛选抗性克隆,RT-PCR检测B7和MCP-3的表达,趋化实验检测MCP-3的功能.体内实验观察基因修饰瘤细胞(CMT93/B7+MCP-3)的成瘤性、免疫小鼠后所诱导的针对CMT93的免疫保护及其作为疫苗治疗已形成肿瘤的疗效.结果:RT-PCR检测发现CMT93/B7+MCP-3瘤细胞有B7和MCP-3的表达,而且所表达的MCP-3有良好的趋化活性.CMT93/B7+MCP-3的成瘤性显著下降(P<0.01).经CMT93/B7+MCP-3免疫的小鼠获得对CMT93的免疫保护(P<0.05).作为疫苗CMT93/B7+MCP-3能抑制接种早期肿瘤的生长.结论:共转染MCP-3和B7基因能有效诱导抗大肠癌主动免疫,共转染的瘤细胞作为疫苗治疗已形成的肿瘤有一定的疗效.

  • p53抗原肽及B7重组痘苗病毒抗肿瘤的研究

    作者:张克强;杨靖清;侯春梅;唐佩弦;毛宁

    目的:探索点突变p53抗原肽重组痘苗病毒诱导的抗瘤免疫效应,以及B7对之的加强作用,为重组抗原肽疫苗用于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人135位Cys→Tyr点突变p53为肿瘤相关抗原模型,观察包含该点突变p53抗原肽p53125~145的重组痘苗病毒rVV-p53M单独和联合应用表达B7的重组痘苗病毒rVV-B7诱导的CTL及对荷瘤小鼠的免疫保护和治疗效应。结果:以rVV-p53M经静脉免疫BALB/c小鼠能够诱导以CD8+T细胞为主的特异性CTL。rVV-p53M能够保护部分小鼠免遭致死剂量的肿瘤细胞攻击。以rVV-p53M治疗荷瘤小鼠,可显著延长小鼠平均存活时间。rVV-B7与rVV-p53M以1:1的比例混合接种可加强r VV-p53M诱导的抗瘤免疫反应。结论:以痘苗病毒为载体的p53抗原肽疫苗可代替人工合成抗原肽,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共刺激分子B7与肿瘤抗原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

  • 新型共刺激分子B7RP-1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伟;张学光

    B7RP-1(B7 related protein 1)是B7家族的新成员,可持续表达于B淋巴细胞表面.它与其特异性受体ICOS(Inducible costimulator)的结合在机体再次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T细胞的增殖、活化、Th2型细胞因子分泌以及B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分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B7RP-1/ICOS信号途径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抗移植排斥等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ICOS B7RP-1 B7
  • 中华眼镜蛇毒因子对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MHC-Ⅱ和B7影响

    作者:吴蔚;朱晓星;杨康;白云

    目的 探讨中华眼镜蛇毒因子(CVF)消耗补体对小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MHC-Ⅱ和B7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Balb/c至C57小鼠颈部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的动物模型,CVF实验组经静脉注射中华眼镜蛇毒因子以消耗受体血清中补体,观察移植心存活时间,并从CVF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抽取12只小鼠于术后3、5和7 d定时处死,对比观察移植心急性排斥反应程度,以及MHC-Ⅱ、B7-1和B7-2的表达情况.结果 CVF实验组,其移植心存活时间显著延长,平均达(26.2±s 1.7)d,与对照组(8.4±0.4)d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移植心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CVF实验组病变明显较对照组轻(P<0.01);MHC-Ⅱ类分子和B7-1、B7-2共刺激分子总体表达及单个细胞表达值CVF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中华眼镜CVF清除受体血清中补体可抑制小鼠同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降低MHC-Ⅱ、B7-1、B7-2的表达,显著延长移植心存活时间.

  • B7联合HSV-TK基因对大鼠乳腺癌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烈;卫立辛;王飞;曹贵松;钱其军;杨广顺;郭亚军;吴孟超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TK)和共同刺激因子B7基因联合使用对乳腺癌动物模型的体内治疗作用. 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分别携带HSV-TK,B7及HSV-TK/B7双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以SHZ-88细胞株建立乳腺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TK组、B7组及TK/B7组,每组20只.2周后于瘤体内分别注射转染有空载体及不同的重组载体的乳腺癌细胞,3 d后于腹腔内连续注射无环鸟苷(GCV) 15 d(50 mg.kg-1.d-1 ),观察肿瘤体积、荷瘤生存时间的变化和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B7组、TK/B7组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 与对照组相比, TK组、B7组肿瘤生长减缓,体积减小, 荷瘤生存期延长,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TK/B7组尤为显著(P<0.01);TK组与B7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结论: HSV-TK,B7基因联合治疗乳腺癌动物模型,能直接杀伤肿瘤, 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动物的生存期.

  • B7基因联合导入对自杀基因靶向化疗作用影响的电镜观察

    作者:王烈;曹贵松;卫立辛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SV tk)、B细胞活化抗原(B7)联合基因治疗乳腺癌的协同性.方法:将SHZ-88乳腺癌细胞在SD乳鼠上致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tk组、B7组及tk+B7组,每组10只.3周后瘤体内分别注射空载体0.2 m1或转染有GcTKpSN、pB7SN和GcTKpB7SN基因的SHZ-88细胞约5×106个,并按50 mg@kg-1@d-1腹腔内注射羟甲基无环鸟苷(GCV)治疗1 5 d,标本以透射电镜观察.结果:tk组观察到大量乳腺癌细胞凋亡,B7组肿瘤细胞周围有淋巴细胞聚集,混合组不仅观察到肿瘤细胞凋亡,而且在凋亡的肿瘤细胞旁可见淋巴细胞的聚集.结论:HSV-tk、B7联合基因治疗可能具有诱发肿瘤细胞凋亡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的双重作用.关健词乳腺肿瘤;基因,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B7;基因治疗

  • mB7AP-exCD40L融合蛋白的分子设计及其在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和生物活性

    作者:陈晋;储以微;邵先安;任学芳;张洪勇;高海峰;何球藻;熊思东

    目的小鼠B7反义肽与小鼠CD40L胞外区融合蛋白(mB7AP-exCD40L)的分子模拟设计及其酵母表达体系的建立,研究其酵母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方法分子模拟设计mB7AP-exCD40L;构建pPIC9K-mB7AP-exCD40L质粒并用电击法转化Pichia pastoris GS115.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研究mB7AP-exCD40L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构建的重组Pichia pastoris实现了mB7AP-exCD40L的分泌表达,表达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约2.6×103,对MLR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分子模拟设计的mB7AP-exCD40L在Pichia pastoris表达体系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B7AP-exCD40L在抗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51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