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α-半乳糖苷酶及其在输血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高新;章扬培

    α-半乳糖苷酶(α-galactosidase,α-Gal, E.C.3.2.1.22)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外切糖苷酶,传统上划分为两类异构酶,即α-半乳糖苷酶A和α-半乳糖苷酶B.在体内,α-半乳糖苷酶A水解以α-半乳糖残基为末端的糖复合物,而α-半乳糖苷酶B则水解以α-N-乙酰-氨基半乳糖残基为末端的聚糖及糖蛋白、糖脂等复合物,因而它实际上是一种α-N-乙酰-半乳糖胺酶.近年来,对于这两种异构酶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应用于人血型转换、异种器官移植及溶酶体贮积病的病理研究等方面,已展示出α-半乳糖苷酶在临床应用上的诱人前景.

  • 溶酶体贮积病累及心脏的临床表现

    作者:田庄;郭潇潇

    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器,其内含有60多种酸性水解酶,这些酶发生数量或功能异常时就会导致特定生物分子不能被正常降解,从而贮积在组织细胞内,引发一系列疾病统称为溶酶体贮积症(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LSD)[1]。 LSD 的心脏受累比较常见,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对几种主要累及心脏的LSD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提高对这些疾病的认识。

  • 串联质谱检测干血滤纸片多种溶酶体酶活性方法的建立

    作者:占霞;顾学范;琳娜;叶军;邱文娟;韩连书;张惠文;梁黎黎

    目的:建立串联质谱法测定干血滤纸片中半乳糖神经酰胺酶( GALC)、酸性α-葡萄糖苷酶( GAA)、α-半乳糖苷酶( GLA)、α-L-艾杜糖苷酸酶( IDUA)活性。方法方法学建立。收集2013年7月、11月在上海市新华医院新生儿筛查中心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的2175份干血滤纸片标本和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在新华医院儿科就诊的20例溶酶体贮积病( 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s,LSDs)患儿干血滤纸片样本。干血滤纸片提取液与酶底物及内标孵育后,经液液和固相萃取,氮气吹干,复溶后串联质谱分析酶反应产物和内标,计算酶活性。评价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和低检测限;检测2175份新生儿-干血滤纸片样本,0.5~99.5百分位数法确立4种酶活性参考区间;同时检测20例LSDs患儿干血滤纸片样本进行临床验证。结果酶活性测定批内和批间精密度为1.7%~11.8%,批内和批间准确度为85%~115%,产物和内标实测浓度比值与添加的理论浓度比值线性系数为0.997~0.999。 GALC、GAA、GLA和IDUA的低检测限分别为0.03μmol/( L· h)、0.09μmol/(L· h),0.12μmol/(L· h),0.16μmol/(L· h);初步确定新生儿酶活性参考区间分别为GALC[0.51~8.51μmol/(L· h)],GAA[1.99~22.22μmol/(L· h)],GLA[1.68~41.59μmol/(L· h)],IDUA [2.36~19.21μmol/(L· h)];20例LSDs患儿酶活性明显低于参考区间,串联质谱法能有效检出Krabbe、Pompe、Fabry、MPSⅠ患儿。结论成功建立了串联质谱法检测干血滤纸片中GALC、GAA、GLA、IDUA活性。(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761-765)

  • 两个新发现的致Fabry病基因突变位点

    作者:安贵鹏;安丰双;张运;邹永新;张澄;姜红;冯进波;王荣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Fabry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基因型与临床表现型的关系.方法 临床诊断的Fabry病先证者两例,分别收集各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DNA样本.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DNA样本的7个外显子及其相邻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对基因改变阳性者,分析其临床表现与基因改变的关系.结果 在两个先证者的5′非蛋白质编码区分别发现G1168A、G1170A突变,而正常对照在该位点未发现异常.在一先证者的家族成员中,发现了3个致病突变携带者.而在另一先证者的家系成员中,未发现致病突变携带者,故该先证者为一散发病例.女性杂合子有一定程度的酶活性残留,其临床症状轻于男性患者.结论 GLA基因的5′非蛋白质编码区参与了该病的发生.性别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病的临床表现.

  • 粘多糖贮积症Ⅰ型的酶学诊断与产前诊断

    作者:王和

    粘多糖贮积症是溶酶体贮积病的一种.它是因为溶酶体内的不同水解酶缺乏,导致粘多糖在体内多个脏器和组织中堆积,而形成的疾病.粘多糖贮积症包括数种亚型,各亚型的临床表现虽然有些相似,但是由于不同的基因突变可导致不同酶活性缺乏的遗传病,所以在基因或酶学诊断与产前诊断上完全不同.

  • 多种硫酸酯酶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孟岩;张为民;施惠平;姚凤霞;邱正庆;杨涛;赵时敏;黄尚志

    目的 总结分析2例多种硫酸酯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硫酸酯酶活性及硫酸酯酶修饰因子1(SUMF1)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2例患儿中例1男,5岁6个月;例2女,5岁2个月,来自2个不同家系,皆因自幼发育落后,伴智力、运动、语言倒退来院就诊.二者都有面容改变、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骨骼畸形及皮肤干燥脱屑等多脏器损害表现,病情进展迅速.骨骼X线提示多发性骨发育不良,尿甲苯胺蓝试验强阳性.采用荧光-人工合成底物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浆或白细胞、成纤维细胞中硫酸酯酶活性;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针对SUMF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DNA-PCR方法扩增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2例患者临床表现符合多种硫酸酯酶缺乏症,酶学检测证实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浆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至少3种硫酸酯酶活性明显降低;SUMF1测序发现例1的基因型为c.793_794insAGT(p.F265X)/c.1045C >T (p.R349W),例2的基因型为c.1046G>C(p.R349P)/c.451A >G (p.K151E).其中c.793_794insAGT、c.1046G>C和c.451A>G为未见报道的新突变.结论 多种硫酸酯酶缺乏症导致神经、骨骼、皮肤等多脏器损害,患者临床表现复杂,需要通过多种硫酸酯酶活性检测和SUMF1基因突变检测明确诊断.2例多种硫酸酯酶缺乏症患者的3个SUMF1突变为新突变,提示我国患者基因突变谱可能不同于其他国家.

  • 黏多糖贮积症47例的常见酶学分型

    作者:张惠文;王瑜;叶军;邱文娟;韩连书;高晓岚;顾学范

    目的 对临床疑似黏多糖贮积症患儿进行常见酶学分型.方法 收集70例临床疑似黏多糖贮积症的患儿,临床疑似黏多糖贮积症的指征包括:生长落后,丑陋面容,骨骼畸形,肝脾增大,智力落后,关节僵硬/松弛等.收集疑似黏多糖贮积症患儿外周血,分离白细胞后,用人工荧光底物法和生物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导致Ⅰ,Ⅱ,ⅣA,ⅣB,Ⅵ及Ⅶ缺陷的酶,α-L-艾杜糖酶,艾杜糖醛酸硫酸酯酶,半乳糖胺-6-硫酸硫酸酯酶,β-半乳糖苷酶,芳基硫酸酶酶B及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结果 在70例可疑患儿中,共确诊黏多糖贮积症47例,其中Ⅰ型7例(占确诊黏多糖贮积症例数的15%),Ⅱ型28例(59%),ⅣA型12例(26%),未发现ⅣB,Ⅵ及Ⅶ型的患儿.黏多糖贮积症Ⅱ型患儿临床表型多样,ⅣA型患儿中67%有典型的关节松弛表现.结论 Ⅱ型可能是中国人黏多糖贮积症中主要的一型,其他较常见的是ⅣA型和Ⅰ型.

  • 天冬氨酰基葡萄糖胺尿症一家系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玉洁;邹丽萍;孟岩;张颖;石秀玉;鞠俊;杨光;胡琳燕;陈小桥

    目的 探讨天冬氨酰基葡萄糖胺尿症(AGU)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家系2例AGU同胞患儿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本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酶学特征和基因突变特点.结果 病例1为先证者,男,1岁8个月,因“发热伴肝、脾肿大9d”入院.患儿营养状态中等,发育正常.血常规示血红蛋白78.0 g/L、红细胞3.18×1012/L、白细胞4.06×109/L、中性粒细胞0.236、淋巴细胞0.631、血小板34×109/L、C反应蛋白17 mg/L.血生化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7.1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74.1 U/L、血清白蛋白32.8g/L、直接胆红素10.5 μmol/L、乳酸脱氢酶301.7 U/L.骨髓细胞学检查示反应性骨髓细胞形态改变;外周血及骨髓涂片中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头颅MRI显示髓鞘发育不良.外周血白细胞天冬氨酰氨基葡萄糖苷酶(AGA)活性5.7 nmol/(g·min)[正常值>26.6 nmol/(g·min)].基因分析显示患儿AGA基因第3外显子存在一个杂合变异位点c.392C> T(p.S131L),为未报道的新突变,来自父亲,未检测到母源基因突变.先证者经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无效,1个月后死亡.例2为先证者的哥哥,4岁时因发热,肝、脾肿大就诊,反复呼吸道感染,智力倒退,行为异常,头颅MRI显示双侧大脑、小脑及脑干广泛对称性白质损害,6岁时死亡.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尚未报道,国外报道22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语言发育障碍是多数患儿被父母注意的首个临床症状.结论 AGU缺乏特异性症状,对于不明原因的语言落后伴智力进行性低下的患儿应考虑AGU的可能,争取酶学及基因诊断.c.392C>T(p.S131L)为AGA基因的一种新突变.

  • 重组α葡萄糖苷酶治疗糖原贮积症Ⅱ型五例的效果观察

    作者:徐玲玲;张丽丹;梁玉坚;唐雯;黄雪琼;裴瑜馨;程玉才;黄慧敏;张成

    目的 总结糖原贮积病Ⅱ型(GSDⅡ)使用重组α葡萄糖苷酶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5例(青年型3例、婴儿型2例)GSDⅡ的病例资料.例1女,15月龄发病;例2男,20月龄发病;例3女,为例2的姐姐,47月龄发病;例4男,5月龄发病;例5男,1月龄发病.5例患儿分别于32、31、56、34、3月龄开始每2周予1次20 mg/kg重组人α葡萄糖苷酶治疗了19、9、4、5、5剂.对患儿的治疗效果予以观察.结果 患儿酶替代治疗前常规予地塞米松预防过敏反应,例1有1次因酶替代治疗前未使用地塞米松,出现心率快,血压高的不良反应,余输注无不良反应.所有患儿每次酶替代治疗后呼吸情况和四肢肌力都有好转,四肢肌力改善更明显,例2成功撤离呼吸机,例1、例4脱机时间逐步延长,例1行气管切开接呼吸机治疗,例4尝试改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结论 重组α葡萄糖苷酶替代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可明显改善GSDⅡ的肌力及呼吸功能.

  • 戈谢病的治疗进展

    作者:臧晏;施惠平

    戈谢病(Gaucher disease , GD)是溶酶体贮积病storage disease, LSD)中常见的一种,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882年由法国医生Philipe Gaucher首先报道而得名.50年后Aghion发现由于葡萄糖脑苷酶(glucocerebrosidase, GC)在肝、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内蓄积所致.Brady等[1]在1964年发现葡萄糖脑苷脂的贮积是由于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葡萄糖脑苷脂酶(glucerebrosidase, GBA)缺乏所致,为戈谢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婴儿晚期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一例报告

    作者:张巍;王朝霞;袁云

    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病,致病基因(ALRSA)定位于22q13.3,ARSA突变导致芳基硫酸酯酶A(ASA)活性下降,其作用底物硫酸脑苷脂大量堆积,出现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脱髓鞘改变.依据起病年龄,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分为婴儿晚期型、青少年型和成年型,我们报道一例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婴儿晚期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 法布莱氏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莉娟;章扬培

    法布莱氏病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由定位于Xq22的α-半乳糖苷酶A(alpha-galactosidaseA,α-GalA)基因突变使酶失活造成.α-GalA的缺乏导致N-脂酰鞘氨醇己三糖苷在全身细胞、组织和器官中累积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并进一步导致心、肾功能衰竭和神经系统紊乱而死亡.一般检测血浆、尿和外周血白细胞中α-GalA的活性和蛋白含量作为诊断法布莱氏病的指标.治疗方法有止痛、酶替代疗法、肾移植、分子伴侣和竞争性抑制剂及基因疗法.利用转基因技术及其他一些前沿技术,将有可能彻底消除这种长期困扰人类的溶酶体贮积病.

  • 遗传代谢性疾病相关孤儿药研究进展

    作者:陈乡;刘露;周文浩

    遗传代谢性疾病绝大部分为罕见病.由于此类罕见病的发病机制特殊,临床表型复杂,药物研发的针对性强.因此,本文以具体疾病为例,综述遗传代谢性疾病相关孤儿药的种类,主要包括酶反应相关疗法、底物减少疗法和小分子疗法等.除阐述FDA批准的孤儿药研究历史和相关特性之外,还列举了部分正处于研发阶段的药物,以及相关假说.希望能为此类疾病的孤儿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 奥利普酶α治疗成年人酸性鞘磷脂酶缺乏症开始Ⅱ/Ⅲ期临床试验

    作者:

    赛诺菲-健赞公司开始Ⅱ/Ⅲ期临床ASCEND试验,用奥利普酶α(olipudase alfa)治疗罕见病成年人酸性鞘磷脂酶缺乏症(acid sphingomyelinase deficiency,ASMD),又称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NPD)。ASMD是溶酶体贮积病,由于酸性鞘磷脂酶缺乏引起鞘磷脂在体内多个器官中累积,常见肝脾肿大、肝功异常、浸润性肺病、出血、心血管病和骨病及生长延缓。目前尚未有批准的有效治疗药物。该试验是多国、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评价奥利普酶α静脉注射,1次/2周,治疗ASMD的疗效、安全性、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入选36名患者,测定此药对脾大小、肺功能等的影响,完成52周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再接受扩展期的治疗。

  • 戈谢病及其酶替代治疗药物——伊米苷酶

    作者:李嘉;郑京京;朱珠

    戈谢病(Gaucher disease)是近50种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病(LSDs)中常见的酶缺失疾病~[1],1882年由法国医生Phil-ippe Gaucher首先报道而得名.戈谢病属于罕见疾病,全世界约有4~6万患者.由于伊米苷酶酶替代治疗价格昂贵,国内起步较晚.世界健康基金会援助项目和中华慈善总会罕见病救助办公室自1999年起为中国的戈谢病患者提供免费伊米苷酶治疗,迄今为止已有百余患者改善了生活质量.

  • 溶酶体贮积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吴希如;包新华

    溶酶体贮积症(1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s,LSDs)是一组遗传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溶酶体内的酶(主要是酸性水解酶)、激活蛋白、转运蛋白及溶酶体蛋白加工校正酶的缺乏,引起溶酶体功能缺陷,致使代谢物在组织器官贮积所导致的疾病.

  • 溶酶体贮积病

    作者:

    Lysosomal storage disorders (LSDs) are genetic defects caused by lysosomal hydrolase deficiencies. These deficiencies lead to substrate accumulation affecting cells, tissues and organs. Detecting abnormal compound excretion and deficient enzymes assist diagnosis of these disorders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This mini review summarizes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d diagnostic workup of LSDs and updates the new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 4岁发病的Fabry病1例

    作者:刘玉鹏;黄昱;王峤;吴桐菲;马艳艳;李溪远;宋金青;杨艳玲

    Fabry病是由于溶酶体水解酶α-半乳糖苷酶A基因缺陷导致的X连锁隐性脂质贮积病,患者体内酰基鞘鞍醇三己糖进行性贮积,导致周围神经性疼痛,心、脑、肾、眼等多脏器损害,严重者可于青壮年死亡.但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Fabry病早期诊断困难.本文报道1例男性患儿,4岁起出现双脚脚趾间断性刀割样疼痛,近2年加重伴双手手指胀痛,11岁时来院就医.患儿病程7年,曾接受多种止痛药物治疗无效,尚未出现心、脑、肾、皮肤、眼等脏器合并症,常规生化、免疫、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脑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困难.外周血白细胞α-半乳糖苷酶A活性显著降低[1.0 nmol/(h·mg protein),正常对照值24.5 ~ 86.1 nmol(h·mg protein)],符合Fabry病诊断.基因分析显示,患儿α-半乳糖苷酶A基因ⅣS6 +2 T>C剪切突变,其母亲及妹妹未携带相同突变,证实ⅣS6 +2 T>C为新发突变.我国Fabry病发生情况不详,患者多起病隐匿,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出现发作性肢体疼痛及多脏器严重损害,引起尿毒症、心肌病、卒中,残障率及死亡率很高,早期的鉴别诊断至关重要.α-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是诊断Fabry病的关键,基因突变分析有助于确诊并指导家系的遗传咨询.

  •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

    作者:邓均;蒲晓允

    造血干细胞(HSC)作为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具有较大的疾病治疗潜能,基因治疗临床方案近1/3涉及到HSC [1].替换性基因转移可用于治疗造血系统遗传性疾病,包括血红蛋白病、免疫缺陷综合征、溶酶体贮积病和糖原贮积病等,也适应于造血系统的一些获得性疾病,包括抗癌化疗所诱导的骨髓抑制[2],由于癌基因活化所致的白血病[3]和病毒诱导性疾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4].

  • 成人型戈谢病2例

    作者:张宗利;高延超;郑立杰

    戈谢病(Gaucher disease)是溶酶体贮积病(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LSD)中常见的一种,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882年由法国人Gaucher首次报道.我院收治2例成人型戈谢病,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