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减影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比较数字与双能量两种减影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行头颅CTA检查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检查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18例,对照组行双能量减影CTA技术,观察组行常规数字减影CTA技术,比较两组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减影成功率为17例(94.44%),对照组减影成功率为18例(100%),两组减影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图像质量低于观察组,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显著,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双源CT技术的发展,双能量减影CTA技术在脑血管成像中图像质量优于数字减影CTA技术,双能量减影CTA技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CTA与MRA对脑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CTA、MRA两种方法诊断动脉瘤的优缺点,探讨非侵入性CTA和MRA的符合率。方法对收治的13例怀疑动脉瘤患者同时作CTA、MRA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结果。结果 CTA能够发现大全部的动脉瘤,为以后的手术或者栓塞提供充足的影响学信息;MRA对于诊断较小的动脉瘤(直径≤2.5mm)有一定的困难,容易漏诊。结论 CTA可初步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可疑动脉瘤,有必要再行DSA进行确诊。随着更多的三维重建技术的出现,敏感性与特异性不断的提升了,未来CTA可能会成为动脉瘤术前检查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CTA MRA 脑动脉瘤
  • 阑尾类癌的病理、诊断及外科治疗

    作者:杨维良;李胜龙

    阑尾类癌(CTA)是阑尾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黏膜上皮下嗜银细胞(亦称嗜铬细胞、Kultschitzsky细胞),又称嗜银细胞瘤.胃肠道类癌中,也以CTA多见,占45%~50%.其发病率较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临床误诊率高;确诊多靠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因此,特别要熟悉CTA的病理特性,对提高术中确诊率和选择合适的术式实属必要.

  • 肿瘤睾丸抗原BORIS研究进展

    作者:宋勇飞;方梦蝶;任娟;张衍梅

    在世界卫生组织疾病统计中,肿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很高,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肿瘤细胞中特异和异常表达的因子是肿瘤诊疗的潜在靶标.肿瘤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印记位点调节物兄弟因子(the brother of the regulator of imprinted sites,BORIS)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BORIS通过调节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影响原癌基因cMYC、乳腺癌基因BRCA1等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改变肿瘤细胞生物学活性和分化干性,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侵袭.本文综述了BORIS在癌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BORIS在癌症诊疗中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张吉桂

    颅内动脉瘤是发生于颅内动脉血管壁上的异常膨起.绝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一旦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数经DSA或CTA可得到确诊.多发生于Willis环大动脉分叉的部位,发生的原因与先天性动脉壁肌层薄弱以及后天动脉硬化、高血压、感染、创伤等因素有关.

  • CTA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常见疾病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红迁

    目前,随着螺旋CT的广泛使用,主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造影术(CTA)的应用对诊断及临床工作的帮助越来越明显.而主动脉备类疾病对主动脉壁的结构改变各有特点,为了能明确判定主动脉各种疾病的特征及异同,本研究就主动脉常见疾病的基本特征及应注意的区别作一综述.

  • CTA在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症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詹志勇;王大维;张鹏;倪彩红

    目的:分析CTA在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症介入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12月所接诊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症52例作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实验组(CTA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ABI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中实验组ABI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动脉硬化栓塞症介入治疗中,CTA应用价值大。

  • 护理干预对冠脉CTA的影响

    作者:蒋雅媛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冠脉CTA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行冠脉CTA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检查成功率为96.67%,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脉CTA检查患者全面护理可确保患者的检查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护理 冠脉 CTA 影响
  • 椎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修振志

    目的:探讨椎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后循环缺血(PC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确诊收治的63例PCI患者行椎动脉CTA检查,对椎动脉的起始、走行、血管腔狭窄及周围压迫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3例PCI患者CTA检查检出椎动脉异常者59例(93.7%),其中血管纤细42支,血管走行及开口异常35支,动脉狭窄110段,椎动脉闭塞9段,椎体骨质增生压迫血管104段。结论椎动脉CTA检查在PCI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128层CT下行心脏CTA的护理体会

    作者:时秀霞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行冠脉成像的护理技术.方法 通过运用检查过程中各期的护理,对 432 例冠心病患者行冠脉血管成像.结果 4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并获得质量较高的图像,余六例因各种原因而影像图像质量.结论 影响128层螺旋CT冠脉血管成像的原因很多,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关键词: 心脏 CTA 护理
  • 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研究

    作者:董薇薇;朱晓敏;王志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均进行血Hcy与颅脑CTA检查.根据CTA结果分为颅内外动脉无狭窄组、颅内外动脉狭窄组;后者分为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和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组.将各组间血Hcy水平进行比较.根据血Hcy水平分为血Hcy正常组和高Hcy血症组,将两组间颅动脉狭窄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颅内外动脉均有狭窄组血Hcy水平显著高于无颅内外动脉狭窄组(P<0.05);单纯颅外动脉狭窄组血Hcy水平与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cy正常组相比,高Hcy血症组中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增高(P<0.05).结论 血Hcy水平升高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密切相关,是颅内外动脉狭窄病变的危险因素,对于颅内、颅外动脉的损伤无选择性.

  • CTA三维重建的研究与展望

    作者:翟争峯;蒲立新;曲建明;高忠军

    CT血管造影(CTA),又叫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是脑血管造影的三大方法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之一,由于其无创性,完成速度快、分辨率高以及所用造影剂容易通过肾脏排泄等优点,使CTA在近些年得到飞速发展.CTA三维重建可显示脑血管病变的三维形态,方便了医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病灶以及其周围组织,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与准确性.首先讨论CTA在国内外临床上的应用;其次对CTA三维重建过程中去骨算法进行阐述,并对去骨后的绘制方法进行简要综述;后对CTA三维重建未来进行展望.

  • 头部CTA一键去骨算法研究

    作者:陈卓;翟争峯;蒲立新

    基于对目前去骨算法的研究发现,算法大多都存在各自的缺点,例如计算量大、效率较低,鲁棒性较差,有些算法则是受到操作者个人经验和偏见的影响较严重.因此,提出了一种头部CTA一键去骨算法,该算法完全是自动去骨,用户操作简便,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此算法主要是基于阈值分割、阈值平滑、边缘检测、形态学运算、去噪等一系列图像处理基本算法进行改善,得到一键去骨算法.从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去骨和血管提取准确率高、运行速度快、稳定性好,可以被临床应用.

  • 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胸痛三联症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佟玉荣

    在美国,每年超过500万人由于急性胸痛而就诊,在我国,近年来此类病人在急诊室中亦占较大比例.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将导致死亡率上升近2倍[1],因此,在临床上必须及时、准确、有效地确定胸痛病人是否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尽管只有少数ACS患者的ECG及心肌酶均正常,但这部分患者必须通过耗时费钱的"排除心肌梗死"的诊断计划明确诊断,它包括心肌血清标记物、反复ECG检查,如果血清标记物没有心肌受损迹象,则需心肌功能检查如运动负荷或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心肌灌注等检查.

  •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诊断相关问题

    作者:李宇;范占明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如果诊断或治疗不及时,致死或致残率较高,因此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无创性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识别能力明显提高.

  • 脑梗死患者颈部CTA结果分析与评价

    作者:任科研

    目的:通过分析脑梗死患者颈部CT血管造影(CTA)的结果,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5例,对患者进行CTA检查,分析患者的CTA检查结果,探究其对于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在65例患者中,发现颈动脉狭窄59例,正常未发现颈动脉狭窄6例,检出率为90.77%;共检测血管130支,共有89支狭窄的血管,其中轻度狭窄的血管为52支,所占比例大(58.43%);而在相应的血管中,颈内动脉有78支狭窄,所占比例大(87.64%)。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进行颈部CTA检查,对于颈部血管的形态显示的比较清楚;另外也能观察周围的毗邻关系,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比较高,对于脑梗死患者病因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脑梗死 颈部 CTA
  • 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项晓俊

    目的 分析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后循环动脉病变特征,评价CTA对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42例头颈部血管CTA图像资料,显示后循环动脉病变特征,分析后循环动脉各段病变的发病率.结果 42例CTA资料中,29例发现明显的后循环动脉病变.发生于椎动脉者25例 (86.2%),基底动脉3例(10.3%),大脑后动脉1例(3.5%).其中颅外段病变17例(58.6%),颅内段病变12例(41.4%).结论 头颈部CTA能完整、清晰地显示后循环动脉全貌、变异与病变,在临床后循环缺血的诊断及防止PCI诊断泛化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基层医院,CTA发挥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全身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经天;龚家顺;陈功;杨红明;普云霞;王兴宏;王艳玲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要求及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手动调节扫描或自动触发扫描程序,当靶血管内造影剂浓度达到一定峰值时即进行CT扫描,扫描完毕后利用高级血管后处理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重建,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图像.结果 5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100%,其中阳性359例,阳性率69.1%.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是一种安全实用、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它可以清晰显示血管管腔内外及管壁的病变,可作为很多血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手段及介入术前的筛查手段,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多普勒超声与CTA在腘动脉陷迫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方荣军;杨昌富;卢长庆;陈金山

    目的 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CT血管造影技术(CTA)在腘动脉陷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腘动脉陷迫综合征患者共18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A检查,将两种方法诊断腘动脉陷迫综合征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A诊断腘动脉陷迫综合征17例,正确率为94%,均误诊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CTA的重要补充,可作为诊断腘动脉陷迫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 640层螺旋CTA对甲状腺病变供血动脉术前评估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俊;龙玉;黄汝杭

    目的:初步探讨640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技术在甲状腺疾病供血动脉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行640层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其中增强动脉期为螺旋CTA容积扫描,采用后处理方法处理图像,观察甲状腺动脉及甲状腺病变供血动脉显示情况。结果11例患者的22支双侧甲状腺上动脉均清晰显示(显示率为100.0%),右侧甲状腺下动脉显示11支(显示率为100.0%),左侧甲状腺下动脉显示10支(显示率为90.9%),甲状腺下动脉未见显示。甲状腺疾病供血动脉不同程度增粗、扭曲,来源、走行显示清晰。结论640层螺旋CTA清晰显示甲状腺供血动脉的个体解剖特征,提高甲状腺动脉显示率,为临床术前评估提供多方面信息。

510 条记录 7/26 页 « 12...45678910...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