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空肠憩室恶性间质瘤一例

    作者:孙学军;韩刚;刘海涛

    患者,女,61岁.间断性黑便9年于2010年8月30日人院.9年来反复间断性黑便,量不多,成形.伴有头晕、食欲下降,无恶心、呕吐、呕血,无腹痛、发热、皮肤黄染,无明显消瘦.

  • 68例空肠憩室患者的病例分析

    作者:王福新

    目的 分析空肠憩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至2010山东省单县东大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8例空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8例患者,其中有上腹部间歇性阵发性疼痛、不完全性梗阻症状,上腹部有压痛,行消化道钡餐检查而确诊手术18例,有13例突发性上腹部疼痛,而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术前诊断为上消化道穿孔而行手术,有12例因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发现有空肠憩室,因消化道出血剖腹探查术发现粉肠憩室8例,其余7例因其他疾病而手术发现.结论空肠憩室多发生老年人,以50~80岁为多,男性多见;空肠憩室本身很少引起症状,多被其并发症所掩盖;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法有憩室剥离切除术、病变段空肠切除术、内翻缝合术等,术后均获痊愈.

    关键词: 空肠憩室 病例分析
  • 我国空肠憩室的临床特征

    作者:张圣林;王;野;刘志升

    空肠憩室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疾患,Sommerring于1794年首次描述,Osier(1881年)作了系统报道.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易引起漏诊和误诊,治疗以手术为主[1].近年来临床上偶有病例报道,但对本病的临床特征尚无统一认识.

  • 小肠肠系膜扭转并空肠憩室1例报告

    作者:黄威;王理;王梦炎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3岁,因上腹部胀痛3 d,加重伴恶心、呕吐13 h于2015年7月24日经急诊收入院。入院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肠形及蠕动波。上腹部压痛,以脐上方压痛明显,无明显反跳痛,无液波震颤,全腹未触及包块,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2次/min。未闻及振水音及血管杂音。血常规:白细胞总数7.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3%,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图1)示肠系膜扭转,部分肠腔积气,双肾囊性病变,前列腺增大。急诊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少量腹水,未见明显粘连。小肠系膜较长,系膜根部逆时针扭转约360°,肠管活力可,未见明显发黑、坏死。空肠距离Treitz韧带约60 cm处可见一小肠憩室,约5 cm×5 cm大小,基底部较宽。其他脏器未见明显异常。行小肠系膜扭转复位、小肠部分切除(包括空肠憩室)、小肠排列术。病理回报(图2):符合小肠憩室伴血肿形成。术后恢复良好,排气、排便正常,切口愈合良好。住院14 d出院。

  • 巨大空肠憩室穿孔1例

    作者:曹经琳;邸恩昌

    患者,女,42岁.主因间断性上腹部疼痛不适2月余,突然加重3 h入院.查体:T 38.6℃,P110次/min,R 29次/min,BP19/12 kPa.神清,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脏、脾脏、胆囊未触及,全腹叩鼓音,肺肝浊音界肖失,肠鸣音消失.腹透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 空肠憩室引起肠梗阻2例

    作者:周克忠

    1病例介绍
      例1:患者,男,41岁,因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3 d入院。查体:体温38.6℃,脉搏97次/min,血压110/75 mm Hg,意识清楚,精神欠佳,痛苦貌。心肺听诊正常,腹部膨胀,腹肌紧张,存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血常规:白细胞(WBC):15.8×109/L,中性粒细胞(N):0.86,淋巴细胞(L):0.14。腹部透视见上腹部有阶梯性液平,诊断为腹膜炎,肠梗阻。手术探查见腹腔有淡黄色渗出液100 mL,距Treitz韧带50 cm处空肠系膜有一直径为12 cm的肿物,表面光滑,囊性感,有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蒂部扭转导致肠梗阻,给予扭转复位后,见肠管血运较差,表面发紫,行肠切除,肠吻合。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病理为:囊袋状肠组织,肌层阙如,壁外脂肪较多,部分肠壁慢性炎细胞浸润,符合肠憩室并感染。

  • 多发空肠憩室出血致休克1例的急救

    作者:赵文斌;焦如春

    1 病历资料患者男,45岁,因反复暗红色血便伴腹痛3天而就诊,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5年,已治愈 .查体:轻度贫血貌,心肺听诊未闻异常,腹平软,肝脾未及,脐周轻压痛,肠鸣音活跃. 胃镜检查示:胃及十二指肠未见异常,亦无血迹.拟诊消化道出血,给予止血、对症保守治疗,症状无缓解,患者仍解大量暗红色血便,入院4h始暗红色血便转为血水样便,出现胸闷、心慌、出冷汗、头昏.

  • 巨大多发空肠憩室并发淋巴管瘤(附1例报告)

    作者:张勇;陈超;左青松;奉典旭;陈腾

    多发性空肠憩室病是一种罕见的小肠疾病,通常表现为无症状或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贫血或慢性腹痛.本文报道的是一例不明原因的肠梗阻,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多个巨大空肠憩室并发肠梗阻,行近端空肠部分切除加空肠端端吻合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憩室炎并发淋巴管瘤.尽管无症状的空肠憩室病不需要手术治疗,但有并发症的空肠憩室病会对病人生命造成潜在威胁,需早期手术治疗.

  • 空肠多发憩室合并末段回肠溃疡一例报告

    作者:王正昕;付志仁;丁国善;付宏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10年前出现反复发作左上腹痛,2~3次/周,以进食和劳累后多发,偶有黑便,曾在当地医院给予硫糖铝、雷尼替丁等治疗,症状无缓解且渐加重.2002年2月在上海华山医院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空肠多发性憩室,2002年3月在我院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示空肠多发憩室形成.择期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见空肠距屈氏韧带50~80 cm处肠系膜缘有6个大小不等的囊性膨出,大的直径约5 cm,小的直径约2 cm,末段回肠距回盲部30~80 cm处肠壁充血水肿,肠管增粗,系膜血管周围有数枚肿大、质韧的淋巴结,在病变处行空肠、末段回肠部分切除术,术后10 d顺利出院.病理报告:空肠多发性憩室,回肠慢性炎细胞浸润伴溃疡形成.

  • 罕见的空肠憩室一例

    作者:张海;束志根

    患者女性,83岁。入院前1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并有右中下腹部持续性隐痛,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食欲尚可。以“不全性肠梗阻”收入院。体检:体温36.5℃,脉搏72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4.5/9kPa,神志清,痛苦貌。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腹软,稍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侧腹部有轻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浊音界缩小,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无气过水声。腹部X线平片报告:双侧膈下均见游离气体,左中、上腹部肠管积气,提示:胃肠道穿孔。血常规正常。腹腔穿刺抽出少量黄色液体,镜检报告:每高倍视野RBC40~50个,WBC10~15个。粪尿化验无异常。考虑患者高龄,采用保守治疗,经禁食、抗感染及支持治疗1周,腹胀好转,但右侧腹部疼痛无缓解。腹部X线平片复查提示:双侧膈下游离气体未见明显减少,消化道穿孔可能性大。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少量黄色浑浊渗出液,无明显炎性包裹存在,胃前后壁及十二指肠球部光滑,未发现穿孔,屈氏韧带以下约2.5m范围的空肠有多发性憩室,均位于系膜缘侧,呈串珠状排列,大小不等(大的直径约6cm),壁薄光滑透亮,术后计数直径在2cm以上的憩室共有42个;部分肠管表面有白色脓苔,空回肠均未见明显穿孔。行病变空肠切除。术后腹痛消失,痊愈出院。病理报告:憩室壁仅由粘膜层、粘膜下层、浆膜层构成,符合先天性空肠憩室的诊断。讨论腹痛并膈下游离气体,临床上多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部外伤以及腹部手术后等,根据病史及典型的症状、体征,多不难作出诊断,而空肠局部多发性憩室并穿孔临床较少见。本例膈下有游离气体,考虑为肠管积气、肠内压力增高、壁薄的憩室出现小的穿孔所致,经术前治疗或肠管痉挛等原因致术中无法看到细小的穿孔处。由于空肠憩室穿孔前无特殊症状,诊断较为困难,易长期漏诊。笔者认为,对于临床上高龄患者有腹部持续性隐痛伴腹胀,无胃十二指肠溃疡、外伤及腹部手术史,X线平片显示膈下明显存在游离气体,腹膜炎体征不明显者,要考虑到空肠憩室穿孔的可能,可作B超或CT等检查协助诊断,必要时手术探查。

  • 空肠憩室11例误诊分析

    作者:于洪存;毕泗长;李桂杰

    空肠憩室少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引起漏误诊.现收集我院1989~1999年遇到的11例空肠憩室误诊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并发症、X线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 急性阑尾炎合并空肠憩室所致不典型肠梗阻漏诊1例

    作者:蒲宝亮;陈彪

    患者男,17岁.因上腹胀、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24h于2002-08-02入院.

  • 小肠镜造影发现空肠憩室并出血1例报道

    作者:沈林艳;贺学强;唐婷;何建辉;王沐;罗江

    空肠憩室是消化道出血的少见原因之一,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消化道钡餐、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核素扫描检查,甚至剖腹探查诊断,小肠镜结合泛影葡胺造影使空肠憩室诊断更加简单、直观、清晰、准确.本文介绍了本院于2009年发现的1例因空肠巨大憩室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小肠镜并造影检查对诊断空肠憩室具有重要价值.

  • 空肠憩室致消化道出血5例

    作者:张超;姚成远

    1988年~1999年共手术治疗空肠憩室所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5例,现报道如下:

  • 老年空肠多发性憩室出血1例

    作者:徐弘君;王学敬;何山林

    空肠憩室引起消化道大出血临床少见,与其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鉴别较困难。我院于1999年1月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77岁。因发作性上腹部隐痛、腹胀3月余,呕血、黑便2天,于1999年1月2日拟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收入院。发病前曾服解热止痛片2片。查体:T 36.5℃,P 100次/min,BP 90/60 mmHg。神志清,重度贫血貌。黄疸阴性。皮肤未见蜘蛛痣、出血点,肝掌阴性。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无压痛,未扪及包块。腹水征阴性,肠鸣音亢进。血常规:Hb 55g/L,WBC 5.5×109/L,PLT 120×109/L。B超示肝胆脾胰无异常。入院后拟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胃粘膜病变,胃占位待排。给予H2受体阻滞剂(甲氰咪胍)、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及止血剂、输血等治疗24小时,效果差。病人又出现呕血、黑便,总出血量约1 500 ml。立即输血并行急症手术探查,从屈赤韧带约15 cm处空肠起,约60cm长的空肠布满大小不等憩室11个。其中大约10×8×8cm,小1×2×1cm,内含食物残渣及血凝块。手术切除肠管约100 cm。病理示空肠憩室伴炎症。术后病人恢复顺利,未再出现呕血及黑便,住院25天痊愈出院。 空肠憩室的发病率约0.5%,一般认为属于肠道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发病原因不清楚。由于临床上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本病也可能为获得性而非先天性疾病。因空肠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者较少见,可能是由于大量的食物残渣引起菲薄的憩室壁血管破裂所致。早期或未出现并发症以前空肠憩室尚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因此易误诊。临床可能出现反复的无规律的腹部隐痛、腹胀和不明原因的贫血、炎症、梗阻。出血或穿孔是空肠憩室的主要并发症。早期做腹部X线检查,可发现散在含气囊袋钙化点。消化道钡透可提供依据。在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要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性。该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手术切除憩室部分,其他止血措施效果不佳。

  • 多发性获得性空肠憩室结石伴回肠结石嵌顿梗阻一例报道

    作者:杨爱国;陈达丰;邹耀祥

    病人,男,62岁.以反复性中上腹隐痛2年,阵发性绞痛伴呕吐8 h人院.曾到医院门诊行电子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稍有变形,未见溃疡灶,全胃无特殊发现.

  • 胃镜检出空肠憩室出血1例

    作者:班海玲;袁双珍;尹平;李炜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因黑便2天于2011年12月30日人院.入院前2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量不多,伴腹胀.无恶心、呕血及腹痛,未经特殊治疗,症状未见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来该院.既往体健,否认“肝炎”及“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输血史.查体:BP 120/80 mmHg(1 mmHg=0.133 kPa)无贫血貌,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心电图正常.人院当天行胃镜检查.患者选择无痛苦胃镜检查.左侧卧位,麻醉起效后进镜见:食管黏膜光滑,未见静脉曲张;贲门黏膜光滑;胃底黏膜光滑;胃体黏膜光滑,红白相间,红相为主;胃角弧形,黏膜光滑;胃窦黏膜光滑,红白相间,红相为主;幽门圆形,开闭自如,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光滑,降部未见异常.

    关键词: 胃镜 空肠憩室 出血
  • 巨大空肠憩室并发肠系膜炎症1例

    作者:罗梅梅;杨澄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阵发性腹痛1年,加重1周”于2014年11月18日入院,纳差,大便3-5次/天,未见黏液脓血便,近3月来体重减轻8公斤左右。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入院诊断:腹痛查因:肠道肿瘤?肠道炎症?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6.2×109/L, N 79.4%,L 15.2%,Hb 106g/L。大便常规正常。肝胆胰脾及泌尿系B超未见异常。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示:空肠可见突出的囊状阴影,大小4.7×4.3cm,考虑空肠大憩室。进一步行全腹部CT增强示:肠系膜增厚,考虑为炎症所致。

  • 空肠憩室致全小肠扭转1例

    作者:罗宏宇

    患者男,56岁.因突发腹痛伴呕吐、腹胀6 h入院.患者凌晨于睡眠中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呈刀割样,持续性,伴有剧烈、频 繁呕吐胃内容物,同时出现腹胀.腹部X线立、卧位片检查见多个液平,提示小肠梗阻.查 :BP 17/15 kPa,P 97次/min.急性痛苦病容,强迫体位. 腹部均匀膨隆,腹式呼吸减弱,无肠型、包块;腹肌紧张,似“板状腹”,全腹压痛、反[ CM(17*3/4〗跳痛,尤以右上腹明显;叩诊呈鼓音,肝浊

  • 空肠憩室内肿瘤并穿孔误诊1例

    作者:欧阳红飞;梁尚锋

    患者男,52岁,农民.因腹痛、便血、腹部包块2个月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隐痛,随之便血,为柏油样便,3~4次/d,每次约100g,自觉头晕、乏力.入院体查:T 37.2℃,P108次/min,Bp 105/60 mmHg,贫血貌,心肺(-),腹平软,左下腹扪及拳头大小包块,质实,移动差;肛检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8.8×109/L,N 0.8,L 0.2,Hb 68g/L.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