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列地尔脂微球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高颖;闫济民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LEAD)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下肢血管病变常导致间歇性跛行、足部缺血、溃疡形成、坏疽等,是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1],约50%的糖尿病患者发病10年后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概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踝肱指数(ABI)在外周动脉病变、心脑血管疾病中有确定的诊断价值,其早期主要用于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检测[2],现作为诊断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AD)的标准和筛选手段[3].国际糖尿病足组推荐将ABI<0.9作为诊断PAD的标准,与动脉造影比较ABI对诊断PAD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9%~100%.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5例,采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与硫辛酸配伍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 踝肱指数与CT血管造影在外周动脉疾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作者:丁旭;满新贺;李力宏;杨永久

    踝肱指数(ABI)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是外周动脉疾病(PAD)中常用的诊断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PAD患者的ABI、CTA检查结果,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对PA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相比较,发现ABI用于诊断PAD,其具有与CTA和DSA高度的一致性.

  • 影响糖尿病足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洪艳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足(DFU)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糖尿病合并DFU的9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DFU预防的因素.结果: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营养不良及血糖控制欠佳是DFU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影响DFU的因素很多,公认的观点是血管病变、代谢因素及免疫因素参与DFU的发生[5].长期高血糖状态、DPN、PAD、白蛋白(A1b)、血红蛋白(Hb)和纤维蛋白原(FIB)等营养代谢指标是DFU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病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影响DFU预后的风险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预防和治疗DUF,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 多吃蔬果不易患外周动脉疾病

    作者:《大众卫生报》编辑部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吃3份或更多的水果和蔬菜,可减少人们罹患外周动脉疾病的风险.外周动脉疾病包括主动脉和肢体供血动脉的狭窄和阻塞性病变.

  • 舒洛地特在动脉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蒋超;叶炜

    舒洛地特(SDX)是硫酸氨基葡萄糖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凝效果,可用于治疗各种动脉疾病。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介绍舒洛地特在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间歇性跛行的救治和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方面的临床研究结果。通过对上述临床研究的分析,得出舒洛地特在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的预防、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间歇性跛行的救治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保护方面的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 老年高血压128例临床分析

    作者:姚瑞洲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将增加.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显著增加老年人发生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主动脉与外周动脉疾病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是老年人群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老年人群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 利用泌汗神经功能检测筛查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疾病

    作者:沈白玉;朱平;石静琳;李晓瑾;张薇涵;李莉琼;程玉霞;王爱红;刘彦君

    目的 探讨泌汗神经功能与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关系,评估与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相比,使用泌汗神经功能检测筛查PAD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在解放军第306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就诊的263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多普勒法检测ABI、TBI.Sudoscan仪检测患者手足掌电化学皮肤传导率(ESC)评估泌汗神经功能,同时检测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CAN)并记录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风险评分(CAN-RS).结果 患者的手ESC、足ESC值与ABI、TBI值呈正相关.ABI、TBI异常的糖尿病患者手ESC[(45.63±12.87) μS,(59.17±19.58) μS]、足ESC[(44.54±25.48) μS,(59.21±24.52) μS]较ABI、TBI值正常患者的手ESC[(68.10±17.40) μS,(68.57±17.11) μS]、足ESC[(70.92±19.46) μS,(71.71±19.02) μS]低(P<0.05),ABI、TBI异常的糖尿病患者CAN-RS值较ABI、TBI值正常者高[(49.17±15.41)%比(36.33±16.25)%,(44.90±16.09)%比(35.39±16.05)%;P<o.05].以ABI作为PAD的诊断标准,手ESC、足ESC及CAN-R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87,0.84和0.74(P<0.001).结论 泌汗神经功能检测有助于筛查糖尿病患者的外周动脉疾病.

  • 男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全因和心血管病死亡关系的群组研究

    作者:郭薇薇;李觉;余金明;罗盈怡;刘浩;郑黎强;布艾加尔·哈斯木;李宪凯;胡大一

    目的 研究男性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疾病(PAD)的危险因素及踝臂指数(ABI)与全因和心血管病(CVD)死亡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北京及上海地区8所医院有完整ABI基线资料的男性高血压患者,将ABI≤0.9作为诊断PAD的指标,于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对其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1606例男性高血压患者中,PAD组406(25.3%)例,非PAD组1200(74.7%)例,年龄、血总胆固醇(TC)、糖尿病史、吸烟史和2级高血压是PAD可能的危险因素,在平均(12.87±2.94)个月的随访中,153例死亡,其中62例为CVD死亡.经Cox回归分析,PAD患者发生全因及CVD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728(1.223~2.441)和2.388(1.409~4.046).PAD组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非PAD组.随ABI水平的降低发生死亡及CVD死亡的危险增加.结论 低ABI是男性高血压患者死亡和CVD死亡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在男性高血压人群中运用无创性ABI测定对死亡及CVD死亡具有预测价值.

  • 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并发症及处理

    作者:王中华;田磊;陈学东;庄百溪;杨晓冬;王世华;姜福亭;王育红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248条肢体)接受腔内治疗的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髂动脉病变28条,股、腘动脉病变76条,膝下动脉病变56条,多节段动脉病变88条,观察围手术期处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结果.结果腔内治疗ASO技术成功率为92.74%(230/248);21例发生并发症(21/210,10.00%%),包括穿刺处血肿6例,假性动脉瘤1例,心力衰竭2例,对比剂肾病1例,动脉穿孔及夹层各3例,再狭窄5例,均经相应治疗后缓解.结论腔内治疗下肢ASO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有效控制合并症,术中精细操作,术后正规治疗,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运动训练与外周动脉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喆;王蕊;高前进

    外周动脉疾病是诱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运动训练通过保持或提高运动功能,减少心血管病风险,对外周动脉疾病产生有益影响。本文综述运动训练对外周动脉疾病产生的有益影响及其机制。

  • 艾灸联合平板运动治疗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磊;高真真;王尊;潘化平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平板运动治疗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轻、中度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平板运动组(20例)及艾灸联合平板运动组(20例).在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平板运动及艾灸联合平板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行小腿经皮氧分压、运动平板测试、6min步行试验及行走受损问卷评估.结果:干预12周后,平板运动组和艾灸联合平板运动组患者经皮氧分压基线、平板测试诱发跛行疼痛发作及大跛行疼痛的时间,6min步行距离及行走受损问卷评估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且艾灸联合平板运动组的患者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方面均优于平板运动组(P<0.01).结论:平板运动及艾灸联合平板运动均可以明显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且艾灸联合平板运动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

  • 下肢运动训练对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小腿经皮氧分压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高真真;潘思京;季鹏;王磊

    目的:探讨平板及踏车运动对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小腿经皮氧分压(TcPO2)及运动能力的影响,为不同人群适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方法与依据.方法:将80例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平板运动组(27例)及踏车运动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平板及踏车运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予以12周平板运动及踏车运动,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行小腿经皮氧分压、6min步行试验及行走受损问卷(WIQ)评估.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小腿经皮氧分压基线、6min步行试验及行走受损问卷评估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周运动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各项评估较治疗前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平板及踏车运动组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对比,平板及踏车运动组各项评估均优于对照组(P<0.05);平板运动组与踏车运动组相比,两组间经皮氧分压基线并无显著差异(P>0.05),平板运动组6min步行距离优于踏车运动组(P<0.05),而在行走受损问卷评估中踏车运动组表现出更好的爬梯能力,但两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下肢运动能够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小腿微循环情况,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同时平板及踏车运动有着相似受益程度,对于不能安全行走及运动耐力较低的患者而言,踏车运动可能更为适合.

  • 水中平板运动对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经皮氧分压及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高苗;毛立伟;赵梦飞;胡树罡;王磊

    目的:观察水中平板运动训练(UWTT)和普通平板运动训练(LTT)对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下肢经皮氧分压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8例轻、中度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普通平板运动组(20例)及水中平板运动组(20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普通平板运动组和水中平板运动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普通平板运动训练和水中平板运动训练.训练频率均为每天1次,每周5天,持续12周.观察以下指数在治疗前后的评估结果:踝肱指数(ABI);PAD运动能力相关指标:运动平板测试、小腿经皮氧分压(TcPO2)、6分钟步行距离测试(6MWDT)及行走受损问卷(WIQ);骨骼肌力量及平衡能力相关指标:肌肉力量测试、富尔顿高级平衡量表平衡评分(FAB-scale).结果:所有测试指标,对照组治疗前后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普通平板运动及水中平板运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BI、诱发跛行疼痛时间及达到跛行严重疼痛时间、TcPO2、6MWDT、WIQ、肌肉力量、FAB量表评分值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普通平板运动及水中平板运动诱发跛行疼痛时间及达到跛行严重疼痛时间均明显延长(P<0.001),TcPO2、6MWDT、WIQ、肌肉力量、FAB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或P<0.01);水中平板运动与普通平板运动相比,诱发跛行疼痛时间及达到跛行严重疼痛时间、6MWDT、肌肉力量、FAB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普通平板运动组与水中平板运动组均可以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经皮氧分压及运动能力,且水中平板运动效果优于普通平板运动.

  • 基层医院华发林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吴建华;张春武;孟庆辉;吴殿义;孙秀生;孙洪光;谢春泽;王玉

    近年来,一些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已经确定口服抗凝药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是有效的,对于预防换瓣术后及房颤患者的全身血栓栓塞、有外周动脉疾病或者其它高危因素的患者预防AMI、脑梗死、再梗死及AMI死亡也同样有效.对于具有二尖瓣狭窄的高危患者预防全身血栓栓塞,以及考虑存在隐性血栓栓塞或者与卵圆孔相关的全身血栓栓塞可能时,虽然口服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尚未被随机试验所证实,但也是口服抗凝治疗的适应证[1].华发林是目前唯一可以有效降低栓塞并发症的口服药物.华发林药理学比较复杂,治疗窗很窄,即使很小的剂量也可能导致出血,虽然其疗效确切,但由于认识不足,如何正确使用、如何监测调整剂量,加之,对出血的恐惧,都困扰着基层临床医生,使华发林的应用严重受阻.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马艳艳;徐岩;许朕;张露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5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踝肱指数的测量.以任何一侧踝肱指数<0.90作为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诊断标准. 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率为22.04%(56/254),男女患病率无差异.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5.888,95% CI 1.822~19.029,P=0.003),透析龄(OR 1.080,95% CI 1.035~1.127,P<0.001),糖尿病(OR3.138,95% CI1.070~9.200,P=0.037),低白蛋白水平(OR 12.138,95% CI3.472~24.16,P<0.001),尿素清除指数不达标(低于1.2)(OR 24.615,95% CI 2.235~553.415,P=0.011),脑血管疾病(OR 13.374,95% CI1.338~38.654,P=0.002),腹型肥胖(OR 7.285,95% CI2.149~24.689,P=0.001),高三酰甘油(OR 3.257,95% CI 1.050~10.102,P=0.041),碱性磷酸酶(OR4.599,95% CI 1.249~16.635,P=0.022),C-反应蛋白(OR5.098,95% CI 1.383~18.793,P=0.014)为外周动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较高,老年、透析龄、腹型肥胖、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史、低白蛋白水平、高三酰甘油血症、尿素清除指数不达标、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为此人群外周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踝臂指数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明华;冯靖涵

    卒中的预防仍然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周围动脉病变是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志,其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死亡率关系密切[1] .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又称踝肱指数)即指踝动脉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间接反映了外周动脉的硬化程度.ABI 初用于检测下肢外周动脉疾病,ABI≤0.9 对于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99%,因其检测是一种无创价廉又简便易行的方法,故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推广.由于动脉系统的全身性和整体性,外周动脉的硬化程度往往提示其他部位血管的硬化存在,如冠状动脉、颈内动脉、股动脉.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中风的复发率可以达52.9%[2] .近年来大量国内外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显示:ABI 的降低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ABI 逐渐成为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危险预测因子,在临床上逐步应用于心脑血管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测和诊断[3-7] .

  • 住院老年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与外周动脉疾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吕卫华;王青;张洪波;赵清华

    目的 分析老年住院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eGFR)与外周动脉疾病(PA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693例年龄≥60岁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肌酐(Cr)等生化指标,根据Cr计算eGFR诊断CKD;依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四组,正常组[eGFR≥90 ml·min-1·(1.73 m2)-1],轻度降低组[eGFR 60 ~89 ml·min-1·(1.73 m2)-1],中度降低组[eGFR 30~59 ml·min-1·(1.73 m2)-1],重度降低组[eGFR<30 ml·min-1·(1.73 m2)-1];测量踝臂指数(ABI),ABI≤0.95定义为PAD.结果 (1)与非CKD患者比较,CKD患者ABI值明显降低,分别为1.06(0.16)和1.00(0.28)(P<0.001);PAD患病率明显增高,分别为41.6%和22.2% (P <0.001).(2) eGFR正常组至重度降低组,ABI值水平逐渐降低,分别为1.08(0.15)、1.05(0.16)、1.01(0.26)和0.88(0.41)(P <0.001);PAD患病率逐渐增加,分别为16.0%、23.9%、37.4%和61.5% (P <0.001).相关分析显示ABI值与eGFR水平呈正相关(r=0.207,P<0.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和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后,CKD患者PAD风险增加,危险比(95%可信区间)[OR(95%CI)]为1.680(1.135 ~2.486),四组不同eGFR水平分组中,eGFR重度降低增加PAD风险,OR(95%CI)为5.455(2.078 ~ 14.324),eGFR中度降低有增加PAD风险趋势,0R(95%CI)为2.045(0.971 ~4.308) (P =0.06).结论 eGFR降低的老年患者ABI值下降和发生PAD的风险增加,并且这种风险随eGFR降低程度的加重而加重.

  • 让李大爷险些命丧车轮下的并发症

    作者:赵瑞

    外周动脉疾病猛如虎患有糖尿病的李大爷前不久经历了一次马路险情--那天傍晚,李大爷从超市出来过马路,不想偏偏有辆拐弯的汽车突然冲过来!李大爷本想加快步伐避开汽车,可谁知就在这关键时刻,他的两条腿竟像是被钉在了地面上,一点儿也迈不动!

  • 外周动脉疾病的预防

    作者:鲁姆巴;谭婷婷

    外周动脉疾病(PAD)的患病率正逐步上升,其相应致残率,包括截肢率惊人.外周动脉疾病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断,且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高,故其预防愈加重要.通过对其病理生理学的研究,现已确认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具有数个危险因素,应纠正此类危险因素以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上述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故人们尝试通过戒烟、控制血脂、控制血压及控制血糖以预防外周动脉疾病及其相关并发症,且事实证明上述手段有效.现已证明药物治疗包括单独或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有效,尽管联合用药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抗凝治疗仅被推荐用于急性栓塞情况.其他已尝试或正在研究中的治疗方式包括雌激素替代治疗、萘呋胺、己酮可可碱、高压氧治疗、治疗性血管再生及糖化抑制剂等.在存在外周动脉疾病的情况下,针对同时发生的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不变,但在此情况下应对危险因素采取更积极的控制.

  • 2011年PAD管理指南主要更新

    作者: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ACCF/AHA);庄稼英

    前言由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ACCF/AHA)制定的PAD(外周动脉疾病)管理指南的目的是协助临床医生做出良好的决策,内容涉及几个已被普遍接受的诊断和管理方法.该指南旨在尽量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要,提供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实施的方法.针对特定患者而言,医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做出偏离这些指南的临床决定.考虑到一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医生根据指南制定的治疗结果可能会不理想,因此,医生和医疗团队应当尽量让患者积极参与制定的治疗方案.此外,患者应被告知治疗存在的潜在风险、益处和其他替代治疗方法.

200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