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起搏器应用技术获重大突破

    作者:

    由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脑起搏器关键技术、系统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201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技术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垄断,标志着我国在脑神经调控技术领域已经步入“全球领跑者”行列。

  • 水通道蛋白调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金琳莹;张烁

    分布于肠黏膜中的水通道蛋白(AQPs)作为介导水液跨膜转运的重要因子,在肠道细胞内外环境稳态的维持和肠神经功能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近年来有关 AQPs 在 IBS-D 中作用的研究并不少见,但其究竟如何在 IBS-D 中发挥保护或损伤作用仍不甚明确。本文就 AQPs 调控 IBS-D 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肠神经调控的分泌功能及其在功能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李珊;方秀才

    一、肠神经系统-胃肠道的"大脑"肠神经系统(ENS)分布于自食管至肛门的消化道管壁内.由神经节和节问神经纤维形成的肌间神经丛(MP)和黏膜下神经丛(SMP)组成.

  • 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在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万辉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在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儿进行传统的康复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再联合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各项观察指标值比较无统计学显著差异性.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Gesell发育诊断量表》中的动作能发育商和言语能发育商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但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的各项观察指标值评分改善程度与治疗2个月后比较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性.结论:经颅磁刺激神经调控治疗对肌张力低下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且其效果在治疗2个月后为显著.

  • 气道平滑肌:基础与临床

    作者:景亮

    手术麻醉期间可因病人的气道高反应性、神经反射、误吸及麻醉药物等因素影响气道平滑肌(ASM)的神经调控、受体活化、中介因子释放等病理生理过程,从而对ASM的舒缩功能带来严重干扰.麻醉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在对合并有呼吸道疾患、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病人施行麻醉时,或对急性肺损伤、肺部感染、ARDS等重症实行急救治疗时,都需对ASM的药理学特征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提高麻醉安全性和获得大治疗效果.本文拟就ASM的药理学基础及麻醉药物对其的影响作一介绍.

  • 气道平滑肌的神经调控和分泌增殖作用

    作者:景亮

    气道平滑(airway smooth muscle,ASM)是肺通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从功能神经外科的发展论功能神经外科研究生的培养

    作者:张建国

    1功能神经外科的历史与现况
      功能神经外科是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神经根、神经通路或神经元群,人为地改变其病理过程,重建神经组织的正常功能的一门学科。虽然据传功能神经外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6年,当时古罗马医师用电鳐放电为患者治疗头痛,但是早前的有关功能神经外科的工作大多以对大脑电信号的采集记录以及对大脑进行电刺激研究脑功能为主。直到1925年神经病学家Jackson才认识到癫痫是由皮质神经细胞的过度放电所致,这一伟大的提示,奠定了今日癫痫和癫痫外科的基础,在1936年Gibbs记录到癫痫发作期脑电图的棘波之前,癫痫外科都是以Jackson观点主导的以切除癫痫症状对应区域为主的手术,脑电图应用之后,至今一直是寻找电生理致痫灶、指导癫痫外科手术的重要工具[1]。1947年,Spiegel和Wycis教授发明了首个比较完善的人脑立体定向手术头架系统,并在1950年,首次通过立体定向技术为一位亨廷顿舞蹈病的患者施行了脑内苍白球和丘脑背内侧核团注射微量乙醇的毁损手术,术后患者的肢体震颤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一手术标志着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正式成立[2]。1967年10月,Shealy 医生为1例癌痛患者植入了脊髓电刺激设备,完成了首例脊髓电刺激手术并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3]。1968年美敦力公司的植入式脊髓电刺激器正式商业上市,这一发明的问世标志着神经调控学的诞生。在短短的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功能神经外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是神经外科领域发展迅速、有活力的分支学科之一。随着磁共振、PET-CT、脑磁图等检查技术的发明发展,脑电技术的成熟乃至皮层脑电监测技术和立体定向脑电监测技术的出现,致痫灶定位技术日渐完善,癫痫外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机器人辅助下电极埋藏技术的发展,可以以更小的创伤在更短的时间内置入电极。除了电极埋藏,在机器人辅助下也可以行颞叶深部结构热凝损毁术和精准干细胞移植技术,必将使更多的患者受益[4]。随着适用于全身各个不同部位的神经电刺激器的发明问世,脑深部电刺激术、脊髓电刺激术、迷走神经电刺激术等神经调控手术不断进入临床,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医治以往传统神经外科无法治疗的病症。目前功能神经外科研究和诊治的疾病包括:运动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等)、药物难治性癫痫、脑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疼痛、精神疾病(强迫症、抑郁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痉挛状态等[5]。国际上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及迷走神经电刺激手术的患者均已超过14万。我国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据统计难治性癫痫患者超过900万,2006年,我国有帕金森病患者200万例,2030年将达500万例[6],如果将精神疾病、疼痛、药物成瘾等患者统计在内,保守估计我国神经调控技术的适用对象将超过5000万例。随着接受手术的患者增多,寻求更好的调控模式至关重要,以反馈式电刺激为代表的智能神经调控理念的提出,旨在实现快速、动态的调节脑网络,加速脑功能性疾病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后的起效时间及加强治疗效果[7]。研究的目标是在帕金森病中可以通过检测异常的β振荡来自行调节电刺激的参数,以更好的控制症状[8]。此外,随着对癫痫等疾病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脑功能性疾病大都涉及神经网络问题,而非局限性疾病。在颞叶癫痫大鼠模型中,丘脑前核局部场电位变化早于临床发作,所以可以通过癫痫的网络早期识别癫痫发作并且应用反馈性电刺激来控制癫痫发作[9]。因此相信反馈性电刺激也必将使得神经调控技术达到新的高度。

  • 神经调控--帕金森的新疗法

    作者:朱先理

    关键词: 神经调控 帕金森
  • 脑深部电极刺激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顾敏霞;葛吕蓉

    脑深部电极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植入高频电极于脑内丘脑底核或苍白球,并与神经调控装置(高频刺激器)连接,后者一般安装在患者胸部皮下,经体外遥控器调节刺激参数,以达到理想效果,从而起到神经调控,控制患者的症状,而达到长期治疗的目的,同时避免了长期服药带来的副作用.对于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原发性震颤、扭转痉挛、癫痫等运动障碍疾病[1],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该手术先行局部麻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手术,术中可随时观察患者的语言、运动功能,具有其他任何监护仪不能替代的功能[2].2003年7月至2005年5月,本院开展DBS技术6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 胆囊运动失调与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秦朝晖;蔡端

    近几十年来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胆石成因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对胆汁成分的改变、胆固醇磷脂泡、促成核因子和抗成核因子的失衡病理因素作了较多研究,而对胆囊运动在胆石形成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外研究发现,胆囊的运动受激素及神经双重调节.促进胆囊运动的激素主要有:胆囊收缩素(CCK)、胃泌素(GAS)、蟾皮素(CER)、胃泌素释放肽(GRP)、胃动素(MOT)、P物质等;抑制胆囊运动的激素主要有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OM)及胰多肽家族等.神经调节中副交感神经活动保护正常胆囊的紧张性,介导胆囊收缩.胆囊中α受体较少,β受体较多,交感神经作用于α受体表现为兴奋性刺激,作用于β受体则呈抑制性刺激.胆石形成是胆汁成分发生病理变化的结果,胆汁成分异常改变了正常胆汁的流变特性.深入研究胆囊运动和胆道流变学,对了解胆石成因和预防胆石形成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 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疗效分析

    作者:王洪飞;周家利;马华朝;陈宏平

    目的:探讨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632例患者分成2组,2组资料可比.A组为335例,以穴位埋线加正常口服西药治疗.B组为297例,以单纯正常口服西药治疗.25d埋线1次为1个疗程,10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A组治愈率为77.01%,有效率86.27%;B组分别为70.03%、78.11%.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神经调控治疗特发性癫痫具有较好疗效.结论:该疗法简便易行,有效率高,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迷走神经刺激术联合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附2例报道)

    作者:谭泊静;李云林;马康平;陈倩;陈述花;易林华;秦广彪

    目的 总结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联合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2例VNS联合多种手术方式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术后1年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疗效.结果 2例儿童难治性癫痫患儿行VNS联合多种手术方式后1年,无癫痫发作.结论 VNS联合多种手术方式可有效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丰富了儿童难治性癫痫治疗策略.

  • 神经调控治疗精神性疾病:适应证和靶点选择

    作者:常鹏飞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一种新的神经调控技术,由于其具有微侵袭性和可逆性,所以它被尝试应用于难治性精神性疾病的治疗.目前DBS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抽动秽语综合症、强迫症和难治性抑郁症.本文主要对DBS治疗这三种精神性疾病的选择适应症和已经进行过的靶点试验作一系统的概述,希望对我国有志于开展这项工作的临床科研人员有所帮助.

  •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64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娟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由于新生儿食管的解剖生理、神经调控的特点,GER好发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可引起窒息、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心律紊乱等并发症,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64例新生儿GER,现将该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并进行正确诊治.

  • 双侧颞叶海马病变致药物难治性癫(癎)的外科治疗

    作者:胡尚伟

    目的 探讨双侧颞叶海马病变致药物难治性癫(癎)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5例MRI显示双侧颞叶病变的患者,临床症状、核磁共振成像(MRI)、长程视频脑电监测(V-EEG)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检查均不能定位起源病灶,行MRI引导立体定向下双侧海马深部电极置入术,对术后V-EEG,综合分析结果,确定起源病灶侧别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按照Engel的疗效判断标准:Ⅰ级4例(行起源侧前颞叶海马杏仁核切除术),Ⅱ级1例(行起源侧海马神经调控治疗).结论 对双侧颞叶海马病变致药物难治性癫(癎),通过立体定向下双侧海马深部电极置入术及术后长程V-EEG方法,综合分析结果能较准确确定癫(癎)起源灶,同时也能成功指导外科手术.

  • 脑深部电刺激或脊髓电刺激疗法对小意识状态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耀伍;尹春丽;贾叶华;张宏义;廖珩;毕丽杰;魏君

    目的 观察脑深部电刺激(DBS)或脊髓电刺激(SCS)疗法对小意识状态(MCS)的治疗效果.方法 MCS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DBS或SCS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1、3、6个月时的CRS-R评分、PV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研究组的促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NAA/Cr、Vp和Vm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Cho/Cr、DVp和DVm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 DBS或SCS疗法能够有效改善MCS患者的脑循环及脑代谢状态,促进意识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支气管哮喘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梅希树;李王平;金发光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性细胞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慢性呼吸道炎性疾患.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清楚,气道炎症、免疫与变态反应、气道高反应性、神经调控、遗传因素及骨髓参与机制及其相互作用等与哮喘的发病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发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可通过多个方面对哮喘具有治疗作用.本文仅从MA对哮喘的免疫调节作用方面作一综述,以期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思路.

  • 儿童抽动障碍的非药物治疗

    作者:衣明纪

    儿童抽动障碍(TD)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行为干预、神经调控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正日益受到关注,在减轻抽动症状、干预共病和改善生命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干预和学校干预等,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内容。行为干预包括正性强化、消退法、密集练习、放松训练、自我监督、习惯逆转训练、情景管理、效应预防的暴露、认知行为治疗、自信训练和减压技术等,其中习惯逆转训练是研究深入、应用广泛且有效的行为矫正方法;效应预防暴露和自我监督也是有效的,但综合行为干预的疗效更显著,更持久,可促进患者异常的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关联和运动通路正常化,是 TD 的一线治疗方法。近年来对于药物难治性 TD 儿童患者,脑电生物反馈、深部脑刺激、经颅磁刺激等神经调控治疗方法也是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环孢菌素A治疗缺血性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蕾;王晓燕;王运良

    缺血性脑卒中(IS)和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急性组织再灌注以改善患者临床功能,近研究显示,动脉内血栓切除术在IS病人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然而,血管内方法增强的再灌注可能使患者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风险.实验研究表明,通过缺血前预处理和缺血后的后处理能减轻脑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在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损伤机制可通过环孢菌素A(CsA)等免疫抑制药物进行抑制.本文中,我们提出现有的实验和临床数据表明调控干预可以预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CsA对急性IS神经保护存在的挑战.近对调控概念的临床研究仅限于IS的较小范围,动物实验和Ⅱ期临床研究证实环孢菌素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特点,但需要大型临床试验证实CsA改善急性IS病人的临床结果.

  • 皮肤血流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技术

    作者:胡琅琳

    皮肤血流量测定已经成为反映脏腑血液循环的重要窗口.皮肤血流量变化由交感神经调控的血管舒缩活动所形成.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都可影响血管活动性,从而引起皮肤血流量变化.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人们通过各种显微装置检查甲襞微循环,直观、动态地观测皮肤血流情况,并据此评估相关脏器生理和病理变化,一直被临床医学广泛采用.但由于甲襞微循环观测易受角质层厚薄的影响以及显微装置放大倍数的限制,制约了其对疾病更深层次的研究.作者简介:胡琅琳(1987~),女,汉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穴脏腑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

88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