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热缺血下肾切开取石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盛冬梅

    目的:为了更好地配合泌尿科医师的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的失血量.方法:比较热缺血下肾切开取石手术与常规肾切开取石手术各60例的护理配合效果.结果:热缺血下肾切开取石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失血量,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在热缺血下肾切开取石术中做好手术护理是必要的、重要的环节.

  • 心脏停搏供体大鼠供肝热缺血对原位肝移植物的影响

    作者:张宝良;刘彤

    目的:探讨来自心脏停搏供体大鼠肝移植供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移植物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和移植组,移植组根据供肝获取前经历供体心脏停搏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热缺血0 min(W0组)、热缺血15min(W15组)和热缺血30 min(W30组),其后用建立大鼠动脉化原位肝移植模型,每组均为24只大鼠,分别测定术后3、7、14和30 d移植肝组织学、肝功能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蛋白的变化,每个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处死.结果:随着供肝热缺血时间的延长,移植肝损伤加重,并且恢复过程也延长.移植组和对照组术后第3、7、14和30天血清ALT、AST均无显著性改变.肝移植术后早期肝细胞Ki-67表达水平随供肝热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术后14 d恢复正常.各组的肝细胞Ki-67表达均与血清ALT、AST无关.结论:肝移植过程中供肝热缺血主要损伤肝细胞,并随着供肝热缺血时间的延长移植肝细胞损伤加重,肝细胞功能恢复早于其形态学恢复.

  • 肺移植供体的选择和处理

    作者:张志泰;陈玉平

    肺移植已经成为治疗许多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有效方法,移植给患者的肺即"供肺",来自肺外原因死亡的病人.由于常温下肺不能长时间保存,供肺必须从仍有心跳,即有血液灌注的供体上采取,用低温保护液灌注保存,也就是要使供肺没有或只有很短的"热缺血"时间,然后在数小时内完成移植.

  • 老年人心脏移植二例

    作者:黄雪珊;陈道中;陈良万;翁钦永;邱罕凡;吴锡阶

    例1 男性,60岁,确诊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NYHA)Ⅳ级,并存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空腹血糖波动于8.4~12.6 mmol/L)和胃溃疡(瘢痕期),术前血压90~95/60~70 mm Hg.供者为26岁男性脑死亡者,ABO血型一致,淋巴毒试验阴性.于2004年3月4日行经典式原位心脏移植术,热缺血7 min,冷缺血89 min,体外循环120 min.免疫抑制方案:采用赛尼哌进行免疫诱导,术前24 h、术后12 h和第14天分别予50、25和50 mg静脉注射;术后甲基泼尼松龙250 mg/24 h静脉注射,48 h后改服泼尼松1 mg·kg-1·d-1;第2天开始服霉酚酸酯1.5 g/d,第4天开始服环孢素A 4 mg·kg-1·d-1,依全血浓度谷值调整服用量,第1个月在200~250 μg/L,以后控制在150~200 μg/L.

  • 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应用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作者:郭宇文;朱一辰;张超;张健;田野

    目的 了解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是否能有效应用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肾脏的缝合操作.方法 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共有27例肾脏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均接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抽签分为两组,A组(n=12)在剜除肾脏肿瘤之后,采用普通抗菌涂层薇乔缝合集合系统及肾脏实质创面,B组(n=15)则使用单向倒刺可吸收缝合线(Ⅴ-Loc180)缝合.采用t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对两组患者从一般人口学资料、肿瘤大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患者12例,平均年龄62.0岁,肾脏肿瘤平均直径2.6 cm.RENAL评分(6.3±0.8)分,热缺血时间28 min,手术时间(137±20.2) min,1例术中中转开放,术中出血量(79.1±48.5) mL.B组患者15例,平均年龄61.3岁,肾脏肿瘤直径3.3 cm,RENAL评分(6.5±0.5)分,热缺血时间(22.8±3.8) min,手术时间(120±15.7) min,2例因肿瘤较大腔镜下缝合困难中转开放.在肾脏热缺血时间方面,B组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Ⅴ-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可以安全有效用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且能显著缩短术中肾脏热缺血的时间,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了有效依据.

  • 不同心肌保护液对供心移植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

    作者:池一凡;许慧;侯文明;孙忠东;牛兆倬;杨铁南

    目的研究改良心肌保护液对短暂常温热缺血供心移植后的保护作用.方法18只家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不缺血下供心低温灌注St.Thomas液后切取,4℃保存4h后行原位心脏移植;热缺血组(W组):供心灌注低温St.Thomas保护液前常温缺血5min,4℃保存4h后行原位心脏移植;改良心肌保护液组(E组):供心常温缺血5min后用改良保护液灌注和保存,4℃保存4h后行原位心脏移植.以心脏排出量(CO)、心肌含水率、丙二醛(MDA)和ATP含量、肌钙蛋白Ⅰ(cTnI)和心脏超微结构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心肌含水率、MDA含量和cTnI含量E组明显低于W组(P<0.05);CO和ATP含量E组明显高于W组(P<0.05);E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超微结构,E组损伤较W组明显减轻.结论改良心肌保护液可有效改善供心因短暂常温热缺血而造成的结构和功能损害.

  • 猪供心不同时间热缺血移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

    作者:孙忠东;池一凡;杨铁南;侯文明;牛兆倬

    目的研究供心常温不同时间热缺血后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利用猪原位心脏移植实施方法,18只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n=6)灌注低温保护液后切取供心,4℃保存4 h;热缺血1组(E1,n=6)常温阻断主动脉缺血5min后灌注低温保护液后切取供心;热缺血2组(E2,n=6)常温阻断主动脉缺血10min后,灌注低温保护液后切取供心.三组低温保存供心4h后分别行原位心脏移植.供心移植2 h后取左心室心肌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供心移植2h后,E1、E2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高于C组( P <0.01),E2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高于El组( P <0.01).结论供心热缺血时间的延长增加移植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 常温机械灌注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脏死亡后捐献供肝

    作者:尹明丽;杨洋;史源;杨柳;王绕绕;沈中阳;宋红丽

    目的 研究常温机械灌注(NMP)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脏死亡后捐献(DCD)肝脏的修复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建立心脏死亡后热缺血45 min模型.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NMP组、NMP+ BMMSCs(N+B)组、冷保存(CS)组,每组(n=10)于2和4h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N+B组在修复肝脏功能和肝脏病理方面,包括超微结构、改善灌注液酸性环境能力以及升高三磷酸腺苷水平等,优于NMP组和CS组(均P<0.05).NMP组和N+B组耗氧量在2h后出现明显变化[2 h:(24.35±0.64) ml/min比(29.33±0.47) ml/min;3h:(25.33±0.86)ml/min比(30.34±0.49) ml/min;4 h:(26.88 ±1.07) ml/min比(31.76 ±0.96) ml/min;P<0.05],提示N+B组的修复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在常温机械灌注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对DCD大鼠供肝发挥一定的修复作用.

  • 热缺血的释义及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兰兰;叶啟发;钟自彪;胡前超;王彦峰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是解决供体器官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供体器官热缺血时间(WIT),容易引起其移植后原发性无功能、移植物早期失功能和胆道并发症.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临床不断有新的热缺血释义推出.比较各个释义的异同,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相关进展的理解,为提高移植后肝肾存活率及有效保护肝肾功能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就热缺血(WI)释义及其意义、安全时限、作用机制及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等进行综述,以便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供肝的切取与保存

    作者:刘永锋;程颖

    肝脏组织对缺血缺氧较敏感,长时间热缺血保存不当将导致肝脏细胞水肿、死亡.良好的供肝质量依赖于完善的切取手术与保存技术,不仅决定供肝的使用情况,同时对移植器官功能恢复,早期、晚期生存率均有一定的影响.

  • 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作者:韩精超;纪志刚;李汉忠

    目的 评价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30 min者28例.>30 min者28例.采用99Tcm-DTPA肾核素扫描检测术前术后分肾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的GFR值,明确肾热缺血安全时限,并随访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0~48个月,平均36个月,总体生存率和肿瘤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8%.阻断时间≤30 min和>30 min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日及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患肾GFR分别为(42.9±4.9)、(42.8±5.6)ml/min,术后1周为(34.2±4.9)和(30.4±5.2)ml/min,前者GFR降低程度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术后6个月时肾热缺血时间≤30 min组患肾GFR为(41.2±4.3)ml/min,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组GFR为(38.1±5.0)ml/min,仍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01).结论 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局部复发率低,远期生存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能大限度地保留功能性肾单位,安全有效.术中阻断肾血管可以有效减少术中失血,将热缺血时间控制在30 min内,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安全可行.

  • 热缺血时间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曹靖;陈文军;甲明;赵锦刚;杜传军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不同热缺血时间对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明确肾脏热缺血安全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76例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不同热缺血时间分成3组:A 组(28例),热缺血时间<20 min;B组34例,20 min≤热缺血时间<30 min;C组14例,热缺血时间≥30 min。术中所有患者均行单独肾动脉阻断。采用99 Tcm-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肾动态显像检测手术前后分肾肾小球滤过率( GFR)值的变化。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GFR值,明确安全的肾脏热缺血时间,并观察早期肾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 C组患侧肾脏GFR[数据以M(Q1,Q3)表示]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较术前下降了19.43(17.70,22.06)、17.04(13.94,20.70)、13.82(10.72,18.73) ml/min, A 组分别为12.07(10.91,13.42)、10.04(9.16,11.75)、8.44(7.07,9.72) ml/min,B 组分别为13.64(12.48,16.72)、10.29(9.17,14.27)、9.63(7.85,12.59) ml/min。 C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组总肾GFR术后3个月较术前下降(10.70±4.93) ml/min, A、B 两组为(5.64±4.12)、(6.37±4.32) ml/min,C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术后1周、1个月总肾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热缺血时间是术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子( P<0.001)。结论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缺血时间,术中应尽量将热缺血时间控制在30 min内。热缺血时间≥30 min对术后肾功能损害程度大,并且早期总肾功能恢复缓慢。

  • V-loc缝线在保留肾单位手术中应用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波;王辉清;过菲;Riccardo Autorino;许传亮;王林辉;Jihad Kaouk;孙颖浩

    目的 研究V-loc缝线在保留肾单位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 方法 2010年8月针对V-1oc缝线进行了系列研究:①利用测力器和离体猪肾对比研究间断缝合、水平褥式缝合下V-loc缝线和Hem-o-lok的组织抓持力;②利用球囊扩张对比研究V-loc缝线和Hem-o-lok无结法关闭离体猪肾后的抗膨胀能力;③利用活体猪肾部分切除术验证V-loc缝线能否有效完成肾脏缺损重建.结果 在离体猪肾模型中,间断缝合时4-0和2-0 V-loc缝线和单Hem-o-lok对肾脏组织的抓持力分别为1.62、2.52和3.26 N,而2个Hem-o-lok的组织抓持力可增加到4.10 N.在水平褥式缝合中,2-0V-Loc缝线和单Hem-o-lok均能有效地抓持组织,但当牵拉力量增大到一定程度,缝线和Hem-o-lok均会对肾脏组织产生切割效应.球囊扩张试验中(30个大气压),Hem-o-lok组能有效地关闭肾脏,V-loc缝线组的肾脏创面被部分撑开,并有多处切割痕迹出现.活体动物实验中,V-loc缝线能有效关闭肾脏缺损,切割处小的出血经短时压迫后均可停止. 结论 尽管V-loc缝线对组织的抓持力不及Hem-o-lok,且有切割肾组织的风险,但在活体动物实验中能够有效关闭肾脏缺损并减少热缺血时间,值得在临床工作中验证其安全性.

  • 热缺血供肝耐受冷保存的时限研究

    作者:卿德科;韩本立;董家鸿;郑树国

    有研究表明,热缺血30 min以内的供肝可考虑加以利用[1,2],本实验旨在探讨热缺血已达30 min的供肝在UW液中冷保存的安全时限.

  •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余晟;周杰;赵宏峰;王宇;任旋磊;郑志鹏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肝移植术中相对热缺血(relative warm ischemia time,RWIT)造成胆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胆道相对热缺血0 min(A组)、胆道相对热缺血60 min(B组)、胆道相对热缺血60 min并于术后每日腹腔注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C组).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外引流模型,检测各组术后2 h及术后第1、3、5天胆汁中总胆汁酸(total bilirubin,TBA)浓度、磷脂(phospholipid,PL)浓度、TBA/PL值,并留取胆道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并检测胆汁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 glutamyltransferase,γ-GT)水平作为观察胆管损伤的指标.结果 A组术后TBA、PL及TBA/PL均稳定,未出现明显变化;TBA浓度:术后早期B、C组明显低于A组(F=19.662,P<0.05),此后逐渐升高,到第3天各组之间已无明显差异(F=1.244,P>0.05).PL浓度:术后B组较C组下降明显,此后缓慢升高,至术后第5天仍低于C组(t=2.832,P<0.05).TBA/PL值:术后早期B组明显高于A组,并于术后逐渐升高,至术后第3天达到高,术后第5天开始下降.C组术后未出现明显变化,在各个时间点A、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7,P>0.05).胆道损伤评分(胆汁ALP水平、γ-GT水平、胆道病理形态学评分、线粒体平均体积及胆道上皮细胞微绒毛密度)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对照组)大致正常,B组(相对热缺血组)重,C组(干预组)较轻.结论 胆道相对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使肝移植术后早期分泌的胆汁中胆盐及磷脂分泌均降低,其中胆盐早期恢复分泌,而磷脂恢复分泌较迟,导致了早期TBA/PL值增高,胆汁毒性增强,是导致胆道损伤的因素之一;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可增加胆汁中磷脂浓度,并降低TBA/PL值,减少胆汁毒性,减轻因相对热缺血导致的胆道损伤.

  • 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曹嘉正;余新立;廖勇彬;庞健;吴荣海;程洲平;邓硕

    目的 探讨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 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江门市中心医院对18例肾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采用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术.其中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49±14)岁,平均肿瘤直径约(3.2±0.7) cm.观察手术时间、肾动脉分支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肾功能改变情况、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2±12) min,术中出血量(89±13)ml,术中肾动脉分支阻断时间(28±5)min,无输血、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中、术后无重大并发症,肾周引流管留置时间(4.3±1.0)d,术后住院时间(6.0±1.5)d,手术前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无明显变化,术前为(44±4)ml/min,术后1个月为(42±4)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4~51个月.结论 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技术是一种新的肾动脉阻断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安全有效,但需要长期随访及大宗病例研究.

  •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热缺血时间对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于俊杰;温儒民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中热缺血时间(WIT)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39例T1期肾癌行LPN治疗患者的临床及手术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8±10)岁,体重指数(27±3)kg/m2.患者手术时间(132±12)min,肾脏WIT(29±8)min,术中出血量(278±37) ml.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12个月时术侧肾脏单侧肾小球滤过率(sGFR)值,比较患者肾功能的变化,并寻找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 39例患者术后3、12个月时患侧肾sGFR值分别为(26.8±5.6) ml/min和(28.6±5.6) ml/min,与术前基础值[(31.9±6.3)ml/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82、5.511,P<0.01).术后3、12个月sGFR值与WIT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569,P=0.000;r=-0.448,P=0.004).术前sGFR值(β=0.260,95% CI:0.089~0.431)和WIT(β=0.369,95% CI:0.189 ~0.555)是患侧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WIT在30 min以内时对肾功能影响相对较小,随着WIT的延长,患肾功能及总体肾功能损害程度明显增加(F=22.128、20.552,P=0.000).结论 LPN术中越长的WIT对肾功能的损害越严重.测定患侧肾sGFR可准确评估LPN患者术后肾功能损害程度.应尽力将术中WIT控制在30 min以内.

  • 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注射利多卡因减轻大鼠肝脏的热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陈明易;李崇辉;黄志强;刘巨超;周宁新;王燕生;陈永亮

    肝脏的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能有效地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refusion,I/R)损伤,但其在临床的使用尚受到限制[1].李晓立等[2]的初步研究表明,肝脏I/R损伤前,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注射普鲁卡因预处理能明显减轻肝脏I/R后早期的微循环障碍,可能是一种更方便临床使用的减轻肝脏I/R损伤的方法.本实验采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注射利多卡因的方法,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对肝脏I/R损伤的影响及其减轻I/R损伤的有效性.

  • 低浓度一氧化碳通气减轻无心跳供体肺的热缺血损伤

    作者:陈乾坤;姜格宁;谢博雄;丁嘉安;陈晓峰

    目的 探讨低浓度一氧化碳通气对无心跳供体(NHBD)移植肺组织的热缺血损伤保护机制.方法 对供体大鼠NHBD给予低浓度CO机械通气,利用大鼠左肺移植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再灌注后测定动脉血气分析、移植肺组织湿/干(W/D)重量比、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中中性粒细胞计数等参数,同时检测移植肺组织中前炎症因子IL-1β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的表达量.结果 移植肺再灌注后1、2和4 h CO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再灌注4 h后,对照组的W/D重量比值、MPO活性值以及BAL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大于CO组.CO组移植左肺组织的IL-1β和caspase 3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1β和caspase 3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论 低浓度CO机械通气可以通过抑制前炎症因子IL-1β和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表达的机制减轻NHBD供肺的热缺血损伤.

  • 辅酶Q10对供心热缺血的保护作用

    作者:巫国勇;钟佛添;孙培吾;童萃文;张希

    目的 探讨辅酶Q10对供心热缺血的保护作用,以达到延长供心耐受热缺血时限目的.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B组取心前2周用辅酶Q10 2mg.kg-1.d-1灌胃.热缺血10min后,A组用UW液、B组用UW液加辅酶Q10液灌洗;取心后,A组在UW液、B组在UW加辅酶Q10液中保存4h.然后在Langendorff模型上,A组用氧合KHB液、B组用氧合KHB加辅酶Q10液再灌注30min.以功能、代谢和结构等指标评价供心恢复情况.结果 B组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结论 用辅酶Q10对供心作预处理,并在灌洗液、保存液及再灌液中加入辅酶Q10,对供心热缺血和冷保存均有良好保护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108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