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诊与择期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风险和一年死亡率比较

    作者:王海平;凤玮;姜先雁;吕振乾;刘晓君;张涛

    目的:比较急诊与择期冠状动脉搭桥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进一步明确急诊手术风险及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同一术者实施的58例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和504例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搭桥数目、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 居住时间、二次开胸止血例数、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率和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P=0.623)、左心室射血分数(P=0.387)、搭桥数目(P=0.423)以及术后一年全因死亡率(P=0.594)比较无显著差别;但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P=0.011)、ICU居住时间(P=0.035)、二次开胸止血(P=0.039)、术后24 h引流量(P=0.000)、术后住院天数(P=0.006)以及术后输血量(P=0.003)上急诊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率急诊组高于择期组(P=0.022)。结论急诊组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风险高于择期组,但两组患者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别。

  •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总结

    作者:吴智勇;王志维;毛志福;李罗成;任伟;王杰

    随着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发展,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从常规体外循环下搭桥向微创搭桥发展.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1)升主动脉存在广泛钙化斑块,完成血管桥近心端吻合后脑部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的问题;(2)序贯蛇行吻合时出现血管桥扭曲,导致血管桥通.率下降的问题;(3)非体外搭桥中血液回收的问题;(4)手术后血管桥通.情况检查的问题.

  • 存活心肌检测对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决策的影响

    作者:李东野

    存活心肌是心肌缺血后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特点为经治疗其功能部分或完全恢复,从而逆转左心室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效果得到临床公认,而存活心肌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前瞻性检测存活心肌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相继公布及相关指南的制定,存活心肌对冠心病患者PCI和CABG决策的影响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

  • 下腔静脉变异度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作用

    作者:肖继来;聂帅;章文豪;宋晓春;施乾坤;赵谊;徐巧莲;穆心苇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变异度(IVCV)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PAC)的机械通气患者,在入ICU病房加强监护的第1小时分别进行被动抬腿试验(PLR),将PLR后心输出量上升≥15%的患者纳入容量反应阳性组,心输出量上升<15%的患者纳入容量反应阴性组.记录两组患者PLR前后的心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心输出量、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每搏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心脏超声指标包括下腔静脉内径大值(IVCmax)、下腔静脉内径小值(IVCmin)和IVCV水平.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心脏超声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IVCV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64±8)岁vs.(69±6)岁]、性别比(10/6vs.3/3)、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11.6±2.7)分vs.(12.7±2.4)分]、体外循环时间[(52±32)min vs.(68±34)min]、机械通气时间[(11±5)hvs.(12±6)h]及住ICU时间[(1.8±1.0)dvs.(1.7±0.5)d]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容量反应阳性组患者PLR前心输出量[(4.5±0.8)mL/m2vs.(5.0±0.8)mL/m2]、每搏输出量[(56±9)mLvs.(62±11)mL]及IVCmin[(1.61±0.28)cm vs.(9±3)cm]水平较容量反应阴性组均显著降低(t=2.586、2.236、4.217,P=0.012、0.021、<0.001);而IVCV[(21±7)% vs.(68±34)%]水平比较发现,容量反应阳性组高于容量反应阴性组(t=9.242,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IVCV的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0.879~1.000,P<0.001),其对CABG后患者容量反应性具有预测价值.结论 IVCV可以作为CABG后患者容量反应性预测的有效指标.

  • 他汀预处理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作者:张铭;李志忠;张京梅;王苏;陶英;陈顺华;刘小慧;马长生

    背景近年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不仅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还有明显的抗炎、抑制血栓形成等多种效能.长期应用该类药物可以降低高危患者脑卒中、猝死、心肌梗死等事件发生的危险,但国内有关对患者他汀预处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中期随访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国外近年文献报道的结果 也不一致.目的 探讨他汀预处理对CABG患者中期随访期间MACCE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003-06-2005-09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心肺血管研究所经CABG手术治疗患者2013例,并进行随访,平均随访555 d,其中他汀预处理组(n=904)和非他汀预处理组(n=1109),比较一般的临床特征和人口学资料,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他汀预处理对CABG随访期间MACCE的影响.结果 2组患者随访期间的死亡率(他汀预处理组2.1%比非他汀治疗组:1.9%,P>0.05)和总MACCE事件的发生率(他汀预处理组4.7%比非他汀预处理组5.9%,P>0.05)无差异.在校正年龄、性别等临床基线数据后,COX回归分析显示:他汀预处理组与非他汀预处理组比较,CABG患者随访期间的死亡风险RR值为0.654(95%CI,0.288~1.485,P=0.310).结论 他汀预处理未显示可以减低随访期间死亡率和总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护理研究

    作者:景丽丽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护理方法,以及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实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患者进行精心围术期护理,并且严密监控患者血糖变化。结果在此次研究的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2例出现低血糖症状,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出现表浅感染症状,其余老年糖尿病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经过该院积极治疗和护理,所有老年糖尿病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有着较大的风险,提供精心围术期护理,以及密切监控患者血糖变化是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顺利进行、老年糖尿病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的重要保证。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英;毛斌;许春雷;齐玥;贾士杰;张健群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高危因素、发生MODS患者中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总结CABG术后MODS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安贞医院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共276例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将CABG术后发生与未发生MODS的患者进行对比,总结CABG术后发生MODS的高危因素;将其中并发MODS的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导致死亡的高危因素;总结脏器衰竭个数及MODS评分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CABG术后并发MODS组与未发生MODS组间在: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术前射血分数(EF)<50%、有近期心肌梗死史,合并搭桥以外其他手术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BG术后并发MODS存活组与死亡组在有近期心肌梗死史及MODS评分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脏器衰竭数目在2,3,4时对应的病死率分别是24.5%,38.5%及100%;MODS评分分别为0~5,6~10,>l0分时,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8.2%,l0.2%及57.1%.结论:CABG术后并发MODS的高危因素包括: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术前EF<50%、有近期心肌梗死史及合并搭桥以外其他手术;死亡的高危因素为有近期心肌梗死史及MODS评分.MODS的病死率随着脏器衰竭数目及MODS评分的增加而升高.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马立萍;李雅君;宋士秋;安国营;郭海平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06年12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8例A组,同时选取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15例为B组,分别测定2组术前及术后一周血浆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结果:在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其三碘甲状腺原氮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术后一周呈下降低趋势P<0.05,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和TSH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而非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T3和FT3术后一周略有下降,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O.05).结论:在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甲状腺激素的代谢有影响,术后表现为低T3综合征,而非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较小.提示非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机体垂体-甲状腺轴的影响相对小、安全性高、预后更好.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应激性高血糖与术前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彦;李雅君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应激性血糖与术前糖化血红蛋(HbA1c)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96例无糖尿病史且行心脏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前完善了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除外糖尿病,根据HbA1c值分为相对高糖化组(HbA1c≥6.0%)和对照组(HbA1c<6.0%),观察2组术前基线指标和术后应激性血糖有无差异及相关性.结果:高糖化组与对照组术前年龄(P=0.001)、体质量指数(BMI)(P =0.007)、腰臀比(WHR)(P =0.0001)、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P=0.001)以及术后应激性血糖(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糖化组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HbA1c值和应激性血糖密切相关(R2=0.224).结论:术前超质量或腹型肥胖尤其是年龄大者,即使无糖尿病也应测定HbA1c,如果HbA1c≥6.0%应积极防治术后应激性高血糖.

  • 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血糖管理

    作者:陈晓英;薛军;刘婷婷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组),与甘精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Glar组)两种治疗方法对临床指标的影响,以寻找围手术期佳的血糖控制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但CSⅡ组较Glar组血糖控制更理想、达标时间短,但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与甘精胰岛素两种治疗方法,都是安全有效的,在达标时间及血糖控制方面胰岛素泵更有优势.

  • 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作者:任发成;李书闻;迟慧;卿恩明

    目的: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由于常伴有多个重要脏器功能减退,增加了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的危险因素,总结本组麻醉成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75~84岁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术前多脏器功能检查,伴随疾病的治疗,麻醉用药选择,心血管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药的选择,为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的治疗提供经验.结果:65例顺利完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3例在手术中发生室颤,经抢救在体外循环下行搭桥成功.术后7d内死亡4例;肺部感染3例,并行气管切开;脑栓塞2例;全组无麻醉死亡.结论: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全身生理干扰轻,术后恢复快、费用低,为高龄冠心病伴有重要脏器功能减退的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 缺血预处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吉冰洋;刘晋萍;冯正义;龙村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aemic preconditioning,IPC)在冠状动脉搭桥(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手术中是否能有效的降低心肌细胞的损伤达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24例均为三支病变、稳定心绞痛、首次进行搭桥患者随机分成2组:缺血预处理组(I组);对照组(C组);I组是于冷血停跳液诱导心脏停跳前给予心肌2个循环的缺血(2 min)和再灌注(3 min);C组在应用冷血停跳液诱导心脏停跳前给予心脏并行辅助循环10 min,术中每间隔30 min灌注一次心肌停搏液.在观察临床结果的同时,并于麻醉诱导后、术毕、术后8~12 h、24 h、72 h和6 d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肌酸激酶(CK-MBmass)、肌钙蛋白I(TnI)的水平.结果:在2组中的术前及术后的临床指标没有明显差异.1.I组的自动复跳率(100%)明显高于C组(58%)(P<0.05);2.cTNI和CK-Mbmass的水平从术后6 h开始升高(P<0.05),在24~72 h达到峰值,在术后第6 d基本恢复.与C组比较I组在术后6 h、24 h和72 h的血浆cTNI和CK-Mbmass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在心脏外科中的应用是安全的;同时通过监测肌钙蛋白I的释放,多次短时间的缺血预处理在低危冠状动脉搭桥患者中较常规方法更有利于缺血心肌的心肌保护.

  • 再次冠状动脉重建治疗: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颜红兵;刘臣

    冠状动脉重建术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常用和重要的手段.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进展迅速,接受PCI或CABG治疗的患者数量迅猛增加.然而,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问题是PCI后再狭窄和CABG后桥血管功能障碍患者绝对数量的增加,再次冠状动脉重建术不可避免.

  • 早期冠状动脉搭桥术对犬急性心肌梗死的范围和肾素系统的影响

    作者:李荣;谷天祥;李卫国;吴兵;张文峰;张玉海

    目的:探讨犬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冠状动脉搭桥对心肌梗死(MI)范围和心肌局部肾素系统即血管紧张素与肾素活性(RA)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结扎犬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MI模型(30只).分别在MI后1,2,4及6周行冠状动脉搭桥作为实验组,其中第2周4只,其余每组6只;对每个实验组分别设立MI不搭桥对照组,每组2只.8周后开胸切取心脏分别测量MI范围,每只犬分别切取梗死区标本及正常心肌标本,样本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MI心肌局部RA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每个实验组各存活4只,对照组均存活.1,2周实验组较4,6周实验组及对照组MI范围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RA及AngⅡ含量明显高于所有实验组及正常心肌(P<0.01),4,6周实验组RA及AngⅡ含量明显高于1,2周实验组及正常心肌(P<0.05).结论:犬AMI早期冠状动脉搭桥可以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肌局部RA及减少AngⅡ的分泌,从而减轻AngⅡ对局部心肌的损害.尤其2周内冠状动脉搭桥可以大限度减轻RA及AngⅡ对局部心肌的损害,并可以减少MI范围.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式改变156例分析

    作者:周明阳;张健群;毛斌;伯平;曹向戎

    目的:总结156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中术式改为体外循环辅助下心脏跳动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经验.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同一手术组实施的OPCAB术中术式改为体外循环辅助下CABG术病例156例,分析其中原因及危险因素.结果:156例患者中,左主干狭窄>50%以上49例,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40% 105例,手术方式改变原因依次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难以控制、以及目标血管无法暴露充分.结论:CABG术中对于部分左主干狭窄病变,严重心功能不全、目标血管难以暴露的患者,体外循环辅助下手术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分站式杂交技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对比研究

    作者:潘砚鹏;袁义强;陈红卫;于力;陈文宽;陈刚;吕涵

    目的:比较分站式杂交(Hybrid)技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的近中期临床结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共26例包括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在内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接受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同期665例实施OPCAB,均为包含前降支病变在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应用倾向性评分(propensity score)方法,按1∶1比例匹配26例患者与分站式复合技术组患者进行配对,分为Hybrid技术组和OPCAB组.研究终点为患者随访期间的无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eular event,MACCE)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主要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有前降支病变.分站式杂交技术组的胸腔引流量(498±206) mL,呼吸机辅助时间[(3.5±0.5)小时,平均ICU滞留时间为22.5小时,均相应低于OPCAB组分别为:(988±88)mL,P=0.02;9.6小时,P=0.035,(48.6±8.6)小时,P=0.01].经过平均(18±9.2)个月的随访,Hybrid组与OPCAB组相比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结论:分站式杂交技术在更小的创伤下,获得了与常规OPCAB相近的近中期临床效果.

  • 桡动脉桥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作者:冯光兴;景吉林;兰风贺

    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由于静脉桥在术后5~10年间出现严重的退行性变,远期通畅率不太理想,近年来动脉桥越来越受欢迎,取得良好的中、远期效果.2000年1月至2002年7月,共制取28条桡动脉,用作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血管桥,报道如下.

  • 常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56例报告

    作者:丁毅;郑树云;才春福;贾继芳;张升涛

    随着微创外科观念的深化,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已成为冠心病外科治疗的一种新趋势.我院2000年5月至2002年12月共完成OPCABG 56例,同期行室壁瘤成形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冠状动脉主干重度狭窄搭桥术麻醉处理486例总结

    作者:任发成;王金;王学勇;倪虹;董然;李扬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状动脉主干重度狭窄患者,行搭桥术临床特点及围术期治疗措施.方法:我们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486例冠状动脉主干重度狭窄行搭桥术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2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28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16例患者在OPCABG过程中,由于发生严重心肌缺血、心动过速及低血压,改为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113例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包括术前、麻醉前放置8例,麻醉后及术中放置78例,术后放置27例.死亡9例,发生在术后72 h内.结论:冠心病冠状动脉主干重度狭窄患者,围术期需要维持心率、血压平稳、合理的血管扩张药和正性肌力药物选用,IABP的积极使用,完备的体外循环和急救药的准备,防治患者围术期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肌梗死.

  • 冠心病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

    作者:吕树铮

    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冠脉血运重建经历了从溶栓、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干预(PCI)到激光心肌血运重建及基因治疗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关不同血运重建方式的疗效,国内外已有观察性和随机性的研究报告.结合有关文献就不同冠心病治疗方式短期和远期结果进行比较以及如何更合理的选择不同的血运重建方式加以综述.

1068 条记录 5/54 页 « 12345678...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