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18例报告

    作者:徐忠能;肖锋;陈德铭

    目的报告18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病例。方法常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15例。其中冠状动脉搭桥加室壁瘤切除术5例、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l例,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加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结果18例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能有效缓解或消除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避免心肌梗塞的发生。

  • 心肌血运重建术并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李咏梅;孙晨光;王雪原;叶明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在心血管疾病中占有相当的比例.目前,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如药物的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搭桥术.各种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但对于一些病人这3种方法仍无能为力.1983年Mirhoseimi将激光打孔心肌血运重建术(TMR)应用于治疗冠心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我科1997年2月至今实施的8例TMR手术,对一些特殊的问题加以探讨.

  • 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血乳酸浓度的观察

    作者:杨海基;鲍红光;韩流;章淬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搭桥病人围术期血乳酸浓度的改变.方法 15例病人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转流前、转流30min、转流60min、转流120min、回ICU后、拔除气管导管后30min、术后第2天、术后第3天经桡动脉采血测定血乳酸浓度.结果以术前作对照,各组的血乳酸浓度均显著性升高(P<0.01),血乳酸浓度有2个高峰值,一是随体外循环转流时间的延长进行性升高;一是术后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导管后.结论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围术期均存在明显的高乳酸血症,血乳酸浓度的监测有助于了解组织器官在细胞水平的缺氧状况以及判断病人的预后.

  • 经胸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对乳内动脉的评价

    作者:金红;方秦模;张振才;魏立亚

    目的应用高频彩色血流显像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前后乳内动脉(IMA)进行检测,旨在对IMA进行术前筛选和术后疗效评价.方法检测39例CABG患者的双侧IMA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将术前、术后所测值进行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IMA的舒张期血流明显增多;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之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明显减低;而舒张期流速时间积分分数(DVTIF)显著增大,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经胸高频彩色血流显像可判断IMA是否适用于CABG,并评价术后动脉桥的功能,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有价值的信息.

  • 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

    作者:冯立锋;殷传军

    目的:探讨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实施OPCAB的6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非体外循环组和体外循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OPCAB组的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都明显低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OPCAB组发生并发症3例,均为子宫平滑肌瘤伴囊性变,CABG组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心律紊乱4例,充血性心理衰竭症状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疗效显著,与CABG相比,具有并发症少、心脏创伤小、心脏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

  •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冠脉搭桥术后血小板5项参数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军锋;贾克刚;邱丽;刘运德

    [目的]研究血小板5项参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脉搭桥术后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用日本Sysmex KX-21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130例ACS患者的血小板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比积,并与111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用相同仪器测定47例进行冠脉搭桥术患者手术结束时、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3~4天,术后第5~6天,术后第7~10天的PLT、MPV、PDW、PLCR、PCT.将所测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ACS患者中,PLT和P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而MPV、PDW和PL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与MPV呈负相关,MPV与PDW呈正相关,PLT与PCT呈正相关.PLT和PCT在搭桥术后第1~4天变化不大,处于低谷;MPV、PDW和PLCR在术后第1天即开始升高,在术后2~4天达高峰;随着病情的好转和恢复,PLT、PCT在术后第5~10天升高达峰值,而MPV、PDW、PLCR逐渐回落到手术前水平.[结论]ACS患者血小板活性增强,代谢旺盛,消耗增加,是导致ACS的重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前后血小板5项参数的演变规律,有助于了解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情况,掌握血小板数量、体积与血小板功能的密切关系,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估计病情、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高龄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朱国瑞;冯瑞华;张俊丽

    目的:对高龄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25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高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2例患者死亡,23例患者存活,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对高龄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使患者的生存质量获得有效改善和优化.

  • 胰岛素泵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糖控制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郭俊晓;李斌;姜淑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理想的胰岛素输注方式。方法:观察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分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组(CSII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组(MSII组),每组35例。CSII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MSII组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晚睡前加注中效胰岛素。结果:两组均可达到相同靶血糖值,CSII 组所需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更有效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更快速、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糖控制的理想方式。

  • 冠状动脉搭桥术实施快通道心脏麻醉管理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家新;郑小宁;李如心;刘晓文;田进涛;晁彦公

    目的总结18例冠脉搭桥术(CABG)实施快通道心脏麻醉管理的经验.方法对18例冠脉搭桥术(CABG)实施快通道心脏麻醉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应用静吸复合平衡麻醉技术,减少芬太尼的用量;体外循环下CABG术应用常温体外循环和温血停跳液行心肌保护;积极控制温度;ICU行良好的术后镇静和术后镇痛,6h内拔除气管内导管;拔除气管内导管后早期应用BiPAP无创通气辅助呼吸,改善病人的氧合;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使神经认知功能和胃肠道功能恢复.结果从2001年6月~2003年3月共完成CABG术22例,18例CABG术实施快通道心脏麻醉,其中15例常温CPB下搭桥,3例行off-pump CABG.18例病人ICU拔除气管内导管时间平均(2.5±0.5)h,无并发症出现,ICU住院时间1~2天,预计每例节省医疗费用5千~1万元人民币.结论对部分选择病例冠脉搭桥术(CABG)实施快通道心脏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 自我效能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疾病认知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作者:宁艳娇;万紫旭;刘娜;张扬;韩笑;张秋菊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对疾病认知和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承德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95例,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及冠心病患者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并根据患者自我效能情况分为高水平组、中水平组及低水平组,分析三组患者疾病认知、左室射血分数、基础心率、大心率、6分钟步行实验之间的差异.结果:冠状动脉搭桥患者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高水平组患者疾病认知情况、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基础心率、大心率等指标优于中水平组和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效能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疾病认知和术后康复,医护人员应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入手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 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王超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采用术前及术后等一系列国手术期护理的观察组(30例)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对比并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实施术前及术后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安全管理在高龄冠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倪加丽;张群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70岁以上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降低护理差错及事故的发生[1],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 针对行OPCABG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护理不安全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将2016年本科室行OPCABG手术,年龄在70岁以上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1-6月份)和实验组(7-12月份)各49例,对照组应用心脏术后护理常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安全管理指导护理工作[2],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20%,满意度提高了19%,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可提高高龄OPCABG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球囊反搏辅助下冠状动脉搭桥的术后护理

    作者:朱小娣;陶开丽

    目的:探讨高危冠心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意义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分析2012年1(0月至2015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收治的21例冠心病患者,行主动脉珠囊反搏支持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进行护理.结果: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的患者出现相关的并发症,8例患者有腰背部疼痛反应,5例患者出现血肿,采取对症处理措施后均痊愈出院.全组病例未发生球囊破裂、感染与出血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循环的患者护理,应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密切关注触发方式、预防并发症等,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应尽早发现并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必功能指标,进而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临床救治成功率.

  • 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58例临床观察

    作者:林庆胜;张保中;候伟;王敬民;白忠义

    目的 总结58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58例,28例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30例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2.6±29.2)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63.6±21.3)min.两支病变7例,3支病变41例,左主干病变10例;合并左室室壁瘤12例.共计行冠状动脉搭桥157支,平均3.6支/人.结果 58例均治愈,围手术期精神异常3例,术侧下肢肿胀活动受限10例.术后随访1个月~6年,症状完全缓解56例,症状明显改善2例.结论 合理掌握手术适应症、恰当的围术期处理、熟练的外科手术技巧、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前降支弥漫性病变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护理

    作者:王效民;尤伟;顾雁;丁孝梅

    目的:总结应用乳内动脉部分重建前降支治疗弥漫性病变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主要护理经验.方法:26例病人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58-75岁,平均63.2岁.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者8例(30.8%),近期心肌梗死3例(11.5%),9例有不稳定心绞痛(34.6%),均为三支血管病变.结果:无手术死亡,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3.8%).随访1-6个月,病人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术后密切观察心肌有无缺血及梗死,维护好呼吸功能,严密监测心律变化,预防脑部并发症是病人术后康复的关键.

  • 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配合体会

    作者:吕文萍;仇成华;朱阿君;蔡艳平;刘萍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 对5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应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心包深部牵引线、冠脉内分流器及吹雾器行不停跳搭桥术.结果 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及手术意外的发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结论 护士了解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备齐特殊用物,熟悉手术步骤,配合技术娴熟,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疼痛护理研究

    作者:刘巧;夏广梅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的疼痛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均无明显疼痛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 冠心病围术期尿钾变化的研究

    作者:孙东;李京悻;陈英淳;黄方炯;顾承雄;屈正

    目的研究冠心病围术期尿钾的变化规律,并与瓣膜病作对照,为临床冠心病围术期钾异常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共研究了37例冠心病患者及10例瓣膜病患者.病人共分5组.第1组为CABG+LVAN(搭桥+室壁瘤切除).第2组为CABG+CPB(体外循环下搭桥).第3组CABG+OFF-PUMP(非体外循环下搭桥).第4组TMLR,为激光心肌打孔组.第5组RXD组(瓣膜病组),为对照组,皆行二尖瓣置换术.收集术后0-6,6-24小时总尿量,并测定尿钾总量.结果术后0-6小时各组尿排钾总量无显著差异,术后6-24小时,冠心病组尿排钾总量均低于瓣膜病组.结论冠心病围术期早期尿钾排泄增加,应针对这些共同的情况作相应的处理.

  • 康复治疗对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作者:蔡正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4年4月—2017年5月于该院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的104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51例)与采取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53例)对患者的预后质量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在脑钠肽水平、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等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同时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有助于增强患者改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情况,显著降低脑钠肽水平,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恢复,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 冠心病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刘玉萍;马润伟;唐萍芬;孙嘉智;秦本凤;杨晓露;姜华

    目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探索冠心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对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期间6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进行冠心病健康教育干预,包括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相关知识进行调查,针对存在问题拟定符合个体的健康教育计划,术前发放冠心病知识手册,术后发放冠心病健康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结果教育后知识总评分比教育前平均提高4.44分,P<0.001,差异有显著性.教育前测试评分优良率(≥8分)为26.7%,教育后优良率53.3%.教育前成绩较差(≤3分)者为10%,培训后无成绩较差者,对冠心病搭桥围手术期知识教育效果显著.结论因此通过对冠心病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增加患者对冠心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减轻术前紧张焦虑情绪,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促进了病人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综合满意度,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促进护士素质的提高.

1068 条记录 53/54 页 « 12...46474849505152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