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晏异;王萱

    目的 分析不同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经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造影时间、X线曝光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X线曝光时间、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造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高龄冠心病患者行经股动脉途径和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缩短患者预后的恢复周期,因此其治疗效果更佳.

  • 两种途径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作者:祝瑜

    目的:对比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高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动脉穿刺途径不同,分为股动脉组与桡动脉组.结果: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与桡动脉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X线曝光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桡动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与桡动脉途径穿刺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均较为理想,经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魏红;杨坤

    目的 探讨对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收并治疗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抽80例进行研究,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冠脉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除心绞痛外,造影剂肾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都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确切、可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可作为治疗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理想方法.

  • 分析提供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影响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价值观察

    作者:高三亮

    目的 对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在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当中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7月收治的患者当中进行抽样,选取40例患者作为样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給予20 mg阿托他汀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給予80 mg阿托他汀进行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记录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肌钙蛋白-Ⅰ、24 hCK-MB以及C反应蛋白均出现了一定的提升,观察组的提升幅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术后1年的随访当中,观察组的MACE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当前的临床治疗来看,高龄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冠脉介入治疗之后,通过强化术前他汀的治疗手段,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对术后的炎性反应进行抑制,从而实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降低,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 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及并发症观察

    作者:包哈申

    目的 研究高龄冠心病患者选择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为这些患者提供适合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分介入治疗(介入组)和药物保守治疗(药物组)两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6个月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全因死亡、心绞痛等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 介入组无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病例,心力衰竭2例;药物组:无全因死亡病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2例,心绞痛4例,心力衰竭7例.统计分析发现两组在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绞痛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行积极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作者:向南坡

    目的 研究与分析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高龄冠心病的患者200例(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阿托伐他汀组与瑞舒伐他汀组,每组各100例.其中阿托伐他汀组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而瑞舒伐他汀组患者则采取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情况.结果 瑞舒伐他汀组患者的TC、LDL-C,HDL-C、TG、CRP、IL-8、CR以及HFR等情况显著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对高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血脂、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较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PCI术治疗高龄冠心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作者:刘子畅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PCI术治疗高龄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股动脉PCT术治疗,观察组行桡动脉PCT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行PCI术治疗高龄冠心病临床疗效相当,但行桡动脉PCT术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行股动脉PCT术治疗.

  • 探究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飞;戴香;胡永杰

    目的 分析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因冠心病于该院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冠脉介入治疗,对照组在术后予以20 mg瑞舒伐他汀钙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于术前采用80 mg瑞舒伐他汀钙进行强化治疗.对比两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及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时间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TC、TG、HDL-C、LDL-C分别为(4.44±0.73)mmol/L、(1.38±0.18)mmol/L、(1.21±0.25)mmol/L、(2.90±0.34)mmol/L,对照组术后TC、TG、HDL-C、LDL-C分别为 (4.53±0.86)mmol/L、(1.45±0.22)mmol/L、(1.22±0.23)mmol/L、(3.04±0.35)mmol/L,两组在经瑞舒伐他汀钙应用后各项血脂指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CK-MB(21.43±3.40)U/L、TNⅠ(0.15±0.04)μg/L、CRP(17.05±1.83)mg/L,显著高于对照组 CK-MB(15.89±3.03)U/L、TNⅠ(0.10 ±0.03)μg/L、CRP(13.33±1.34)mg/L (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17.6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3,P=0.010).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PCI手术前采用强化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全程护理法在高龄冠心病患者心脏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秀芳

    心脏介入治疗由于其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和容易接受等优点,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1].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方法,难免会发生各种并发症.高龄老年患者又是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积极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我们对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发病特点及相关对策

    作者:邵玉梅

    目的:分析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治疗对策,旨在提高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入院的高龄(>65岁)冠心病患者133例,回顾性分析其发病特点及应急治疗方面的相关对策。结果 ST段抬高型45例(33.8%),非ST段抬高型53例(39.8%),稳定型心绞痛20例(15.3%),不稳定型心绞痛15例(11.3%);治疗有效利率达93.2%,并发症发生率6.0%。结论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早期发现征象,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预后情况良好。

  • 高龄冠心病患者发病特点及相关对策

    作者:慈明塔;张丽娟

    目的 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发病特点,给出相关临床诊疗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96例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8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果 经治疗之后,试验组:显效和有效44例,对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平均(8.3±1.4)个月,治疗有效率为91.7%;无效4例,占8.3%.对照组:显效和有效32例,占66.7%;无效16例,占33.3%;治疗有效率为66.7%.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特点具有多样性,对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正确科学的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高龄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铁钧;罗欣;刘通;温立新

    1 高龄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及我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高龄冠心病患者要求行CABG术.关于高龄冠心病是否应该或值得行CABG治疗国内外仍有不同看法.但大多数文献报道均肯定了CABG在治疗中的地位,认为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p[1,2].

  • 高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与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郜琳;张鹏宇;杨志宏

    冠心病患者70%以上合并糖代谢异常,同非糖尿病和非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率上升10-12倍[1].冠心病合并T2DM的相关因素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通过分析高龄CHD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症状、辅助检查与患者餐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以期为合理控制餐后血糖,减少心脏不良事件而提供合理依据.

  • 高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郜琳;张鹏宇;杨志宏;朱勇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DM)患病率的快速增长,DM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高脂血症、高血压、腹部肥胖等患病率上升趋势与空腹血糖(FPG)水平升高有关.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群体和年龄较大的多病性群体可使FPG水平增高,增强多种危险因素的聚集性,从而加快年龄较大群体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2].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225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空腹血糖水平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低血糖及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进一步为老年患者空腹血糖的控制提供合理依据.

  •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张慧;蒋文彬;崔美平;董玉梅;蔡尚郎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PCI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行PCI治疗且年龄≥80岁的冠心病患者237例,按照患者入院PCI治疗途径分为经桡动脉途径组(Ⅰ组,n=114)和经股动脉途径组(Ⅱ组,n=123).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置入支架数、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对比剂肾病和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11.4%患者PCI过程中需更改介入路径,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8±1.4)h和(1.7±1.1)d,均显著短于Ⅱ组患者(P<0.05);Ⅰ组患者血管并发症、围术期TIMI小出血和围术期TIMI大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Ⅱ组患者(P<0.05);随访12个月和24个月时,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高龄(≥80岁)冠心病患者具有时间短、出血等并发症少的优势,近期效果优于股动脉径路,但远期临床效果与股动脉径路相当.

  • 50例高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李雯;李秀荣

    目的 探讨高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择高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5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强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高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强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还能让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有效缩短,促进疾病康复.

  • 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高龄心功能不全11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燕霞

    2005年7月~2007年4月,我们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11例高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51例

    作者:陈良金;朱来武;张浩

    回顾分析2009-06-2011-05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高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51例;男36例,女15例;年龄75 ~85岁,平均78.3岁.伴高血压病21例,糖尿病17例,高血脂1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6例.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 mg口服.冠状动脉造影主要采用经桡动脉路径.所有51例以标准方法行PCI,术中用肝素70~100 U/kg,手术每延长1h,追加肝素1000 U.选用适合病变的导丝、球囊和支架完成PCI,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75 rmg,1个月后,服用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 mg.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单支病变29例,2支病变18例,3支病变4例.其中前降支39例,回旋支17例,右冠状动脉21例.77支病变血管行PCI,其中74支血管置入支架,另2例3支血管支架置入失败,共置入支架103枚,造影成功率96.1%;手术中未出现并发症.

  • 高龄冠心病患者双联抗血小板长期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李慧敏

    目的:探究分析双联抗血小板对高龄冠心病患者长期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民权县人民医院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60例高龄冠心病患者,并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对服药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APTT)和出血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 a,相对于服药前患者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显著改善,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患者凝血3项以及出血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双联抗血小板对高龄冠心病患者进行长期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动脉穿刺途径冠脉介入术治疗高龄冠心病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郭凤贤

    目的 比较经股动脉途径与经桡动脉途径两种穿刺介入方法应用于高龄冠心病治疗效果.方法 于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高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经股动脉穿刺组和经桡动脉穿刺组,每组各5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手术时间、X线片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手术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股动脉穿刺组为92.00% (46/50),桡动脉穿刺组为96.00%(48/50),(P>0.05),无显著差异.股动脉穿刺组穿刺时间明显低于桡动脉穿刺组(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股动脉穿刺组为30.00%,桡动脉穿刺组为2.00%,股动脉穿刺组明显高于桡动脉穿刺组(P<0.05).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行穿刺介入治疗,应当优先选择桡动脉途径,以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