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美托咪定经鼻黏膜给药装置鼻腔给药对小儿斜视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躁动的影响

    作者:罗欣;李小葵;董鹏;李天佐;朱蕊

    目的:观察诱导前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DEX)经鼻黏膜给药装置鼻腔给药对斜视手术患儿七氟烷麻醉下术前焦虑和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60例2~6岁、择期行斜视矫正术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用生理盐水将 DEX 2μg/ kg 配制成0.6 ml 后使用鼻黏膜给药装置滴鼻,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0.6 ml 生理盐水经鼻黏膜给药装置滴鼻。经鼻给药后30 min,两组患者均进行诱导。另一名麻醉医生对小儿患者进行诱导并记录数据及各项指标[包括一般资料、镇静情绪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诱导后即刻( 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15 min(T4)血流动力学数据、诱导后七氟烷浓度、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性别构成比、麻醉持续时间及手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右美托咪定组患儿术前镇静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诱导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诱导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两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儿呼气末七氟烷浓度(ETsevo)在手术开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降低,右美托咪定组在 T1~4时点 ETsevo 均小于对照组( P <0.05)。右美托咪定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SBP)在 T1~4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右美托咪定组心率(HR)在 T1~4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诱导前应用鼻黏膜给药装置给予2μg/ kg 盐酸右美托咪定滴鼻可降低小儿术前焦虑水平,降低七氟烷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可能性,在缩短七氟烷麻醉诱导时间的同时不延长麻醉苏醒时间。

  •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发生共转性内斜一例

    作者:陈少华;马琳;张婉婷;许慈生

    患者男,19岁,病案号0500.患者因左眼视物不清5年,要求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近视.患者7岁时右眼曾接受过内斜视矫正手术.右眼有弱视史.眼科检查:视力右0.12,+0.25DS -0.50DC×151°=0.12,左0.12,-2.25DS -0.50DC×180°=1.2.双眼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瞳孔圆,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透明,眼底未见异常.

  • 斜视矫正手术前后眼压变化

    作者:杨新光;彭静;马春霞;郭斌;刘钊;于敬妮;刘建荣

    目的 观察并分析各种斜视矫正手术后眼压的变化情况,评价可能引起眼压变化的各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17只斜视矫正术术眼,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直肌后徙组(112只眼)、部分截除组(73只眼)、直肌后徙+部分截切除组(32只眼),术前、术后3天内、术后7天分别测量术眼眼压,并记录患眼手术前后眼部体征及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直肌后徙术、部分截除术、直肌后徙+部分截除术术后3天内眼压较术前、术后7天高,术后7天眼压与术前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斜视矫正手术可以引起短期内术眼眼压升高.

    关键词: 斜视矫正手术 眼压
  • 长眼轴的共同性外斜视手术量探讨

    作者:王利华;刘丽萍;马鲁新;于秀敏;陈由源;龚鹏基

    在诸多影响共同性斜视手术成功率的因素中,眼轴长度可能是其中之一。为了探讨长眼轴的共同性外斜视的矫正手术量,我们选择了适合做双侧外直肌对称性后徙手术的共同性外斜视74例,术前应用A/B型超声仪进行眼轴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不同程度地加大长眼轴外斜视患者的外直肌后徙手术量,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系1994年12月~1998年10月在我院眼科门诊或住院行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部分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看远斜视角≥看近斜视角;(2)双眼矫正视力均≥0.5,无眼球震颤;(3)不伴有A-V征或垂直肌异常;(4)无斜视手术史。74例中,男46例,女28例。年龄6~42岁,平均18.3岁。其中间歇性外斜视26例,恒定性外斜视48例;分开过强型外斜视21例,基本型外斜视53例。术前看远斜视角为-25△~-80△,平均-54.61△±16.28△。

  • 伴有外斜视的近视眼LASIK手术治疗

    作者:陶晨;孙慧华

    屈光不正是人类常见的眼科疾病,我国则是近视眼患病高发地区.近年来,治疗近视眼的角膜屈光手术迅速发展.我院自1995年起开始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眼,从随访结果及文献报道来看,该手术具有可靠性好、预测性强、稳定性好的特点.临床上发现近视眼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伴有外斜视,其中主要是外隐斜,但也有斜视度数较大的显性外斜视.对于这些同时伴有显性外斜视的近视眼患者,如何设计手术方案,达到既矫正眼位又能治疗其屈光不正,我们进行了研究.32例伴有外斜视的近视眼患者采用准分子激光手术,并进行斜视矫正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文献检索未发现国内外有相关报道.

  • 双眼先天性黄斑及脉络膜缺损一例

    作者:彭晓丽;郑燕林;王晶;陈廷;郑淼

    患者女性,24岁。自幼双眼视力差,6年前曾因视力差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弱视、斜视,并予以斜视矫正手术。术后视力改善不明显,再次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诊断为“双眼先天性视网膜变性”,未予特殊治疗。家族史:家族其他人未发现同样病患。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3(-2.50 D),左眼视力0.1(+1.25 D);双眼球正位,水平震颤。双眼睑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晰,瞳孔正圆,直径3 mm,对光反应存在,虹膜未发现缺损。双眼玻璃体透明,双眼小视盘,眼底后极部视网膜可见边界清楚的黄斑及脉络膜缺损灶(见图1),病灶区内可见少许视网膜血管跨越其上,可见粗大的脉络膜血管,病灶区内及边界可见色素沉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显示双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变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间断或缺失,脉络膜缺损(见图2)。眼底自发荧光检查:可见病灶区缺乏脉络膜背景荧光(图3)。诊断:双眼先天性黄斑及脉络膜缺损。

  • 全身麻醉下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高景华

    目的 探究全身麻醉下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92例行全身麻醉矫正手术治疗的斜视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家属中不满意13例、基本满意18例、满意15例,护理总满意度为71.74%;观察组家属中不满意3例、基本满意25例、满意18例,护理总满意度为93.48%;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斜视予以全身麻醉矫正手术治疗实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斐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4例斜视患者作为该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其手术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为57例患者)以及研究组(为57例患者),研究组患者使用新型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对照组患者则接受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待其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19.4±8.6)min、术中出血量(8.4±3.2)mL以及并发症发生率12.28%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38.2±12.4)min、术中出血量(16.2±5.7)mL以及并发症发生率22.8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研究组患者显效为43例(75.44%),有效为11例(19.30%),无效为3例(5.26%),其总有效率为94.74%(54例);对照组患者显效为63.16%(36例),有效为12例(21.05%),无效为9例(15.25%),其总有效率为84.21%(48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有效提升,有效降低其斜视度数,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与预后效果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具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的价值。

  • 3~10岁少儿斜视矫正手术术前术后的护理

    作者:陶晗;张宁;陈奇妙

    目的 通过与3~10岁幼儿建立一对一护患交友活动,提高患儿斜视矫正术的合作程度.方法 实行专一护士全程伴随患儿术前术后检查与护理,多与患儿接触交流,融入患儿的生活中,建立有亲切感、依赖感、安全感的护患关系.结果 3~10岁15名患儿行全麻下斜视矫正手术,有3名学龄前患儿进入手术室时有哭闹等不良情绪,其余患儿合作良好.结论 建立一对一护患交友活动,可以让患儿有亲切感、安全感,提高患儿手术的合作程度.

  • 综合护理干预在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李亦

    目的:在斜视矫正术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斜视患者3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得到减低,同时舒适度得到提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视力矫正有效率为94.12%(16/17)与对照组82.35%(14/17)比较(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斜视患者实施斜视矫正术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 系统护理在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陈玮端;虞玲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在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斜视矫正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舒适度和疾病不确定感.结果:试验组患者通过我院系统护理后,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舒适度提高,其疾病不确定感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斜视矫正手术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其舒适度,降低不良情绪,提高术后康复训练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双眼单视与心理状况的随访研究

    作者:耿韶辉;王雅丛;高洁;张素辉;马秀茹;宋亚琼

    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斜视矫正手术后1年双眼单视功能与心理状况的变化。方法43例间歇性斜视患儿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年检查双眼单视功能,并应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选择41例相同年龄段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间歇性外斜视组患儿手术后双眼单视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孤独的评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自尊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A.05);斜视组患儿手术后1年孤独的评分值明显低于手术前,自尊的评分值的均值明显高于手术前( P <0.05)。其中4例患儿手术后1年孤独和自尊的评分值较手术前无明显改善。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普遍存在孤独和低自尊等心理问题,手术治疗有助于间歇性外斜视患儿双眼视功能和心理状况的改善。少部分患儿术后仍存在心理问题。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的心理问题需要长期随访和关注。

  • 综合护理干预在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梁慧新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斜视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舒适度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舒适度提高,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视力矫正有效率为94.87%,与对照组的84.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斜视患者实施斜视矫正术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 斜视矫正围手术期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对策

    作者:陈应军;刁奇

    目的 探讨患者在斜视矫正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为心理护理及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护理程序,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估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 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的变化,表现在总分、阳性项目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偏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从生理和心理方面得到良好的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 表面麻醉下斜视显微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陈有霞;高文红;王跃琴;马春英;石芹

    斜视显微手术是近十余年来斜视领域内的新技术[1].传统的斜视手术采用结膜下浸润麻醉,肉眼下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多.为提高斜视手术质量,我院自2001年开始对合作手术的斜视病人,应用显微技术在表面麻酸下进行斜视矫正手术.现将120例表面麻醉下斜视显微手术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全身麻醉下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护理

    作者:陈惠;权丽丽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下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1月~2013年8月70例儿童斜视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和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儿麻醉和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效果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全身麻醉下儿童斜视矫正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眼外肌睫状前血管的解剖

    作者:林巧雅;谭德炎;楮仁远

    眼前节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睫状前动脉和睫状后长动脉两组血管.传统的斜视矫正手术中,在离断眼直肌时同时损伤睫状前动脉,影响了眼前节的正常血供.若能在手术中保留睫状前动脉大部分血供,将有效减少术后眼前节血供锐减造成的组织损伤.既往在多条直肌的离断手术中曾采用分离保留睫状前血管的手术避免眼前节缺血综合征,但因操作难度高在单条直肌手术中未以采用[1].本研究通过对睫状前动脉的行程及分支、分布的显微解剖进行观测,旨在寻找一种保留睫状前动脉大部分血供的简便方法.

  • 斜视矫正手术中应注意睫状前血管的保护

    作者:林巧雅;褚仁远

    保留睫状前血管的显微斜视手术可有效的避免眼前节缺血发生并减少手术创伤,本文就其临床应用、手术方法、解剖学研究及斜视术后血液动力学改变等方面进行综述.

  • 300例全麻下儿童斜视矫正术的护理

    作者:邵淑珍

    儿童斜视是眼科常见疾病.斜视不但影响容貌,更重要的是没有双眼单视功能.为改变外观,促进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儿童时期矫正斜视非常重要.斜视矫正手术只有在患者能充分合作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地操作及保证手术前估计的手术量能较精确地实施.因学龄前后的儿童多难以承受局麻下手术,故我们对13岁以下儿童都施行全麻.随着医学的发展及麻醉学的进步,在全麻下行儿童斜视矫正手术的年龄大大提前.故对护理的要求也更高.自1993年以来,我科成功地在全麻下施行儿童斜视矫正术300例,均取得满意的效果,下面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瞿明超

    分析斜视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我中心眼科收治的104例斜视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给予显微镜斜视矫正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X2=7.386,P=0.007);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8%(X2=7.792,P=0.005).对斜视患者给予显微镜斜视矫正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斜视度数,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