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Z”型跟腱滑动延长术34例

    作者:伍峰;孟炼

    跟腱延长术是儿童骨科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跟腱挛缩性疾病,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的垂足畸形、大脑瘫因肌力不平衡而导致的垂足畸形、跟腱外伤后固定时间过久导致跟腱挛缩等.2008年6月-2011年9月,我们采取改良“Z”形跟腱滑动延长术治疗患足3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跟腱延长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马蹄足的效果

    作者:方科;李范玲;肖晟;李欣;刘宏

    目的 评估跟腱延长术治疗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的效果.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接受跟腱延长术治疗的痉挛型脑瘫马蹄足患儿17例(34足),于术前、术后8~12个月分别进行踝关节背屈关节活动度(ROM)、小腿胫前后肌群表面肌电测试,记录踝关节被动背屈、主动背屈ROM,站立位胫前肌、腓肠肌肌电均方根值(RMS)和拮抗肌协同收缩率(CR).结果 术后踝关节主动、被动背屈ROM显著增加(Z>4.867,P<0.001);被动背屈时腓肠肌RMS减少(t=4.31,P<0.001),站立时胫前肌、腓肠肌RMS无显著性差异(Z<1.291,P>0.05),CR降低(t=2.38,P<0.05).结论 跟腱延长术可以改善痉挛型脑瘫马蹄足患儿小腿胫前后肌群协调收缩,增加踝ROM.

  • 脑瘫足下垂畸形改良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苗旭漫;吴其常;何志晶;朱东

    肢体痉挛性瘫痪是脑瘫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中足部畸形以足下垂多见,以往多采用单纯跟腱延长术治疗,但术后复发率较高.1985年1月~1992年12月,我们采用跟腱延长加部分胫神经肌支切断术治疗脑瘫足下垂畸形,与同期单纯跟腱延长术比较,步态明显改善,复发率明显降低.

  • 跟腱延长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15例

    作者:邹伟民;冯学烽;庞祖才;许汉权

    跟腱断裂在小腿和足部肌腱损伤中较为常见.新鲜损伤病例的治疗,效果大多满意.跟腱突然断裂往往未引起伤者的重视,加上临床误诊等原因,治疗时常常已成陈旧性损伤,其发生率高达20%~30%o[1].陈旧性跟腱断裂治疗上有一定难度,治疗效果常不如早期就诊的病例.2009年1月-2012年5月,我们应用跟腱延长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15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肌内效贴布治疗跟腱延长术后运动性疼痛的临床应用

    作者:牛青松

    目的:观察使用肌内效贴布治疗跟腱延长术后运动性疼痛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8例跟腱延长术患儿,在康复治疗中运用肌内效贴布治疗跟腱延长术后运动性疼痛,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78例患儿中有10例出现胶布反应性瘙痒,1例出现张力水泡,去除贴布或对症治疗即愈。显效57例,有效21例,无效0例。结论肌内效贴布治疗跟腱延长术后运动性疼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专科康复护理对脑性瘫患患儿跟腱延长术后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唐福爱;贺树凤;高广美

    目的:对比研究专科护理在脑瘫患儿跟腱延长术后恢复步行能力的重要作用。方法将48例入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进行一般的康复护理;专科护理组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师除一般常规护理外进行脑瘫患儿的专科护理,包括Bobath疗法,肌肉牵伸技术,矫形器使用,肌力训练,关节松动的指导应用。结果专科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阳性率比较:χ2=13.5,P<0.05,专科护理组独立行走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专科护理对脑瘫患儿跟腱延长术后恢复独立步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 重力反向牵引在治疗跟腱挛缩中的应用

    作者:侯天胤;郭清阳;延凤梅

    临床中,经常遇到因各种原因而引发跟腱挛缩,致使病人不能行走或行走困难,其治疗措施为跟腱松解术或跟腱延长术,但术后由于创口的瘢痕形成或功能锻炼不及时[1],不到位,很难达到预想效果,有的病人还须进行反复松解.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还增加了病人心理压力和痛苦.为此,利用重力反向牵引的作用持续牵引治疗,对15例跟腱挛缩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 先天性腓骨缺损2例报告

    作者:赵宝权;崔勇;轩先武;曲刚;武震

    本文报告2例腓骨完全缺损病人及治疗方法.例1,男,12岁,俄罗斯圣彼得堡人.患儿出生10余天发现其左下肢略短,3个月因左足外翻摄X线片见左小腿腓骨缺如,6个月因左小腿逐渐呈向前内侧凸弯且足外翻加重,即在圣彼得堡第一医学院骨创伤矫形研究所手术.切断小腿腓骨缺损区的纤维软骨束带,13个月患儿能自主步行;24个月见小腿原有的向前内凸弯及左足外翻逐渐加重;38个月再次手术,术中见原已切断之腓骨区索条又重新明显紧张,跟腱也较对侧短粗,再次手术分别在索条中份、下份两处切断索条,并行跟腱延长术,术后穿加厚平底矫形鞋并鼓励患儿多做行走奔跑.经常加厚矫形鞋底厚度使患肢保持基本与健侧等长;11岁时测量见患侧下肢较健侧短7.0cm,其中大腿短1.5cm,小腿短5.5cm.采用Ilizarov装置行胫骨上1/3截骨延长术,历时3个月使患肢胫骨延长8cm.12岁复查双下肢等长,步态无明显异常,患肢较健侧略细,患侧足底可完整着地,运动、感觉、血运正常.

  • 跟腱延长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作者:路琳;陈宝驹;许明火

    目的总结28例因烧伤致足下垂行跟腱延长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采取心理支持疗法,正确的被动肢体活动,功能锻炼.结果28例患者跟腱均被延长,步行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术后康复护理,能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 跟腱延长术后康复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观察

    作者:葛迪;夏邦金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跟腱延长术后进行长期系统的康复训练对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6例(年龄4~18岁)患儿行 跟腱延长术后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了3个月康复机构系统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个月和3个月进行腓肠肌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分值,MAS)、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以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定.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MAS量化评分下降,GMFM站立走跑跳两大功能评分提高,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踝关节ROM比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治疗组MAS、踝关节ROM及GMFM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痉挛型脑瘫跟腱延长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治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

  • 关节镜下跟腱延长术在儿童马蹄足中的应用

    作者:董震;王林涛;齐鹏;李友;齐克飞;李帅;王标

    [目的]探索关节镜下解剖性跟腱延长微创治疗儿童马蹄足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儿童马蹄足患儿12例16足,采用跟腱中段小切口关节镜入路,镜下经皮依次切断跟腱比目鱼肌肌腱跟骨止点部分和腓肠肌肌腱近端,背伸患足,使之达背伸20°~30°.自关节镜中段切口处以可吸收缝合器缝合已松解的跟腱,背伸位石膏固定6周.6周后负重功能锻炼.术后随访测量患足背伸角度,并行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2.6个月,足背伸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术前背伸(5.9±4.7)°,术后背伸(24.8±3.1)°,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与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组与非关节镜组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足背伸活动度及AOFAS评分对比,关节镜下组较传统长切口组有优势;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与经皮跟腱延长术未见明显差异.关节镜下跟腱延长未见严重并发症,行走功能明显改善,跟腱固定处无不适,患足背伸肌力良好.[结论]关节镜下跟腱延长术,可镜下观察跟腱解剖分型,根据不同分型,实施确切跟腱延长松解,充分松解跖肌腱,切口小,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安全,疗效满意.

  • 胫骨前肌外移改良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例报告

    作者:胡屹峰

    患儿男,8个月.因左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于2006年10月在我院行胫骨前肌外移改良术.先行跟腱延长术,同时松解患足各关节囊及韧带,以彻底纠正足下垂.完成后即行胫骨前肌外移改良术:在第1跖骨基底做一纵切口,找出胫骨前肌肌腱附着点,切断附着点,以丝线结扎肌腱头备用.

  • 痉挛型脑瘫的术后康复

    作者:黄霞;赵健乐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由出生前至新生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引起的以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与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其中痉挛型或以痉挛为主的混合型约占CP总数的70%以上,如何缓解痉挛是脑瘫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们对痉挛型脑瘫采取闭孔神经前支选择性切断术、内收肌切断术、跟腱延长术结合手法治疗及功能训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脑瘫患者跟腱延长术后加强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的意义

    作者:张耿标;郑文华;冯重睿

    目的:观察加强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在脑瘫跟腱延长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脑瘫跟腱延长术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强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0例,训练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88项中的D区(站立)、E区(步行、跑和跳)进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BI)指数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GMFM-88 D区、E区评分及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瘫患儿在跟腱延长术后加强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站立、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痉挛性脑瘫跟腱延长术后踝关节继发钩状足1例报道

    作者:陈大为;张新斐;陈小芳;刘群英

    痉挛性脑瘫罕见原发性钩状足,通常继发于跟腱延长术后,本文报道我院1例痉挛性脑瘫跟腱延长术后所致的钩状足的治疗体会。

  • 改良Z形跟腱延长术治疗马蹄足30例

    作者:徐洪璋;陈锡然

    关键词: 跟腱延长术
  • 遗传性垂直距骨伴拇指内翻爪状畸形两家系18例

    作者:仲伯蒙;殷学军;张亚君;沈红雷;杨跃

    家系1 先证者,男,13岁.因右足马蹄内翻畸形5岁时在外院作跖腱膜松解、跟腱延长术,而后畸形复发入我院.查体:发育良好,心、肺、腹正常,右足马蹄内翻畸形,左足呈舟形足畸形,双手呈拇指内翻爪状畸形,Froment征阳性.双侧拇收肌、拇短屈肌、骨同肌、小鱼际肌瘫痪但无感觉缺失.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X线摄片示:右足马蹄内翻畸形,左足先天性垂直距骨.结合家族史诊断为:遗传性垂直距骨伴拇指内翻爪状畸形,家系调查见图1.该家系中仅先证者右足为先天性马蹄内翻畸形,其余发病者均为双足垂直距骨,且双手畸形随年龄增长而愈加明显.

  • 小儿俯卧手术体位改进探讨

    作者:曾嘉莉

    小儿外科手术有些需要采用俯卧位,如先天性马蹄内翻跟腱延长术、脊髓栓系松解术,骶尾部畸胎瘤切除术、pena肛门成形术等.传统的俯卧位方法是在患儿胸腹部各垫一软枕,此方法常会影响患儿的呼吸和循环甚至造成手术和麻醉的风险.我们通过总结工作经验,在俯卧位手术时采用自制的俯卧垫并改进俯卧手术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 血友病足踝部病变的外科治疗

    作者:张凌汉;翁习生;邱贵兴;高鹏;钱文伟;王以朋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血友病足踝部病变围术期处理方法、术式选择及疗效. 方法 1998年6月-2012年2月,收治血友病足踝部病变男性患者10例(12足).年龄13~41岁,平均22.6岁.其中甲型血友病9例(11足),乙型血友病1例(1足).单足受累8例,双足2例;左侧3足,右侧9足.病程5~84个月,平均32.2个月.术前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为(43.2±21.1)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评分总分为(45.4±20.0)分.入院后给予凝血因子2 000~3 500 U行预试验,围术期行凝血因子替代方案治疗.行踝关节融合术4例(4足),单纯跟腱延长/肌腱转移术7例(8足);其中1例左足行单纯跟腱延长术,右足行踝关节融合术. 结果 手术时间65~265 min,平均141.1 min;除1例术中出血400 mL、术中回输200 mL自体血外,其余患者出血量均<50 mL,围术期均未输血.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4年3个月,中位时间22个月.行踝关节融合术患者末次随访时X线片检查示踝关节完全融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分别为(78.8±14.7)分和(75.8±14.5)分,SF-36量表评分总分分别为(76.6±13.1)分和(75.5±13.2)分,两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血友病足踝部病变患者,手术治疗可以缓解足踝部疼痛,改善功能.术前行凝血因子预试验,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替代方案,可降低术后大出血发生率.

  • 关节镜下后关节囊松解治疗外伤后踝关节跖屈位僵硬

    作者:桂鉴超;王黎明;顾湘杰;张昊伟;沈海琦;徐燕

    下肢骨折常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固定,往往会遗留踝关节跖屈位僵硬,影响患者的穿鞋和行走.对于康复治疗无效的患者,以往多采用开放踝关节后关节囊松解,或联合跟腱延长术,但具有创伤大、术后再次粘连、踝后皮肤易坏死等缺点.为此,笔者改用关节镜下后关节囊松解,必要时联合跟腱延长术来治疗外伤后踝关节跖屈位僵硬.现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