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71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弘

    慢性心衰是内科重症之一,被称作"生命的绊脚石",是各种心脏疾患的终结果,表现为心悸气短、畏寒肢冷、面浮肢肿、倦怠乏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本文运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71例,有效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衰患者的长期预后,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慢性心衰患者123例,随机分为2组.

  • 肾功能不全与高龄冠脉支架治疗的预后分析

    作者:马涵英;赵铁夫;张维君;杨清;刘睿方;柴萌;张鸥;Ronald J Dick

    目的 探讨不同肾功能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治疗住院期间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85岁以上冠心病接受冠脉支架治疗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病死率.根据入院时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患者分为eGFR≥60组(肾功能正常或轻度不全组;n=62)和eGFR<60组(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组;n=28),观察肾功能不全对高龄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结果 eGFR<60组高血压病、目前吸烟状态、既往心肌梗死病史、三支病变、C型病变、术前TIMI0级血流比例略高.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eGFR<60组要明显高于eGFR≥60组(14.3%vs4.8%;P<0.05).随访1年时全因死亡率两组相似(4.9%vs4.0%;P>0.05),但MACE发生率eGFR<60组仍高于eGFR≥60组(8.0%vs3.3%;P=0.05).整体研究人群1年生存率较高.结论 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是影响高龄冠脉支架治疗预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围手术期应积极地改善患者的肾功能从而改善预后.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新峰;张领;李满生;蔡华;岳修宇;张晓华;陈军军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长期应用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CI介入治疗的200例患者,随机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20 mg/d,长期口服,随访1年,出院后1、3、6、12个月复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心肌酶,CRP,及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梗死发生率,死亡率,以评价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片对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年MACE发生率低剂量治疗组为14.15%,强化治疗组为1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达标率常规治疗组为64.2%,强化治疗组为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肝功能异常及肌病发生率低剂量治疗组为3.7%,强化治疗组为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患者长期口服10、20 mg/d的瑞舒伐他汀治疗安全有效,长期口服高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对减少患MACE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别;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钙肝功能异常及肌病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 肥厚型心肌病与心房颤动

    作者:宋月洁;韩智红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常见与基因遗传有关的心血管疾病,人群发病率约为2‰.HCM患者易于发生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心房颤动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生率为10%~28%[1],许多因素的存在导致HCM患者容易出现心房颤动,目前相关的有年龄,左心房内径和P波时程.心房颤动也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恶化的主要原因,可以增加各种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使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进一步恶化.本文着重论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易患因素,以及房颤对于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 性别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超;胡大一;李洁;杨进刚;宋莉;马长生

    目的:评价性别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793例发病后24h内至北京市19家医院就诊的STEMI患者,中位随访5.7年,根据性别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特点和院内预后及长期随访情况.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年龄较大、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病史者较多,吸烟者少,入院时合并肾功能不全、KillipⅡ级以上者比例增高,女性患者舒张压偏低,从症状发作到医院时间较长、接受急诊再灌注治疗比例较低(P<0.05).院内死亡(10.7% vs.4.1%,P=0.001)、恶性心律失常(14.9% vs.7.9%,P=0.007)、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 (31.8% vs.22.1%,P=0.01)和6年全因死亡(21.6%比13.8%,P=0.03)均显著增高.多因素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后性别不是STEMI患者院内死亡(OR=1.482,95% CI:0.716~3.070,P=0.289)和6年全因死亡(RR=0.948,95% CI:0.465 ~1.933,P=0.88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STEMI患者院内和长期随访病死率高与年龄大、危险因素及合并症多、再灌注治疗比例低有关,性别不是影响STEMI患者院内和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与不同卒中亚型长期预后的关系

    作者:吴涛;邱石;宋莉;宋燕;张银辉;陈敬洲;杜继臣

    目的 探究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不同基因型与不同卒中亚型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通过对不同卒中亚型患者约4.5年的随访,记录患者卒中复发和全因死亡情况,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不同基因型与卒中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检测卒中患者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的基因型.结果 对不同卒中亚型患者随访后发现,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长期预后呈显著相关(log-rank P=0.034).Cox比例风险膜型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后,结果显示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 T等位基因增加脑卒中复发和全因死亡 1.65倍风险(HR=1.65;95%CI=1.04-2.61;P=0.032).而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不同基因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脑出血的长期预后无相关性.结论 单核苷酸多态性rs1885068与腔隙性脑梗死的长期预后相关,是其预后的强预测因子.

  • 预防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系统策略可以改善中高危患者大血管手术后的长期预后——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

    作者:范芳芳

    血管手术存在着很高的风险,30天的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依然分别高达15%~20%和3%~5%.因此,意大利的Mario Monaco和同事们进行了下面的研究,目的就是评价系统性的冠状动脉造影策略能否影响因外周动脉疾病而行手术治疗的中高危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药物治疗现状及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

    作者:朱中玉;高传玉;陈岩;牛振民;黄克钧;刘煜昊;李牧尉;徐予;周晗;张静;张嘉莹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药物及其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84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应用的主要药物及吸烟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进行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66±12.16)个月,术后99.0%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应用时间平均(10.3±8.2)个月,99.8%使用氯吡格雷,应用时间平均(7.8±5.O)个月;随访期间5.14%患者完全停止抗血小板治疗.在出院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钙通道拮抗剂及硝酸酯的应用率分别为42.0%、63.7%、83.0%、19.9%及46.4%,随访期间降低到36.1%、57.O%、66.8%、17.6%及36.6%.术前吸烟为53.77%,随访期间为17.80%.停止抗血小板治疗、术后吸烟增加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0.0%对1.1%,P<0.01;4.81%对0.83%,P<0.01)及主要不良心脏时间(20.0%对6.9%,P<0.01;11.54%对6.67%,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PCI术后对药物的依从性良好,但术后停止抗血小板治疗及继续吸烟者预后差.

  • 心肌123I标记苄基胍闪烁摄影与脑钠肽在评估慢性心力衰竭长期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曹雅旻;王士雯;滕利华

    目的 探讨心肌123I标记苄基胍(123I-MIBG)闪烁摄影及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在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远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64位CHF患者接受123I-MIBG闪烁摄影,血浆BNP浓度检测,静息左室射血分数(rest-LVEF)测定和NYHA心脏功能分级的评估.根据各参数中位数分组,连续随访54个月,观察终点为心源性死亡.结果 随访期末发现123I-MIBG闪烁摄影照片的心脏/纵膈(H/M)比值和血浆BNP浓度与CHF远期死亡有着显著的相关性(r分别为-0.592和0.421;P值分别为0.000和0.001);rest-LVEF和NYHA心脏功能分级与死亡没有相关性(r分别为-0.057和0.110;P值分别为0.652和0.384);123I-MIBG闪烁摄影照片的H/M值低于中位数组(Ⅰ组)和高于及等于中位数组(Ⅱ组)之间死亡例数和血浆BNP值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1和0.003),两组的rest-LVEF和NYHA心脏功能分级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95和0.781);H/M和BNP值高于等于中位数组与低于中位数组死亡相对危险比分别为4.66和2.56(95%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和0.020),但是高于等于和低于中位数的rest-LVEF和NYHA心脏功能分级组之间死亡相对危险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1.000和0.738).结论 心肌123I-MIBG闪烁摄影及血浆BNP浓度与CHF远期死亡密切相关,可以用来评价CHF的远期预后.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作者:王冬梅;韩雅玲;臧红云;于海波;王守力;王祖禄;荆全民;刘莹

    目的 观察冠心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后的长期预后.方法 2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71.56±10.38)岁.心功能不良16例.22例行血运重建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2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术后发生晕厥9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发作22例,心室颤动(VF)发作5例.植入单腔ICD(VVI)15例,双腔ICD(DDDR)1例,三腔ICD(CRT-D)7例.随访时间平均为(33.37±25.39)个月.结果 (1)死亡2例,因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衰竭死亡各1例.(2)4例患者术后再次住院.原因:1例为心功能不良,3例为ICD多次放电住院.(3)13例(56.5%)发生持续性VT或VF事件.持续性VT发作434次,386次(98.6%)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成功.FVT发作25次,ATP治疗FVT总的成功率为84.0%.(4)ICD电风暴3例.(5)ICD误识别及误治疗2例.结论 冠心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运重建后用ICD治疗,可防止由于心肌的慢性的瘢痕产生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猝死的风险.

  • 肾移植后血循环中新出现的抗内皮细胞抗体提示移植后近期排斥反应发生风险增加

    作者:瞿立辉

    抗内皮细胞抗体(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 AECA)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而且是除抗HLA抗体外引起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检测其移植前后血清水平能否预测排斥反应尚无定论.因此,南京大学医学院金陵医院肾脏病研究所试图通过分析肾移植前后受者血清标本中AECA抗体的变化,来观察其与移植后排斥反应和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

  • 肝移植受者肾功能损伤诊疗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

    原位肝移植术后受者肾功能损伤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并且可能导致感染、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和需要透析,终影响受者的长期存活率[1].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种危险因素均会影响肝移植术后长期肾功能的稳定.如何鉴别各种危险因素以及制定诊疗策略来降低肝移植受者肾损伤的风险和延缓肾损伤,是改善受者长期预后的关键措施之一,也应当成为肝移植受者的诊疗计划中重要的一部分.国内各大移植中心专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数据和临床经验的回顾和总结,就目前条件下如何有效、准确、快速地对肝移植受者肾功能进行风险预测、诊断,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和治疗肾功能损伤,制定相关原则供临床参考.

  • 舒张性心衰患者不同血钠水平对长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谢鹏飞

    目的 探讨舒张性心衰患者不同血钠水平对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80例舒张性心衰患者,按照血钠水平高低分为低血钠组(42例)、正常血钠组(405例)和高血钠组(33例).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长期预后情况.结果 低血钠组相对于高血钠组和正常血钠组年龄大、男性多见、心率快且心功能分级更高,收缩压和舒张压比其他两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低血钠组患者的整体死亡率明显高于高血钠组和正常血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舒张性心衰患者高血纳的预后与正常血钠患者较为相近,而低血钠则能够导致长期预后不良,死亡率提高.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伴发病中实施的探讨

    作者:刘柏岩;曲玉梅;董福华

    糖尿病是心血管病发生的高危因素和预测指标,心血管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短期或长期预后均明显差于无糖尿病的患者.既往认为糖尿病累及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对心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冠心病,但实验发现糖尿病可引起心肌本身和心肌内小血管病变.正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有冠状动脉外的病理改变,所以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且发生早,发展快,严重程度重[1].文章从临床的角度出发,总结以下几点.

  • 青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姚淑美;徐伟

    青年血压正常值会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血压的升高可能是良性的,年轻时血压升高是以后患高血压病的一种预测因素.需要青年及其家庭提高认识,积极预防或治疗高血压病.1 青年高血压的预防青少年持续性高血压的长期预后可以从主动脉缩窄修复患者后期心血管效应(左心室肥厚、心愿性猝死)中得到提示.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儿童是另一群持续高血压患者.

  • 年龄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长期结果的影响

    作者:谭保平

    目的:了解年龄对冠心病患者在冠脉介入治疗(PCI)后长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接受PCI治疗的患者584例,按年龄是否达到60岁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老年组315例,非老年组269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冠脉病变情况并进行长期临床随访(3月~49月),详细记录临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组有更多的女性(29.84%对10.41%,P<0.01}患者,合并高血压(59.37%对49.07%,P<0.05)较多,以急性冠脉综合症为表现的(72.1%时57 25%,P<0.01)较多,但其冠脉较小[(2.97±0.36)mm对(3.06±0.36)mm,P<0.01],但吸烟较少(36.51%对69.89%,p<0.01).两组患者的临床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但老年组全因性死亡(3.49%对1.12%,P=0.061)及心因性死亡(2.86%对0.74%,P=0.061)有增高趋势.经过校正不匹配的基线因素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老年与全因性死亡(r=0.0789,P=0.060)及心因性死亡(r=0.0751.P=0.074)呈正相关趋势,而年龄与之呈显著的正相关(r=0.0983,P=0.019及r=0.0896,P=0.033).结论:老年患者在PCI治疗后的长期临床预后较好,因此PCI治疗老年患者安全有效.

  • 冠心病患者植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的长期预后分析

    作者:姚海木;付新;孙同文;张晓娟;沈德良;张金盈;李凌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植入国产药物洗脱支架的长期预后及临床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0年12月所有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至少植入一个国产DES冠心病患者。排除标准:植入金属裸支架或混合植入支架(同时植入国产和进口DES)。收集患者临床及介入相关资料,采用门诊、电话和查阅再次住院病历的方法进行随访,记录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数据变量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数据的比较用x2检验或精确概率计算。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判断PCI后预后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患者1228例,成功随访1136例(92.5%),随访时间(29.1±5.9)个月。急诊PCI占2.5%,择期PCI占18.4%,NSTE-ACS占66%,稳定型心绞痛占13%。急诊PCI组院内死亡率高(3.4%),随访期间死亡率5.7%,再发心肌梗死率2.6%,血运重建率6.6%,MACCE (死亡、心肌梗死和脑血管病)发生率9.94%,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3.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心率快、低LVEF、多支病变和再狭窄病变是长期MAC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急诊PCI患者院内和长期预后差,已知的冠心病死亡危险因素对PCI预后有着重要的负面影响。

  • 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变化与长期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张欣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变化与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8月~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其中血脂异常80例作为观察组,血脂正常1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糖脂代谢指标的检测,并进行长期预后的随访调查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都处于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范围内.观察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值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调查1年,观察组的死亡、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二分类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为影响长期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随有血脂异常情况,血脂异常会增加预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糖脂代谢异常都会影响患者的长期预后.

  • Wilms瘤基因1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长期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邓伟;曹蕾;晁荣;王莉

    目的 探讨Wilms瘤基因1(WT1)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BSCO、Web of Science、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3月,由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个研究,合计1 4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WT1基因高表达是AML患者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的不利因素[HR=1.34,95%CI 1.14~ 1.58,P<0.01;HR=1.35,95%CI 1.11~1.64,P=0.003];对于正常核型的AML患者,WT1基因高表达仍是OS的不利因素[HR=1.41,95%CI 1.01~1.99,P=0.05].结论 WT1基因表达水平是预测AML长期预后的有效指标.

  •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

    作者:张玉琴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急诊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高.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并给予积极地治疗是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改善长期预后的关键.必须尽快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使心肌得到再灌注,治疗的"时间窗"对挽救濒死心肌具有重要意义.

67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