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律失常治疗的现代进展(3)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续2)

    作者:曹克将

    室性心律失常(VA)包括室性早博(VPB),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心室颤动和快室率的VT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心脏性猝死.VA的治疗目的为终止严重的VA发作,预防心脏性猝死.VA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前者为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非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者包括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和导管消融等治疗.本文就VA的治疗策略作一介绍.

  • 家庭监护系统在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欣;张金荣

    目的 了解家庭监护系统在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0年6月~2012年6月置入带有家庭监护系统(HM)的ICD患者30例,通过HM网站收集的患者各项测试参数及黄色和红色报警记录,分析心律失常事件监测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并与门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随访334~1078(637.83±217.134)天,累计9例患者报告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1例患者曾出现误识别及误放电治疗.HM系统反应时间随事件严重程度逐渐缩短.同时,与门诊随访相比,HM系统在网络通畅的前提下,可以做到全覆盖随访.共收到黄色报警258次,红色报警5次,通过与患者及时进行电话联系,及时治疗,减少并避免ICD事件再次发生.30例患者中报告死亡3例,均为非心源性死亡.结论 通过HM系统使用,可以对ICD置入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事件进行有效监控,避免ICD事件的再次发生和治疗,提高ICD使用安全性.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的长期随访

    作者:王礼琳;范洁;赵金辅;周启云;张曦;丁立群

    目的 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应用于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价值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方法 2002年3月至2011年10月入选56例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Ⅱ~Ⅲ级(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16 ~0.35(0.29±0.05),接受规范化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植入ICD并进行ICD参数初步设置.术后1、3、6个月,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结果 所有患者非开胸经锁骨下静脉植入ICD均成功.全部病例随访了1~115(44.05±35.16)个月.其中11例患者发生心室颤动26次(19.6%),ICD均电除颤成功;17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39次(30.4%),ICD治疗成功率94.8%.8例患者发生误放电,6例患者发生电风暴.16例患者ICD电池耗竭,10例患者更换了ICD.8例患者死亡.结论 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应用ICD可降低这类患者的猝死风险.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35例次随访

    作者:

    目的报告35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随访结果.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至2004年4月植入的31例,另有4例更换ICD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3~70个月,平均36.5个月),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死亡.31例患者共发作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725次(VT534次,占73.7%,VF191次,占26.3%),其中719次(96.8%)治疗成功,6次(3.2%)失败.534次VT中,454次(85.5%)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80次(14.5%)经低能量复律(CV)终止.191次VF中,185次(96.9%)经高能量除颤(DF)终止,1例患者无效放电6次.3例患者发生误放电7次.结论 ICD疗效肯定,须密切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应高度重视ICD患者的心理治疗.

  • 1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

    作者:王礼琳;范洁;孟洁;邓旭;苗云波;谢红;周乐今

    目的 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作用.方法 12例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男性11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9.4岁.心功能Ⅱ~Ⅲ级(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0.23~0.36,常规进行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患者均行ICD植入,并进行ICD参数的设置.术后1、3、6个月,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随访时通过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储存的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ICD的工作情况.结果 术中及随访期间无死亡及心力衰竭加重,无手术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了3~30个月,其中2例患者发生心室颤动(室颤),除颤成功,3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ATP转复成功,1例患者因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发生误放电,通过药物控制心室率及调整ICD参数,未再发生误放电.结论 12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在随访期内(3~30个月)5例(42%)发生了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均经ICD成功复律.因此,ICD能有效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性猝死.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一级预防恰当治疗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作者:梁淑敏;谢双伦;陈煜阳;苏子焯;袁沃亮;陈样新;周淑娴;王景峰

    目的 目前临床指南均采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作为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为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然而基于此标准植入ICD的患者,获得恰当治疗率极低,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植入ICD作为一级预防患者进行分析,寻找其他临床相关指标,筛选出ICD一级预防恰当治疗的更高危患者.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2000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植入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358例患者的资料.纳入200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律学会(ACC/AHA/HRS)器械植入治疗心律失常的指南中植入ICD一级预防的Ⅰ类推荐、CRT-D的Ⅰ类和Ⅱa类推荐的患者.根据随访期间ICD/CRT-D是否有恰当治疗分成两组:无恰当治疗组99例,有恰当治疗组24例;对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血生化、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寻找ICD/CRT-D一级预防恰当治疗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 本研究共入选123例患者,其中男性占78%,年龄(61±12)岁.随访(37±34)个月,ICD/CRT-D恰当治疗率为19.51%.通过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 <45 ml·min-1·(1.73 m2)-1(OR=2.749,95%CI 1.008~7.496,P=0.048)、心房颤动(房颤)(OR=3.141,95%CI 1.095~9.013,P=0.033)是ICD/CRT-D一级预防恰当治疗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房颤、eGFR<45 ml· min-1·(1.73m2)-1可能是ICD/CRT-D一级预防患者获得恰当治疗的独立危险因子.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一级预防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程中伟;朱孔博;陈太波;程康安;高鹏;邓华;范静波;姜秀春;方全

    目的 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住院LVEF≤0.35且否认既往心肺复苏、晕厥和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心力衰竭患者,收集住院期间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数据,以电话随访为主,主要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次要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或首次心脏性再住院的联合终点.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83例患者入选,5例(6.4%)失访,78例完成了随访,包括ICD组20例和对照组58例.经过中位21.5(2.0~41.0)个月随访,共19例(24.4%)死亡.总体1、2、3年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6.5%、26.4%、35.0%.ICD组和对照组1年死亡率分别为10.5%和18.3% (P=0.525,Log-rank检验),ICD组死亡率降低了42.6%;18个月死亡率分别为10.5%和24.8%(P=0.340,Logrank检验),ICD组死亡率降低了57.7%.全因死亡或心脏性再住院联合终点事件的1、2、3年发生率分别为40.1%、56.0%、76.0%.ICD组和对照组1年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5%和44.1%(P=0.203,Log-rank检验),ICD组事件发生率降低了39.9%;18个月联合终点发生率分别为26.5%和54.6%(P=0.110,Log-rank检验),ICD组事件发生率降低了51.5%.结论 LVEF≤0.35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较差,ICD具有降低死亡率和心脏性再住院率的倾向性.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来证实.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电风暴的临床随访和治疗

    作者:李海鹰;黄伟剑;林捷;吴高俊;张怀勤;崔丽丽

    目的 本文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后电风暴的发生率、临床特征、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1例接受ICD治疗的病人,随访2~85个月,其中9例病人出现ICD电风暴,比较ICD电风暴组和无ICD电风暴组的年龄、病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临床特征、临床治疗方案.结果 有电风暴的患者与无电风暴患者相比年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14)岁对(61±8)岁];心功能分级(2.7±0.7对2.1±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LVEF(0.38±0.09对0.48±0.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本文中导致ICD电风暴的主要因素是心功能的减退.结论 有电风暴的病人比没有电风暴的病人年龄更大,心功能更差,LVEF更低.心力衰竭的加重和焦虑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是电风暴发生主要的原因.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是预防和治疗电风暴的主要手段.射频消融可作药物治疗无效后减少电风暴的主要手段.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作者:邹建刚;单其俊;陈明龙;廖铭扬;许迪;徐东杰;杨兵;陈椿;李文奇;蔡静波;曹克将

    目的 评价单中心40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接受ICD治疗,男性3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9±15)岁,成功随访35例,应用体外程控仪获得ICD储存资料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ICD;35例患者平均随访25个月,其中26例患者共记录室速和室颤事件763阵,ICD成功除颤224阵(成功率99.1%),抗心动过速起搏1次成功终止室速375阵(成功率71.8%),低能量同步转复22阵(成功率100%);2例患者因窦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反应发生误放电4次.术后大多数患者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随访期末,死亡4例,3例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 ICD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孙奇;陈柯萍;陈若菡;戴研;华伟;张澍

    目的 总结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应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的经验.方法 入选我院2004年3月至2012年3月确诊并植入ICD的ARVC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常规电话及门诊随诊.结果 共18例患者[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46.4±13.8)岁]入选,平均随访(46.6±30.5)个月,有6例患者出现了111次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事件,其中仅1次VF事件,其余均为VT事件,其中3例患者术后共出现了7次电风暴.ICD治疗组中的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ICD未治疗组.111次VT/VF事件中,12次经电除颤终止心动过速,其余均通过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了心动过速.结论 ARVC患者ICD植入后的VT/VF事件以VT为主,多数可经ATP终止;出现电风暴的ARVC患者易反复发作恶性心律失常;CRP可能对ICD治疗具有预测价值.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临床研究

    作者:卢孔杰;孙国建;陈建明;何浪;袁高辉;韦凡平;程震锋

    目的 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一级预防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 统计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浙江医院因一级预防而植入ICD或CRT-D的所有患者.结果 140例患者中,植入ICD的患者51例,CRT-D患者89例,平均随访(26.8±12.6)个月.结果显示在ICD一级预防中启动ICD正确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9.3%,误治疗率为12.9%,其中误治疗中85.3%发生在单腔ICD一级预防中.ICD一级预防中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52.2%),非心脏原因死亡(39.1%).ICD正确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相比,宽QRS时限、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高B型脑钠肽(NT-proBNP)容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在ICD或CRT-D一级预防患者中,宽QRS时限、低LVEF及高NT-proBNP容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ICD误治疗主要发生在单腔ICD患者.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不适当治疗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作者:王冬梅;韩雅玲;臧红云;于海波;吴晓光;王守力;王祖禄;荆全民;任红

    目的 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误诊断和误放电治疗的原因,寻找解决方法 .方法 34例住院病人,男性2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2.54±11.17)岁.植入单腔ICD(VVI)21例,双腔ICD(DDDR)3例,三腔ICD(CRT-D)10例,平均随访(20.72±16.98)个月.结果 (1)ICD的误诊断和误放电治疗6例(占17.6%),其中单腔ICD 3例,三腔ICD 3例.(2)原因:1例(单腔ICD)对噪音误识别;4例患者是对心房颤动(AF)伴快速心室率的误识别,由于AF的心室率达到心室颤动(VF)检测区的标准,将其识别为VF.1例(V350型,ST.Jude公司)CR-D患者因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误电击7次,原因是ICD能正确识别SVT,但出厂设置了对SVT的长诊断时间为60 s,SVT持续60 s后不消失,ICD自动按室性心动过速设置程序进行治疗,行3阵ATP治疗未转复继续电转复.(3)2例患者在VF区设立了快速室性心动过速(FVT)区,4次AF的心室率达到FVT检测区频率,经1阵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后转复.(4)共误放电40次.单腔ICD患者14次,三腔ICD患者26次.6例患者均发生在短时间内连续电击事件,1例患者曾在3 h内发生7次电击事件.结论 AF伴快速心室率(达到VF区的频率)是各种ICD误识别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AF的心室率是减少ICD不适当治疗的基础.过多的电击治疗会给患者很大的痛苦和恐惧,建议加强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射频消融治疗.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冠心病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作者:王冬梅;韩雅玲;臧红云;于海波;王守力;王祖禄;荆全民;刘莹

    目的 观察冠心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后的长期预后.方法 2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71.56±10.38)岁.心功能不良16例.22例行血运重建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2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术后发生晕厥9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发作22例,心室颤动(VF)发作5例.植入单腔ICD(VVI)15例,双腔ICD(DDDR)1例,三腔ICD(CRT-D)7例.随访时间平均为(33.37±25.39)个月.结果 (1)死亡2例,因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左心衰竭死亡各1例.(2)4例患者术后再次住院.原因:1例为心功能不良,3例为ICD多次放电住院.(3)13例(56.5%)发生持续性VT或VF事件.持续性VT发作434次,386次(98.6%)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成功.FVT发作25次,ATP治疗FVT总的成功率为84.0%.(4)ICD电风暴3例.(5)ICD误识别及误治疗2例.结论 冠心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运重建后用ICD治疗,可防止由于心肌的慢性的瘢痕产生室性心律失常而导致猝死的风险.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的电风暴事件

    作者:陈若菡;于君;孙奇;陈柯萍;华伟;张澍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植入后电风暴( ES)的发生率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阜外医院植入ICD的134例患者术后的临床治疗和ICD程控资料,比较发生ES和未发生ES的患者基础心脏病、心功能、药物治疗和预后的差异。结果17.4%的ICD患者发生过ES事件,其中70%患者事件数≥2,89.5%的ES是由于室性心动过速( VT)引起的。与未发生ES的患者相比,发生ES患者的左心室内径更大[(56.2±9.5) mm对(60.8±7.9) mm,P=0.03];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0.48±0.13对0.40±0.09,P=0.04),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比例更低(91.8%对71.8%,P=0.01)。在随访期间,ES组患者死亡或心脏移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发生ES的患者。结论 ES在ICD植入术后患者中并不罕见且常反复发生,心功能低下、β受体阻滞剂应用不足会增加ES的风险;ES患者中死亡及需要心脏移植的比例增高。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不适当识别和治疗的发生率及常见原因

    作者:陈柯萍;陈若菡;王方正;华伟;张澍

    目的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惟一有效的治疗措施.不适当识别和治疗是ICD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ICD患者再住院主要的原因.本文旨在评价本中心的ICD患者不适当识别和治疗的发生率及常见原因.方法 入选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中心因室性心律失常植入ICD并能定期随访的50例患者.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特点和心功能情况程控ICD的各项参数,定期随访,询问ICD中所有信息,打印、存盘并对储存的腔内电图进行逐条分析,以确定ICD诊断是否准确以及治疗是否有效,判断有无ICD不适当识别和治疗.结果 38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了心律失常事件,ICD共记录到491次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事件(VT 383次,VF 108次),其中有11例(22%)发生过≥1次的不适当识别和治疗事件.14.3%(55/383)的VT事件为不适当识别,并导致了78次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和9次电击治疗.VF不适当识别的发生率为26.9%(28/108),并导致了56次不适当电击事件.结论 植入新一代ICD患者中,不适当识别和治疗发生率仍较高.不适当识别和治疗常见的原因是心房颤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占50%以上;其次是由于电磁干扰或肌电干扰所致.

  • 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前QRS-T形态筛查通过率及预测因素

    作者:王青青;孙喆;曹飞霞;胡岚;宿燕岗;葛均波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在植入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ubcutaneous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ICD)进行模拟心电图QRS-T形态筛查(a pre-implantation QRS-T morphology screening,TMS)的通过率及筛选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5月至10月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中筛查80例具有ICD适应证的患者,包括已植入经静脉ICD(tansvenous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TV-ICD),排除起搏依赖患者.利用厂家程控器对这些患者进行SICD相应3个向量的描记并得出心电图(TMS-ECG),同时进行筛选.当TMS-ECG中至少1个向量同时在卧位、坐位、站位均通过模具筛查,则被视为通过并比较通过筛查与未通过患者的临床特点、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参数差异.结果 TMS通过率为91.2%,7例(8.8%)患者未通过筛查.测试时将电极放置于胸骨左侧时,有7例患者未通过筛查,后将3例患者的测试电极放置于胸骨右侧后,有1例患者通过筛查.常规12导联中宽QRS时限(≥150 ms)是TMS筛查失败的预测因子.结论 在筛查SICD患者时仍需谨慎,因为有少部分患者(尤其合并宽QRS时限)的心电波形可能无法被SICD适当感知.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皮下卷绕除颤电极的临床初步研究

    作者:方全;郭涛;Jackson K Lieberman R

    目的为了解决锁骨下静脉闭塞患者和年幼儿童使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困难,本研究旨在评价皮下卷绕除颤(SubQ)电极的可行性及其除颤效果.方法共4例病人纳入研究.年龄分别63、64、85、48岁.其中3例男性患者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1例女性(48岁)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病史有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或电生理检查中诱发持续性室速.SubQ电极经左腋中线第6肋间的2 cm纵向切口建立的皮下隧道远端送达靠近脊柱,电极近端经向前向上的另一皮下隧道抵达左锁骨下放置ICD的囊袋.模拟活性除颤器机壳(CAN)经左锁骨下ICD放置囊袋切口于胸大肌与胸壁之间的隧道向下送至接近胸骨下端左侧.CAN与SubQ电极之间除颤测试能量依次分别为35、25和15 J.测试完毕后3例患者按照常规方法植入ICD.另1例患者因为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0.35而植入三腔除颤器(CRT-D).所有患者保留SubQ电极,手术结束前对它们的除颤阈值进行测试.使用能量先后依次为3、6、10、12、15和18J.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度过植入术,无并发症.4例患者的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37、20、9和52 min.4例CAN→SubQ电极成功除颤能量分别为15、25、25和15 J.使用常规ICD和CRT-D时CAN→右心室(RV),SubQ的相应除颤阈值分别为6、10、15和10 J.结论 SubQ电极植入不但安全而且有效.SubQ电极的应用可望避免植入过程中心血管并发症和胸腔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甚至避免放射线,对于幼年儿童和血管病变无法植入电极导线者可望有更为重要的价值.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导线故障分析

    作者:陈太波;程康安;程中伟;范静波;姜秀春;方全

    目的 总结分析我院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起搏除颤导线故障病例特点。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9年12月62例在我院新植入ICD导线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所有导线植入均以锁骨下静脉作为入路。随访中出现以下1项或多项异常考虑导线故障:(1)起搏阻抗永久性或间歇性>2000 Ω或<250 Ω;(2)除颤高压阻抗>200 Ω;(3)心内电图证实除颤导线感知非生理性高频噪声导致误放电。结果 中位数随访时间28(10 ~46)个月,4例患者(6.5%)诊断ICD导线故障,导线寿命18~38个月;临床均以ICD误放电至医院就诊,同时程控发现ICD导线起搏阻抗异常。其中l例患者放电前闻及ICD导线阻抗报警,4例患者均重新植入新的起搏感知导线。结论 ICD导线故障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临床问题。ICD导线阻抗报警功能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导线故障。如程控发现仅仅除颤导线起搏阻抗异常,植入新的起搏感知导线可以作为首选的故障处理方法。

  • 双心室同步房室顺序起搏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作者:周晗;牛振民;Scanu P;Grollier G

    目的观察双心室同步房室顺序起搏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扩张性或缺血性心肌病出现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伴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时的治疗效果. 方法 5例患者均为男性.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QRS时限120~183m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0,左心室舒张末直径≥60mm,均有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及心室颤动(室颤)发作史.药物治疗无效.分别植入右心房和心脏静脉左心室分支起搏电极导线,并植入右心室除颤电极导线,行房室顺序双心室同步起搏及抗室性心律失常治疗.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LVEF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变化. 结果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导线感知和起搏参数均符合要求、右心室导线除颤阈值佳.起搏后QRS时限明显缩短,起搏前平均155ms,起搏后平均133ms,随访3~20个月,心功能术前平均3.4级,术后3个月平均2.4级;LVEF术前平均0.25,术后3个月0.29,1例术后6个月LVEF为0.34;5例患者共发生室速4次,均以31J的能量1次除颤成功. 结论双心室同步房室顺序起搏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双心室同步起搏ICD具有良好的抗室性心律失常的功能.

  • 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

    作者:刘菁晶;林文华;邸成业

    目的 观察新型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A+ICD)心房感知的稳定性、心律失常鉴别的准确性和除颤的有效性.方法 入选自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植入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的患者7例.术中测试心房P波振幅和心室起搏阈值、阻抗及R波振幅.术后通过家庭监测或门诊程控的方式获取导线状态参数、心律失常的发生及诊断治疗情况,对心律失常诊断正确性根据腔内心电图进行判断.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A+ICD,成功率100%.无论术中、术后随访测试心房感知、心室起搏感知各参数均在满意范围;能准确鉴别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或心房颤动(房颤),减少误放电;单线圈除颤对于室性心律失常单次发作成功率100%.结论 A+ICD能长期有效地对心房进行感知,准确进行室速、室上速或房颤的鉴别诊断,减少误放电,单线圈除颤的设计并没有增加除颤失败的风险,可以安全使用.

83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