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恒山黄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生物活性的测定

    作者:周凤;张弘弛;刘瑞;张永芳

    目的:研究恒山黄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恒山黄芪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cerevisterol(1),ergosterol peroxide(2),fumitremorgin B(3),verruculogen(4),fumitremorgin C(5)和cyclotryprostatins B(6).抗菌活性显示,6个化合物对大部分测试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化合物6显示出很强的抑制真菌的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恒山黄芪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 卡泊芬净治疗心脏术后侵袭性真菌病2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蔚;朱光发;刘双;杨京华;张向峰;徐洁;贾明;米玉红;董然;黄方炯;张健群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治疗心脏术后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呼吸科、心外科和急诊重症监护室( ICU),接受过卡泊芬净治疗的心脏术后合并IFI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共有20例接受了卡泊芬净治疗.男性12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65岁(23 ~82)岁.确诊10例,皆为念珠菌血症(白念珠菌4例,近平滑念珠菌3例,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各1例);临床诊断肺IFI 5例(念珠菌3例,曲霉2例);拟诊肺IFI 5例,病原真菌不明.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8例,瓣膜手术8例,胸主动脉瘤手术2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和马方综合征手术各1例.卡泊芬净的使用时间中位数为18(1~55)d.1例于用药当天死于心脏骤停疗效无法判断,19例可评估患者中,痊愈10例( 10/19,52.6%),显效4例(4/19,21.1%),总有效率为73.7%,进步3例,无效2例.死亡6例(6/20,病死率30.0%).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卡泊芬净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卡泊芬净是治疗心脏术后并发IFI的有效安全药物,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作者:赵蓓蕾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ual infection,IFI)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假丝酵母菌属仍是常见的致病真菌,其次为曲霉属,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霉菌(主要为曲霉)感染比酵母菌多见[1].尸检资料显示[2],75%的IFI病例在生前漏诊,其主要原因是诊断困难,IFI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基础疾病所掩盖,确诊通常需要侵入性的组织标本,但因患者的病情所限难以实施.

  • 2005~2006年眼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作者:黎黎;王智群;李然;罗时运;白雪晴;梁庆丰;邓世靖;孙旭光

    目的 分析眼部真菌感染的菌属分布变化及其体外药敏试验.设计 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2005-2006年1246份眼部可疑真菌感染标本.方法 标本接种于沙保罗培养基,在28℃、40%湿度环境下培养8~10天,并应用纸片法分析培养阳性真菌菌株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主要指标 菌属种类与季节分布;真菌菌株对那他霉素、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结果 1246份标本中,真菌培养阳性330株(26.5%).其中来自角膜、房水、玻璃体、结膜、睑板腺及其他眼组织的比例分别为92.4%、2.7%、1.5%、0.6%、1.0%、1.8%.培养阳性菌株72.4%分布在9月到次年2月,在3~8月者占27.6%.镰刀菌属占64.55%,曲霉属13.03%.对那他霉素、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分别为88.18%、35.15%、11.82%、5.76%及33.64%.镰刀菌属对那他霉素敏感,其次是特比萘芬和两性霉素B;曲霉属对特比萘芬敏感,其次是两性霉素B和那他霉素.结论 镰刀菌属和曲霉属是我国北方眼部真菌感染主要的致病菌.绝大多数真菌菌株对那他霉素、特比萘芬和两性霉素B敏感,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性较高.(眼科,2008,17:44-47)

  • 四种曲霉属真菌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作者:叶静;王文光;李军;郭晓宇;赵明波;姜勇;屠鹏飞

    香气是影响普洱茶风味、口感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后发酵过程对于普洱茶香气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和比较不同真菌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形成的影响.研究采用黑曲霉、米曲霉、泡盛曲霉和灰绿曲霉固体发酵普洱晒青毛茶,并以超声波辅助萃取分散相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提取和鉴定其挥发性成分.结果共从中鉴定了63个挥发性成分.与普洱晒青毛茶相比,4种真菌发酵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甲氧基苯类化合物,其为普洱茶特有的香气成分之一;其中1,2,3-三甲氧基苯的含量高.普洱茶特征的甲氧基苯类香气成分的产生与曲霉属真菌发酵密不可分,其中黑曲霉和泡盛曲霉对普洱茶香气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

  • 真菌Aspergillus sp. HT-2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作者:张丽敏;李占林;白皎;武昕;王宇;华会明

    目的对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 sp.HT-2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ODS、Sephadex LH - 20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代谢产物的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haetominine(1),fumiquinazoline J (2),fumitremorgin C (3),cyclotryprostatin B (4),(3S,6S,12S,13s)-(+)-verruculogen TR-2(5),gliotoxin(6),bisdethio-bis(methylthio) gliotoxin(7),didehydrobisdethio-bis(methylthio)gliotoxin(8),helvolic acid(9),pseurotin A(10),麦角甾醇(11),2,5-dimethylresorcinol (12),胸腺嘧啶(13).结论所得化合物包括硫代二酮哌嗪类3个,喹唑啉类生物碱2个,吲哚类生物碱3个,螺内酰胺类生物碱1个,降三萜1个,甾体类等共13个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陆地真菌分离得到.

  • 化妆品安全风险概述

    作者:吴佩慧;于春媛;刘东红;高家敏

    (接4月下)有的还可发生霉菌污染如交链孢霉菌属、芽枝霉属、青霉属、曲霉属、毛霉属、根霉属等.使用这些受污染的化妆品时,会引起皮肤的感染化脓.特别是被绿脓杆菌污染的化妆品误入眼内,可引起角膜化脓性溃疡,病情严重,发展迅速,1~2天可使角膜大片坏死,角膜穿孔,严重病例会进一步发展成全眼球膜炎.被微生物污染的眼线膏、睫毛油可引起慢性结膜炎和眼睑炎.

  •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作者:文昱婷;赵蓓蕾;施毅

    随着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认识的加深,合理诊治IFI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美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1979~2000年,败血症患者中真菌分离率增加了207%,假丝酵母菌属(念珠菌属)和曲霉属是主要的致病真菌,其中假丝酵母菌属占70%~90%,曲霉属占10%~20%.IFI的诊断较困难,漏诊率高.

  • 中药材污染曲霉属真菌鉴定研究进展

    作者:郭梦月;庞晓慧

    近年来,药材污染真菌毒素事件时有报道,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真菌毒素能引发肝毒性、肾毒性等重大毒性反应,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生命健康.曲霉属真菌是污染中药材的主要优势菌群之一,对中药材污染曲霉属真菌进行快速准确鉴定可对中药材真菌毒素污染进行早期风险预警,这对保障中药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对曲霉属真菌的分类、鉴定以及中药材污染曲霉属真菌鉴定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同时对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中药材污染真菌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治疗进展

    作者:王春生;王枢传

    曲霉菌(aspergillus)以腐物寄生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为条件致病菌,引起人类感染约20多种,常见的有8种[1],包括烟霉(Alfumigatus)、黄曲霉(Alflavus)、构巢曲霉(Alnidulans)、黑曲霉(Alniger)、土曲霉(Alterreus)等.烟曲霉为常见,约占80%~90%[2].肺曲霉病是曲霉属感染或吸入曲霉属病原引起的一组急慢性肺部病变,近几年由于广谱抗生素、新的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的不断涌现以及艾滋病和器官移植患者的增多,有关此病的报道逐渐增加.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接上期)深部真菌病根据病原菌的致病力可分为致病性真菌和条件致病性真菌.致病性真菌本身具有致病性,包括组织浆胞菌、粗球孢子菌、巴西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暗色真菌、足分枝菌和孢子丝菌等,此类真菌所致感染多呈地区流行.条件致病性真菌有念珠菌属、隐球菌属、曲霉属、毛霉属、放线菌属、奴卡菌属等,此类真菌致病性低,通常不感染正常人,但正常人大量接触后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染.

  • 海洋真菌黑曲霉2HL-M-8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抗肿瘤活性

    作者:关丽萍;周婷婷;李达翃;赵楠;李占林;白皎;华会明

    目的 研究海洋真菌黑曲霉2HL-M-8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利用多种色谱方法(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癌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 从海洋真菌黑曲霉2HL-M-8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15β-二羟基-(22E,24R)-麦角甾-5,8(14),22-三烯-7-酮(1)、gymnasterone C (2)、malformin A1(3)、malformin A2 (4)、5α,8α-过氧-(22E,22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6)、麦角甾-5,8,22-三烯-3β-醇(7)、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8)、环(异亮氨酸-脯氨酸)(9)、环(丙氨酸-脯氨酸)(10)和3-异丁基-8-羟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11).化合物2~4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IC50值分别为54.50、15.25、36.30 μmol·L-1;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IC50值分别为23.83、22.95、21.20 μmol L-;对人胃癌细胞(MGC-803)的IC50值分别为5.28、17.48、11.38 μmol·L-1.结论 化合物1、2为首次从曲霉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 ~11为首次从黑曲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对选定的人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增殖活性.

  • 真菌Aspergillus sp.YN-3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作者:乔艳;李占林;武昕;单东婷;华会明;白皎

    目的 研究真菌Aspergillus sp.YN-3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制备薄层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和HPLC法等方法进行对真菌Aspergillus sp.YN-3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NMR、MS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台盼蓝法对化合物1~3进行了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生长抑制实验.结果 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hrodrimanin E(1)、thailandolide B (2)、thailandolide A (3)、3-(3-羟基-5-甲基苯氧基)-5-甲基苯酚[3-(3-hydroxy-5-methylphenoxy)-5-methylphenol,4]、2,3-二羟基苯甲酸(2,3-dihydroxybenzoic acid,5)、3-羟基-2-甲基苯甲酸(3-hydroxy-2-methylbenzoic acid,6)、环(色-苯丙)二肽[cyclo (Trp-Phe),7]、环(色-亮)二肽[cyclo (Trp-Leu),8]、(22E,24R)-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22E,24R)-ergosta-5,7,22-trien-3β-ol,9]和3-乙酰氨基-5-乙酰呋喃(3-acetamido-5-acetylfuran,10).结论 化合物1~3从该属真菌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0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3对于HL-60细胞株显示了较弱的生长抑制活性.

  • Aspergillus sp.D -1专一性还原左旋一叶萩碱

    作者:关宏;杨莉;李红岩;孙燕;王旭;游松

    目的筛选具有还原左旋一叶萩碱能力的微生物菌株.方法通过TLC分析进行菌株的筛选,利用RP -HPLC测定左旋一叶萩碱和产物的浓度,利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产物,通过光谱分析鉴定了产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与结论筛选到一菌株Aspergillus sp. D-1能够专一性地还原左旋一叶萩碱的γ,δ-双键产生14,15-二氢一叶萩碱.在丝状真菌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生物催化的还原反应.

  • 毛脉酸模内生真菌RGT-S4生长曲线及菌丝体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作者:王星星;王振月;王博;卫丽曼;郑成琳

    目的:研究毛脉酸模(Rumex gmelini Turcz.)内生真菌RGT-S4的生长曲线及菌丝体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液体培养法对毛脉酸模内生真菌RGT-S4的生长曲线进行研究,同时运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液相等方法对其醇提物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NMR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佳生长天数为7天;同时分离到3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甘露醇(Ⅰ)、D-果糖(Ⅱ)、L-2-O-甲基-手-肌醇(Ⅲ).结论:对其生长天数进行研究,以优化其培养条件,同时以上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毛脉酸模内生真菌RGT-S4菌丝体中分离得到.

  • 红豆杉内生真菌中巴卡亭Ⅲ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基的初步优化

    作者:杨磊;刘佳佳;杨栋梁;朱婉华

    目的:筛选出产巴卡亭Ⅲ的红豆杉内生真菌,为抗癌药物紫杉醇提供一个新的来源.方法:从云南红豆杉树皮中分离纯化出内生真菌,对其进行液体发酵培养,过滤,收集菌丝体并破碎,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液进行薄层层析,与巴卡亭Ⅲ标准品有相同比移值的样品再利用高效液型色谱与标样进行比照,进而筛选出产巴卡亭Ⅲ的内生真菌.同时以发酵培养基基础,对筛选出的真菌进行碳源和氮源的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几种常见的紫杉烷类化合物代谢诱导剂乙酸钠、苯甲酸钠、苯丙氨酸和亮氨酸的浓度对巴卡亭Ⅲ积累的影响.结果:得到一株产巴卡亭Ⅲ的内生真菌NSZJ043,该菌株易培养,生长迅速,经鉴定属于曲霉属.NSZZJ043产巴卡亭Ⅲ的培养条件的初步优化结果表明:适碳源、氮源分别是蔗糖和蛋白胨;在含20g/L蔗糖、1.5 g/L蛋白胨、0.1mmo1/L乙酸钠、0.01 mmol/L苯甲酸钠的优化培养基中培养8 d,巴卡亭Ⅲ含量为34.6 μ g/L.结论:筛选出一株产巴卡亭Ⅲ的内生真菌,其具有优良的发酵特性,巴卡亭Ⅲ前体物质苯甲酸钠和乙酸钠对巴卡亭Ⅲ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苯丙氨酸和亮氨酸对其含量影响不显著,优化后NSZZJ043产巴卡亭Ⅲ含量有较大的提高.

  • 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光发;刘双;张蔚;杨京华;米玉红;张京岚;张向峰;刘泽英;陆艳辉;张颖;宗华

    目的 探讨卡泊芬净治疗侵袭性真菌病(IF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安贞医院呼吸科、急诊科和外科ICU接受卡泊芬净治疗的IFD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05年5月-2009年12月共35例接受卡泊芬净治疗患者.其中,确诊20例,包括念珠菌血症18例(白念珠菌10例,近平滑念珠菌3例,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各2例,克柔念珠菌1例)、肺IFD 2例(光滑念珠菌和曲霉各1例);拟诊肺IFD 5例;疑似肺 IFD 10例.基础疾病为心血管手术后20例,骨科与普外科手术后各2例,产科手术后1例,间质性肺疾病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肺癌化疗后2例,成人Still's病1例.卡泊芬净疗程为(19.8±11.3)d,1例于用药当天死于心脏骤停疗效无法判断,34例可评估患者中,痊愈16例(16/34,47.1 %),显效9例(9/34,26.5%),总有效率73.6% (25/34),进步5例,无效4例.终死亡13例(13/35,病死率37.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卡泊芬净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卡泊芬净是治疗ICU中IFD的有效、安全药物,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 卡泊芬净治疗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13例临床分析

    作者:朱光发;刘双;张蔚;杨京华;刘泽英;米玉红;陆艳辉;张京岚;张颖;宗华;徐秋芬

    目的 探讨卡泊芬净治疗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呼吸、急诊和外科ICU接受过卡泊芬净治疗的IFI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005年5月-2006年11月共有13例接受了卡泊芬净治疗.13例中确诊IFI 6例,包括念珠菌菌血症4例(白念珠菌2例,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各1例)、肺IFI 2例(光滑念珠菌和曲霉各1例);拟诊肺IFI 3例(白念珠菌1例,曲霉2例);疑似肺IFI 4例,病原真菌不明.基础疾病为心血管外科术后8例,骨科与普外科术后各1例,肺癌术后复发化疗、间质性肺疾病和成人Still's病各1例.卡泊芬净中位疗程14(1~55 d)d.1例于用药当天死于心脏骤停疗效无法判断,12例可评估患者中,痊愈4例(4/12,33.3%),显效4例(4/12,33.3%),总有效率(8/12,66.7%),进步和无效各2例.死亡6例(6/13,病死率46.2%).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卡泊芬净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卡泊芬净是治疗IFI有效、安全的药物,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 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伏立康唑

    作者:郑艳彬;吕迁洲

    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是氟康唑的衍生物,是对各种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具广谱活性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对曲霉属真菌有杀菌作用.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获得的初步数据显示对治疗念珠菌病和曲霉病有良好的前景.目前关心的是对本品产生耐药性和与其他唑类抗真菌药物之间的交叉耐药性问题.对于治疗潜在致命性真菌感染来说,本品是一种受欢迎的治疗方法.

  • 1050例鼻窦炎病原菌分析

    作者:黄艳飞;王丽赟;王玫;岳燕;隋文君;袁梁;王向东;鲁辛辛

    目的 分析鼻窦炎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与鼻窦炎感染类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2017年诊治的1050例鼻窦炎患者经鼻内窥镜手术所取的窦腔内容物标本,行直接涂片镜检、普通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厌氧菌培养和质谱仪菌种鉴定.统计分析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病原菌分布差异.结果 1050例鼻窦炎患者分为急性鼻窦炎164例、慢性鼻窦炎384例和真菌性鼻窦炎502例.细菌直接涂片和培养结果一致.经培养鉴定共检出1283株病原菌,细菌分布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7株(13.8%)、铜绿假单胞菌101株(7.9%)、流感嗜血杆菌78株(6.1%)、链球菌属90株(7.0%)、克雷伯菌属54株(4.2%);厌氧菌主要为普雷沃菌14株(1.0%)和具核梭杆菌5株(0.1%);真菌以曲霉200株(15.6%)为主,多伴有细菌的混合感染.急性鼻窦炎多为一种病原菌,慢性鼻窦炎多混合2种以上病原菌.急性和慢性鼻窦炎病原菌中链球菌(χ2=13.819,P<0.01)、肠杆菌科细菌(χ2=9.849,P<0.01)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χ2=75.407,P<0.01)的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细菌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3—2016年真菌涂片镜检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6.5%和49.9%;2017年改进真菌培养前处理方法后培养阳性率为87.1%,涂片镜检阳性率为68.8%.结论 急性和慢性鼻窦炎致病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厌氧菌多为普雷沃菌和具核梭杆菌;真菌性鼻窦炎以曲霉属为主,同时伴有细菌的混合感染.临床应根据细菌和真菌培养结果合理用药.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