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南海红树内生真菌#HA-094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刘海河;林文翰;赵喜;何文顺;江蔚新;季宇彬

    对中国南海红树水黄皮根内真菌#HA-094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各种色谱方法从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对这5个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分别确定为3-Ethylindole(Ⅰ),3-Indolylcarbinol(Ⅱ),1H-Indole-3-aldehyde(Ⅲ),3-Carboxyindole(Ⅳ),Indolyl-3-acetic acid methyl ester(Ⅴ),化合物Ⅰ,Ⅴ系首次从该菌属中分离得到.

  • 两面针、川芎、生首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性研究

    作者:李涛;张智慧;邓倩;马洪鑫;丁海娥

    采 用 组 织 块 法 从 两 面 针(Zanthorμlum nitidum(Roxb.) DC)、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生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组织中分别分离得到7、11、6株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肺炎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地衣杆菌为供试菌种,对所有两面针、川芎生首乌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性试验,结果显示,两面针3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株测试病原菌有抑制作用,2株内生真菌对5株测试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 川芎6株内生菌至少对一株测试病原菌有抑制作用,3株内生真菌对5株测试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生首乌 5内生菌至少对一株测试病原菌有抑制作用,3株内生真菌对5株测试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说明从两面针、川芎、生首乌内生真菌中可选择出对病原真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真菌菌种.

  • 肉桂、石韦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性研究

    作者:李涛;李小清;李燕;郭秋月;刘俊林

    采 用 组 织 块 分 离 法 从 肉 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1)、石韦(Pyrrosia lingua(Thunb)Farwell)组织中分别分离得到7、24株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肺炎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为供试菌种,对所有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1)内生真菌、所有石韦(Pyrrosia lingua(Thunb) Farwell)内生真菌进行菌饼法抑菌试验,有抑菌效果的菌株继续进行滤纸片法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肉桂3株内生真菌至少对1株测试病原菌有抑制作用,1株内生真菌对3株测试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石韦12株内生菌至少对一株测试病原菌有抑制作用, 4株内生真菌对3株测试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

  • 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α-糖苷酶抑制活性的筛选及菌株鉴定

    作者:郑喜;李国红;王芯;祁燕;李小丝;万春平

    目的:评价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α-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以昆明山海棠分离所得的98株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体外α-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以阿卡波糖为阳性药,对分离自昆明山海棠的98株内生真菌发酵液正丁醇提取物进行活性筛选,并对活性菌株ThF-63进行鉴定.结果:在底物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浓度为2.5 mmol·L-1,酶浓度0.8 U·mL-1,反应时间15 min条件下,98株内生真菌中,15株菌正丁醇提取物表现出α-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 <30 g·L-1),ThF-63为显著(IC501.034 g· L-1),且呈现浓度依赖性关系;经ITS鉴定活性菌株ThF-63为链革孢属真菌(Alternaria).结论: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具有抑制α-糖苷酶作用的菌株链革孢属真菌(Alternaria).

  • 药用植物三尖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

    作者:刘兆迪;解修超;陈文强;阮昌应;彭浩;邓百万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方法:用组织培养方法从野生三尖杉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做抑菌活性研究.结果:分别从三尖杉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30株内生真菌;抑菌活性研究显示,有20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靶标菌有抑制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66.7%,其中菌株CFEF013对所有靶标菌均有抑制作用;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7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分属镰孢菌属Fusarium 4株,壳囊孢属Cytospora1株,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1株,毛霉菌属Mucor 1株.结论:药用植物三尖杉内生真菌种类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良好.

  • 恒山黄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生物活性的测定

    作者:周凤;张弘弛;刘瑞;张永芳

    目的:研究恒山黄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恒山黄芪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cerevisterol(1),ergosterol peroxide(2),fumitremorgin B(3),verruculogen(4),fumitremorgin C(5)和cyclotryprostatins B(6).抗菌活性显示,6个化合物对大部分测试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化合物6显示出很强的抑制真菌的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恒山黄芪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 水母雪莲内生真菌Alterraria sp.的次级代谢产物鉴定

    作者:佟永春;刘雅茹;何蕾;樊佳佳;姜春丽;孙奕

    目的:研究藏族药水母雪莲内生真菌Alterraria sp.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从植物水母雪莲中分离得到内生菌Alterraria sp.,在考察培养条件后,对该菌种进行了扩大培养.运用反复硅胶柱色谱,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并结合液质联用分析技术,对菌液的总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学(1D和2D NMR,MS等)数据分析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对水母雪莲中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交链孢菌属Alterraria sp.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共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pirotryprostatin A(1),对羟基苯甲醛(2),4-羟基苯基-2'-羟基丙酯(3),二氢对甲氧基肉桂酸(4),4-甲氧基苯甲酸(5),对羟基苯乙酸甲酯(6),4-羟基苯乙醇(7),对羟基苯甲酸(8),3-苯基丙酸(9).细胞毒测试结果表明,从TPXa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1对肺癌细胞株A549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活性,其IC50为2.0 mg· L-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交链孢菌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代谢产物研究

    作者:杨建香;邱声祥;佘志刚;林永成

    目的:研究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6个代谢产物.经波谱解析,分别为citrinin(1),tenellic acid C(2),tenellic acid A (3),terretonin(4),echinulin(5),(E)-4,6-dimethoxy-3-[4-oxo-5-(prop-1-enyl)-4H-pyran-2-yl]-isobenzofuran-1(3H)-one(6).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对口腔癌细胞KB,KBv200的抗肿瘤活性分别为0.08,0.09 mmol·L-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4d中分离得到.

  • 恒山黄芪内生真菌Rhizopus sp.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作者:张弘弛;刘瑞;李慧;安志鹏;周凤

    目的:研究恒山黄芪内生真菌Rhizopu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类别.方法:通过组织学的方法从恒山黄芪中分离到AR02,真菌的鉴定采用形态学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法,内生真菌大量发酵采用固体培养的方法,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结合HPLC进行分离纯化,分离到的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通过理化分析测定结合光谱分析进行鉴定.结果:从黄芪根部分离到的内生真菌AR02被鉴定为根霉属Rhizopus sp.,从该菌株的固体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色胺酮(1),lawsaritol A(2),曲菌酸(3),trypacidin(4),monomethylsulochrin(5),emodin 8-O-methylether(6)和cannabifolactone A(7).结论:化合物1~3,6和7均为首次从恒山黄芪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且黄芪内生真菌Rhizopu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呈现出多个类别,可以作为活性物质的新来源.

  • 垂丝海棠内生真菌Penicillium oxalicum代谢产物

    作者:郭庆丰;陈林;马经纬;康文艺

    目的:研究垂丝海棠内生真菌PeniciUium oxalicum的代谢产物.方法:从垂丝海棠叶片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CLP001,通过18S rDNA的ITS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利用液体静置培养的方法得到发酵产物,以及利用硅胶,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半制备HPLC等多种柱色谱技术对其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内生真菌CLP001与P.oxalicum的相似性达到99%,因此被鉴定为P.oxalicum CLP001,从内生真菌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亚油酸甘油三酯(1),1,2-亚油酸甘油二酯(2),1-单亚油酸甘油酯(3),单乙酸甘油酯(4),棕榈酸(5),亚油酸(6),麦角甾醇(7),1-D-阿拉伯醇-单亚油酸酯(8),尿嘧啶(9),反-丁烯二酸(10).结论:其中化合物1-4以及8,10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 一株黄芪内生真菌AR08中fumiquinazoline类生物碱

    作者:安志鹏;张弘弛;王润梅;周凤

    目的:研究黄芪内生真菌AR08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结合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生物碱的结构.结果:6个fumiquinazoline类生物碱鉴定分别为fumiquinazoline J(1),fumiquinazoline Ⅰ(2),fumiquinazoline C(3),fumiquinazoline H(4),fumiquinazoline D(5),fumiquinazoline B(6).结论:化合物2和4是首次从植物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 恒山黄芪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中gliotoxin类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生物活性

    作者:张弘弛;刘瑞;李慧;安志鹏;周凤

    目的:研究恒山黄芪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的gliotoxin类代谢产物和其对黄芪白粉病原菌Erysiphe pisi.的抑制作用.方法: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和HPLC方法,并通过化学方法结合核磁共振分析和质谱鉴定其化学结构,抑菌活性测试方法采用小抑制浓度法.结果:从恒山黄芪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的固体发酵萃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gliotoxin类代谢产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gliotoxin(1),bisdethiobis(methylthio) gliotoxin(2),dehydroxybisdethiobis (methylthio) gliotoxin(3),dehydrogliotoxin (4),6-deoxy-5a,6-didehydrogliotoxin(5),didehydrobisdethiobis (methyhhio) gliotoxin(6),bis-N-norgliovietin(7),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1,4和5对黄芪白粉病原菌显示出强抑制作用,小抑菌浓度(MIC)分别达到1.56,0.78,6.25 mg·L-1.结论:所有化合物都是首次从黄芪内生真菌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黄芪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可以作为潜在的产生gliotoxin类代谢产物的菌种资源.

  • 无花果内生真菌FL1O中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的研究

    作者:张弘弛;刘瑞;周凤;王润梅;张航涛;马养民

    目的:研究无花果内生真菌FL10的次级代谢产物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从无花果内生真菌FL10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结果: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6个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鉴定分别为verruculogen(1),cyclotryprostatins B(2),fumitremorgin C(3),cyclotryprostatin A(4),tryprostatin A(5),tryprostatin B(6).结论:这6个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是首次从无花果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目前研究表明,无花果内生真菌Aspergillus tamarii可以作为一种可产生吲哚二酮哌嗪类生物碱的新来源.

  •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黄芪内生真菌的多样性

    作者:刘蓬蓬;陈江宁;贾天柱

    目的:分析黄芪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为筛选菌种进行发酵炮制转化黄芪中活性成分的定向炮制工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黄芪内生真菌的18S rDNA NSl-Fung区域序列并进行物种丰度等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获得有效序列29 677条,操作分类单元188个,测序数量接近于饱和,测序数据量合理.黄芪内生真菌主要分布于驼孢锈菌属(Hemileía),赤霉菌属(Cibberella),粪盘菌属(Ascobolus ),假裸囊菌属(Pseudogymnoascus)和曲霉属(Aspergillus)共5个属.结论:黄芪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较低,hemileia和Gibberella是黄芪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

  • 产酸模素苷及白藜芦醇苷的毛脉酸模内生真菌筛选

    作者:丁常宏;郭美;王谦博;王振月

    目的: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已从不同产地分离得到毛脉酸模内生真菌278株,以这些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寻找能够通过自身发酵产生酸模素苷、白藜芦醇苷的内生真菌.方法:通过HPLC检测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以酸模素苷、白藜芦醇苷为参照,筛选能够产生酸模素苷、白藜芦醇苷的内生真菌,并测定其含量.结果:发现其中的11株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酸模素苷,5株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白藜芦醇苷,其中内生真菌tq-sl的次生代谢产物中酸模素苷的质量分数高(530 μg·g-1),且白藜芦醇苷的质量分数也高(224 μg·g-1).结论: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对于酸模素苷和白藜芦醇苷的高产菌种tq-sl,可以进行开发利用的研究.

  • 白及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作者:董燕婧;程访;许小珍;曾艺;张寿文

    目的:缓解白及药用资源压力,分离鉴定白及内生真菌并进行内生真菌胞外多糖活性强弱研究.方法:分离鉴定白及内生真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获得胞外多糖,通过建立铁氰化钾法,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法,水杨酸法,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法4种体外模型研究白及内生真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白及新鲜根中分离得到10株内生真菌,鉴定合并菌株后得到6株不同的菌株,其中10号菌株胞外多糖(0.1 9·L-1)总还原力强,其维生素C(VC)当量高达12.01 mg·L-1,其次为6号菌株;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强的为1号和6号菌株为16.6%;6号菌株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强为21.6%,弱的为10号菌株仅为11.0%;测定其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时则发现,10号菌株活性强为13.6%,其次为6号菌株,弱的为5号仅为1.8%.结论:白及内生真菌胞外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6号菌株胞外多糖总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清除ABTS自由基均较好,可以加以开发和利用.

  • 一株恒山产蒙古黄芪内生真菌Penicillium griseofulvum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和菌种鉴定

    作者:刘瑞;张弘弛;李慧;安志鹏;周凤

    目的:研究恒山黄芪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结合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恒山黄芪内生真菌Penicillium griseofulvum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8个次生代谢产物,经结构解析,分别为23-methylergosta-7,22-diene-3β,5α,6α-triol(1),5α,8α-epidioxy-ergosta-6,9(11),22-trien-3β-ol(2),cyclotryprostatins A(3),cyclotryprostatins C(4),trypacidin(5),monomethylsulochrin(6),fumiquinazoline D(7)和fumiquinazoline J(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恒山黄芪内生真菌中分离得到.

  • 头花蓼内生真菌Gibberella intermedia抗多重耐药菌活性成分及其逆转细菌耐药性作用分析

    作者:刘俊;张青艳;杨斐玉;徐国波;周孟;廖尚高

    目的:明确头花蓼内生真菌Gibberella intermedia抗菌活性成分,了解活性成分对临床耐药菌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抗菌活性导向法及现代分离技术对头花蓼内生真菌G.intermedia的发酵物进行活性物质分离,并利用现代MS和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其化合物结构.采用96孔板法测试单体化合物对临床耐药菌的抗菌作用以筛选出活性成分,并在无抗菌作用的浓度下评估活性成分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了解其逆转耐药菌的作用.结果:从头花蓼内生真菌G.intermedia的活性组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镰刀菌酸(1),吲哚-3-乙酸(2),对羟基苯乙酸(3),原儿茶酸(4),邻羟基苯乙酸(5)和对羟基苯甲醛(6).化合物2~6均为从真菌G.intermedia代谢物中首次分离.化合物1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MIC分别为31.3,125,62.5 mg·L-1.且化合物1具有逆转其耐药性的作用,在其1/8 MIC的浓度下,能使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临床耐药大肠埃希菌的MIC分别降低4倍和2倍;在其1/4 MIC的浓度下,能使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耐药菌奇异变形杆菌的MIC分别降低了2倍和4倍,且对临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均降低了2倍.结论:镰刀菌酸为头花蓼内生真菌G.intermedia抗耐药菌主要活性成分,并对多重耐药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逆转耐药性作用.该研究为治疗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和提高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尿路感染中的疗效奠定了基础.

  • 鹰爪花茎和叶中内生真菌的组织化学定位与分子鉴定

    作者:严寒静;高晓霞;何梦玲;王磊;李浩华;章卫民

    目的:研究鹰爪花Artabotrys hexapetalus茎叶的显微结构及其内生真菌在组织内的分布特点及种类鉴定.方法:采用石蜡永久制片法对鹰爪花的显微结构进行研究,细胞化学法确定内生真菌的分布,平板分离法对内生真菌分离培养,通过rDNA中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进行分类鉴定.结果:鹰爪花茎次生构造由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韧皮部纤维成层分布;叶为异面叶,主脉维管束为外韧型,具纤维组成的维管束鞘;茎和叶多个组织有内生菌分布.共分离鉴定18株内生真菌,其中拟茎点霉Phomopsis spp.是鹰爪花内生真菌优势菌群,占分离总数的61.1%,其次为胶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结论:鹰爪花茎和叶显微特征明显,其内生真菌的分布无明显组织特异性,拟茎点霉为鹰爪花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

  • 蝉花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及菌株分离鉴定

    作者:史晓飒;张洪梅;刘腾飞;刘自尧;史新元

    目的:探讨蝉花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明确蝉花的寄生菌.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对江苏蝉花内生真菌进行多样性分析,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对蝉花内生真菌进行纯种分离培养,并用克隆测序对DNA的ITS序列进行测序,通过和NCBI数据库比对确定菌种.结果:Illumina Miseq测序Alpha多样性结果显示,Chao指数为11,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13,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891;OTU的数量为11个.蝉花内生真菌11个OTU均为蝉棒束孢属(Isaria).通过传统分离培养法,分离得到菌株JS01,通过克隆测序与NCBI比对,结果显示菌种为大蝉草.结论:江苏茅山蝉花内生真菌丰富度较低,多样性较少,蝉花的寄生真菌为大蝉草.

385 条记录 1/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