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手术前后血清CEA、SE-cad、IL-8和P-Selectin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王岐朋;赵金良;姜欢欢;江彩云

    本文报告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可溶性钙黏蛋白(SE-cad)、白介素-8(IL-8)和P-选择素(P-Selectin)水平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一般资料1.1.1 病人组:32人,均为我院普外科经临床明确诊断的乳腺癌患者(包括体征、B超和实验室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后经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

  • 钙黏蛋白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肝细胞癌敏感性的相关性

    作者:邢荣春;郑军;陈平;郑卫红;刘伟;何政;姚汝铖

    目的 探讨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肝细胞癌耐药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常见的4种肝细胞癌细胞HepG2、BEL-7404、SK-HEP-1和MHCC97,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这4种肝癌细胞中E-cadherin的蛋白表达,MTT法检测E-cadherin的表达与肝癌细胞EGFR-TKI治疗抑制率的相关性.结果 4种肝癌细胞中HepG2、BEL-7404表达E-cadherin呈阳性并对EGFR-TKI治疗敏感,PD153035和吉非替尼两种EGFR-TKI的药物浓度与肝癌细胞HepG2、BEL-7404的生存率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然而,肝癌细胞SK-HEP-1和MHCC97中E-cadherin表达阴性并对EGFR-TKI治疗耐药,PD153035和吉非替尼两种药物浓度与肝癌细胞MHCC97 、SK-HEP-1的生存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另外,E-cadherin表达阴性细胞SK-HEP-1转染E-cadherin目的基因后与转入空载体的肝癌细胞相比,EGFR-TKI治疗的敏感性上调(P<0.05).结论 E-cadherin在调节EGFR分子靶向治疗的敏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 华蟾素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转移的实验研究

    作者:唐雪瑶;邱艳艳;殷佩浩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结肠癌细胞HCTt 16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HCT116细胞系,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华蟾素作用不同时间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华蟾素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华蟾素对HCT116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P<0.05);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结果显示,随华蟾素药物浓度的增加,HCT116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华蟾素能够明显抑制HCT116细胞MMP-9的蛋白表达并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P<0.01),但对MMP-2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华蟾素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MMP-9和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有关.

  • 钙黏蛋白在突触发育和突触可塑性调节中的作用

    作者:王存金;庞君;宋歌;李莉;曹俊平;张励才;王红军

    背景 钙黏蛋白(cadherin)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初被认为是一种钙离子依赖性的细胞黏附分子,主要参与调节细胞黏附、促进细胞增殖、维持细胞极性等过程.近几年对cadherin调节突触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目的 围绕cadherin在突触发育和突触可塑性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简要作一综述,旨在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 Cadherin的概述,cadherin在突触发育和突触可塑性调节中的作用以及相关分子机制,cadherin与神经疾病. 趋向 随着cadherin在调节突触发育和突触可塑性过程中的研究不断深入,cadherin将成为治疗神经疾病的一个新型的靶点.

  •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和内皮细胞钙黏蛋白的检测

    作者:严旭;黄友敏;马学良

    目的 探讨血清内脂素和内皮细胞钙黏蛋白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78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中内脂素和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银屑病患者血清中内脂素和内皮细胞钙黏蛋白的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10.53、10.16,P值均<0.01),进行期显著高于静止期(t值分别为12.47、13.11,P值均<0.01 ).治疗后内脂素和内皮细胞钙黏蛋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内脂素的血清浓度变化与内皮细胞钙黏蛋白水平及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ASI呈正相关(r=0.58、0.64,P<0.01).结论 血清内脂素和内皮细胞钙黏蛋白可作为寻常性银屑病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

  •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对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刘高勤;陈磊;肖艳辉;陈志刚;陆培荣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在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动物实验研究.以碱烧伤诱导构建小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RT-PCR法检测VE-cadherin在碱烧伤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碱烧伤l周后角膜局部应用阻断性抗小鼠VE-cadherin抗体进行干预,碱烧伤3周后大体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情况以及全角膜铺片CD31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新生血管的面积;RT-PCR检测烧伤角膜组织内caspase-3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角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数目;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VE-cadherin对血管内皮细胞(HREC)血管网形成的影响.采用成组t检验方法处理数据.结果 碱烧伤3周后,VE-cadherin抗体干预组角膜新生血管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RT-PCR结果显示VE-cadherin抗体干预组caspase-3基因水平表达增高;进一步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VE-cadherin抗体干预后,角膜组织内凋亡的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多.体外实验证实VE-cadherin抗体明显抑制HREC细胞系血管网的形成.结论 VE-cadherin钙黏蛋白能通过维护细胞间黏附以及抑制细胞的凋亡等作用保护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从而维持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

  • p53、E-cadherin和MMP7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熊开琴;张秀辉;江贤萍;李俸媛;廖殿英

    目的 检测p53、E-cadherin和MMP7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局部浸润、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54例胆囊癌组织中p53、E-cadherin和MMP7的表达情况.结果 54例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p53、E-cadherin和MMP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59.3%和94.4%.p53过度表达与胆囊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E-cadherin表达下降或完全丧失与临床分期、神经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MP7表达升高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肝脏浸润、神经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相关分析表明MMP7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生存分析提示MMP7的阳性表达、肿瘤TNM分期、肝脏浸润、神经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与术后生存率有关,Cox多因素分析表明TNM分期、神经浸润与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有关.结论 p53、MMP7及E-cadherin可作为胆囊癌重要的恶性生物学指标;MMP7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MMP7的表达可提示胆囊癌患者的预后,并可为胆囊癌患者抗基质金属蛋白酶治疗提供依据.

  • 钙黏蛋白17是后肾腺瘤的敏感和特异标志物

    作者:康锶鹏(摘译);余英豪(审校)

    后肾腺瘤( MA)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肾脏肿瘤,其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与上皮样为主型肾母细胞瘤( e-WT)和乳头状肾细胞癌(s-PRCC)有重叠。钙黏蛋白17(CDH17)主要在正常小肠、消化道肿瘤中表达,而在包括肾肿瘤在内的其他部位肿瘤中的表达尚未见报道。作者首次对CDH17在MA、e-WT和s-PRCC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免疫组化分析CDH17、CD57、AMACR、WT-1和CDX2在17例e-WT、15例s-PRCC、21例MA以及3例胎儿及2例婴儿肾脏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正常成人肾实质不表达CDH17。在胎儿肾脏发育后期其肾小球和近端肾单位连接部开始出现CDH17的表达。大多数MA(81%) CDH17呈膜阳性表达,而e-WT和s-PRCCs均不表达CDH17(P<0.0001)。 WT-1在所有MA、e-WT中均阳性,在s-PRCC中阴性。 CD57在所有MAs均呈强演戏,在35%的 e-WT 和13%的 s-PRCC 中呈中度阳性。AMACR在所有 s-PRCC中呈强阳性,但仅17%的 e-WT和10%的MA呈中度阳性。由此可见,CDH17是MA的敏感和高度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与其他具有相似形态学的肾脏肿瘤鉴别。

  • 胃癌细胞株MKN-45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卞庚;赵文英;杨志敏;叶晓斌;陈冬云;陈景华;耿飚;沈国栋;程民

    目的 建立低分化高转移性胃癌细胞株MKN-45裸鼠移植瘤模型,并观察该移植瘤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5×106个MKN-45胃癌细胞接种于裸鼠右侧胁部脂肪垫下,观察成瘤情况.接种2周后,分别将荷瘤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与化疗药物组,其中化疗药物组给予1 mg·kg-1紫杉醇与5 mg·kg-1氟尿嘧啶,1周1次,连续3周;生理盐水对照组则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采用HE染色观察移植瘤病理组织学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的核增殖抗原Ki-67与波形蛋白(vimentin)及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情况.结果 接种的12只裸鼠均荷瘤成功,且移植瘤成瘤时间早,肿瘤大小及形状较一致,并保持了原发肿瘤vimentin高表达与E-cadherin低表达等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使用临床抗癌药物紫杉醇与氟尿嘧啶联合处理3周,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化疗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放缓,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肿瘤组织Ki-67表达下降,新生血管减少,肿瘤细胞凋亡明显,但vimentin与E-cadherin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 胃癌细胞株MKN-45裸鼠移植瘤模型建立成功,为开展胃癌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药理作用等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平台.

  • 整合素β1与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淑玲;张瑶

    整合素(integrin)是存在于细胞表面的一种重要黏附分子,首次由 Stamper 和 Wooderuft 在白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过程中发现[1],Barczyk 等[2]将其命名。整合素与选择素、免疫球蛋白和钙黏蛋白同属于细胞黏附分子家族,它们参与细胞的识别、活化和信号转导,增殖与分化,伸展与运动,是免疫应答、炎性反应、凝血、肿瘤转移、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3]。整合素分布广泛,能在多种组织上表达,其中β1亚型是在心肌细胞中表达的主要的整合素β亚基,研究证实其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笔者主要针对整合素β1与心力衰竭方面的关系进行归纳总结。

  • 胰腺癌组织Syndecan-1与E-cadherin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东波;李玉军;李宏;冉雯雯;孙显路

    目的 探讨Syndecan-1和E-cadheri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 6000法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Syndecan-1及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Syndecan-1均呈阴性表达,而E-cadherin均为阳性表达.胰腺癌组织中Syndecan-1和E-cadherin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7%和46.8%,二者均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x2=6.01~9.75,P<0.05),与病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1年生存期无关(x2=0.28~3.63,P>0.05).结论 Syndecan-1和E-cadherin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 食管鳞癌组织内皮素-1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

    作者:尹辉;姜长青;沈毅;矫文捷;李飞;王伦青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内皮素-1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之间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8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食管组织内皮素-1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内皮素-1和E-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与否、分化程度有关(Z=6.908~14.973,P<0.05);食管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内皮素-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07%(7/58)和77.59%(45/58),E-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76%(48/58)和41.38%(24/58),两组两种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7.161、-5.593,P<0.01).食管鳞癌组织内皮素-1和E-钙黏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25,P<0.01).结论 食管鳞癌组织中内皮素-1呈高表达、E-钙黏蛋白呈低表达,二者对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反向调节作用.

  • 苦参素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邓通元;黄桂柳;黄赞松;周喜汉;胡高裕;覃月秋

    目的 观察苦参素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人肝癌细胞株HepG2,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苦参素低、中、高浓度组,阴性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苦参素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2.0、4.0 mg/mL的苦参素和细胞培养液.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钙黏蛋白(E-cadherin)和CD44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cadherin和CD44蛋白表达.结果 苦参素高浓度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较中、低浓度组升高,中浓度组较低浓度组升高.苦参素低、中、高浓度组在细胞侵袭和细胞转移实验中的穿膜细胞数均少于阴性对照组(P均<0.05),苦参素高浓度组少于中、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少于低浓度组(P均<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苦参素低、中、高浓度组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CD44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结论 苦参素在体外有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cadherin表达和下调CD44表达有关.

  • 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态观察

    作者:姜蕊;赵春明;宋美娟;宋伟

    目的 观察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态.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54例胃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态,并分析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状态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的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发生频率为48.10% (26/5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1.11% (6/54).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频率与胃癌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E-cadherin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频率较高,并与胃癌浸润、转移有关.

  • ANXA2、VE-cadherin对脓毒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张雷;沈佳伟;段美丽;李昂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及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救治,可导致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较高[1,2].血管内皮细胞(VEC)既是参与炎症应答的主要靶细胞,同时也是一种效应细胞,在微循环障碍、脓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脓毒症VEC损伤,与多种细胞因子、炎性递质和凝血系统的激活等密切相关[3,4].Src蛋白是脓毒症VEC损伤过程中重要信号转导分子,其参与的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和脓毒症的VEC损伤密切相关.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是促进新血管形成和保持血管内皮完整性的关键因子,膜联蛋白A2(ANXA2)降解增加了VE-cadherin磷酸化和血管内皮屏障渗透,VE-cadherin的黏附脱落可导致VEC功能完整性破坏.现将ANXA2、VE-cadherin对脓毒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 内皮细胞及其在汉坦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近况

    作者:郝向军;葛德法

    汉坦病毒是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的病原体.汉坦病毒感染人体后以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内皮细胞为主要的靶细胞,感染数周后引起以发热、出血、肾脏肺脏损害、血管渗漏、甚至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综合征.内皮细胞表达的重要分子和受体在汉坦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这些分子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汉坦病毒侵入内皮细胞的具体机制,从而为汉坦病毒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文就近年来内皮细胞在汉坦病毒感染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某些关键分子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和紫杉醇对低分化胃癌细胞株的作用

    作者:秦东媛;师水生

    目的 探讨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ga-CdR)联合紫杉醇(Paclitaxel)对低分化胃癌细胞株BGC-823细胞的作用及对抑癌基因PTEN和E-cadherin(E-cad)的作用.方法 分别及联合应用两药后.用MTT、流式细胞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药物处理前后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周期、凋亡率及抑癌基因PTEN和E-cad mR-NA的表达.结果 5-Aza-CdR的IC50 (48 h)浓度为4.13×10-mol/L,紫杉醇的IC50(48 h)浓度为4.67×10-8mol/L,联用后有明显的协同效应.紫杉醇使细胞阻滞在G2/M期,5-Aza-CdR阻滞在S期,联用后,可阻滞在两个周期,凋亡率增加.紫杉醇对PTEN和E-cad的表达无影响.5-Aza-CdR可以使其重新表达,在两药联合作用后,表达量较5-Ag8-CdR单独作用明显增多.结论 5-Aza.CdR和紫杉醇联用后对人类低分化胃癌有强大的抗肿瘤效应,且强于药物单一作用;紫杉醇可促进5-Aza-CdR对抑癌基因PTEN和E-cad的再表达增强.

  • 塞来昔布干预对人胃癌细胞E-钙黏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宏玲;刘敏;陈兆峰;周永宁;赵越;王霞

    目的 探讨COX-2与E-cadherin、MMP-2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参与胃癌细胞侵袭迁移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塞来昔布(celecoxib)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COX-2、E-cadherin、MMP-2 mRNA的表达;运用免疫荧光标记法结合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分析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应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塞来昔布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中COX-2 mRNA的表达,E-cadherin mRNA的表达随着COX-2的表达下降而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升高,MMP-2 mRNA的表达随着COX-2的表达下降而呈浓度与时间依赖性降低.塞来昔布30μmol/L干预人胃癌细胞SGC7901 24、36、48 h后,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塞来昔布干预组细胞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上调E-cadherin 的表达,下调MMP-2的表达,抑制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迁移能力.

  • FOXA2、E-Cadherin在结肠癌、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吉;李晞璠;崔宏;段聿;牛昊书

    目的 检测叉头框因子A2(forkhead box A2,FOXA2)和钙黏蛋白(E-cadherin)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及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结肠组织活检标本90例,根据病理分为正常对照组、结肠腺瘤组、结肠癌组各3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OXA2和E-cadherin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FOXA2、E-cadherin在正常对照组、结肠腺瘤组及结肠癌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正常对照组、结肠腺瘤组及结肠癌组中FOXA2与E-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FOXA2和E-cadherin基因可能与结肠癌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协同作用共同作用于结肠黏膜细胞,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有助于早期诊断结肠癌,可能为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

  •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

    作者:张利民;包秀丽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是一种以纤维化为特点具有潜在致盲性的眼科并发症,其病理改变是产生视网膜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s, ERMs).ERMs是一种纤维增殖膜,在视网膜前后表面及玻璃体内形成,当其收缩后导致PVR的发生,终形成视网膜皱褶和牵引视网膜脱离(tractional retinal detachment,TRD).多种细胞类型在ERMs中已被确定,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在PVR的病理生理学中至关重要.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据研究表明,RPE细胞采用了成纤维细胞表型发生了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并且还涉及大量的细胞因子、转录因子. EMT的特点是细胞间黏附和顶面-底侧细胞极性的缺失,这增加了细胞的移行性.由此产生的细胞能够通过细胞外基质迁移和转移.细胞间黏附由连接复合体维系着,它们在维护RPE细胞表型方面起重要作用,其通过激活一些信号通路及转录因子破坏这些连接复合体并导致EMT的发生.经过EMT过程后,转化生长因子-β使RPE细胞进一步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源自RPE细胞的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可以通过细胞迁移、增殖,导致ERMs的形成,这在PVR的病程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79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