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对肾动脉狭窄并冠心病患者心肾功能影响分析

    作者:董豪坚;莫与京;周颖玲;刘媛;黄文晖;罗建方

    目的:观察经皮腔内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对肾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患者长期存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方法:回顾分析2006-01至2010-01我院确诊肾动脉狭窄并冠心病患者149例,入选患者均同期分别行经皮腔内肾动脉及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平均随访2年,记录基线及随访中血压、血肌酐水平、心脏超声结果、心肾不良事件。

  • 心脏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监护

    作者:吴荣;石丽;魏艳艳

    目的:总结心脏外科术后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监护措施。
      方法:对2012-2013年心脏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分析患者年龄、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正性肌力药物及麻醉药物的应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机械辅助的应用、术后卧床时间与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关系。评价心脏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危险因素,通过配合医疗观察和有效护理措施的实施,使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和转归。

  • 急诊介入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韩雅玲;王耿;王守力;荆全民;马颖艳

  •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发生胸膜增厚因素的探讨

    作者:周磊;张春强;赵敏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易发生胸膜增厚,影响肺功能.为探讨该病发生胸膜增厚的因素,收集了完整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病例99例,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 糖耐量减低对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滕艳萍;金宏伟;孙婷婷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对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3年10月就诊于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神经内科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为糖耐量减低者72例,对照组为正常糖耐者76例,比较2组患者NIHSS、Framingham评分,FPG、HbA1c、胰岛素β细胞的功能及血清脂质、载体蛋白,血小板。结果:观察组NIHSS、Framingha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HbA1c明显高于对照组,胰岛素β细胞的功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脂质、载体蛋白,血小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耐量减低能加重心脑血管病变,具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 职业康复患者返岗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对策

    作者:樊晓斌;王慧芳;诸澄;仲荣洲;朱逸溪;陈政;陆佳佳

    目的:探讨职业康复工伤患者返岗率的影响因素并由此提出相应对策.方法:收集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自2013年1月~2013年8月已出院的职业康复患者98例,根据是否返回工作岗位作为标准分为返岗组与未返岗组.对2组患者在返岗意愿(包括对受伤后的自信心,岗位的满意度),家庭支持度,社会关注度以及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及离岗时间长短方面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比较2组工伤患者发现,自我效能(OR=3.818)、心理状况(OR=3.132)与离岗时间(OR=3.027)与返岗有较强的相关性,而创伤后应激、社会支持度及疼痛程度则存在部分相关.结论:职业康复工作中影响返岗的主要因素是患者自身的主观信心及总体心理状况,包括接受现状与正确面对,离岗时间长短也直接影响返岗率.在加强身体功能康复的同时,更要关注工伤患者的主观信心、心理状况,以及改善家庭社会关系.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边德阳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人胆石症临床疗效,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LC综合获益提供思路.方法:调取153例LC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痊愈患者纳入痊愈组,未获得痊愈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痊愈组113例,对照组40例;2组年龄≥65岁(高龄)比重、慢性胆囊炎病史比重、急性胆囊炎发作比重、糖尿病比重、医师执行LC例≥100次比重、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比重、胆囊颈粘连比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糖尿病、慢性胆囊炎病史、医师执行LC≥100次、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颈粘连成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LC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众多,医师技术水平是可控因素,应控制风险,从降低中转率、并发症发生率出发,提高LC综合效益,改善患者长远预后,达到满意疗效.

  • 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梁鼎天;黄金兰;姚志城;缪燕灵;韶红;周麟虎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病历资料,按标准纳入177例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可能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腕关节功能的8个指标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情况、复位情况、有无骨折延迟愈合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相关( P<0.05)。经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腕关节功能优良率的危险因素为: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情况和复位情况。结论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情况和复位情况是影响腕关节功能的因素,治疗时应在尽可能减小损伤的情况下恢复腕关节骨性结构的正常形态,患者可适当补充钙质。

  • 青壮年患者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

    作者:张华峰;李淳德;刘宪义;邑晓东;刘洪;卢海霖;李宏;于峥嵘;孙浩林

    目的:分析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远期临床效果,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年12月至2003年3月,经治的34例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随访资料。临床效果评价指标:VAS 评分、ODI 评分、患者主观满意度、复发及再手术情况等。详细记录病变的节段和突出类型。结果本组34例中男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27.6(16~35)岁,平均随访137(120~159)个月。腰腿痛的平均VAS评分术后下降了7.15分。ODI评分术后平均下降了65.05分。末次随访患者对手术主观满意度的优良率为79.4%。性别与 BMI 对 VAS 评分及 ODI 评分的改善无明显影响。病变在L5~S1节段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的改善优于病变在L4~5节段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包含型与包含型患者相比,术后ODI及VAS评分改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8.4%的患者(13例)术后症状有复发:9例经保守治疗缓解;2例正在保守治疗;1例因原位复发再次行腰椎间盘切除术;1例因邻近节段突出,原手术节段椎管狭窄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植骨融合术。结论单纯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满意,且与性别、身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 )无相关性,与病变节段及类型有相关性。青壮年患者术后症状复发率较高,但绝大多数可经保守治疗好转。

  • 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多元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国勇;谢恩;张振兴;郝定均;樊勇;李飞虎

    目的 研究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术后复发的多元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181例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并对两组的临床参数(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症状持续时间、糖尿病、吸烟、突出类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前影像学参数[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 heigh index,DHI)和矢状面活动度(sagittal range of motion,sROM)]进行比较.使用F检验对临床和X线参数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连续性数据的均值.单因素分析时任何P≤0.5的变量均被纳入到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中.根据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postoperative recurrent lumber disc herniation,PRLDH)相关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吸烟、椎间盘退变、DHI及sR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R2=0.641,P=0.013)、吸烟(R2=0.595,P=0.022)、椎间盘退变(B组)(R2=0.683,P=0.012),DHI(R2=0.536,P=0.028)和sROM(R2=0.792,P<0.001)是PRLDH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性别(R2=0.263,P=0.236)是相对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吸烟、椎间盘退变、DHI和sROM均为PRLDH的危险因素,而sROM是危险因素.

  • 四肢与躯干侵袭性纤维瘤病的治疗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鑫鑫;徐立斌;赵振国;刘婷;袁振南;于胜吉

    目的:分析四肢与躯干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并获随访的72例四肢或躯干侵袭性纤维瘤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方式,记录术后复发等相关数据。以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切缘情况、肿瘤为初发或复发、有无放疗、有无化疗为因素,进行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5年总生存率为100%。7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2~184个月,中位时间为96个月。2年复发率为13.9%,5年复发率为20.8%。单因素分析,影响2年复发率的因素为切缘情况、有无放疗,其中,R1切除与R0切除相比、未接受放疗与接受术中或术后放疗相比,前者的2年复发率均高于后者( P<0.05);影响5年复发率的因素为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切缘情况、有无放疗,其中肿瘤>5 cm与≤5 cm相比、发生于四肢与发生于躯干相比、R1切除与R0切除相比、未接受放疗与接受术中或术后放疗相比,前者的5年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后者( 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为独立的复发危险因素( RR=5.541,P=0.040)。结论四肢与躯干侵袭性纤维瘤的复发与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切缘情况及有无放疗具有相关性,肿瘤大小为其独立的复发危险因素。为了减少复发,手术切除瘤体时,应尽可能达到R0切除;对于发生于四肢和(或)肿瘤大径>5 cm的侵袭性纤维瘤病,应建议其放疗,以获得更好的预后;在此基础上,如果手术切缘为阳性,辅助放疗的适应证则更为明确。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穿膜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峻;李建军;杨军;杨勇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与穿膜蛋白(delta like 1 homolog,DLK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的表达与骨肉瘤分级、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及其二者的相关性,为骨肉瘤侵袭和转移调控机制的研究打基础。方法应用微波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 streptavidin perosidase,SP )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骨肉瘤患者(实验组)组织中的VEGF和DLK1的表达水平,同时设30例良性的骨软骨瘤作为阴性对照组。结合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临床随访资料对 VEGF 和DLK1的表达与骨肉瘤分级、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及骨肉瘤细胞中 VEGF 和 DLK1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骨肉瘤中VEGF和DLK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6.2%和66.7%,骨软骨瘤中VEGF和DLK1的阳性表达率都为0,且骨肉瘤中VEGF和DLK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VEGF在不同病理分级(高、中、低分化)及Enneking分期( I~II A期、II B~III期)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随着病理分级和Enneking外科分期的升高,VEGF的阳性表达率也呈增强趋势;DLK1在不同病理分级的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DLK1阳性表达强度也随之增强。VEGF与DLK1有相关性,二者呈正相关( r=0.8957,P<0.05)。VEGF、DLK1的表达与骨肉瘤转移均呈显著正相关性( r=0.6782、r=0.7643,P<0.05)。VEGF、DLK1的表达与骨肉瘤预后呈显著正相关性(r=0.8462、r=0.8758,P<0.05)。结论 VEGF与DLK1在骨肉瘤细胞中均高度表达;VEGF和DLK1表达阳性者骨肉瘤患者的肿瘤恶性程度高、转移率高、预后差;VEGF和DLK1表达阳性是骨肉瘤的分级、转移和预后不良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二者在骨肉瘤的发生和转移上可能具有相互协同作用。

  • 腰椎解剖学参数对腰椎峡部裂伴滑脱发生与发展及术后复位的影响

    作者:刘伟强;王炳武;徐兆万;隋国侠;史玉林;厉峰;冀旭斌;刘大勇;伦登兴

    目的探讨腰解剖学参数对腰椎峡部裂伴滑脱的发生、发展及术后复位的影响。方法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经治的129例L5峡部裂滑脱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69例,女60例,年龄27~73岁,平均48.9岁。测量L5椎体相对倾斜角、腰骶角、腰椎前凸角、关节突关节角、椎间隙相对高度、术前 L5椎体滑移率及手术复位率等参数。同时选取与峡部裂滑脱组性别、体重、年龄条件相近的同期129例非腰椎峡部裂滑脱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滑脱组L5椎体相对倾斜角(22.96±6.83)°,腰骶角(9.17±5.72)°,腰椎前凸角(22.77±9.89)°,左侧小关节突冠状面角度(50.19±5.03)°,右侧小关节突冠状面角度(51.91±6.34)°,两侧平均关节突关节冠状面角度(51.03±5.50)°,椎间隙相对高度(22.81±7.27)%。L5峡部裂滑脱组各参数与非峡部裂滑脱组比较,L5峡部裂滑脱组的腰骶角度较小( P<0.01),关节突关节面更偏向于冠状面( P<0.01),椎间隙相对高度明显较低( P<0.01);L5相对倾斜角与术前L5椎体滑脱率呈正相关( r=0.538,P<0.01),L5~S1椎间隙相对高度与术前L5椎体滑脱率呈负相关( r=-0.705,P<0.01);L5~S1椎间隙相对高度与手术复位率呈正相关( r=0.682,P<0.01),L5术前滑脱率与手术复位率呈负相关( r=-0.359, P<0.01),左、右及平均关节突关节角与手术复位率呈负相关( r=-0.258,P<0.01;r=-0.24,P<0.01;r=-0.231,P<0.01)。结论腰椎峡部裂伴滑脱的风险因素可能与腰骶角、关节突关节角、椎间隙相对高度有关;术前的滑脱程度(疾病进展)与L5相对倾斜角、椎间隙相对高度有关;术后复位率与椎间隙相对高度、术前滑脱率和左、右、平均关节突关节角有关。因此,不同的解剖学参数对峡部裂滑脱的发生、发展及术后复位率有不同的影响。

  • 影响超声估计胎儿体重准确性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海红;韩冰;张慧

    准确估计胎儿体重对产科医师制定分娩决策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估计胎儿体重的方式以二维超声为主,但其准确性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明确影响超声估计胎儿体重(sonographic estimated fetal weight,SEFW)准确性的因素,降低SEFW的误差,提高SEFW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二维超声行SEFW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就目前的研究可见,含有3~4个参数公式的准确性高于含l~2个参数的公式.研究人群的种族和地区、超声检查距离分娩的时间间隔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性别和超声医师年资等都是影响SEFW的因素.胎方位、羊水量、孕妇体重指数及糖尿病对SEFW的准确性是否有影响,尚存争议.

  • 颈、胸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近期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冯英;徐涛;侯如蓉

    1993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收治颈、胸上段食管癌31例,均行60Co外照射治疗,现将近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1例中,女性15例,男性16例,颈段6例,胸上段25例,经病理证实为鳞癌8例,其余23例经X线及临床表现诊断.

  • 未破裂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印松;张海峰;董玉书;许晓川;梁国标;赵国峰;罗云赫;赵明光

    目的 探讨未破裂颅内动静脉畸形(UCAVM)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4例未治疗UCAVM患者(UCAVM组)同时纳入同期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体检的健康人员40例(健康对照组).由固定医生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SF-36健康调查量表,以评估所有受试者的生命质量.比较UCAVM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生命质量的差异,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UCAVM组患者生命质量的临床因素.结果 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数和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UCAVM组患者在精力(P <0.001)、社会功能(P=0.001)、情感职能(P =0.024)、精神健康(P<0.001)以及心理健康总评分(P<0.001)的分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提示其心理健康方面受到损害;而生理机能(P=0.114)、生理职能(P =0.845)、躯体疼痛(P=0.356)、一般健康状况(P=0.512)以及生理健康总评分(P =0.299)的分值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其生理健康方面未明显改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和癫痫是影响UCAVM组患者心理健康评分的主要因素(均P<0.001).结论 未治疗的UCAVM患者生命质量是下降的,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方面,头痛和癫痫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 不同责任血管所致面肌痉挛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牛学刚;刁云锋;魏正军;王航;任吉滨;程军;陈江龙;孙洪涛

    目的 分析不同责任血管所致面肌痉挛(HFS)与原发性高血压(HTN)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中心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267例HFS患者,其中88例合并HTN(合并HTN组),179例不合并HTN(不合并HTN组).按照责任血管类型将HFS患者分4组,分别为小脑前下动脉(AICA)组(114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组(85例)、椎-基底动脉(VA)组(49例)和复合动脉(MA)组(19例).其中88例合并HTN的HFS患者按照责任血管类型也分4组,分别为HTN-AICA组(32例)、HTN-PICA组(24例)、HTN-VA组(22例)和HTN-MA组(10例).比较合并HTN和不合并HTN组间的临床资料,分析HFS患者发生HTN的影响因素及不同责任血管类型的HFS患者与HTN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合并HTN组和不合并HTN组患者的性别、HFS的侧别、病程、MVD有效率和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HTN组的年龄和发病年龄均大于不合并HTN组(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HFS的发病年龄是HTN发生的影响因素(P<0.001),且HFS发病年龄每增加1年,HTN的发病风险增加1.098倍.MA、VA组HFS患者HTN的发生率高于AICA、PICA组(分别为52.6%、44.9%、28.1%和28.2%,P=0.035),VA组患者左侧的HTN发生率高于右侧(分别为54.3%、21.4%,P=0.033).合并HTN的4组患者,年龄、性别、HFS发病年龄和病程、HTN的发病年龄和病程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FS的发病年龄是HTN发生的影响因素,责任血管为VA和MA的HFS患者合并HTN的比例更高,且责任血管为左侧VA的患者更易并发HTN.

  • 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附741例报告)

    作者:李德培;陈银生;郭琤琤;张湘衡;杨群英;柯超;赛克;王翦;牟永告;陈忠平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其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的741例原发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后行放疗、化疗或两者联合治疗.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病理、术后不同治疗方式与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关系.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评价影响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 741例患者中,482例(65.0%)肿瘤全切除,115例(15.5%)肿瘤次全切除,136例(18.4%)部分切除,8例(1.1%)活检.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世界卫生组织(WHO)Ⅰ级64例,Ⅱ级194例,Ⅲ级191例,Ⅳ级292例.所有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188个月,中位时间17.0个月.随访期间314例患者死亡.WHOⅠ、Ⅱ、Ⅲ和Ⅳ级脑胶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未达到(>76.0个月)、123.0(107.5 ~139.4)个月、33.0(25.5 ~40.5)个月和17.0(15.3~18.8)个月;随着病理学分级的增高,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逐渐缩短(x2=138.200,P<0.001).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患者,术后放疗联合化疗组的OS[36.0(29.4 ~42.6)个月]显著长于术后放疗或化疗组[23.0(16.3 ~29.7)个月,P=0.012]和单纯手术组[10.0(9.0~11.0)个月,P<0.001];低级别胶质瘤(WHOⅡ级)患者,术后放疗或化疗组的中位OS[未达到(>73.0个月)]显著长于单纯手术组[54.8(24.9 ~ 84.7)个月,P=0.0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理学类型、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是否放疗和化疗是影响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年龄、病理学类型及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放疗联合化疗的方式预后较好,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化疗或放疗预后较好.年龄、病理学类型及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致不同出血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勇春;盛文双;黄定品;陈伟建;林博丽;赵兵;杨运俊;熊叶

    目的 探讨影响前交通动脉(AComA)动脉瘤破裂后出现颅内血肿和(或)脑室内出血[ICH和(或)IVH]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7年12月至2016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0例AComA动脉瘤破裂患者,其中244例行栓塞治疗,172例行夹闭术,64例行保守治疗.根据出血类型将480例患者分为两组,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195例)、ICH和(或)IVH组(285例).术前对所有患者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并测量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AComA动脉瘤破裂后出现ICH和(或)IVH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动脉瘤朝向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动脉瘤大小、瘤颈宽度、大垂径、大瘤体高度、血管管径、大垂径与瘤颈的比值、大瘤体高度与周边血管平均管径的比值、动脉瘤角度、血管角度、入射角度、动脉瘤形态及大脑前动脉瘤A1段发育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5,95% CI:1.009 ~1.041,P=0.002)和动脉瘤朝向(OR=1.698,95% CI:1.092 ~2.639,P=0.019)是AComA动脉瘤破裂后出现ICH和(或)IV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omA动脉瘤患者的年龄及动脉瘤朝向与其破裂后出现ICH和(或)IVH密切相关,临床上应密切注意高龄及AComA动脉瘤方位朝后的患者.

  • 伽玛刀二次治疗复发或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浩然;王宏伟;窦长武;段惠远;鞠海涛;牛瑞芳;张国荣;何占彪;尹俊

    目的 探讨伽玛刀二次治疗复发或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头部伽玛刀治疗中心接受伽玛刀二次治疗的2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患者,占同期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4.6%(28/604).包括19例首次治疗后复发、9例首次治疗后无效选择伽玛刀二次治疗的患者.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的分级评定标准评价治疗后疼痛的缓解程度.分析年龄(<70岁,≥70岁)、病程(≤5年,>5年)、两次治疗的时间间隔(≤20个月,>20个月)、首次伽玛刀治疗的疗效(复发,无效)以及累积照射剂量(130~145 Gy,165~190 Gy)对伽玛刀二次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28例PTN患者二次伽玛刀治疗的中位疼痛缓解时间为3.0(1.0~4.8)个月,有效缓解率为96.4%(27/28),并发症发生率为32.1%(9/28),复发率为3.6%(1/2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累积照射剂量是伽玛刀二次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P=0.028);两次治疗的时间间隔、首次治疗的疗效是二次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次治疗的时间间隔≤20个月(OR=0.010,95%CI:0.001~0.195,P=0.002)是伽玛刀二次治疗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伽玛刀二次治疗PTN的疗效同样值得肯定.双靶点、低累积剂量照射会使PTN患者更易获得有效缓解,伽玛刀二次治疗在首次治疗后1.5年或2.0年以上,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会明显减少.

975 条记录 7/49 页 « 12...45678910...484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