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的心脏结节病一例

    作者:王翔飞;吴鸿谊;王齐兵;周京敏;葛均波

    结节病是原因未明的多系统免疫性肉芽肿疾病~([1]).无论男女,所有人均可患病,发病高峰介于25~40岁.临床表现变化多端,肺部常受累,其次有眼、皮肤和淋巴结~([2]).以下报道1例以房室传导阻滞(AVB)为表现的心脏结节病.

  •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在Ⅰ、Ⅱ期胸部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辑伦;赵辉;隋锡朝;周足力;王俊

    目的:评价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 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EBUS-TBNA)对于临床诊断Ⅰ、Ⅱ期胸部结节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9月我院92例拟诊Ⅰ期或Ⅱ期胸部结节病并接受EBUS-TBN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者,进一步接受外科手术活检或随诊至少6个月。结果92例患者经EBUS-TBNA活检232组淋巴结,其中纵隔淋巴结161组(69.4%),肺门及叶间淋巴结71组(30.6%)。终诊断胸部结节病71例,其中经EBUS-TBNA明确诊断64例(90.1%)。 EBUS-TBNA诊断Ⅰ、Ⅱ期胸部结节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1%(64/71)、100%(21/21)、92.4%(85/92)、100%(64/64)和75%(21/28)。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EBUS-TBNA对于Ⅰ、Ⅱ期胸部结节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 应用纵隔镜手术诊断Ⅰ期胸部结节病

    作者:赵辉;王俊;刘军;李剑锋;姜冠潮;李运;杨帆;刘彦国

    目的 探讨纵隔镜手术在Ⅰ期胸部结节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至2007年6月60例临床拟诊Ⅰ期胸部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胸部X线片及CT发现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肺部未见异常表现.以伴有或不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两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为Ⅰ期胸部结节病的典型表现.结果 本组6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影像学表现典型者33例,纵隔镜检查术后32例获得病理学证实,诊断准确率97%;1例为纵隔淋巴结反应性增生.27例根据影像学表现考虑不典型Ⅰ期胸部结节病的患者,纵隔镜检查术后病理证实17例(63%),另有纵隔淋巴结结核6例,纵隔淋巴结反应性增生2例,转移性鳞状细胞癌以及小细胞癌各1例.全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结论 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典型的Ⅰ期胸部结节病,其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一般不需要行纵隔镜等有创检查以获得病理学证实.

  • 结节病合并肺癌1例

    作者:邬冬强;杜开齐;张志豪;王细勇;陈华飞;朱有才;肖怀清;郭大为

    患者女,48岁.无明显诱因咳嗽、咳痰月余.胸部CT示“两肺结核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给予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抗结核效果不佳.查体:体温38.6℃,脉搏80次/min,血压110/70 mm Hg( 14.7/9.3 kPa).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肝功能、血气、血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SACE)、癌胚抗原(CEA)等均在正常范围.通气功能正常.胸部CT(图1)示两肺门、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

  • 应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诊断胸部结节病

    作者:赵辉;王俊;周足力;李运;杨德松;隋锡朝;陈克终;李晓;李剑锋;姜冠潮;刘军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诊断胸部结节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接受EBUS-TBNA检查的35例临床拟诊胸部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胸部CT检查均发现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1.O cm).对于EBUS-TBNA未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进一步接受外科手术活检或至少6个月以上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 35例患者,经EBUS-TBNA活检87组淋巴结,其中纵隔淋巴结64组,肺门及叶间淋巴结23组.终明确诊断胸部结节病28例(80%),其中经EBUS-TBNA明确诊断25例(89.3%).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任何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EBUS-TBNA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对于Ⅰ、Ⅱ期胸部结节病有较高的诊断率.

  • 40例误诊肺结核确诊结节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曹江涛;郑雅茹;许阳

    目的 分析肺结节病患者临床资料,增加与肺结核的鉴别能力,减少误诊,提高结节病诊治水平.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医院收治外院误诊肺结核的40例经病理活检确诊的结节病患者,从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随访1年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显示男女比例1:2.08;45~60岁的患者17例,60~76岁患者11例.病理特征为非干酪样上皮肉芽肿.40例患者胸部CT以纵膈或肺门淋巴结增大、及多发结节影为主,多数肺结节病患者混合多种影像表现.总体肺功能异常率随分期增加而增加,且各期肺功能间异常率有统计学差异(P =0.011).研究发现结节病患者肺部受累情况较常见,症状以咳嗽,胸闷气促、发热及胸痛为主;本研究显示40例结节病患者化验指标异常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升高占57.50%,血沉ESR升高占35.00%,本研究验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以2.25为佳筛查阳性界值,异常值符合率为72.50%;激素治疗,好转率91.67%.结论 结节病需从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治疗预后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诊需病理.

  • 多发结节性腱黄色瘤五例

    作者:张先安;罗文福

    多发结节性腱黄色瘤临床上较罕见,易于误诊误治,1992年以来,我们共收治5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13~52岁,病程6~25年,肿块外观浅黄或黄色,表面平滑,呈圆形、椭圆形、梭形或结节样,无痛、一般不影响关节活动,双侧对称性分布,数量较多,大小不等,单个或群集,主要位于双肘、尺骨鹰咀、双膝膑腱、双踝及跟腱、双指(趾)关节的伸侧、掌(跖)腱膜、双臀部(图1~3).5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结果均正常.X线片示:骨、关节正常.5例中3例伴高脂蛋白血症,胆固醇10.27~13.65mmol/L(正常3.10~6.50mmol/L)、甘油三脂1.91~2.45mmol/L(正常0.45~1.70mmol/L)、高密度脂蛋白3.16~4.23mmol/L(正常0.80~2.20mmol/L)、低密度脂蛋白5.27~13.59mmol/L(正常1.68~4.53mmol/L).2例有家族史,1例曾于外院以纤维瘤及结节病多次手术后原位复发.

  • 气道高反应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

    作者:苏苗赏;李昌崇

    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是支气管哮喘(哮喘)区别于正常人的重要特征.几乎所有哮喘患者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而且哮喘病情越重,其气道反应性越高[1].但AHR者并非全是哮喘,也可见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GRE),支气管扩张,过敏性肺泡炎,结节病,囊性纤维化,移植肺,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等疾病[2].目前,AHR在哮喘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1 气道高反应性的定义及其病理基础

  • CT引导经皮肺穿刺的临床应用--附8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继宝;蒋雪超;刘桂英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细针肺穿刺吸取标本的方法及对肺部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80例肺部结节病变患者,全部CT检查高度怀疑肺部恶性肿瘤,42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无阳性发现.术前CT定位,确定穿刺深度、方向和角度,选择0.7~0.9 mm 穿刺针吸取标本,细胞学检查.结果:细胞学标本获取76例,获取率为95%.其中肺癌68例,结核6例,炎症2例.并发局限性气胸6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细针肺穿刺对肺部结节性病灶,细胞学标本获取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与处理

    作者:王德江;李希波;杨涛

    近20年来肺癌发病率大幅度上升,肺内孤立性肺结节(so1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含有早期癌灶可能性,故临床上对于SPN的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治疗方式的选择和患者的预后.就SPN的诊断与处理的现状与进展予以综述.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对肺部孤立结节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韩斌德;曾娟琴;熊国亮;胡欣春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检查和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测定对周围型肺部孤立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标本取自40例周围型SPN患者,采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血清和健、患双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TSGF,并与痰、BALF及支气管镜刷检细胞学检查比较,取40例良性病变患者作对照组.结果:恶性SPN患者血清和患侧BALF中TSGF水平均高于良性患者及对照组,P<0.01.恶性SPN组BALF中TSGF阳性率(64.0%)及细胞学阳性率(48.0%)显著高于痰脱落细胞(16%,P<0.01)及支气管镜刷检(24%,P<0.05).恶性SPN组血清TSGF阳性率(80%)高于BALF中细胞学阳性率(48.0%,P<0.05),亦高于BALF中TSGF阳性率(6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侧BALF中TSGF测定及细胞学检查可显著提高恶性周围型SPN诊断率,是周围型SPN良恶性鉴别诊断有效的辅助方法之一.

  • 结节病1例

    作者:张升;朱威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主因皮下结节伴咳嗽2个月于2010年10月11日就诊.2个月前突然发现左耳后及双下肢小腿散在数个皮下结节,无压痛,同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夜间尤剧烈,无发热、流涕等症状.既往史: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和化学物质接触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药物过敏史.

    关键词: 结节病
  • 全身播散性丘疹型结节病一例

    作者:彭世光;夏金玉;曹梅;张秀英;何焱玲

    临床资料
      患者,女,75岁。主因躯干皮损2年、加重并累及四肢半年,于2013年9月21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后背出现多发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无明显瘙痒、疼痛等。皮损逐渐增多,受累面积缓慢增大。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外用糠酸莫米松及中药水(具体不详)治疗无效。部分皮损可缓慢消退,但反复发作,以春季为著。入院前半年皮损面积扩大,累及腹部、髋部、左侧大腿、双侧小腿和右肘部,皮损表面脱屑。入院前1个月在我科门诊就诊,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真皮内散在上皮样细胞组成的结节,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周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图1)。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和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起病以来无咳嗽、咳痰等肺部症状。系统查体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皮肤科检查:胸背部、腰腹部、臀部、左侧大腿、双侧小腿见多发密集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聚集成大小不等片状分布,边界清楚,表面脱屑;右侧肘部片状红斑,表面覆少量银白色鳞屑;右小腿伸侧片状褐色陈旧性斑疹,表面脱屑(图2)。实验室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血生化:碱性磷酸酶(ALP)145 U/L(正常值50~136 U/L);动态红细胞沉降率(ESR)22 mm/1h(2~20 mm/1h);C反应蛋白(CRP)1.05 mg/dl(0~0.8 mg/dl);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正常;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弱阳性;T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正位片示双肺纹理增加、双侧胸膜增厚、主动脉硬化;腹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肺部高分辨CT检查示双肺门及纵隔多发大小不等淋巴结肿大、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图3)。诊断:结节病。治疗:醋酸泼尼松15 mg 每日2次口服。7 d 后患者躯干及四肢原有丘疹逐渐变平、红斑消退(图4),遂出院。出院后醋酸泼尼松缓慢减量至10 mg每日1次维持治疗,2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患者自行停药。出院1年后电话随访,皮损无反复。

  • 皮下结节病一例

    作者:费良阅;陈扬鑫;张晓艳

    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主因四肢皮下结节反复发作4年余,于2010年4月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确诱因四肢出现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有轻微触痛,2~3个月后皮损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迹,反复发作。否认有虫咬、外伤及异物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四肢散在蚕豆至鸡蛋大皮下结节,境界欠清,微隆起于皮面,表面皮肤呈正常肤色或淡紫红色(图1)、无破溃,皮温稍高,有轻度触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IgG 20.3 g/L(正常值6.9~16.2 g/L)。心电图,肝、胆、胰、脾、肾B超及胸部X线片正侧位无异常,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弱阳性。右下肢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轻度血管周围炎。皮下脂肪组织中散在肉芽肿性结节,结节由上皮样细胞构成,中央无干酪样坏死,周围可见多核巨细胞,边缘浸润多少不等的淋巴细胞;PAS染色(-),抗酸染色(-),网状纤维染色示结节周围有网状纤维包绕并穿插其中(图2a-2c)。诊断:皮下结节病。因为目前尚未发现有系统累及,拟给予泼尼松30 mg每日1次口服,患者拒绝治疗。半年后随访,原有皮损部分消退,未遗留明显痕迹,仍有少量新的皮下结节不时出现,但较前明显减轻。后失访。

    关键词: 结节病 皮下
  • 脂囊瘤样皮损表现的结节病一例

    作者:黄灿灿;蔡良敏;陈俭波;张桂英;陆前进

    47岁男性患者,咳嗽、咳痰10余年,伴颈部、上肢、躯干多发肤色结节1年.查体见颈部、双上肢、腰背部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脂囊瘤样肤色实性结节,表面光滑,界清、活动度好,无压痛.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示:双肺间质弥漫性病变,双肺门及纵膈淋巴结增大.皮损组织及肺部支气管镜活检显示真皮中深部和肺组织内见较多由上皮样细胞构成的"裸结节",周围无明显淋巴细胞浸润.诊断:系统性结节病.予以起始剂量30 mg/d 醋酸泼尼松治疗1个月后,皮肤及肺部病变明显好转,逐渐减量至1年后停药,随访至今未复发.

    关键词: 结节病 脂囊瘤样
  • 丘疹型结节病一例

    作者:宋伟欣;李东霞

    患者女,56岁.面部、四肢起红色丘疹2个月.查体见面部、四肢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丘疹,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上皮样细胞构成的裸结节,境界清楚,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无干酪样坏死.诊断:丘疹型结节病.

    关键词: 结节病 丘疹型
  • 结节病1例

    作者:杨维玲;王秋枫;张继刚;孙锁柱

    结节病又称为肉样瘤,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由上皮样细胞组成无干酪样坏死的肉芽肿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侵犯全身各系统,也可以只表现在皮肤上.在皮肤上的表现也往往多种多样,临床上易与其他皮肤病混淆.现将报道1例以皮肤结节为主要表现的结节病.

    关键词: 结节病
  • 结节病?

    作者:刘岁元;刘婷婷

    临床资料患儿,男,11岁.主因全身皮肤出现弥漫性紫红色斑块5年余,于2005年11月1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在头颈、躯干及四肢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丘疹、结节及斑块.近3年来,患者皮疹逐渐增多,丘疹、结节相互融合形成斑块,呈地图状,范围不断扩大.近1年来,头颈、躯干及四肢皮疹相互融合为一体,并进一步向外扩展,尤以臀部及四肢为显著,无明显瘙痒、压痛及麻木等不适.

    关键词: 结节病 结核
  • 结节病1例

    作者:刘艳华;张玉环

    结节病(sarcoidosis)又名肉样瘤病,是一种病因不明、无干酪样坏死的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累及淋巴结、皮肤、肺、肝、脾等.皮肤表现可分为10种类型,并且各型之间又可以互相重叠.银屑病样皮肤改变的结节病在临床上不常见,现收治1例,报道如下.

  •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作者:吕克己;汪锋;刘忠艳;任相录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皮肤结节7年余,于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患者7年前秋季,不明原因于双上肢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结节,暗紫红色,无自觉症状.皮损冬季加重,夏季减轻,进行性加重,逐渐扩散,波及下肢、躯干、耳廓等处,出现斑块.因自发病以来无发热、咳嗽、咳痰、气喘、胸痛、多发性关节痛等症状,故—直未进行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虫咬、外伤史,未问及系统性疾病,家族内亦无类似皮肤病患者.

700 条记录 7/35 页 « 12...45678910...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