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腺病毒分型及分子进化研究进展

    作者:田新贵;周荣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1953年首次分离自呼吸道感染的婴儿扁桃体腺[1]。腺病毒可以感染多种黏膜组织,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眼角结膜等,导致自限性的黏膜感染甚至严重的致死性感染[2-18]。腺病毒感染还和肥胖症相关[2],部分型别腺病毒可以致瘤。腺病毒载体被广泛用于遗传、癌症和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目前除了常用的5型腺病毒载体外,已有多种其他血清型腺病毒载体在研发中[19]。近年来,越来越多新的HAdV型别被发现,目前HAdV已有68个基因组型别。病原体的进化是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病毒进化可能改变病毒的组织嗜性、传染性、产生新的疾病特征,腺病毒是DNA病毒分子进化研究的有用模型。对腺病毒进化的理解将有助于腺病毒感染暴发的预测、预防,有助于腺病毒作为基因治疗和疫苗载体应用的研究[3]。本文就HAdV的进化研究和新型腺病毒的研究作一综述。

  • 澳门镜湖医院急诊疾病流行趋势

    作者:卢正烽;黎启盛

    急诊医学是对急危重症、创伤和意外伤害评估、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的学科专业体系,其核心是判断、救治急危重症和创伤。作为一个跨多学科专业的二级临床科室,急诊科还承担大量的非急诊患者的门诊工作,合理处置和制定分流分级( Triage)就诊策略,充分利用有限的急救资源,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1]。追踪和分析本地区、本院的急诊流行病学及疾病特征,可以为急诊服务的优化、人力配置、人员培训等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517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病因分析

    作者:刘建忠;王小磊;谭举朋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分布特征.方法对517例FUO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病因分布为: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其他疾病及未明确诊断的疾病;确诊病例的疾病类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热程有关.结论不明原因发热的原因分布存在特征性,对于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智商测定结果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分析

    作者:刘晓明;李杰;闫凤兰;刘广志

    智商(IQ)在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智力测验过程中,受试者出于利益驱动,在检查过程中不合作,或故意伪装,有意装坏,将会使智测结果不准确,严重影响疾病的诊断.因此,在做出疾病诊断前应更多地了解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状况,尽可能多地收集反应该疾病特征的客观指示,才能使疾病的诊断更准确.

  • 正电子断层扫描(PET)对糖尿病研究的应用

    作者:姚毅;赵军平;陆菊明

    现代医学实践可以追溯到150年前伟大的生理学家Bernard所提出的内环境这样一个概念,机体内环境平衡稳定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基础.今天对血液和尿液的检查也正是反映了Bernard的思想.我们知道许多疾病特征性变化是在分子水平,而不是在细胞水平,常常在可以检测到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之前疾病就已经发生了.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HRCT特点

    作者:彭娴婧;宋伟;金征宇

    目的:探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的临床表现及高分辨率CT(HRCT)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并行HRCT检查的BOOP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肺功能结果、X线胸片及HRCT特点.结果:14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干咳和(或)气短,2例主要表现发热伴咳嗽.12例患者肺功能检查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或)弥散功能减低,4例肺功能正常.12例患者X线胸片呈多发斑片实变影,4例表现为纹理增粗.16例患者HRCT扫描表现为多发斑片实变影和(或)磨玻璃影,4例伴小结节.1例病变弥漫分布于双肺,15例病变位于胸膜下和(或)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6例患者有效.结论:BOOP主要的临床特征是干咳、气短.HRCT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提示活检部位,随访激素治疗效果.终确诊依赖于临床-放射-病理诊断.

  • 亚急性期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作者:金杰;丁文彬;袁瑞凡;明志兵;陈卓;周陈

    目的:分析21例亚急性期(2~6周)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该期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措施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安全性.材料方法:分析2004-01~2008-12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亚急性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综合判断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结果:21例均因劳力性呼吸困难症状就诊,19例 PTE患者有明确的下肢静脉疾患(深静脉血栓症、深静脉炎,或下肢静脉曲张),3例有晕厥史.抗凝、溶栓后,呼吸频率、心率较溶栓前显著改善,影像检查显示血栓部分或全部溶解消失.治疗总有效率100%.溶栓并发症:3例穿刺点渗血,1例肠麻痹,无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及死亡发生.结论:亚急性期肺血栓栓塞症往往被误诊为其他心肺疾病,从而延误了治疗.下肢静脉病是PTE主要诱因,对于不能解释的劳力性呼吸困难、晕厥应高度怀疑PTE.PTE的治疗应个体化,溶栓越早越好.但即使是病史已2~6周的亚急性期PTE,介入溶栓和抗凝治疗仍有效.

  • 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关系分析

    作者:史永平;宗明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响预后的因素及相互关系的分析,为胆囊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6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了14个可能对胆囊癌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病理学因素,采用 Kplan-Meier 分析对确定的单因素进行生存率的描述,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K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根治性手术切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在胆囊中位置(颈、体、底部)、组织学分化、术中失血、术前黄疸为影响胆囊癌预后的因素( P<0.05);进一步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根治性切除、淋巴结转移、肿瘤在胆囊中位置是影响胆囊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度分别为1.841、1.852、0.568( P=0.003、0.002、0.002)。结论胆囊癌是胆道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此项研究发现根治性切除、淋巴结转移、肿瘤位于胆囊颈部为胆囊癌切除术后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早期诊断和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胆囊癌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黄疸是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但是若选择合适的病例,存在黄疸并不是手术切除的绝对禁忌证(当总切除是可以实现R0)。

  • 肝脏疾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霍宏蕾;周莉;马军伟;董培玲

    目的 研究肝脏疾病患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 的患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8 年1 ~4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进行胃镜检查的肝病患者234 例及非肝病患者46 例,统计胃镜表现为反流性食管炎(RE)和Barrett 食管(BE)患者,对这些患者根据肝脏疾病的不同总结其患病率的情况.结果 不同性别肝病患者RE 和BE 患病率比较男性较女性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0.025 及0.028),非肝病组RE 患病率(4.35%)低于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和重型肝炎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肝病患者RE 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肝硬化组与原发性肝癌组及重型肝炎组RE 患病率分别为39.09%、43.75%和53.33%,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肝硬化组较急性肝炎组(11.11%)、慢性肝炎组(22.67%)RE 患病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五组肝病患者BE 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肝脏疾病患者中GERD 患病率可能与性别有相关性,男性高于女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重型肝炎等严重肝病患者因胃肠激素变化、胃排空迟缓、腹内压增高、内毒素血症激活激肽系统等因素更易患RE.

  • 生存期超过两年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本科;孙婧华;刘芳;孙秀华

    目的分析生存期超过2年的原发性肝癌( PL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特点,为临床上评估PLC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2006~2011年252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肝炎病史、初诊年龄、肿瘤形态、初诊分期、肿瘤大小、多发/单发、Child-Pugh 分级、ECOG评分、AFP数值、首次治疗方式、是否综合治疗。按生存期是否大于2年分两组,对每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资料各因素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治疗对生存期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后对两组资料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退法,建立回归分析模型,找出影响2年生存期的较重要性因素。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认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1)生存期大于2年组(研究组)与生存期不足2年组(对照组)临床单因素比较,秩和检验结果如下:性别、初诊时ECOG评分、肝炎病史年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年龄、肿瘤分期、肿瘤形态、肿瘤大小、肿瘤单发/多发、Child-Pugh分级、AFP值、是否接受综合治疗、首次治疗手段等因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多发/单发、肿瘤形态、肿瘤分期为影响PLC患者2年生存期较为重要的因素( P<0.05)。(3)在研究组中,首次治疗手段对生存期有影响,其中手术治疗对生存期影响较大(P<0.005)。(4)研究组中经过综合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6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6.33个月,未综合治疗中位生存期为27.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29.43个月,经过综合治疗后可平均延长6.9个月( P=0.000)。提示综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结论(1)年龄、肿瘤分期、肿瘤形态、肿瘤大小、肿瘤多发/单发、Child-Pugh分级、AFP值、是否接受综合治疗、首次治疗手段对PLC患者的生存期均有影响。(2)肿瘤多发/单发、肿瘤形态、肿瘤分期为影响PLC患者预后较为重要的因素。

  • 急性白血病合并结核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分析

    作者:肖喜春;司金春;陈淑霞;谷月丽;朱立梅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以及对其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急性白血病合并结核感染患者69例,对临床确诊检查过程进行总结,并对治疗过程以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分析整个治疗过程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影响预后因素。结果经过对69例患者临床表现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发现,急性白血病合并结核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高热、不规则发热、咳嗽、咳痰、腹胀、腹痛、血便以及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对患者进行抗结核2HREZ/4RH治疗并辅以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药物干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经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既往有真菌感染病史、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影响治疗效果的潜在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白血病易合并结核感染,极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以及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在临床中要警惕结核感染的发生,注意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测诊断,消除潜在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 北京地区50例疟疾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

    作者:谢杨新;陈威巍;姜天俊;聂为民;秦恩强;李文刚;赵鹏;张昕;周志平;赵敏

    目的 了解解放军第302医院收治的北京地区50例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总结规律,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主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平均(32.6±10.3)岁,46例有国外旅居史,主要症状包括发热(100%)、畏寒寒战(78%)、大汗(70%),有典型发作经过的为28例(56%).脾大(66%)和肝大(30%)为主要体征.检查提示外周血白细胞大部分在正常范围,39例(78%)血小板计数降低.40例患者(80%)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病情程度不同的恶性疟、间日疟患者血小板计数和LDH有统计学差异(P<0.01).青蒿素类药物(46例用蒿甲醚,4例用青蒿琥酯)治愈率达100%,恶性疟和间日疟退热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北京地区疟疾多为输入性病例,以中青年为主,部分具有发热、寒战、大汗典型发作症状,血小板减少对于疾病的诊断可能有着重要的提示意义.LDH异常对于病情程度的判断及预后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青蒿素类药物尤其是蒿甲醚治疗效果好,可作为首选药物.

  • 烟台地区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邹志强;李艳芳;宋平;刘友德

    目的 了解甲型H1N1 流感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特点及重症甲型H1N1 流感病例的预测因子.方法 对2009 年6 月22 日至12 月31 日收治的226 例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中位年龄21 岁(4 ~72 岁),男128 例,女98 例.输入性病例3 例,本地病例223 例.常见症状为发热(100%)、咳嗽(84.5%)、咽痛(45.1 %)、头痛(34.1 %)、全身肌肉痛(21.2%)、有腹泻症状者少(2.2%).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或降低(94.25 %), 44.7%的病例有胸部影像学异常改变.多因素分析显示,高CRP 、低血钾及胸部影像学检查异常是重症甲型H1N1 流感病例的独立预测因子,相应的OR(95%CI )值分别为1.090(1.018 ~1.167 )、0.907(0.857 ~0.960 )和32.951(8.240 ~131.761 ).结论 烟台地区甲型H1N1 流感病例以本地人群为主,青少年为易感人群,大多数病情轻,预后良好,高CRP 、低血钾及胸部影像学检查异常是重症病例的独立预测因子.

  • 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子表型分析

    作者:李志华;罗永辉;龚宇;刘勇华;瞿伟;涂剑宏;雷秋模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子表型及预后,为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5例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和随机抽取的同期200例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预后生存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较对照组的乳腺癌患者年龄更大,平均(57.2±21.8)岁,绝经后患者比例更高,约71.4%,病理分级更高,Ⅱ-Ⅲ级比例为98.8%,新辅助化疗疗效更差,化疗有效率为6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量及分子分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的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0.2%和84.2%,均较对照组更差,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剔除其他原因死亡患者后分析总生存率结果 仍显示糖尿病组更差,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的乳腺癌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清胰岛素均高于正常值,对照组血清胰岛素水平都属于正常范围.结论 糖尿病组乳腺癌患者巾绝经后的老年患者更多,高病理分级比例更高,新辅助化疗疗效更差,合并糖尿病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影响糖尿病组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原因.

  • 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分析

    作者:欧阳杰;汤地;匡铭;彭宝岗;梁力建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的意外胆囊癌共36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结果 本组AJCC分期:0期2例,Ⅰ A期9例,Ⅰ B期11例,ⅡA期5例,ⅡB期1例,Ⅲ期2例,Ⅳ期6例.治疗方式包括单纯开腹胆囊切除术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10例;胆囊切除联合肝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16例;2例因病变晚期仅行剖腹探查术.本组无术后死亡.本组病例的1、3、5年生存率为:70.O%、60.0%、26.7%,生存分析显示胆囊壁增厚、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以及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生存的因素.结论 早期的意外胆囊癌预后相对较好.对高发人群进行定期的随访、必要的影像学和肿瘤血清学检查以及及时的手术.对疑似患者进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提高胆囊癌检出率和改善预后的一个有效方法.

  • 乳腺导管内癌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式的研究

    作者:张伟欣;代文杰;翟立斌;姜文玉;朱化强;陈大明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临床特点与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57例DCIS患者,总结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与外科手术方式等,术后随访有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等情况,探讨该病临床特点、如何选择恰当的外科治疗方式.结果 在相同术后辅助治疗的前提下,保乳手术与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患者的术后预后情况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手术方式前提下,综合治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P<0.05).结论 DCIS综合治疗效果确切,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可显著减少术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保乳手术在保留乳腺外形、增强患者自信心等优点基础上还可获得与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同的预后效果.

  • 重视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

    作者:田建立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SAHS)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常见病,中年成人患病率为2%~4%[1],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加,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20%~50%[2-3].SAHS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还可导致机体广泛而严重的脏器损害,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因此,对于SAHS的研究受到医学界相关学科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针对中年成人,对于老年人群的相关研究很少.老年人由于增龄导致的解剖和病理生理变化,加之常常并发多种疾病,彼此交互影响,使得疾病特征有别于其他年龄人群.老年人SAHS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靶器官损伤、治疗和预后等方面不仅具有其特殊性,而且许多问题尚未明确,存在诸多争议.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2亿,据此推算我国拥有数千万老年SAHS患者.对如此庞大的SAHS人群,我们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干预.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淋巴细胞总数和CD4阳性T淋巴细胞数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刘静;张旻;张子宁;韩晓旭;王亚男;姜拥军;尚红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总数(TLC)与CD4阳性(CD4 +)T淋巴细胞数的相关性,以及TLC在监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疾病进展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earman秩和相关回顾性分析我国75例HIV感染者TLC和CD4 +T淋巴细胞数相关性.根据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估计预测CD4<200/mm3和CD4<350/mm3的TLC的临界值.结果我国HIV感染者的TLC和CD4 +T淋巴细胞数显著相关(r=0.664,P<0.001).定期随访HIV感染者TLC的变化值(△TLC)和CD4 +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值(△CD4)相关(r=0.433,P<0.001).13例接受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的TLC和CD4 +T淋巴细胞数相关(r=0.533,P<0.001).治疗后△TLC和△CD4相关(r=0.521, P<0.001).用TLC<1 500/mm3预测CD4<200/mm3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85%,阳性预测值为66%,阴性预测值为91%;用TLC<1 800/mm3预测CD4<350/mm3灵敏度为72%,特异度为75%,阳性预测值为79%,阴性预测值为66%.结论在条件有限的地区,可以用TLC来预测CD4 +T淋巴细胞数,监测HIV感染者疾病的进展,粗略判断HAART的疗效.

  • 卵巢伴微浸润的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作者:李道胜;班媛媛

    目的:探讨卵巢伴微浸润的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SBTM)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的10例卵巢SBTM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卵巢SBTM的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结果患者年龄范围22~68岁;10例卵巢SBTM的上皮细胞均呈轻?中度非典型增生,其中8例形成乳头结构,2例可见微乳头结构,肿瘤间质内均出现单个细胞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簇,细胞质呈嗜酸性,10例卵巢SBTM肿瘤细胞均CK7和CAM5.2弥漫阳性,CA125和WT1部分肿瘤细胞阳性。结论卵巢SBTM是一种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微浸润病变较小时,诊断时容易漏诊;由于有复发可能,建议密切随访。

  • 不典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作者:刘金有;方应国;胡树坤

    目的:探讨不典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误诊为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临床首先表现左侧肢体乏力、头痛,自觉左侧肢体稍乏力,左侧脚大拇指屈曲困难,颅脑磁共振( MRI)平扫显示脑干囊性病变,增强扫描显示病灶呈环形强化,壁稍厚,环形稍模糊。 MRI波谱分析,显示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值减低,胆碱峰值升高,考虑诊断为胶质瘤。进行放射治疗,于模拟机下定位,行局部放射治疗,连续治疗15次,同时予以替莫唑胺化疗,疗程结束后肢体乏力及头痛症状未见明显减轻,并且症状加重,出院时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病程持续近1年,临床主要症状为头痛,术后病理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结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呈囊性改变,增强扫描时可以呈环形强化,需要与脑干胶质瘤鉴别诊断。

639 条记录 3/32 页 « 12345678...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