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并不简单的"简单"治疗——疼痛科的治疗技术之皮内注射治疗

    作者:刘波涛;樊碧发

    李大妈3个月前出去旅游的时候,不小心感冒了,再加上旅途劳累,就在途中罹患了左侧胸部的带状疱疹,虽然也及时地服用了抗病毒药物,但还是遗留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虽然通过口服药物治疗获得了一定的缓解,可李大妈的左侧胸部还是有明显的触诱发痛,走路都要小心翼翼,衣服碰上皮肤就会疼痛难忍.旅游回来后不久,李大妈一家人去了医院疼痛科门诊进行咨询.专家建议李大妈做一个简单的治疗——皮内注射治疗.

  • 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

    作者:胡正权;杨许丽;马正良;顾小萍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对大鼠骨癌痛的影响.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n=6):肿瘤+生理盐水组(C组)、肿瘤+氟比洛芬酯10 mg·kg-1·d-1组(CK10组)、肿瘤+氟比洛芬酯25 mg·kg-1·d-1组(CK25组)、肿瘤+氟比洛芬酯50 mg·kg-1·d-1组(CK50组)和假手术组+生理盐水(sham组).大鼠胫骨接种肿瘤14d后,腹腔分别注射相应剂量氟比洛芬酯及生理盐水,每天两次,连续7d.于造模前、后3、5、7、10d及14、17、21 d给药前、后半小时测量左后足底机械性缩足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PMWT)和行走痛行为评分.结果:在14、17、21d给药后,与C组(2.67±1.03,2.13±0.96,1.73±0.43)相比,CK25组(5.00±1.10,6.00±1.26,6.33±0.82)、CK50组(6.67±1.03,7.00±1.10,7.67±1.51)大鼠PMWT明显增加(P<0.05)与C组(2.17±0.41,2.50±0.55,3.33±0.52)相比,CK25组(1.50±0.55,1.33±0.52,1.50±0.55)、CK50(1.10±0.63,1.17±0.41,1.00±0.63)大鼠行走痛评分显著减少(P<0.05);CK10组PMWT(3.60±0.89)和行走痛评分(2.50±0.55)与C组比较在d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7、21d给药前,与C组比较,CK25组(5.33±1.03,6.33±0.82)和CK50组(5.67±0.82,7.00±1.10)PWMT值明显延长(P<0.05),CK50组(1.67±0.52,2.00±0.63)行走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CK25组(2.17±0.41)行走痛评分在d21显著减少(P<0.05).结论:在大鼠骨癌痛模型中,腹腔注射氟比洛芬酯可以剂量依存性缓解骨癌痛,镇痛效果持久.

  • OXO-Ses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研究

    作者:张梅;王永杰;左振兴;严敏;李相尧

    目的:研究毒草碱受体(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mAChRs)非选择性激动剂氧化震颤素半富马酸盐(oxotremorine sesquifumarate,OXO-Ses)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6~8周雄性C57BL/6小鼠,体重20~25 g.随机分为对照组、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erve,CPN)损伤组.两组分别于造模前、后测定小鼠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 thresholds,PWTs)和静态负重实验(static weight bearing,SWB)值.CPN后3天、14天腹腔注射OXO-Ses,浓度分别为0.01 mg/kg,0.05 mg/kg,0.10 mg/kg,在注射前、注射后0.5小时和2小时检测PWTs和SWB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O-Ses能够显著提高实验组小鼠的PWTs(P<0.05),并改变小鼠的后足重量分布状况 (P<0.05),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结论:OXO-Ses非选择性的激活mAChRs可以减轻慢性痛小鼠的机械性触诱发痛,对神经损伤小鼠的慢性痛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 小鼠骨癌痛模型的建立及痛行为学和骨损害的观察

    作者:马正良;夏小萍;朱巍;业光衡;韩鹂;费强

    目的:在小鼠骨癌痛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小鼠行为学和骨质损害的程度.方法:将2×105个NCTC2472小鼠纤维肉瘤细胞注射到C3H/HeJ小鼠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内制作骨癌痛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后1、3、5、7、10、14、21、28天观察小鼠的体重和痛行为学表现:von Frey细丝刺激足底测量机械缩足阈值和行走后足使用评分评价行走诱发患肢痛;分别于注射后7、14、21、28天进行X线检查评估股骨破坏程度;取股骨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和骨结构破坏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在注射后第28天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基础体重(P<0.05),注射后第7天模型组小鼠出现机械性痛觉超敏,第14天出现行走诱发患肢痛.第14天X线摄片显示有明显的骨破坏,第28天出现病理性骨折.组织学研究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结论:从疼痛行为学、放射学、组织学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小鼠骨癌痛模型复制成功.

  • 泌尿系源性慢性盆腔痛

    作者:PottsJM;PayneCK.Pain;倪兵

    1.简介 泌尿系源性慢性盆腔痛(urologic chronic pelvic pain,UCPP),主要是女性或男性的间质性膀胱炎(primarily interstitial cystitis,IC)/痛性膀胱综合征(painful bladder syndrome,PBS),以及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早先曾被认为是膀胱及前列腺的疾病.数十年的研究也未能发现感染及其他明确的病因;事实上,膀胱/前列腺的感染并不常见.大部分患者可被归类于功能性躯体综合征(functional somatic syndrome,FSS).目前研究关注在感觉过敏/触诱发痛,以及盆底肌肉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muscle dysfunction,PFD).

  • 单次高浓度辣椒素应用后大鼠术后痛行为减少

    作者:史妙

    术后痛和切伤后痛是较为普遍的急性痛,然而在临床上仍无有效的缓解方式.患者在手术后或者组织损伤后,切口周围对于伤害性和非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会增强,出现痛觉过敏或者触诱发痛.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海滨;李浪平;顾卫东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而造成的疼痛.目前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及其机制的了解尚不深入,对患者存在的疼痛症状也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和特异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定位、脑区联系等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通过对fMRI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fMRI在神经病性疼痛研究方面的作用及对未来治疗的指导意义.

  • 大鼠骨癌痛模型的建立及组织学研究

    作者:谭煌英;于莉莉;高福云;崔建;潘琳;田鑫;程志强;贾立群;李佩文

    目的建立一个有用的癌痛动物模型.方法将MRMT-1大鼠乳腺癌细胞接种到SD大鼠胫骨上段骨髓腔内,造成骨癌痛动物模型.用von Frey细丝刺激足底和后肢负重测量仪分别测量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放射学方法评估骨破坏,同时,组织切片镜下观察肿瘤和骨结构的破坏情况.结果造模动物在14天左右开始出现机械性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胫骨X线摄片显示明显的骨破坏,组织学研究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同时伴有新生的编织骨形成.结论从疼痛行为学、放射学、组织学多方面研究的结果,表明大鼠骨癌痛模型已复制成功.该癌痛模型的建立,将为我国癌痛新药的评价,尤其是研究治疗癌痛中药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

  • 锌离子缺乏对模型小鼠NPP行为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占志;崔凯;刘丽;许大伟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是由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一种慢性疼痛疾病,主要表现为痛觉过敏、触诱发痛(或称痛觉超敏)、局部感觉缺失以及自发性疼痛等[1].本研究利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模型(spared nerve injury,SNI)观察饮食锌缺乏处理对SNI模型动物行为学变化以及对脊髓中锌离子的影响,从而为探讨脊髓中的锌代谢以及锌在NPP产生与传导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 外周NFкB参与强直刺激坐骨神经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

    作者:王喆辰;吕宁;张玉秋

    强直电刺激大鼠坐骨神经(tetanic stimulation of the sciatic nerve,TSS)能够引起脊髓背角C纤维和A纤维介导的场电位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以往对其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脊髓水平,而对外周的变化了解甚少.核因子kappa B (nuclear factor kappa B,NF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脊髓NFкB的激活与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以及脊髓胶质细胞的激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的中枢敏化.为了明确在初级感觉神经元中NFкB是否参与外周敏化,本研究通过痛行为学测试、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免疫印迹等方法,观察到TSS能够引起大鼠双侧后肢的持续性触诱发痛和双侧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磷酸化的NFкB(激活形式的NFкB)表达上调;这些激活的NFкB主要表达在神经元、施旺细胞和卫星胶质细胞的细胞核内;给予选择性NFкB抑制剂PDTC能够明显缓解TSS引起的触诱发痛.这些结果提示外周NFкB也参与TSS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并首次为单侧坐骨神经损伤引起双侧“镜像痛”的外周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 早期干预ERK在脊髓的激活可阻断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

    作者:韩梅;黄如一;杜逸旻;赵志奇;张玉秋

    本文采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痛模型,研究脊髓背角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kinase,ERK)在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疼痛发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单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后1天,大鼠损伤侧脊髓背角ERK的磷酸化(激活)水平显著上调,其下游转录因子c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protein,CREB)在双侧脊髓背角的激活水平也同时上调,而此时由神经损伤引起的痛觉敏化行为尚未出现.神经损伤之前和损伤后早期鞘内给予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EK)的抑制剂UO126,可阻断和延迟坐骨神经损伤引起的触诱发痛和热痛觉过敏行为的发生.这些结果提示,脊髓背角ERK-CREB信号的激活参与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疼痛的发生,对该信号通路的早期十预可能是控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手段.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与病理性疼痛

    作者:闫哲;杨承祥

    病理性疼痛包括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炎性痛是由创伤、细菌或病毒感染及外科手术等引起的外周组织损伤导致的炎症而引起的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或功能紊乱引起的疼痛,其共同的临床表现有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触诱发痛等.许多脊髓或高级中枢神经病理生理的改变都可引起或参与病理性神经痛的形成.目前的研究认为,脊髓背角神经元及脊髓胶质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活化与病理性疼痛有关[1,2].现就MAPKs在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 吗啡增强痛觉敏感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跃英;祝胜美

    阿片类物质是传统的镇痛药,用药过程中会出现耐受现象,吗啡耐受现象已经较早被认识并研究.药理学上的吗啡耐受是指吗啡反复使用后其镇痛作用减退或消失,需加大药量才能恢复到耐受前的效果.近30年来研究发现吗啡耐受同时伴有痛觉敏感性的增加,出现痛觉过敏、触诱发痛等现象.由于吗啡耐受及痛觉敏感性的增加都以患者疼痛感觉加剧、吗啡镇痛效果下降为表现,因此医疗工作者只是一味加大吗啡用量,忽视了耐受背后隐藏的痛觉敏感性改变.吗啡导致的痛觉敏感性增强表现为疼痛阈值降低,疼痛强度加大、分布范围变广,加大吗啡剂量反而加重疼痛.这与药理学上所定义的加大药物剂量能恢复镇痛效果的吗啡耐受现象是截然相反的.因此,准确区分吗啡诱导的痛觉敏感性增强和吗啡耐受在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 初级神经元损伤后触诱发痛的机制

    作者:宋学军

    Tactile allodynia, defined as a pain or a nociceptive response provoked by an innocuous mechanical stimulus,in addition to hyperalgesia and spontaneous pain, is one of the common features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humans following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 趋化因子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作者:熊璐

    全世界有上千万人遭受神经病理性疼痛( neuropathic pain,NP)的折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趋化因子(chemokine)与NP的形成与维持相关,现就趋化因子在N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表现与治疗 NP是指由原发性神经系统损害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其主要表现形式有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及痛觉过敏.触诱发痛是其重要特点,表现为非伤害性刺激即可诱发疼痛,性质如火烧或刀割样,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目前NP的主要治疗措施有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阿片类药物及局部神经阻滞等,但疗效并不确切,且常因各种不良反应而限制其临床应用[1].

  • 慢性炎症性疼痛小鼠丘脑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变化

    作者:胡燕;董玉林;张志军;高永静

    目的:观察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小鼠慢性炎症性疼痛模型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 )mRNA在丘脑中线核群和板内核群中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定位情况.方法:(1)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小鼠产生慢性炎症性疼痛,用行为学方法检测小鼠的机械性刺激缩爪阈值和热刺激缩爪潜伏期的变化;(2)用Real-time PCR法检测丘脑中线核群和板内核群中MCP-1 mRNA的表达变化;(3)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来定位表达MCP-1的细胞类型.结果:(1)完全弗氏佐剂注射1h后引起小鼠同侧后爪机械性缩爪阈值和热缩爪潜伏期显著降低(P<0.001),并维持7d以上;(2)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完全弗氏佐剂注射后1d,丘脑中线核群和板内核群中MCP-1 mRNA表达量达高峰(P<0.05),然后逐渐降低至基础水平;(3)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显示,MCP-1荧光染色主要与神经元核标记物(NeuN)共标,而不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共标.结论: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能诱导小鼠产生痛觉过敏,丘脑中线核群和板内核群中MCP-1 mRNA表达增加,且MCP-1表达于神经元,提示MCP-1可能在炎症早期参与炎症性疼痛的调节.

  • γ-氨基丁酸转运体抑制剂NO-711术前鞘内注射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大鼠神经病理性痛觉过敏的影响

    作者:聂鑫;朱珊珊;曾因明

    γ-氨基丁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GABA递质受体系统在伤害性信息传递和调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LPS对CCI大鼠触诱发痛和热痛敏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仰斌;张志花;李启华;陈学洪;严宜明;吕军华

    目的:研究免疫激动剂脂多糖(LPS)对大鼠神经性慢性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LPS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8只.结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压榨性损伤(CCI)模型,建模术后第3天,LPS组大鼠腹腔注射LPS(1 mg/kg),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1次/d,连续给药4周.在CCI术前(当天)和术后3、7、10、14、21、28天测量2组大鼠手术侧(右侧)及对侧触诱发痛针剌-缩足强度和热刺激-缩足时间.结果:成功建立CCI大鼠模型.2组在术后3天手术侧针刺-缩足强度和热刺激-缩足时间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或缩短(P均<0.05).LPS组大鼠手术侧热刺激-缩足时间在术后7、10、14、28天持续下降,且明显低于NS组.结论:LPS能增强CCI大鼠的热痛敏,可能是刺激了CCI大鼠持续产生免疫应激状态,导致大鼠热高敏,但其与触诱发痛敏无关.

  • CsA对CCI大鼠触诱发痛和热痛敏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仰斌;周建荣;张志花;李启华;陈学洪;严宜明;吕军华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对大鼠神经性慢性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1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sA组和生理盐水(NS)组,每组8只.结扎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压榨性损伤(CCI)模型,建模术后第3天,CsA组大鼠腹腔注射CsA(6 mg/kg),NS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1次/d,连续给药4周.在CCI术前(当天)和术后3、7、10、14、21、28天测量2组大鼠手术侧(右侧)及对侧触诱发痛针刺-缩足强度和热刺激-缩足时间.结果:成功建立CCI大鼠模型.2组在术后3天手术侧针刺-缩足强度和热刺激-缩足时间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或缩短(P均<0.05).CsA组手术侧热刺激-缩足时间到10天后逐渐增加,28天基本恢复,但针刺-缩足强度变化不明显.结论:CsA能影响CCI大鼠的热痛敏,对大鼠神经性慢性病理性疼痛有一定程度的干预作用,与触诱发痛敏无关.

  • 大鼠慢性背根节压迫诱致DRG大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和Ih电流显著上调

    作者:解柔刚;韩克威;黄萌;吴霜;罗层

    目的:探讨大鼠CCD模型模拟的腰背痛诱致的DRG大神经元兴奋性改变及其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慢性压迫腰膨大L4/L5 DRG的CCD模型,模拟临床常见的腰背痛的触诱发痛表现.制备整节L4/L5 DRG标本,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去极化电流刺激诱致的DRG大型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变及其离子通道机制.结果:对直径> 50 μm的健康的DRG大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显示:给予去极化方波电流刺激可以诱致CCD模型大鼠DRG大神经元呈现兴奋性增强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相同刺激强度的电流注射在CCD模型DRG大神经元上诱致的动作电位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元.同样的细胞放电增强也见于给予细胞斜波电流刺激.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分析显示CCD模型大鼠上DRG大神经元的Ih电流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结论:CCD模型可以诱致DRG大神经元呈现超兴奋状态,该兴奋性增强的状态主要由Ih电流增强来介导,为认识神经损伤诱致的病理性痛觉敏化尤其是触诱发痛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