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卵巢巧克力囊肿介入治疗前后血清IL-6、JunB、beta-1、4-GalT-Ⅰ的表达差异

    作者:姜珊珊;董晓秋;王璐璐;王思明;邵小慧

    目的 超声引导下95%医用酒精硬化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巧囊)前后血清IL-6、JunB、beta-1、4-GalT-Ⅰ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超声引导下酒精硬化治疗的9例巧囊患者,术前、后3个月肘静脉采血标本,采用NimbleGen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法检测,筛选出治疗前、后差异表达的显著因子,并分析有显著表达差异因子的功能及通路与巧囊介入治疗的相关性.结果 在NimbleGen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中筛选出IL-6、JunB及beta-1、4-GalT-Ⅰ;酒精硬化治疗巧囊术可使这3条因子表达下调,它们参与的免疫调节、血管形成、细胞粘连等功能与巧囊的发病机制具有相关性,并通过7条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论 巧囊患者血清IL-6、JunB及beta-1,4-GalT-Ⅰ在酒精硬化治疗后呈下调表达,具有从分子水平评价介入治疗疗效的价值.

  • B超监测自体脾组织移植及临床意义

    作者:江开文;王鸿

    目的:研究自体脾组织移植超声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超声随访自体脾组织移植患者26例,同步测定免疫因子Tuftsin、Ig及NK细胞活性.结果:26例中,观察到阳性结节18例,免疫学指标测值均在正常范围;阴性结节8例,免疫学指标测值正常范围3例.结论:超声检查直观、准确、重复性好,超声发现阳性结节,即可认为自体移植脾存活.

  • 超声引导下乙醇硬化治疗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前后血清中差异表达因子

    作者:赵宁;董晓秋;王璐璐;王思明;邵小慧;张立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前、后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表达因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治疗的9例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全部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集患者血清标本,行NimbleGen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分析治疗前、后血清中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相关因子的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筛选出表达显著差异的因子。结果通过NimbleGen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筛选出CD36、NR4A1、HES1因子在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介入治疗后表达下调。CD36、NR4A1、HES1参与的血管化作用、趋化作用、细胞粘连作用等基因功能与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的发病机制相关, CD36、NR4A1、HES1通过脂肪细胞因子通路、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青春晚期糖尿病通路发挥作用。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患者血清CD36、NR4A1、HES1因子在超声引导下乙醇硬化介入治疗后表达下调,参与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的发病机制。

  • 补肾清透方对慢性HBV携带者血清免疫因子的作用

    作者:邢宇锋;童光东;贺劲松;陈英杰;张晓晖;魏春山;高辉;周小舟;邱梅;徐文军;郑颖俊;徐韶敏;陈亮;唐海鸿;张来;占伯林;马文峰;孙新锋;李群;周大桥

    目的 分析补肾清透方对慢性HBV携带者血清免疫因子的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慢性HBV携带诊断标准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清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疗程5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HBV DNA定量和Th1/Th2 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10和干扰素(interferon,IFN) γ]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52周后,治疗组血清HBV DNA下降>1 log10、>2 log10、>3 log10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HBV DNA阴转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h1细胞因子IL-2和IFN γ水平明显升高(P<0.01),Th2细胞因子IL-4和IL-10 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补肾清透方对抑制慢性HBV携带者HBV的复制有一定作用,可能通过恢复特异性T细胞免疫功能而实现.

  • 重组BCG疫苗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占国清;李国光

    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BCG)作为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已证明其对人体安全,且接种效果不受母体抗体的影响,成为WHO推荐的两种新生的活疫苗之一.BCG本身是强免疫佐剂,临床上常用于肿瘤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以BCG为疫苗载体,将具有免疫保护作用的外源基因转入BCG[1],希望开发在BCG中表达保护性抗原或免疫因子的新一代活疫苗,以达到增强BCG免疫原性和一苗多用的目的.本文就重组BCG疫苗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应答与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佩军;吴妹英

    机体的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了抗结核免疫应答.其中,肺泡巨噬细胞和CD4+辅助性T细胞1(Th1)及其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应答的核心环节.肺泡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吞噬结核分枝杆菌后,通过呈递结核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然后活化的效应性CD4+ Th1细胞可通过释放r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a(TNF-a)等激活巨噬细胞,介导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有效杀灭.然而,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免疫逃逸作用.如通过抑制吞噬体与融酶体的融合,抑制巨噬细胞的凋亡,改变代谢途径,抵抗反应性氧中间产物(ROI)、反应性氮中间产物(RNI)来抵抗巨噬细胞的天然免疫杀伤作用;通过下调巨噬细胞对IFN-y刺激应答的敏感性和抑制巨噬细胞的抗原递呈作用等来抑制特异性免疫应答.

  • 不同调脂方案对大鼠动脉硬化模型肝肾功能及免疫反应相关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俊;薛洋;沈静;刘明;张静

    目的:探讨不同调脂方案对大鼠动脉硬化模型肝肾功能及免疫反应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42只6周龄健康雄性大鼠Wistar(210±10)g,将其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组)、高脂模型组(C组)、低剂量辛伐他汀(10 mg/kg·d)组(S组)、较高剂量辛伐他汀(20 mg/kg·d)组(SH组)和低剂量辛伐他汀(10 mg/kg·d)联合依折麦布(5 mg/kg·d)组(SE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降脂药物灌胃4周。于给药前后分别测定血脂,肝肾功能指标以及干扰素-r(IFN-r)、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药物处理组(S组、SH组、SE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较高脂模型组差异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以SE组减低为明显。药物处理组(S组、SH组、SE组)尿素氮(BUN)、尿酸(UA)、尿蛋白浓度(U-pro)水平明显降低,血清激酶清除率(Ccr)水平较高脂模型组差异均升高(P<0.05),其中以SH组显著。高脂组大鼠血清IFN-r水平升高,SH组较S组及SE组更有效减低IFN-r水平,与高脂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IFN-r水平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5)。结论小剂量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降低血脂作用显著,能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所诱发的肝功能异常;单用较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更能有效保护肾脏功能;血清IFN-r水平同血脂水平有明确相关性;高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IFN-r水平。

  • 耻垢分枝杆菌疫苗对小鼠细胞因子产生及Th1/Th2应答的影响

    作者:徐苗;陈保文;沈小兵;苏城;罗永艾;王国治

    目的研究以耻垢分枝杆菌(M.S)制备的M.S疫苗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验证M.S的免疫原性、探讨M.S疫苗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S疫苗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M.S疫苗.取小鼠脾细胞或腹腔巨噬细胞体外培养,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4、IL-12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分析M.S疫苗对小鼠Th1/Th2类应答的影响.结果 (1) 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S疫苗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产生的IL-12分别为(32.6±22.7)、(58.9±18.6)、(77.3±38.0)、(114.7±9.9)pg/ml,M.S疫苗中、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S疫苗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产生的IL-2分别为(5.0±2.6)、(13.4±9.3)、(15.3±9.7)、(22.6±7.5)pg/ml,M.S疫苗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体外以ConA刺激时,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S疫苗中剂量组小鼠产生的IFN-γ分别为(662±279)和(807±163)pg/ml,IL-4分别为(407±127)和(101±26)pg/ml,但M.S疫苗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以M.S-纯化蛋白衍生物(PPD)刺激时,生理盐水对照组和M.S疫苗中剂量组小鼠产生的IFN-γ分别为(14.0±6.31)和(55.3±32.4)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产生的IL-4均在检测限以下.结论 M.S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以此制备的M.S疫苗具有促进Th1类应答、抑制Th2类应答的免疫调节作用.

  • 中医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情绪及免疫因子的影响分析

    作者:贾曼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情绪及免疫因子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对症治疗护理组)和观察组47例(上述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gA、IgG、C3、4的免疫细胞因子以及心理情绪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统计学结果治疗前IgA、IgG、C3、4的免疫细胞因子以及心理情绪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统计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IgA、IgG、C3、4的免疫细胞因子以及心理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对症治疗的同时辅以相应的中医护理干预,可助于改善患者的IgA、IgG等各项免疫因子,提高了其疗效,同时提高了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 炎症因子及免疫因子与急性胰腺炎严重度的预测

    作者:田锐;雷若庆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迅猛、病死率高.而在发病早期,能及时预测出胰腺炎的严重度,是提高重症患者治愈率的基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显示,CRP、PMN弹力蛋白酶、HLADR、CD-11b、sTNFRp60及白介素族等炎症及免疫因子,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 丹杞颗粒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作者:陈志军;张大华

    目的 探索丹杞颗粒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4例患者,治疗组患者给予丹杞颗粒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Lequesne、VAS、WOMAC及SF-36评分改善情况,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1β(IL-1 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equesne、VAS、WOMAC及SF-36评分和血清lL-1β、IL-6和TNF-α的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6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的Lequesne、VAS、WOMAC及SF-36评分和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变(P<0.05),而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杞颗粒结合硫酸氨基葡萄糖可以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 tuftsin研究进展

    作者:赵宪琪;姜洪池;乔海泉

    脾脏是一个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除了含有大量的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K细胞、NK细胞、LAK细胞等免疫细胞外,还能分泌促吞噬肽(tuftsin)、补体、免疫核糖核酸(iRNA)、TNF、IL等免疫因子参与机体特异或非特异性免疫[1].tuftsin作为脾脏特有的体液因子存在着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在间质性膀胱炎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吕坚伟;黄翼然;罗翊;冷静;薛蔚;刘东明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在间质性膀胱炎(IC)患者膀胱组织和尿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根据美国国立糖尿病、消化、肾病协会IC诊断标准确诊女性IC患者35例,感染性膀胱炎(UI)患者20例,肾囊肿患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IC患者平均年龄47(31~65)岁.主诉下腹酸胀/疼痛和夜尿次数多,伴有尿频尿急;已生育30例.均行24 h排尿卡记录、IC症状及问题评分表(O'Leary-Sant评分表)、钾离子敏感试验(PST)和麻醉状态下水扩张后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获取3组患者膀胱组织和尿液样本,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MCP-1在IC组织中的表达分布.RT-PCR技术测定3组膀胱组织中MCP-1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组尿液标本中MCP-1水平. 结果 IC、UI、对照组尿液标本中MCP-1浓度分别为(74.1±36.9)、(280.6±68.9)、(10.8±6.9)pg/ml;膀胱组织中MCP-1相对定量值分别为76.2±24.0、99.5±30.1、36.1±14.1.lC组和UI组中组织/尿液中MCP-1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组临床症状评分为(14.9±1.8)分,与MCP-1升高水平呈正相关(r=0.686). 结论 IC患者膀胱组织和尿液中MCP-1表达升高,可能成为IC诊断的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之一.

  • 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miR-34a、ZEB2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玉强;孙东方;余乐;李恒

    目的 探讨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5-Fu)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miR-34a、ZEB2表达的改变以及生存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观察组在关腹前给予5-Fu植入剂,术后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比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复发率、免疫功能及miR-34a、ZEB2血清表达情况.结果 (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1、P=0.401).观察组无病生存时间为(10.26±1.29)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8.92±1.0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6,P<0.01).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78.26%(95%CI=72.13%~84.39%),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95.65%(95%CI=93.91%~9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6,P=0.015).(2)治疗后两组各免疫指标均呈明显下降后升高的趋势(P<0.05),术后2 d时观察组Ig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IgA与CD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血清miR-34a及ZEB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7、1.392,P=0.259、0.138).治疗后7 d时,观察组和对照组miR-34a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t=3.975、-3.718,P=0.001、0.005),ZEB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t=6.279、4.183,均P<0.001),但观察组miR-34a及ZEB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t=-2.813、4.118,P=0.029、<0.001).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中腹腔内植入5-Fu对患者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均无明显影响,但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改善miR-34a低表达,抑制ZEB2高表达.

  • 如何看待脾脏的抗肿瘤功能

    作者:姜从桥

    脾脏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参与并调节血液、免疫、内分泌系统的运转,绝非可有可无.脾脏是人体大在的外周免疫器官,在机体防御系统中,尤其在抗肿瘤免疫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脾脏拥有大量重要的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参与肿瘤免疫,如T细胞、B细胞、K细胞、巨噬单核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LAK细胞)、树突状细胞;免疫因子包括促吞噬素(tuftsin)、备解素即P因子、纤维结合蛋白、免疫核糖核酸、环磷酸鸟苷、内源性细胞毒因子、调理素和补体等.

  • 倡导脾功能研究新思维

    作者:汪谦

    以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和脾脏分泌免疫因子促吞噬素Tuftsin为主要特征的脾功能研究,改变了对脾脏的传统认识以及临床对脾脏相关疾病的处理原则.

  • 围产期乙型肝炎感染产妇脐带血中免疫因子及新生儿免疫状态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丽霞;傅晓冬;范雪梅;辉彬;杨建碧;吴晓梅;方群

    目的:研究产妇围产期乙肝感染状态与脐带血和新生儿免疫状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新生儿疾病预测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医院出生的新生儿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母亲是否感染乙肝病毒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各44例;比较两组新生儿临床指标。结果感染组新生儿CD3+和CD4+水平、Ig A和Ig M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感染组新生儿CD19+水平为(9.54±4.32)%,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组新生儿病死率、乙肝感染率、肺部感染率和黄疸发生率分别为11.36%、45.45%、31.82%和13.6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产妇感染乙肝病毒可以对新生儿脐带血中免疫因子、淋巴细胞亚群等产生影响,针对新生儿脐带血的监测有助于对新生儿免疫疾病发生情况进行预测。

  •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溴索联合佐治小儿重症肺部感染疗效及对免疫、炎性因子水平影响

    作者:朱丽芳;孙永法;左富凤;胡姬婷;高佩琦

    目的:探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溴索联合佐治小儿重症肺部感染疗效及对免疫、炎性因子水平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小儿重症肺部感染患儿100例,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10d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ml送检,观察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及免疫因子CD3+、CD4+、CD8+变化,于治疗10d后评定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经10d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8.21%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10 d各项炎性因子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3、10 d各项免疫因子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溴索联合佐治小儿重症肺部感染可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刘斌;王志琳;王强;李媛媛;徐辉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与利巴韦林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联合应用效果和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所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98例,根据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药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T 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的水平均显著提高,而CD8+水平则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对于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和免疫因子水平的调节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免疫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红;狄亚珍;吴凌;高红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儿科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72例,作为ITP组,其中ITP组又分为Hp阳性34例,阴性38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医院行健康检查的儿童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ITP患儿组的Hp感染率;比较ITP患儿组与对照组及ITP组中Hp阳性亚组与Hp阴性亚组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比较ITP组与对照组及ITP组中Hp阳性亚组与Hp阴性亚组血清中免疫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ITP患儿感染Hp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ITP患儿的免疫细胞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儿童显著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Hp阳性患儿的免疫细胞表达水平较Hp阴性患儿未发生显著性变化;ITP患儿的免疫因子表达较对照组儿童发生显著性变化,Hp阳性患儿的免疫因子表达水平较Hp阴性患儿发生显著性变化.结论 ITP患儿存在Hp感染高发的现象且存在免疫细胞表达水平的明显改变,其中Hp阳性患儿免疫因子表达水平也发生显著变化,值得临床治疗重视.

232 条记录 2/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