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冲击波在关节源性跟痛症诊断性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孙德海;纪春梅;李淑丽;马玲;姜长林

    跟痛症(painful heel syndrome,PHS)是足跟周围疼痛性疾病的总称.关于其原因主要有:外伤学说、足跟内高压、神经卡压、老化、骨赘和足的异常结构.作者在临床中发现足部关节的滑膜炎亦可引起足跟痛,而冲击波适于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为无创治疗方式,操作简便,副损伤小,同时也适于诊断性治疗.本研究为本科自2009年至201 1年门诊治疗的跟痛症患者,先用冲击波行足踝部关节初步诊断,对于可复制出足跟部疼痛的患者进一步治疗,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 足弓与足跟痛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夏迁洋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就足弓与足跟痛关系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36例足跟痛患者,对其足弓构成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 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结论 足跟痛与足弓的变化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 川芎末外敷用于足跟痛

    作者:张禾雨;杨茜

    长期从事站立、行走工作的中老年人常易发生足跟痛,这与足跟部脂肪垫退化变薄或劳损、神经受压有关.我们使用川芎末外敷于足跟部,效果满意.方法是:将川芎100g捣(研)为细末储瓶备用(忌烘炒以免香味逸散而减效).用薄而透气的棉纱布缝制成比足跟面积稍大的小布袋,装入川芎末,厚度约1cm(每袋10g).晚上睡前先用热水泡足,再将药袋敷于足跟下,穿上袜子使药袋固定,至次日晨取出.重复使用2~3次.药香味淡去后则另换药末,一般用药3~5袋即可缓解症状. 祖国医学认为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肝肾不足、跟踵失养则足跟痛.治疗应当活血祛瘀、温通血脉、行气开郁.川芎性温味辛,上走空窍,下行血海,辛香走窜通行十二经脉.此法简便易行,经济实惠,见效快,病人易于接受.

  • 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颞颌关节一例

    作者:赵慧;汪静;杨喜云;郭建;王宏沛;沈海丽

    患者男,41 岁,以"腰骶部疼痛僵直二十余年,伴张口困难1 个月",门诊以"强直性脊柱炎"收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患者于二十余年前出现腰骶部疼痛,并间断出现双膝、双髋、双踝关节肿痛,夜间痛明显,晨僵约2 h,发病过程中曾有足跟痛,发生过一次眼炎,无腹泻史,未经过正规治疗(具体方案不详).

  • 内热针治疗足跟痛60例

    作者:黎小雅;董俊球

    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5月~2016年3月开展,一共60例跟骨痛患者,随机分组平均30例为一组,对照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方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联合采取内热针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足跟痛VA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量表)、临床疗效.结果:(1)与治疗前6.28±1.35分对比,治疗后足跟痛VAS评分6.28±1.35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足跟痛VAS对比,观察组VAS评分2.13±0.50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2)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足跟痛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关键词: 内热针 足跟痛 针灸
  • 采用KobeGurd系统行跖腱膜部分切断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疗效

    作者:陈兆军;王庆甫;马显志;王正义;徐凡平

    背景:跟痛症是足踝外科的常见病,目前临床主要通过保守方法治疗。但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病例,手术治疗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目的:观察足跟内侧小切口KobeGurd系统跖腱膜部分切断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探讨利用该方法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可能性。方法:2008年8月至2011年3月采用小切口KobyGard系统进行足跟内侧跖腱膜部分切断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患者68例,其中资料完整的56例(84足),男24例(32足)、女32例(52足),体重80 kg以上者46例。年龄28~72岁,平均47.6岁。病史均1年以上,长者3.6年,平均1.8年。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观察包括疼痛强度(VAS评分系统)、行走距离、站立时间、跟骨筋膜压痛及踝关节、距下关节的活动度等的临床疼痛指数变化,并进行后足疗效评定。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11~36个月,平均17个月。所有患者跟骨处疼痛完全消失,行走步态恢复正常。疼痛指数:术前平均为8.8,术后4周、8周、4个月、8个月分别为4.89、2.98、1.46和0。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后足百分评分法对本组患者进行评定,优66足(78.6%),良16足(19.1%),可2足(2.3%)。未出现跟骨骨折、足弓塌陷等并发症。结论:运用小切口KobeGurd系统跖腱膜部分切断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疗效满意,可作为临床治疗顽固性足跟痛的一种选择。

  • 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人足跟痛

    作者:李建军;李燕;苏斌;刘玉槐

    目的观察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人足跟痛的疗效,探讨老年人足跟痛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40例老年人顽固性跟痛症患者给予抗骨质疏松(OP)药物治疗(益钙宁和钙尔奇D),对照组40例给予抗炎镇痛药.在治疗前后皆拍跟骨的侧位X光片,同时测腰2-4的骨密度(BMD).并对疼痛症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3个月后,治疗组疼痛基本消失,L2-4的BMD明显提高(P<0.05).结论老年人顽固性足跟痛,应考虑为骨质疏松所致.采用抗OP的疗法:即联合应用抑制骨溶解、促进骨生成和加速骨矿化的药物,效果显著.

  • 跟部神经的局部解剖与足跟痛的治疗

    作者:梁军;周家钤;曾至立;马仁治;钱洁;胡滨成

    近年来局封足跟部皮神经是临床上治疗足跟痛的有效手段之一[1].为探讨跟内、外侧皮神经支与足跟痛的关系,我们对此两支皮神经的局部解剖进行了观测,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 小针刀反阿是穴治疗足跟痛36例

    作者:郭彦军;杨蕾;张旭

    1999年~2002年,我们采用小针刀反阿是穴治疗足跟痛3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36例均为男性;年龄21~47岁,平均36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6个月.左足3例,右足9例,双足24例.均有足跟及足弓外伤史,主要症状为足跟底部反复疼痛,特别是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尤为显著,经休息后好转.跟骨结节略偏内侧处压痛明显,少数伴有轻微肿胀.跟骨侧位 X 线片可见跟骨结节处向前呈尖状凸出,排除其他骨性疾病.

    关键词: 小针刀 穴位 足跟痛
  • 应用体外震波治疗运动员顽固性末端病23例报道

    作者:徐志宏;蒋青;袁涛;陈东阳;熊进

    目的:对采用骨科体外震波治疗仪治疗运动员顽固性末端病进行疗效观察.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1月,采用体外震波仪治疗运动员网球肘、足跟痛、髌尖痛等共23例.治疗参数:电压14~16kV,频率2Hz,每个部位震波次数为1000~1500次.采用VAS评分评定治疗后的疼痛程度,"10"代表治疗前的疼痛,"0"代表不痛.VAS≤3为优,3~7之间为良,VAS≥7为差.结果: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随访2周和3个月时,VAS分别为4.21±0.51和2.96±0.45,两者差异显著(P<0.05).随访3~37个月,VAS评分优为64.29%,良为25.00%,差为10.71%.说明采用体外震波对本组病例顽固性末端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 海桐皮汤熏洗辅以手法按摩治疗足跟痛124例疗效观察

    作者:乔玉成

    目的:探讨海桐皮汤熏洗辅以手法按摩对足跟痛的治疗效果.方法:124例足跟痛患者,采用海桐皮汤熏洗足跟2~12次,并辅以手法按摩.结果:痊愈101例(81.45%),显效21例(16.94%),有效2例(1.61%),总有效率100%.结果表明:海桐皮汤熏洗辅以手法按摩对中老年人足跟痛和运动员足跟痛具有较好的疗效.

  • 中医药治疗足跟痛53例临床分析

    作者:祝丽萍

    足跟痛病是一种常见病,笔者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对该病的病因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认识,并摸索出了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 北京降压0号致足跟痛三例报告

    作者:孙庆悦

    例1 男,46岁.因发作性头痛2年于1999年2月被诊为高血压病,仅口服北京降压0号1片/d治疗.服药第3天开始出现双足跟疼痛,走路时明显.自服布洛芬效果不佳,于1999年3月来我科诊治.查体:血压130/80mmHg,精神尚好,心肺(-),双足跟处无红肿,X线检查未见骨关节异常,怀疑药物所致.建议改服尼群地平.3d后复诊,足跟痛消失,血压平稳.1个月后,自行改服降压0号,再次出现足跟痛,停药后消失,坚持使用尼群地平.

  • 针刀微创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伟龙;连松勇

    目的 观察针刀微创术治疗跟骨骨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7例跟骨骨刺型足跟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与对照组52例.治疗组所有患者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后,采用针刀微创治疗.并记录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评估临床疗效;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结论 针刀微创治疗跟骨骨刺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顽固性跟痛症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章光峰;张军;张明永;王岩军;张立平;曹永平;王诗军

    目的 探讨顽固性跟痛症的诊断、手术方法 、操作要点,并对治疗结果 进行总结.方法 对33例(41只跟痛足)因顽固性跟痛症要求并给予手术治疗的患者,分清病因、明确病变部位,给予手术治疗,并依据跟痛症状缓解情况及患足行走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3例患者术后随访6~12(8±4)个月,优30例38只,良3例3只,优良率为100%(33/33).结论 顽固性跟痛症由多种原因所致,针对病因,采用手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效果确切.但术前必须熟练掌握诊断标准,详细问诊,认真触诊,仔细辨别,正确诊断;术中认真观察,综合手术;术后做好引流、抗炎等治疗措施,才能保证手术质量及治疗效果.

  • 针刀药物手法推拿治疗足跟痛

    作者:张文泽

    目的:观察针刀药物推拿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将34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181例,采用针刀药物推拿治疗;对照I组56例,采用局部封闭治疗;对照Ⅱ组107例,采用小针刀治疗.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3.9%、983%;对照I组分别为48.2%、92.8%;对照Ⅱ组分别为78.5%、94.3%.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I、Ⅱ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I、Ⅱ组.复发率治疗组3.3%,对照I组为25.9%,对照Ⅱ组为7.1%.结论:局部封闭加小针刀手法推拿治疗足跟痛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足跟痛的方法.

  • 脉冲射频联合注射治疗足跟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范后宝;郭松;郑昊;张广宇;丁艳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联合注射治疗足跟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诊断明确的足跟痛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脉冲射频联合注射治疗,B组使用注射治疗。于治疗后1周、3周对所有患者随访,并记录VAS评分及镇痛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后3周后,VAS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良率为95.8%,B组为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传统注射治疗可以缓解足跟痛,脉冲射频联合注射治疗足跟痛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注射治疗。

  • 局封并中药外洗治疗跟痛症

    作者:冯立成;周新忠

    我科自2000年以来在X线透视下局部注射,配合中药外洗治疗81例跟痛症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31例,女50例,年龄45~73岁,平均53.6岁,病程10天~1年不等,涉及102足.所有病例均因足跟痛,晨起后站立或行走时加重,跟骨结节处压痛而就诊.其中79例(97.5%)X线摄片跟骨结节处有鸟嘴样增生.

  • 手术治疗顽固性足跟痛

    作者:刘庆山

    足跟痛属足底痛症中一种,临床常见病,多由跟骨骨刺、脂肪垫退行性变、跟骨骨骺坏死以及跟骨滑囊炎等无菌性炎症及创伤等病因引起.对于非顽固性足跟痛可以经过减少活动、局部热敷、封闭等疗法治疗.但对于顽固性足跟痛,以上疗法效果较差.我院自1997~2001年以来,采用松解足底神经、跟骨减压、跟骨骨刺切除等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穴位注射治疗足跟痛30例观察

    作者:贾雪梅

    近一年多我们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足跟痛,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1例,女19例;年龄小26岁,大68岁;病程短一周,长达十余年.

    关键词: 穴位注射 足跟痛
405 条记录 4/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