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心脏手术患者安置起搏器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赖智德;赵若光;林坦;何协;颜光烈

    我院1988年至2003年对217例安置心脏起博器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17例,男139例,女77例,年龄23~81岁,平均59岁.2.安置心脏起博器情况:植入临时性起博器162例,永久性起博器55例,其中心室按需型起博器175例,房室双腔起博器13例,心房按需型起博器29例.选择起搏频率60~100次/min,起搏电流2~4mA,感知灵敏度2~4mV.永久起博器埋植于右胸壁皮囊内,临时起博器于大腿根部与起搏导线固定.

  • 外科手术核对清单可全球范围内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

    作者:高建川

    背景:外科手术已经成为全球卫生保健构成整体所必需的一部分,估计每年实施的手术有2亿3千4百万次之多,手术并发症常见,并常常是可以预防的.我们设想,通过实施一份19项外科手术安全核对清单,以改善手术团队交流和治疗一致性,将会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方法 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间,从8座城市(加拿大的多伦多、印度的新德里、约旦的安曼、新西兰的奥克兰、菲律宾的马尼拉、坦桑尼亚的伊法卡拉、英国的伦敦、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各选取1所医院共计8所医院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手术拯救生命项目",前瞻性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时收集资料,共有3733例年龄16岁或16岁以上的进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人选,随后我们在引入"外科手术安全核对清单"后收集了连续人选的3955名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为手术后30天内的并发症(包括死亡)发生率.结果 在引入核对清单前死亡率为1.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1.0%,而引入后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下降到0.8%(P=0.003)和7.0%(P<0.001).结论 实施核对清单可以降低不同医院16及16岁以上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外科手术核对清单可全球范围内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续前)

    作者:丁一妹;孙永华;离建川

    背景 外科手术已经成为全球卫生保健构成整体所必需的一部分,估计每年实施的手术有2亿3千4百万次之多,手术并发症常见,并常常是可以预防的.我们设想,通过实施一份19项外科手术安全核对清单,以改善手术团队交流和治疗一致性,将会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方法 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间,从8座城市(加拿大的多伦多、印度的新德里、约旦的安曼、新西兰的奥克兰、菲律宾的马尼拉、坦桑尼亚的伊法卡拉、英国的伦敦、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各选取1所医院共计8所医院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安全手术拯救生命项目",前瞻性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时收集资料,共有3733例年龄16岁或16岁以上的进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入选,随后在引入"外科手术安全核对清单"后收集了连续人选的395 5名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为手术后30 d内的并发症(包括死亡)发生率.结果 在引入核对清单前死亡率为1.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1.0%,而引入后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下降到0.8%(P=0.003)和7.0%(P<0.001).结论 实施外科手术核对清单可以降低不同医院16岁及16岁以上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ⅩⅪ--手术后肺炎

    作者:《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

    手术后肺炎(postoperative pneumonia, POP)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 HAP)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国内一项大宗病例统计,术后细菌性肺炎的发病率是21.6%(158/711),仅次于手术后切口感染和尿路感染,其中腹部手术POP的病死率为13.3%.国外报道POP的发病率在1.3%~18.6%之间,病死率为30%~46%.2001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大手术(非心脏手术)POP的发病率为1.5%,发生POP的患者术后30 d内累积病死率为21%,未发生者仅为2%[1].这些统计数据表明,POP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病死率也很高.

  • 胸科非心脏手术后心律失常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牛继前;陆芹

    胸科非心脏手术的术后心律失常为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

  • 冠心病非心脏手术不同麻醉方法效果观察

    作者:唐时荣;吴青华;余雷;邹清远;王玲;胡杰

    随着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的日益增加,麻醉方法及其药物对冠心病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为寻求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病人安全、有效,且对生理干扰少的麻醉方法,近年来,我们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并与单纯全麻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观察.

  • 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在高龄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

    作者:刘云霞;高明龙;张新龙;王晋平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在高龄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9例高龄心脏病患者,根据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给予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麻醉诱导,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麻醉诱导.观察并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用药后3 min(T2)、气管插管时(T3)、气管插管后3 min(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 观察组T3时HR、SBP、DBP均明显比T1时低(P<0.05);对照组T2、T3时HR、SBP、DBP均明显比T1时低(P<0.05);观察组T2时HR、SBP、DBP明显比对照组T2时高(P<0.05),T3时HR、SBP、DBP明显比对照组T3时高(P<0.05).结论 高龄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诱导中应用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老年心脏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郭洪丰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医院诊治的124例老年心脏病实施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治疗,合适的麻醉方法、正确的药物、良好的调控措施、及时监测等对患者围术期的心肌缺氧缺血、应激反应、术后疼痛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预防。结果124例老年心脏病实施非心脏手术患者经过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均未见因麻醉而病死的患者。结论老年心脏病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订正确的麻醉方案,保持心肌氧供需平衡,加强麻醉管理,可有效降低手术麻醉中出现的风险。

  • β受体阻滞剂在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评价

    作者:李佩雯;丁文惠

    目的:对β受体阻滞刺在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检索、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及结论:目前对β受体阻滞荆在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获益还存在较大的争议.现有的临床证据倾向于在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高危患者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中危患者无获益,而低危患者甚至存在一定的风险.

  • 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穆珊珊;吴安石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可导致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增多、康复延迟、住院天数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并可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和远期生活质量.有的甚至可能持续数年,终发展为老年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1].发生POCD的骨科手术患者,在早期,躁狂型POCD患者不配合治疗,不恰当的肢体活动会造成骨折移位或关节脱位;而抑郁型POCD患者对外界刺激反应性降低,易并发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在晚期,POCD则会降低患者的手术疗效,增加术后死亡率.并且骨科手术相对其他非心脏手术具有更多的POCD高危因素,POCD发病率更高.现对骨科POCD相关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 尼日尔金德(音译)地区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术中心律失常的处理

    作者:郑楚;唐金良

    目的 探讨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中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处理方法,以降低该类病人在术中的风险.方法 对50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术中常规行心电监护,由专人记录术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并决定是否作相应处理.结果 12例出现心律失常,占24.0%;其中:窦性心动过缓4例,占33.3%,其中3例同时伴有血压下降与ST段下移,T波平坦或倒置;室性早搏6例,占50.0%;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Ⅱ°AVB)各1例,分别占8.3%;经及时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和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可显著高于无心脏病者.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常规行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和恰当处理心律失常,可以降低风险.

  •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熊高才

    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60例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麻醉及镇痛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全身麻醉静脉镇痛)和B组(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精神功能评分、术后VAS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12 h、24 h及36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A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3.75%,B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静脉镇痛效果优于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慧珍

    目的 对比分析在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中应用不同麻醉及镇痛方法 对其早期认知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取150例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法以及硬膜外镇痛法,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静脉全身麻醉法以及静脉镇痛法.结果 麻醉后的12 h、24 h以及36 h时,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后第12小时、手术后第1天以及手术后第2天时,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的非心脏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法以及硬膜外镇痛法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其疼痛,可推广使用.

  • 高龄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体会

    作者:高兴贵

    目的 根据临床试验分析,浅谈高龄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岁以上的并患有冠心病的老年人98例,根据患病情况以及手术部位不同分为3组,即硬腰联合麻醉组33例,气管全麻组36例,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29例,选择有效方案,进行有效的麻醉检测.结果 硬腰联合麻醉组死亡率15.15%,气管全麻组死亡率11.11%,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死亡率3.45%,P<0.05,具有临床统计意义.结论 高龄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采取合适的麻醉方法,缜密的麻醉中检测,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不同麻醉方法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叶红

    目的 探讨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74例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PR组,25例,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SR组,25例,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PSR组,24例,采用异丙酚-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术后采用镇痛泵输注瑞芬太尼进行镇痛,并于术毕和术后6、12h,分析镇痛满意度,为了维持VAS<3使用的瑞芬太尼的量以及血液中的前列腺素E2水平.结果 (1)PSR组术毕和术后6h的镇痛满意度高于其他2组(P <0.05),术后12h后3组均没有差异;(2)PSR组术中和术后12h内瑞芬太尼的使用量均低于其他2组( P<0.05);(3)PSR组术毕和术后6h的血浆中的PGE2 水平低于其他2组(P<0.05),术后12h后3组均没有差异.结论 异丙酚-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

  • 不同年龄全麻非心脏手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比较

    作者:王铁全;薛杰;寇立华;史洪淼;刘禹含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全麻非心脏手术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手术病人90例,分3个年龄组,每组30例,group1(青年组):20~44岁,group2(中年组):45~59岁,group3(老年组):60岁以上,分别于术前、术后24 h内,术后1周对病人进行神经心理学问卷测试,包括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数值广度试验(DSPT)顺向及逆向、数值符号试验(DSYT)、循环连线试验(TMT)、小故事记忆试验(SSMT)进行比较,每项试验与术前比较,大于2个标准差认为有意义,全部试验中大于2项有意义认定存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 3组病人术后第一天pocd发病率分别是13.3%、23.3%、36.7%,术后一周发病率分别是6.7%、10.0%、13.3%,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为术后第一天的危险因素,而ASA分级与低氧血症为术后一周的危险因素.结论 POCD的发生随年龄增加呈增多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A为术后第一天的危险因素,而ASA分级与低氧血症为术后一周的危险因素.

  •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艳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非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其中接受全身麻醉患者50例(对照组),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患者50例(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23.4±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6±1.4)分,且该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能明显改善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该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代谢综合征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忠;陈受琳;袁林辉;曹建;王晓燕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5例代谢综合征非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统计非心脏手术围术期患者的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并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进行情况等因素对并发症发生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并发症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 265例手术患者围术期有3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1.32%;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11例)、心绞痛(9例)、心肌梗死(6例)、低心排综合征(4例).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手术类型、心功能分级是引起代谢综合征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代谢综合征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时间、患者心功能有密切关系.患者年龄轻、选择微创手术方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心功能较好的患者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为临床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

  • 尼可地尔降低非心脏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青;Satoshi Kashimoto;Makoto Seki;Toshihiko Ishiguro;Hitoshi Yoshioka;Osamu Nagata;Kinya Nishimura;Toshihiro Kikuchi;Tatsuya Yamada

    目的 评估尼可地尔是否能减少危险手术进行过程中或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方案 多中心研究.试验点 日本的13家医院.患者 通过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心脏衰竭、糖尿病和心电图异常等风险因素来评定的中危患者.给药方案 在手术过程中给予这些患者尼可地尔.试验方法和主要结果 术中和术后连续5天监控心脏事件,比较尼可地尔治疗组患者与非治疗组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其中,尼可地尔治疗组患者84例,常规治疗组患者237例.与常规治疗相比,术中和术后给予尼可地尔治疗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术中给予尼可地尔:比值比0.15;95%置信区间,0.03~0.76;P=0.02;术后给予尼可地尔:比值比0.24;95%置信区间,0.06~0.90;P=0.04).结论 在非心脏手术术中或术后给予尼可地尔,均能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 浅谈喉罩通气麻醉的应用

    作者:何燕娜;张县强

    目的:探讨在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中喉罩通气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08年12月至2012年2月以来,在我院所医治的心脏疾病非心脏手术的病人100例,按照1∶1的比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a 组)与对照组(B 组)。为 a 组实施喉罩通气麻醉,B 组行由静脉吸入和气管插管组成的复合式全麻,并严密监测患者在实施上述措施后通气功能的变化,同时观察这两组在术后是否有并发症产生。结果对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 t2,t3,t4时刻,在循环波动的比较上,B 组明显要比 a 组高,统计学有意义(P <0.05);B 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比 a 组高,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经临床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在实施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中,喉罩通气麻醉有着明显的优势,它能够将插管时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降到低,且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373 条记录 4/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