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依托咪酯在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振宇;陈思;杨富国;齐征;曾毅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8月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心脏病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依托咪酯组(E组,n=30))和丙泊酚组(P组,n=30)。麻醉诱导时,E组给予依托咪酯0.2~0.3 mg/kg,P组给予丙泊酚1~2 mg/kg。术中维持麻醉/脑电意识监测系统(Narcotrend)监测在D1-D2级,麻醉深度指数(NT)指数于40~60之间,据此调整依托咪酯或丙泊酚泵注速度。并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3min(T3)、手术开始时(T4)、气腹建立时(T5)、胆囊切除时(T6)、手术结束时(T7)记录有创动脉血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排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变异指数(SVV)。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麻醉用药及苏醒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E组相比,P组T2、T3时间点MAP、HR明显下降(P<0.05),T2~T6时间点心输出量CO、心排指数CI、每搏量SV明显下降(P<0.05),而P组T2~T6时间点每搏变异指数SVV明显升高(P<0.05)。结论依托咪酯静脉麻醉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能更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降低麻醉风险。

  • 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抗栓治疗管理-《2014 ESC围术期心血管管理指南》带来的启示

    作者:孙欢;杨萍

    随着抗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药物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外科手术患者正长期接受相关治疗。根据国外相关文献估计,每年有超25万的患者面临相关问题和决策[1]。对于正在接受抗栓治疗的患者而言,外科手术围术期的管理将面临诸多挑战,主要的矛盾是外科出血与心血管血栓之间的矛盾。相关问题涉及到诸多学科,如心血管内科、麻醉科、外科、口腔科等,加之临床问题复杂多变,所以相关处理仍存在一定的难度且很大程度上依赖经验。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等都在其既往的相关指南做出抗栓治疗围术期管理的相关论述,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在2012年为这一内容单独撰文公布其指南[1-3]。ESC联合欧洲麻醉学会(ESA)近正式刊文发表了《2014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评估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针对围术期抗栓治疗进行论述的新的正式刊文发表的临床指南,指南中的相关内容收纳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对进行多学科合作的围术期抗栓管理颇具参考价值[4]。

  • 替罗非班对冠心病支架术后行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栓治疗的观察

    作者:吴龙梅;田新利;郭洁;韩莎莎;张健;王世宏;李俊峡

    目的:探讨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年内曾因冠心病植入DES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期间因外科疾病需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组及替罗非班组,两组患者均于术前5d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低分子肝素组应用依诺肝素皮下注射(1mg/kg,1次/12h),替罗非班组应用替罗非班0.1μg/(kg·min)持续泵入,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2h停用依诺肝素或替罗非班,术后根据外科情况,尽早恢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使用。观察围术期新发心血管事件以及出血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桥接时间及手术方式无明显区别,围术期两组患者未发生心脏事件,肝素组发生2例牙龈出血,1例鼻出血;替罗非班组发生1例牙龈出血,1例便潜血阳性,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随访,肝素组于术后2个月发生心肌梗死1例,心绞痛再发2例,替罗非班组心绞痛再发1例,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ES植入术后近期行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可以考虑应用依诺肝素或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替代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 老年心脏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朱庆磊;赵玉生;王士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重,老年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同时,由于手术、麻醉、监护等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老年心脏病患者因某些疾病需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也越来越多.但当老年心脏病患者进行非心脏急症手术时,在围手术期易于诱发和加重各种心脏事件(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源性猝死等).

  • 术前心电图检查对老年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作者:王博杰;穆东亮;李春晶;王东信

    目的:探讨术前常规心电图( ECG)检查对老年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01月15日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为研究对象。记录术前ECG检查结果、患者围术期相关资料和术后住院期间的并发症。结果本研究有784名患者进入统计分析。术前ECG异常的整体发生率为35.1%。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在ECG正常组与ECG异常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7% vs 3.6%, P =0.946)。术前 ECG 异常预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547(95%CI:0.447~0.581, P=0.35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164,95%CI:1.365~7.335,P=0.007)、年龄增加(OR=1.131,95%CI:1.068~1.198,P<0.001)、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增高(OR=3.067,95%CI:1.394~6.750, P=0.005)、手术时间延长(OR=1.284,95%CI =1.045~1.489,P=0.014)是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ECG检查对老年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心血管并发症预测价值有限。

  • 老年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周荣斌;王士雯;马艳梅;陈光辉;刘玲玲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严重的心脏事件,死亡率高达70%.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与非老年及非手术AMI相比,均有自身的特点.现将我院1995年5月至2000年3月老年围术期AMI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 80岁及以上患者冠状动脉CT造影后一周内非心脏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何雅芬;叶仪龙;洪华山

    目的 探讨80岁及以上患者冠状动脉CTA检查后不同时间间隔行非心脏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80岁患者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CTA后实施非心脏手术的安全性,并根据冠状动脉CTA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两组,1组为冠状动脉CTA后1周内手术(73例),2组为冠状动脉CTA后1~3周内手术(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前后血清肌酐(Scr)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所有研究对象根据改良心脏危险指数(RCRI)进行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总和评分,并比较不同类型非心脏手术RCRI评分及安全性. 结果 共入选108例进行冠状动脉CTA,仅1例出现心悸和3例出现注射部位的疼痛反应,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不同类型非心脏手术患者的RCRI评分均≤2分,冠状动脉CTA后进行手术未发现死亡病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cr水平及eGFR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CRI评分≤2分的80岁及以上高龄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冠状动脉CTA检查后1周内行非心脏手术是安全的.

  • 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的研究

    作者:胡艳君;魏安宁;殷跃辉;续平;胡锦生

    随着生活水平、医疗条件和技术的提高,全世界接受非心脏手术的人数逐年上升,同时围手术期心脏事件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如果术前对心脏事件风险不能准确评估以及围手术期不能有效防范,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现就围手术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及原因、预测及评估风险的方法、诊断及预后指标和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作综述.

  • 冠脉支架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的处理

    作者:杨泽栋;李永东

    目的:探讨冠脉支架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的冠脉支架患者术后1年内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28例,患者均在冠脉支架术后采取规律性地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药物,且在非心脏手术前均无不稳定型的心绞痛症状发作。结果患者在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药物后,效果有显著提升,患者均基本康复并出院。结论我院临床为冠脉支架患者择期实施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内,合理制定抗凝治疗方案,以明显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内发生心脏事件的机率,且降低术后不良出血的风险系数。

  • 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评估

    作者:俎东红

    美国心脏学会于2002年首次发表了《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评估与处理指南》,并于2007年联合美国心脏超声、心脏核医学、心脏节律、心血管麻醉、心血管介入和血管外科等心血管专业相关学会对该指南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近期全文发表了《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评估与处理2007指南》,全面、客观地评述了现有的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评估与处理,新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经验,对规范目前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评估与处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术前心理护理与术后镇痛对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林秀花

    目的 观察针对老年心脏病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镇痛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心脏病患者15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76例与实验组7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心率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84%明显高于实验组10.81%,且两组患者之间对比的心率变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心脏病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心血管反应的预防

    作者:杨付明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在预防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心血管反应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8月外科收治的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对对照组采取静脉全麻,研究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静脉全麻。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对比两种麻醉方式的预防效果。结果研究组心电图改变发生率40%,对照组心电图改变发生率90%。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及神经节阻滞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对比没有很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及插管后5 min研究组MAP及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在预防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心血管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 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风险的规避

    作者:王延召

    目的 分析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风险规避.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5年10月年我院收治的实施非心脏手术的心脏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适合的麻醉技术,适合的药物以及特殊的检测方法.结果 选用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心肌缺血的状况,有效预防因缺血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结论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选择正确的手术时间,进行正确有效的检测方式,手术方法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疗效,并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 非心脏手术心血管病危险性探讨

    作者:贺志忠

    目的 分析非心脏手术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非心脏手术心血管病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分析患者术前心电图改变、围手术期心血管功能改变情况等.结果 本次纳入研究的98例非心脏手术心血管病患者,采取相应的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之后,手术成功92例,成功率为93.88%;失败6例,失败率为6.12%.失败因素包括:脑血管意外死亡2例(2.04%)、术后血压不升2例(2.04%)、急性重症型胆管炎合并中毒性休克1例(1.02%)、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1例(1.02%).结论 非心脏手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诸多,包括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律失常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因此有必要针对患者采取控制血压、使用相应药物控制心律失常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合理掌握手术时机,加强对患者心功能的监测评估,进一步为手术的成功提供有效保障.

  • 心脏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前准备和心血管危险性估计

    作者:柳跃滨

    目的:研究心脏患者的非心脏手术前的麻醉前准备以及心血管危险性的估计。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实施非心脏手术的心脏病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对患者诊疗进行调节,观察患者术中是否发生心肌缺血等不良并发症。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术前精心准备,以及对心血管危险性的估计以及预防,患者无1例发生因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结论在心脏患者在实施非心脏手术的时候,要对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尽量避免可能导致血管危险的因素,做好充分的麻醉前准备可以有效避免心力衰竭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 老年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治疗的分析

    作者:罗忠伟

    目的 探讨对老年心脏病患者实施非心脏病手术时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实施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心脏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治疗并分析.结果 在实施老年心脏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时,有效的风险规避可以降低患者循环不稳定发生的几率,并可以减少患者心肌缺血的发生.结论 在老年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中,有效的术中风险规避可以减低患者心肌缺血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于患者康复有一定的意义.

  • 冠心病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波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患者由于自身心血管功能不佳,进行非心脏手术治疗危险性较高,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目前为止临床上针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方式的应用实践经验和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相关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曾煜霖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措施和效果,为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采用非心脏手术治疗冠心病患者72例麻醉处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回顾性分析,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和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结果跟单纯全麻或单纯硬膜外麻醉相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有血压保持平稳、脉搏波动较小、镇痛相对完善、患者苏醒快、苏醒期病情平稳等优势。结论进行非心脏手术治疗冠心病对患者有较大的危险性,应对患者进行密切的监测,保证患者的安全,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 体外循环在非心脏手术急诊患者中的救治体会

    作者:范卫英;李冰

    目的:回顾总结本院1999年至2013年急诊体外循环( ECPB)在非心脏手术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共完成8例ECPB在非心脏外科手术急诊抢救中的应用,其中外伤性锁骨下动脉破裂大出血2例、胸腹贯通伤致上腔静脉破裂大出血及左主支气管不全断裂伤1例、右全肺切除致肺动脉损伤破裂大出血1例、右肺叶切除致气管下段不全断裂1例、食管-主动脉瘘手术1例、全胃切除术致下腔静脉撕裂大出血1例、气管隆突恶性肿瘤行隆突重建1例。3例采用升主动脉—右房(或腔静脉)转流技术,5例采用股动—静脉转流技术。结果8例ECPB均顺利实施,体外循环时间46~150(68.32±11.1) min,顺利完成原有疾病及继发损伤的手术,其中有1例术中出现室颤,经胸内直接除颤后恢复正常,4例红细胞比容<0.21,3例出现高钾血症,经过输注红细胞、超滤等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 ECPB技术的应用,使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高难度非心脏外科手术可获成功,也为非心脏外科手术中大出血及顽固性低氧血症等急诊抢救提供新的救治手段。

  • 密闭式体外循环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伟明;朱艳玲;杨广

    目的探讨密闭式体外循环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63例不同病种的患者以不同的转流途径进行密闭式体外循环所取得的经验.其中各种肝脏病变行肝移植术156例,全身肿瘤病变行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治疗(EWBH)98例,心脏手术后左心转流2例,外科手术辅助循环3例,体外膜肺氧合疗法(ECMO)4例.分别采用股静脉、门静脉-腋静脉切开置管转流,左(或右)心房-主动脉插管或左心室(或降主动脉)-股动脉插管转流,股静脉-颈内静脉(或双侧股静脉)经皮穿刺置管转流的方法.结果全组除ECMO中3例患者经治疗后心脏功能仍不能恢复,停机后死亡外,其余260例患者转流过程平稳,未出现机器故障及体外循环意外,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密闭式体外循环目前更多地应用在非心脏手术,它改变了传统的体外循环管理模式,离心泵在密闭式体外循环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密闭式体外循环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操作方便,容易控制.密闭式装置预充量少,血液稀释少,肝素用量少,可作长时间转流.采用经皮穿刺的静脉插管可减少损伤,术后处理方便.密闭式体外循环可在广泛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73 条记录 3/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