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选择FRISTAM,选择安全卫生

    作者:白育军

    作为流体食品(乳品、饮料、纯净水等)生产中的基本设备之一,泵在流体食品的输送中应用非常广泛,并对终产品的质量有极大影响.因此,食品生产中对泵有较高的卫生要求,弗里森泵业(上海)有限公司(FRISTAM)是一家专门从事卫生泵研制的跨国公司,秉承品质、灵活、创新的理念、可为用户量身打造不同产品和服务.FRISTAM的产品主要包括高效离心泵,转子泵和均质泵,可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领域.

  • 介绍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

    作者:阳建勋

    介绍了一种生命支持的高尖技术手段,并阐述该系统的配置设计和工作原理.

  • 浅谈人工心肺机

    作者:樊翔;曾繁丰

    介绍人工心肺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分析滚压式血泵和离心泵的异同,优缺点,并阐述了今后人工心肺机的发展趋势.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在心脏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杨敏;刘中民;刘泳;郭建华;陈国涵;卢蓉;汪关煜

    1999年3月~2000年2月,我们采用CRRT技术中的一种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用于救治4例心脏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一般资料:4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CVVHDF前血清肌酐均>320μmol/L,均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并以多巴胺8~10μg*kg-1*min-1维持血压,3例患者同时还需要离心泵左心转流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支持。2.MODS的诊断标准:4例患者均答合盛志勇等拟定的MODS诊断标准[1]。

  • 离心泵灌注技术在重症患者体外循环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月;钱晓亮;赵健;张加强;孟凡民

    目的 评价离心泵灌注技术在重症患者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双瓣置换手术患者60例,年龄48~72岁,体重58~75kg,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30):滚压泵组(C组)和离心泵组(D组),心肌保护均采用HTK停搏液(德国康斯特)灌注.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BIS指数值40~50.分别于开始CPB前10分钟(T1)、停CPB后10分钟(T2)、术毕(T3)、术后2小时(T4)、术后6小时(T5)时采集桡动脉血样2ml,使用美国产Cell NYAS00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即刻检测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浓度.于切皮时(T1')、CPB开始前即刻(T2')、CPB结束后即刻(T3')及术毕时(T4'),采用Vigilance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CO).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和心脏自动复跳情况以及血红蛋白尿发生率.结果 与C组比较,D组FHb浓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中多巴胺及肾上腺素用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离心泵的体外循环过程与滚压泵的相比,对血液成分的破坏相对较少,在体外循环中值得推广使用,适合作长时间心室辅助循环使用.

  • 离心泵和滚压泵对S100β蛋白释放的影响

    作者:訾捷;郭兰敏;范全心;邹承伟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手术后S100β蛋白血浆浓度的变化,比较离心泵和滚压泵对S100β释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例行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CC使用离心泵组(CP组,n=9)和使用滚压泵组(RP组,n=11),分别在ECC开始前、ECC结束时和ECC结束后4 h、12 h抽血检测S100β蛋白血浆浓度.结果 ECC开始前两组血浆中均未检测到S100β,两组均是在ECC结束时S100β血浆浓度高,此后逐渐下降.两组相比较,ECC结束时无显著差异,而在ECC结束后4 h和12 h两组有显著性差别,滚压泵组比离心泵组释放S100β多.结论 ECC使应用离心泵时术后早期释放的S100β比滚压泵的少,提示在时间较长的ECC中应用离心泵可能有利于减轻ECC对脑组织的损伤.

  • 离心泵对小儿体外循环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成斌;张镜芳;章晓华;陈萍;庄建;陈欣欣

    目的探讨离心泵对小儿体外循环(CPB)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离心泵组(n=10)和滚轴泵组(n=10).离心泵组采用离心泵(Biopump BPS0泵头),滚轴泵组使用StockertⅢ心肺机(滚轴泵),常规建立CPB,行心脏畸形根治术.分别于麻醉前(T1)、CPB结束即刻(T2)、CPB结束后24h(T3)取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和6-酮体-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结果两组患儿CPB时间、阻断时间、低鼻咽温度无显著性差异.T2期两组患儿血小板数量下降(P<0.0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2期两组患儿GMP-140增高(P<0.05),滚轴泵组增高更为显著(P<0.05);滚轴泵组TXB2、6-keto-PGF1α水平超过离心泵组(P<0.05).术后24h内离心泵组胸液量明显少于滚轴泵[离心泵组(6.4±4.1)ml/kg比滚轴泵组(11.1±3.3)ml/kg,P<0.05].两组患儿用血量和ICU时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离心泵较滚轴泵明显减少对血小板的破坏,但是临床结果没有明显优势.

  • 离心泵辅助循环5例报告

    作者:廖祥丽;范士志;蒋耀光;陈建明;李志平

    目的评估离心泵在临床辅助循环手术中的使用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应用离心泵进行辅助循环的病例资料.其中心脏移植术后行右心辅助1例;左心转流下行降主动脉手术4例.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脱离辅助循环,其中右心辅助时间长达120小时.结论离心泵辅助循环的应用,使心脏移植术后肺动脉高压、降主动脉瘤和一些晚期食管癌侵及降主动脉的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

    关键词: 辅助循环 离心泵
  • 密闭式体外循环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伟明;朱艳玲;杨广

    目的探讨密闭式体外循环在非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263例不同病种的患者以不同的转流途径进行密闭式体外循环所取得的经验.其中各种肝脏病变行肝移植术156例,全身肿瘤病变行体外循环全身热灌注治疗(EWBH)98例,心脏手术后左心转流2例,外科手术辅助循环3例,体外膜肺氧合疗法(ECMO)4例.分别采用股静脉、门静脉-腋静脉切开置管转流,左(或右)心房-主动脉插管或左心室(或降主动脉)-股动脉插管转流,股静脉-颈内静脉(或双侧股静脉)经皮穿刺置管转流的方法.结果全组除ECMO中3例患者经治疗后心脏功能仍不能恢复,停机后死亡外,其余260例患者转流过程平稳,未出现机器故障及体外循环意外,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密闭式体外循环目前更多地应用在非心脏手术,它改变了传统的体外循环管理模式,离心泵在密闭式体外循环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密闭式体外循环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操作方便,容易控制.密闭式装置预充量少,血液稀释少,肝素用量少,可作长时间转流.采用经皮穿刺的静脉插管可减少损伤,术后处理方便.密闭式体外循环可在广泛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改装密闭式体外循环套包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孟擎擎;徐建军;周成斌;章晓华;陈萍;庄建

    目的:总结改装密闭式体外循环套包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2009年3月至2014年8月,将改装的密闭式体外循环套包用于体外循环转流14例。主要病种包括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4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3例、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3例、大血管转位合并室间隔完整3例以及1例法洛四联症术后低氧再次手术。密闭式体外循环套包内的管道及膜肺均有肝素涂层材料。在套包的静脉回路上安装一个储血罐,利用套包内的小儿离心泵为主泵,驱动静脉血从储血罐到膜肺,氧合后灌注到体内。如需要转为体外膜肺氧合( ECMO)支持,只需将体外循环中的储血罐去除,离心泵泵头直接连接静脉回路,恢复密闭式转流方式。结果平均转流时间(164.4±71.9)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71.4±21.9)min,有6例患儿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术后脱离体外循环12例,存活10例,死亡2例(均为Norwood Ⅰ期手术患儿)。转ECMO支持2例,其中死亡1例。总体死亡率21.4%。结论将密闭式体外循环套包中的离心泵、肝素涂层管道和膜肺用于复杂先心病手术,改装技术可行,术中转换成ECMO支持简便,在本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离心泵驱动闭式体外循环系统的工作效率研究

    作者:闫姝洁;李勇男;刘刚;滕媛;刘铭月;李景文;吉冰洋;楼松

    目的 建立离体离心泵驱动闭式体外循环系统实验研究模型,研究离心泵工作效率影响因素.比较ROTA-FLOW(MAQUET)和Revolution 5(SORIN)离心泵的工作效率.方法 建立离体离心泵驱动闭式体外循环系统实验研究模型,以生理盐水作为研究介质,于模拟不同静脉回流及泵后阻力条件下,分别采用ROTAFLOW和Revolution 5离心泵进行转流,记录离心泵转速、流量、工作效率(即流量转速比值)、泵前压力、泵后压力,并绘制上述变量相关曲线.结果 离心泵流量与转速呈线性正相关,工作效率与转速正相关.ROTAFLOW工作效率低于Revolution 5.固定转速时,离心泵流量及工作效率与泵后压力呈负相关,与泵前负压值呈负相关.结论 离心泵工作效率受离心泵结构、转速、离心泵前压力及泵后压力的影响.离体条件下,Revolution 5离心泵工作效率高于ROTAFLOW.

  • ZS-B型离心泵临床应用188例

    作者:胡克俭;叶磊;王依明;庄杏妹;刘祖斌;蒋振斌

    离心泵(centrifugal pump)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安全、流量大,但价格昂贵,难以在国内作为体外循环驱动装置广泛应用.我们根据离心泵的基本原理以Sarns离心泵电机为动力源设计了ZS-B型离心泵头,自1995年12月起临床使用至今已188例,现将其临床应用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 血泵在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潘海鸿;梁成业;杨微;段素强;申毅莉;马西良

    血泵是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CRRT)中重要部件之一.回顾CRRT机中所用血泵特点及其分类,重点介绍现代滚压泵和离心泵,分析这两类血泵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因滚压式血泵耐用、操作简便.故易被接受.离心泵主要优点是血液损失小、压力缓冲大、安全性高.从9个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离心泵与滚压泵在实际应用中各自特点,给出离心泵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少的原因,并进一步展望未来血泵发展方向.

  • 辅助循环在高危险患者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应用

    作者:杨敏;刘中民;刘泳;卢蓉

    本院自1997年12月~2000年12月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转子泵或离心泵左心转流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辅助循环技术治疗13例心脏术后并发严重心源性休克的高危险患者,报告如下.

  • 机械辅助循环在心脏围术期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邱志兵;陈鑫;肖立琼;徐明;蒋英硕;汪黎明;张扬波;杨婷

    的心脏缩小,收缩力加强.结论 机械辅助循环是一种重要的体外生命支持形式,对终末期心脏外科围术期严重低心排综合征提供有效的支持治疗,提倡积极、早期、合理和有选择性地应用.

  • 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术的体外静脉转流

    作者:叶晟;董家鸿;郑树国;杨占宇;卿德科;韩本立

    大动物的原位肝移植实验是开展临床肝移植的重要的动物模型.我科于2001年11月至2002年4月间采用贵州小香猪行原位肝移植19次,全部行离心泵体外静脉转流,取得了较好的手术效果.

  • 背驮式肝移植手术之经验与思考

    作者:彭淑牖

    经典的原位肝移植(SOLT)在切除受体病肝时连同肝后下腔静脉一并切除,术中须阻断下腔静脉,往往带来全身血流动力学的显著变化和下 半身郁血伴随的肾功能损害,20世纪80年代Starzl提倡使用下腔静脉和门静脉系统的体外转 流(VVB),尤其是使用离心泵之后克服了因阻断下腔静脉所致的不良影响,但VVB本身也有不 利的一面,其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且较费时、费事、费钱,于是一些外科医师设法采取不 同方法来避免VVB:一种途径是在阻断下腔静脉之前先行循环扩容,同时加强术中监护和相 应的药物应用,如Wall等[1]于1987年报道了连续50例SOLT,其中47例不采用VVB,他们的 结论认为SOLT不必常规进行静脉转流;另一种避免VVB途径是采用背驮式肝移植(POLT).

  • ZS-B型离心泵临床研究

    作者:胡克俭;叶磊;王依明;庄杏妹;王春生;蒋振斌;赵强;陈志强

    目的对ZS-B型离心泵与Sarns离心泵进行比较,评价ZS-B型离心泵的性能.方法将18例病人分为:A组(10例)使用ZS-B型离心泵进行体外循环,B组 (8例)使用Sarns离心泵进行体外循环.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时,体外循环结束后1 h 、2 h、24 h和48 h抽血查血细胞比容、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12 h、24 h和48 h测定尿蛋白. 结果两组体外循环结束后,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和血小板值降低,1 h后降到低值(A组分别下降22.5%、5.8%和26%;B组分别下降22.1%、10.7%和2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达峰值(A组为57.73 mg/L,B组为49.99 mg/L);体外循环结束后尿蛋白增高, 到结束后48 h几乎恢复正常;各时间点的参数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 ZS-B型离心泵具有血液成分破坏小、操作安全、使用灵活的优点. 其性能不差于Sarns离心泵.

    关键词: 离心泵 体外循环
  • 经皮穿刺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

    作者:郑保健;何红

    1983年,Phillips等[1]参照Seldinger经皮穿刺放置心导管的技术,利用大孔径薄壁经皮穿刺套管针,创立了经皮穿刺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支持系统(percutaneous cardiopulmonary support system,PCPS),伴随着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和器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尤其是膜式氧合器和离心泵的出现,使CPB设备的体积减小、预充量小、性能提高,而且操作更加简便和安全.近年来,CPB技术已经从手术室的单纯心脏手术进入到导管室、ICU病房和急诊室.CPB更被扩展应用到更多疾病的治疗,尤其是急诊医学方面.

  • 小程的“心事”

    作者:王海峰

    这几天,大庆石化二厂维修车间程慧宇的心里总是很紧张,为什么呢?因为他被安排坐到了班长的对面.坐到哪儿都一样,奇怪的是至于紧张吗?“小程,今天主要在哪巡检了?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机泵啊?”“这个符号是什么意思?”“离心泵的振动原因有哪些?”“ ”每天巡检回来之后,小程都要面对班长这样的询问,就是这样的提问,让小程感到了压力.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