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抑制野生型p53诱导的蛋白磷酸酶1提高肺腺癌细胞对砷剂的敏感性

    作者:罗擎英;谷仕艳;张遵真

    目的 研究抑制野生型p53诱导的蛋白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提高肺腺癌细胞对砷剂的敏感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设计并合成WIP1编码基因的靶向siRNA,以Lipofectimient 2000转染入肺腺癌A549细胞,从而抑制WIP1蛋白的表达.运用Western-blot检测抑制WIP1对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的P53磷酸化蛋白及其下游效应因子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抑制WIP1后细胞凋亡情况;以噻唑蓝(MTT)法检测抑制WIP1后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以siRNA技术成功将A549细胞中WI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抑制70%左右.相同浓度As2O3 (5 ~ 40 μmol/L)处理后,WIP1表达抑制组细胞中P53 serl5表达低于对照组,而P53 ser46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相同浓度As2O3(10 ~40 μmol/L)处理后,WIP1表达抑制组中P53 ser15下游效应因子-P53上调凋亡诱导蛋白(P53 up-regulated modulator of apoptosis,PUM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53ser46下游效应因子——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与之对应的是,相同剂量As2 O3(5~ 40 μmol/L)作用下,WIP1表达抑制组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抑制肺腺癌细胞中WIP1的表达可通过促进P53磷酸化进程提高砷引发肺腺癌细胞凋亡的效率.

  • 电磁波生物效应对肿瘤化疗增敏效果的研究

    作者:张恩科;张瑶婵;马缠过

    化疗是临床癌症治疗主要的手段之一.但化疗所存在的药物缺乏特异的敏感选择性和严重的副作用等制约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探讨拟采用生物学与电子工程学的实验技术,在电磁波的牛物效应对肿瘤细胞抑制的基础上,研究电磁波的生物效应对化疗的增敏作用,探索提高肿瘤化疗治疗效果的新途径.

  • 放疗加顺铂单药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何福云;黄丙俭

    目的 评价放疗加顺铂单药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鼻咽癌共123例,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放疗+顺铂组)63例,对照组(单放组)60例.研究组放疗合并第1、4、7周用单药顺铂(DDP)80mg/m2,分次d1~3天静滴.研究组和对照组放疗技术相同,均采用面罩固定的二维挡铅技术,照射剂量相同.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局部复发率11.1%,对照组2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4.036,P=0.045);研究组远处转移率14.3%,对照组23.3%,,无显著统计学差异(x2=1.655,P=0.198);1、3年积累生存率:研究组为96.7%、78.6%,对照组分别92.7%、66.7%,两组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两组生存曲线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4.133,P=0.042);两组皮肤放疗反应口咽部粘膜放疗反应、血液毒性反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化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比例明显增加,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后绝大多数仍能坚持放疗.结论 放疗加顺铂单药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而且能提高生存率,毒副反应绝大多数能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 不同途径灌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兔舌VX-2鳞癌化疗敏感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来振;黄桂林;张雨;张霓霓;姚礼;易杰

    目的 比较全身静脉及靶向舌动脉灌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Hedyotis DiffusaWilld Injection, HDI)对兔舌VX-2鳞癌化疗的敏作用.方法 将兔舌VX-2鳞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均为舌动脉灌注紫杉醇化疗.其中,A组舌动脉灌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B组耳缘静脉灌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C组为单纯化疗组.化疗后第7天切除舌癌原发灶,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NF-κB/p65;Western blot检测P-gp、MRP2、p-STAT3;RT-PCR检测MDR1、ABCC2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NF-κB/p65表达率为A<B<C组(P<0.05);VEGF表达率为A/B<C组(P<0.05);P-gp表达率为A<B<C组(P>0.05);MRP2表达率为A<B<C组(P<0.05);p-STAT3、MDR1、ABCC2表达率均为A/B<C组(P<0.05).结论 舌动脉灌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对兔舌VX-2鳞癌化疗敏作用明显优于全身静脉灌注.

  • 熊果酸增强人胃癌BGC-823细胞对紫杉醇敏感性的研究

    作者:蒋洁敏;相芬芬;詹月萍;吴蓉;康向东

    目的 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增强人胃癌BGC-823细胞对紫杉醇(paclitaxel)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为紫杉醇寻求临床辅助化疗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将人胃癌BGC-82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紫杉醇单药组,熊果酸预处理+紫杉醇组(紫杉醇刺激细胞前,先用熊果酸预处理24 h).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FQ PCR)法检测紫杉醇组和熊果酸预处理+紫杉醇组P-gp mRNA和Akt1 mRNA基因的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紫杉醇单药组与熊果酸预处理+紫杉醇组P-gp、p-Akt和Akt、caspase-3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单药熊果酸和紫杉醇可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增殖,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抑制率增强.人胃癌BGC-823细胞用2.5μM的熊果酸(UA)预处理24 h后,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增加,紫杉醇对BGC-823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由0.04μM下降至0.007μM.荧光定量PCR所示,熊果酸预处理+紫杉醇组Akt1、P-gp mRNA的表达较紫杉醇单药组下降(P<0.01);蛋白质印迹实验提示,熊果酸预处理+紫杉醇组,Akt、P-gp和caspase-3蛋白表达较紫杉醇组降低(P<0.01);熊果酸预处理+紫杉醇组p-Akt蛋白表达较紫杉醇单药组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果酸预处理后能增强紫杉醇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敏感性,可能与熊果酸预处理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P-gp的表达有关.

  • 增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敏感性的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者:熊正文;李春光;丁华野;史景泉;田玉旺

    近年来,原位杂交、PCR等分子病理学新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在一些疾病的诊断和研究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但是免疫细胞化学染色(ICS)技术以其突出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针对ICS时间长、敏感性差、抗原修复方法单一、组织固定、制片和染色等流程对抗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终影响ICS结果等缺点,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对影响抗原性的主要因素:抗原修复、骨组织ICS、冷冻厚切片及HBP增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一些疑难肿瘤的诊断提供了准确、快速的技术保障.现简介如下.

  • 希美钠在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仟仕;高雪梅;周鹏;辜艳

    目的 探讨希美钠在食管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综合组(希美钠+放疗)和单纯组(放疗)各30例.综合组采用希美钠800 mg/m2,用100 ml生理盐水稀释溶解,于30 min内完成静脉滴注,在60 min内进行常规放疗.2~3次/周,连续用药到放疗疗程结束.用药总量6 000~9 000 mg.单纯组只采用放射治疗.采用60Co体外照射,放疗照射剂量为6 000~7 000cGy/6~7周.结果 近期疗效:综合组放射治疗疗效较单纯组提高40.00%,远期疗效正进一步追踪观察中.结论 希美钠安全性高,毒副反应较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增敏效果明显.

  • 痛觉感受相关的TRP离子通道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隋峰;霍海如;姜廷良;罗非;郭建友

    疼痛是机体对外界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一种不愉快感觉,与临床上包括癌症、糖尿病、关节炎等在内的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相关.瞬变感受器离子通道蛋白是一类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蛋白超家族,目前已有七个亚族、30多个成员在哺乳动物中被相继发现.近年研究表明TRPV亚家族中TRPV1、TRPV2、TRPV3、TRPV4以及TRPM亚家族中 TRPM8和TRPA亚家族中TRPA1与痛觉的产生关系密切.本文主要对上述离子通道与各种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痛觉增敏的病理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 a-硫辛酸

    作者:

    现我们来学习一种具有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效应的抗氧化剂a-硫辛酸.a-硫辛酸是一个多功能的抗氧化剂,在德国已经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超过30年.不仅如此,近的研究还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静脉输注a-硫辛酸可以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所以,a-硫辛酸可以作为一个安全有效的胰岛素增敏辅助治疗药物.

  • 罗格列酮逆转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肌血管内皮的异常改变

    作者:刘颖;李洪涛;刘志民;赵瑛;何金;刘会敏

    近年来,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在胰岛素增敏以外的药理活性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目前,TZDs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早期心肌血管内皮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高糖膳食诱导的IR大鼠模型,研究罗格列酮在IR早期对心肌组织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 抗生素热疗增敏对颌面部软组织急性感染治疗的辅助作用

    作者:

    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是目前治疗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目前绝大多数抗生素为全身用药,长期、大量静脉使用抗生素会造成较多全身性副作用. 因此,采取措施提高局部药物浓度是提高局部疗效、减少副作用的有效方法[1].根据颌面部解剖特点,我们在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的同时,辅以热疗方式在局部炎症区加热,以期提高面部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并对此进行了前瞻性临床比较研究.

  • 钠氢交换蛋白抑制剂Cariporide对MCF-7/ADR细胞化疗敏感性影响机制研究

    作者:陈琦;冯凡;朱小兰;刘月琴;苏兆亮;许文林

    目的 肿瘤细胞膜内外pH值的改变对于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通过细胞内外的H+/Na+交换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细胞的凋亡水平与化疗药物耐药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钠氢交换蛋白1(sodium hydrogen exchange 1,NHE-1)抑制剂 Cariporide(CP)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ADR增殖、凋亡和对多柔比星(adriamycin,ADR)敏感性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以终浓度分别为3、6、9、12、60和100 μg/mL的CP处理MCF-7和MCF-7/ADR细胞48 h,以终浓度分别为1、5、50和100 μg/mL的ADR以及2种药物联用分别处理MCF-7/ADR细胞24、48 h,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的增殖影响,Graphpad prism 5分别计算单用及药物联用时的IC50,CompuSyn软件计算2种药物的联用指数(CI);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单用及联用后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RT-PCR法检测MDR-1、NF-κB等相关核转录因子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44、MDR-1、NF-κB p65、Caspase-3/9和Bcl-2的表达.结果 CP对乳腺癌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CP与ADR联用可以明显降低ADR对MCF-7/ADR细胞的IC50值,其值由(82.45±5.86) μg/mL下降至(42.2±2.03) μg/mL,t=7.57,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单用ADR组、单用CP组、药物联用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02±0.19)%、(6.34±0.39)%、(9.55±0.47)%和(15.12±0.65)%,F=666.2,P<0.001.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单用CP及CP联用ADR组MDR-1、NF-κB mRNA 表达均下降.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单用CP及CP联用ADR耐药相关蛋白CD44、MDR-1表达下调,NF-κB p65表达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降,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表达上调.结论 CP可以增加MCF-7/ADR细胞对ADR的敏感性,可能是通过下调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活化凋亡相关蛋白,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有效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

  • Cox-2抑制剂Celecoxib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福正;邹勤舟;赵涤非;赵于天;贺蓓娃;周乐源;楚建军

    目的 研究Cox-2抑制剂Celecoxib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增敏作用和副作用.方法 自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选择头颈肿瘤病例6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Celecoxib组,常规组行单纯根治性放疗,Celecoxib组根治性放疗的同时用Celecoxib增敏.放疗方法:先制作面模固定.CT定位,做TPS计划,肿瘤临床病灶剂量为65-70 Gy/6.5~7周,亚临床病灶剂量为45~50 Gy.用药方法:Celecoxib每次200 mg,每日2次口服,放疗开始和放疗结束.结果 Celecoxib组和常规组原发灶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1.3%,而颈部淋巴结有效率分别为91.7%和80.0%,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0%和17.4%.结论 Cdecoxib具有放射治疗增敏作用,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且副作用少.但其长期疗效和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 吸混合氧加服烟酰胺对放射治疗增敏的研究

    作者:麻富卯;张棠枝;传泰;张守仁;张春玲;范立

    增加肿瘤组织的血氧浓度,改善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提高肿瘤的放射治疗效应, 是放射 治疗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本院对2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 了吸5%CO2 +95%O2(CB)加服烟酰胺(NA)对放射治疗增敏的前瞻性随机分组临 床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观察组100例,中位年龄50.0岁(32~69岁),对照组100例,中位年龄50.5岁(32~7 4岁)。观察组鳞癌99例,腺癌1例;对照组鳞癌97例,腺癌3例。依据1994年“FIGO”蒙特 利尔会议分期法分期:观察组Ⅱb期5例,Ⅲb期95例;对照组Ⅱb期4例 ,Ⅲb期96例。肿瘤分型:观察组菜花型48例、结节型43例、溃疡型9例;对照组菜花 型45例、结节型43例、溃疡型12例。肿瘤大小:观察组<3?cm 1例,3~5?cm 77例,>5?c m 22例。对照组<3?cm 5例,3~5?cm 75例,>5?cm 20例。 放射治疗方法:全部采用 60Co外照射,先给全盆野30?Gy左右,再改宫旁野加照15~20?Gy;腔内(宫旁A点) 照射采用天津产华阳192Ir腔内后装治疗机,1 次/周,5~7?Gy/次,总量为30~49 ?Gy。观察组放射治疗前30~60?min顿服NA 600?mg,放射治疗前5~10?min吸CB直至放 射结束后继续吸5~10?min。对照组不服药,不吸CB,不加任何辅助治疗。2 结果  肿瘤完全消退(CR)率:观察组为84%(84/100),对照组为72%(72/100)。肿瘤形态 与疗效:菜花型观察组CR率为85.4%(41/48),对照组为84.4%(38/45);结节溃疡型观察组CR 率为82.7%(43/52),对照组为61.8%(34/55),结节溃疡型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 2=5.78,P<0.05)。放射治疗期间副反应的比较:观察组头晕1例,恶心 10例,呕吐1例,食欲不振3例,皮肤反应Ⅰ度11例,Ⅱ度1例;对照组头晕2例,恶心11例, 食欲不振8例,皮肤反应Ⅰ度9例,Ⅱ度1例,2个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血氧饱和度: 手指皮肤测量法(30例),口服NA吸CB前后各测1次,提高幅度为0.0 1~0.12。基础高的提高少,基础低的提高多。动脉血氧分压(10例)提高幅度为1.33~2.6 6?kPa,肘静脉血氧分压提高幅度为0.93~1.33?kPa,饱和度提高0.15~0.20。3 讨论  目前在恶性肿瘤增敏方法的诸多研究中,以照射技术的改进、时间和剂量变换、药物增敏、 微波热疗加放射治疗以及高压氧舱加放射治疗虽可提高疗效,多费时费力,临床上难以推广 。本研究选择的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口服NA,放射治疗时深吸CB,方法简单易行,患者容易接 受。早在1955年Thomlinso和Gyay报道的支气管肺癌新标本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为:凡肿 瘤 索半径>200?μm的都有坏死中心;经过多种测量和计算后认为:在肿瘤内一小部分缺氧 细胞 的存在,能在某些临床情况下限制放射治疗的成功率。临床上早已发现贫血患者宫颈癌的放 射疗效差。在高压氧舱中放射治疗宫颈、膀胱、支气管、肺、头颈等部位临床Ⅲ期肿瘤,结 果表明除宫颈癌疗效有提高外,其它都不明显。吸纯氧或CB可能会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但 同时也有可能增加正常组织损伤。NA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的放射治疗、化疗增敏剂 。它对体外培养的恶性肿瘤细胞、鼠类肿瘤以及人体恶性肿瘤的异种移植瘤均有显著的放射 和化疗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为:NA是辅酶Ⅰ和辅酶Ⅱ的组成部分,参于机体代谢过程,在 促进生物氧化还原中发挥递氢作用,从而改善肿瘤组织血供,提高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同 时抑制DNA损伤修复。Siemann等临床前期研究显示,在小白鼠实验中,对乏氧细胞应用NA 和CB将提高肿瘤的杀伤力。这是因为CB中CO2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继而改善微循环, 促进氧弥散。围绕这个目标,笔者采用了放射治疗前服NA加吸CB,确实提高了患者在放射治 疗时的血氧饱和度。治疗结果表明,宫颈癌的近期疗效CR率有所提高(观察组为84%,对照组 为72%),特别是质地较硬、坏死溃烂的结节型和溃疡型肿瘤(观察组为82.7%,对照组为61.8% ),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理论和观点。较低的胃肠及皮肤反应基本可以消除放射治疗学家们 心中的疑虑。

  • 介入增敏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蒋晓东;宋大安;金同梅

    目的:评价介入增敏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时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分别采用介入增敏适形放疗(A组)和常规介入治疗(B组),对近期有效率、血清甲胎蛋白(AFP)下降率及1a、2a生存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近期有效率(CR+PR)A组85.7%,B组41.6%;血AFP降低率A组82.3%,B组31.5%;生存率(Kaplan-Meier法)比较,A组1a、2a生存率分别为74.3%、46.8%;B组分别为35.2%、18.3%.两组在近期有效率、AFP下降率及1a、2a生存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介入增敏立体适形放疗是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 mTOR抑制剂在女性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冯瑛琪;张珩;陈永收;任一鑫;曹爽

    女性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传统治疗药物疗效有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相关信号通路在多种女性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均扮演重要角色,抑制mTOR信号转导可有效阻碍肿瘤,并提高肿瘤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近年来,mTOR抑制剂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多种单用及联用方案均在探索之中,其中一些成果值得关注.本文对近年来mTOR抑制剂在女性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热疗增敏同期放化疗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期鼻咽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梦圆;李兰;宋娣;杨道科;郎锦义

    目的 观察热疗增敏同期放化疗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将280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治的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155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采取3周期单药顺铂同步放疗序贯3周期PF方案化疗的同期放化疗治疗措施,综合组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部位于放疗第1周起联合局部热疗(在放疗后1h内进行,45 min/次,2次/周,直至放疗结束,共约14次).结果 同期放化疗治疗完全结束时综合组和对照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完全消退率分别为55.5%和41.6%(P <0.05)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80.8%和74.8%、62.4%(P均<0.05).两组放射性性皮炎和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4.2%、10.4%和29.6%、33.6%(P均>0.05).结论 热疗增敏同期放化疗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单纯同期放化疗.

  • 奥拉帕尼对Taxol抗乳腺癌4T1的增敏作用

    作者:来芳芳;李杰;季鸣;周秦;王丽嫄;王春阳;陈晓光

    聚ADP-核糖聚合酶1/2 (PARPl/2,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1/2)能催化底物蛋白的多聚ADP-核糖化(PAR)修饰,在细胞DNA损伤修复、细胞死亡和转录调节中具有重要调控功能.其抑制剂奥拉帕尼(olaparib,AZD2281)可作为放化疗增敏剂,能够在多种肿瘤的放化疗中发挥较好的增敏作用.通过建立生物荧光标记的体内4T1异位乳腺肿瘤模型,研究奥拉帕尼对于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体内外单药抗肿瘤和对紫杉醇(Taxol)的增敏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AZD2281对4T1肿瘤的治疗作用较差(包括体外MTT和流式实验,体内荷瘤小鼠实验),而在联合Taxol使用时,能显著增敏Taxol的抗肿瘤作用,并降低肿瘤组织的PAR水平,且没有明显增加化疗药物的毒性.此研究证实了以奥拉帕尼为代表的PARP抑制剂可以在小鼠乳腺癌4T1异位模型上增敏化疗药物Taxol的作用,为下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复吸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作者:邬志美;杨德森;郭田生

    复吸(relapse)是指停用滥用物质一段时间后,个体又重新滥用并形成依赖的过程,它是一种复杂的病态行为.目前研究复吸行为的动物模型大致分为三大类:①操作性复吸行为模型;②条件性复吸行为模型;③增敏性行为模型.

  • 铽离子增敏环丙沙星研究及其应用

    作者:戚雪勇;何华;顾飞;余江河

    目的建立胶囊和血样中环丙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6.0)中,铽(Tb3+)能与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形成络合物,该络合物吸收紫外光后,能发射铽的特征荧光.λex/λem=325.0/545.0,狭缝均为5 nm.结果线性范围1.0×10-8~1.0×10-6mol·L-1,回归方程为F=8.26×108c+18.5(r=0.999 9)(c:mol·L-1);检出限为3.5μg·L-1.结论该法用于血清和胶囊中环丙沙星的含量测定,简单、快速、灵敏,结果令人满意.

133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