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潘春吉

    Caco-2细胞(the human colon carcinomaline)模型是近十几年来国外广泛采用的一种研究药物肠吸收的体外模型,它具有如下优点:与动物试验相比,培养细胞要比培养动物更省时更经济;可测定药物的细胞摄取及胯膜转运;Caco-2细胞内有药物代谢酶,可在有代谢状况下测定药物的胯膜转运;Caco-2细胞易于培养且生命力强;Caco-2细胞来源是人结肠癌细胞,同源性好;可用于区分肠腔内不同吸收途径的差别.

  • 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罕见病细胞模型及其应用

    作者:时良;崔亚洲;韩金祥

    罕见病的研究受限于样本的可获得性,对其发病机制了解甚少阻碍了罕见病可行性治疗方法的发现.随着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技术的建立和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利用iPSCs技术把患者来源的体细胞转变为iPSCs,继而再分化为疾病相关的成体细胞.通过对发病过程和功能学分析,患者特异性iPSCs细胞模型已成为罕见病研究的宝贵工具.iPSCs技术彻底革新了研究者对罕见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尤其是iPSCs技术结合基因编辑和3D类器官方法,使得iPSCs在各应用领域包括精准医学领域更具强大优势.本文概括介绍iPSCs技术应用于多种罕见病疾病模型建立,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物筛选和细胞治疗,以期为罕见病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 17β-雌二醇长时程作用促进人的类成骨细胞TE85 45 Ca摄取及间质矿化

    作者:孙兰;岳赟;杨京;刘景生

    甾体类激素在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绝经妇女补充雌激素可以预防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是很清楚[1,2].成骨细胞在骨代谢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分泌释放细胞因子来调节破骨细胞的数量和作用[3].既往观点认为[4,5],在骨形成过程中由成骨细胞分泌骨基质,新生成的骨基质因钙盐沉着而矿化为骨.随着骨基质的增加,成骨细胞的功能降低,并逐渐被其分泌的骨基质所包埋.此时,深埋于基质的成骨细胞细胞器减少,胞质体积减少,成骨细胞变成骨细胞,丧失了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我室既往研究表明,E2在短期作用时(72h以内)能促进成骨细胞增生和骨形成[6,7],但E2长时程给药对成骨细胞的骨形成的影响尚不清楚.本实验以人的类成骨细胞株TE85为成骨细胞模型,通过观察E2对人的类成骨细胞TE85细胞长时程作用,探讨雌激素对成骨细胞参与的骨形成过程的重要影响.

  • 不同年龄人角化细胞的衰老特征评价

    作者:杨婷婷;陈冬梅;刘淑丹;马海滨;马晓娜;梁雪云

    目的 评价年龄对衰老细胞模型的影响,以建立体外培养的衰老细胞模型.方法 本研究根据供者年龄分为4组,每组3例生物学重复,<10岁、10 ~20岁、20~30岁和>30岁组.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不同年龄供体的表皮角化细胞.体外培养至P2代,进行以下检测:β-半乳糖苷酶染色鉴定衰老细胞数量;CCK-8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生长和增殖能力;磷酸化γ-H2A.X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DNA损伤;Western blot法检测分析细胞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表达.结果 各组衰老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百分比分别为0.864%、0.789%、5.472%、8.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着年龄的增加,HKCs细胞倍增能力下降,倍增时间延长.<10岁组中细胞核Phospho-Histone H2A.X表达细胞数量少,>30岁组人正常角化细胞内DNA双链断裂大量产生.同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2A(CDKN2A/p16INK4a)、p21、p53的表达随年龄增加而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人角化细胞的增殖与衰老与人类年龄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研究人类衰老的细胞模型.

  • 老化红细胞膜脂膜蛋白的变化

    作者:潘华珍;冯立明;许彩民;卢红

    对老化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水平的提高,对老化的认识也逐步深入.由于老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全身性的发展过程,因此也很难有一个既全面又确切的定义及科学的指标.细胞老化是机体老化的基础,它的变化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属器官的老化.引起老化的理论很多,自由基学说较为公认.体外进行细胞培养,研究细胞老化是一个好的方法.我们应用存储的红细胞为老化细胞模型,研究了其膜脂及膜蛋白的变化.

  • 胰岛素抵抗基础和临床研究

    作者:宁光;李长贵;洪洁;汤正义;李果;龚艳春;彭怡文;郭冀珍;沈卫峰;商淑华;罗邦尧;陈家伦

    1.建立呈胰岛素抵抗的HepG2细胞模型:将HepG2细胞置于10-7mol/L胰岛素培液中24小时,使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充分下调,检测并比较下调和未下调的HepG2细胞、糖、脂类代谢水平发现:下调HepG2细胞(DR-HepG2)胰岛素受体减少了56%,将DR-HepG2细胞置于不同浓度胰岛素培液中,胰岛素受体数仍明显减少,当培液中胰岛素的浓度为10-7mol/L时,DR-HepG2细胞胰岛素受体数减少到17%,其14C-葡萄糖、14C-醋酸盐掺合量明显低于未下调的HepG2细胞(NDR-HepG2).将DR-HepG2细胞置于不含胰岛素DMEM培液中48小时,再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刺激24小时,DR-HepG2细胞14C-葡萄糖、14C-醋酸盐掺合量仍明显低于NDR-HepG2细胞.结果提示:将HepG2细胞置于10-7M胰岛素环境中24小时,该细胞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且可维持48小时.

  • 神经和胶质双层细胞模型在研究载药纳米颗粒传送机制中应用的设想

    作者:吴扬;袭著革;白雪涛;杨旭

    在纳米材料的多年研究当中,人们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特别是在诊断学和疾病的治疗方面,纳米材料用作药载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纳米材料作为新型的药物载体其具有小的直径,容易穿过细胞膜,更容易逃脱细胞的吞噬效应等特性;同时也具有表面效应,更有利于吸收和携带其他组分的药物,如探针和蛋白纳米材料.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作者:汤翠菊;田有勇

    将体细胞或成体干细胞重编程转变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技术是近年来再生医学领域的重大进展.它是通过人工方法将适当的外源性转录因子导入体细胞或成体干细胞,使体细胞或成体干细胞转化为具有无限增殖潜能和定向分化能力、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一类"人造干细胞".来源于特定患者体细胞的iPSCs为医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并有可能为损伤修复的替代治疗提供细胞来源.现重点讨论iPSCs在重编程过程中新研究进展并概述了iPSCs的临床应用前景.

  • 帕金森病体外细胞模型

    作者:李婷婷

    帕金森病(PD)体外细胞模型种类繁多,比较常见的建模细胞系有非神经元性肿瘤细胞系(大鼠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2细胞),神经元性肿瘤细胞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原代中脑细胞)及原代小胶质细胞(构建炎症-免疫异常细胞模型),另外一种新的PD体外细胞模型--诱导的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细胞模型也在进一步研究中.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董健健(综述);程楠;韩咏竹(审校)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为一类缓慢起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不良的疾病。近年来,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但是,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机制也未完全清楚。随着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进步,疾病特异性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被逐渐应用于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及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然而,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尚处于早期级阶段,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及产生效率较低等问题,未来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建立安全、高效、符合临床标准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 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陈振振(综述);贡欣(审校)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复发率高达50%,是育龄期妇女盆腔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为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体外模型主要有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两种形式,已从传统的单一模型、二维模型发展为新型的复合模型、三维模型。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模型的建立和发展,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了更为仿真的研究模型。

  • Alzheimer 病细胞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钱亦华;任惠民

    Alzheimer病(AD)又称早老性痴呆,为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我国老龄人口居世界之首,患AD者约300万.估计目前全球AD患者超过1 000万.显然AD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突出问题.

  • 乙肝病毒体内外感染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徐桂利;高新;刘铮铸;巩元芳;宋海峰

    乙肝病毒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目前,利用针对乙肝病毒和宿主分别建立的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广泛应用于乙肝病毒的基础研究、新药研发和新疗法的探索。但是,这些模型仍然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如感染率低、感染期短,与人存在较大的种属差异等,重要的是,这些模型无法完全模拟乙肝病毒自然感染人的过程及产生病理变化。本文对近十五年来主要乙肝病毒体内外感染模型及其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今后建立新型乙肝病毒感染模型提供参考。

  • 以TNF-α刺激A549细胞构建急性肺损伤细胞模型

    作者:吴炜景;张家敏;李立平

    目的 构建急性肺损伤体外细胞模型.方法 以TNF-α1Ong/mL刺激肺泡Ⅱ型上皮A549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4、IL-1 β浓度,比色法检测丙二醛浓度、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RT-PCR及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NF-κ B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以TNF-α刺激A549细胞,细胞上清液IL-1 β、IL-4浓度上升;细胞内丙二醛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下降;NF-κB在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上调(P<0.05).结论 以TNF-α刺激肺泡Ⅱ型上皮A549细胞可诱导炎症反应放大、氧化应激失衡、NF-κB通路活化、细胞凋亡增加,符合急性肺损伤的主要特点,可作为ALI体外细胞模型.

  • 一种基于抗氧化反应元件的抗氧化药物筛选模型的制备

    作者:刘阳;陈剑清;舒特俊;吕正兵;张耀洲

    目的 利用抗氧化反应元件(ARE)调控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建立抗氧化药物筛选细胞模型.方法 构建由ARE调控Luc表达的重组质粒载体pARE-Luc-Neo,使用FuGENE@HD转染剂将重组质粒转染人胚肾上皮Hek293细胞,通过G418进行筛选,使用稀释法挑选阳性单克隆细胞,经抗氧化蛋白诱导剂TBHQ诱导,检测细胞中Luc的活性,筛选Luc高活性的单克隆细胞株.利用白藜芦醇和姜黄素评价阳性克隆的筛选效果,观察5个中药单体穿心莲内酯、隐丹参酮、水飞蓟素、苦参碱和虎杖苷在不同浓度(0、3.125、6.25、12.5、25、50、100μmol/L)时对Luc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通过检测Luc活性,筛选获得Hek293-ARE,该细胞中的Luc的表达水平受ARE调控,且在一定范围内与诱导剂的浓度呈相关性.穿心莲内酯、隐丹参酮与水飞蓟素有较好的诱导效果.结论 建立的抗氧化药物细胞筛选模型可有效地、高通量地用于抗氧化药物的初步筛选.

  • 阿霉素肾病模型及其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贺升升;李爱平;张王宁;秦雪梅

    阿霉素肾病模型是目前公认的能够较好模拟人类肾病的模型之一,其动物模型的表现类似于临床的人类肾病综合征,其细胞模型因能够较好地模拟肾小球足细胞的基本功能而广泛应用于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从阿霉素肾病的动物模型和体外细胞模型入手,旨在系统地阐述阿霉素肾病模型的造模方法和病理机制,为基于肾脏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科学、合理的药理学实验模型参考,为开展中药复方治疗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 诱导多能干细胞制备技术及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作者:王雪莲;杨树龙;黄家学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具有分化成为多种组织的潜能,是目前再生医学领域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诱导分化技术获得的iPSC,可为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一条新途径,也为药物的开发及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其在药物的开发和个性化干细胞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文章就iPSC的诱导分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开发作综述.

  • 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建立

    作者: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方法本实验使用人近曲HK-2.实验分为缺氧4、12和24 h及缺氧24 h后复氧4、12和24 h组,每个实验组均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经高温灭菌的液体石蜡覆盖法造成缺氧环境;苔盼兰摄取法进行细胞计数及检测细胞存活率,生化法检测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经过缺氧/复氧处理后,苔盼兰摄取率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LDH含量升高.说明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了细胞膜的完整性破坏,甚至细胞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损伤.结论采用液体石蜡覆盖法建立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较其他制模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可靠.

  • 丹参酮ⅡA对NB4细胞PML-RARαmRNA和融合蛋白的影响

    作者:黄纯兰;羊裔明;孟文彤;邓承祺;刘霆;张杰

    我们采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NB4细胞株作为体外细胞模型,检测丹参酮ⅡA(TanⅡA)作用NB4细胞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PML-RARα)mRNA和融合蛋白的变化,探索TanⅡA诱导NB4细胞分化与凋亡[1]的分子机制.

  • 表达Y568F/Y570F双位点突变型人c-kit受体对小鼠FDCP-1细胞增殖特性的影响

    作者:熊安琪;陈松森;刘长征;邓艳春;狄旭;黄赞春;姚杰;张艳丽

    我们选择来源于正常小鼠骨髓的一种典型的早期造血祖细胞FDCP-1作为细胞模型,通过对稳定表达野生型和Y568F/Y570F双位点突变型人c-kit受体的重组细胞株hc-kit/FDCP-1和hc-kitDM/FDCP-1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hc-kit受体近膜区第568位和570位酪氨酸磷酸化对FDCP-1细胞增殖的影响.

338 条记录 5/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