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성도중의약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0668
  • 国内刊号: 51-1501/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62-64
  • 曾用名: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梁繁荣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腹泻病气阴两虚证病证结合模型构建及以方测证研究

    作者:黄晶晶;陈炜;赵琼;黄勤挽;张玉;周莉丽;潜鸣;罗雅婷

    目的:探讨研究以高浓度苦寒泻下、劳倦力竭复合因素构建气阴两虚证病证结合腹泻动物模型.方法:40只KM小鼠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组,其余用作腹泻模型制备.采用25%高浓度番泻叶灌胃使其重泻伤其阴液,加以负重游泳使其力竭致气虚的复合因素造模,参照文献判定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加味人参乌梅汤、蒙脱石散及生理盐水,5d后采集样本作相应检测.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丙二醛(MDA)、乳酸(LD)浓度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结肠病理评分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模型组结肠病变程度高;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西药组P<0.05,中药组P<0.01),病变程度有明显的改善;中药组在治疗恢复期有其明显优势.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重降低明显(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小鼠体重较模型组体重显著增加(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动物的稀便数和稀便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的稀便数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中药组P<0.01或西药组P<0.05),稀便率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丙二醛(MDA)、乳酸(LD)浓度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西药组和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更接近于正常组;结肠病理评分,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提示模型组结肠病变程度高;中药组和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西药组P<0.05,中药组P<0.01),说明药物干预后,病变程度有明显改善,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其明显优势.结论:高浓度苦寒泻下、劳倦力竭复合因素构建的气阴两虚证病证结合腹泻模型是较为可行、稳定的造模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 不同灸法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菲;杨涵棋;张耀;杨慎峭;周海燕;杨馨;刘旭光

    目的:观察3种灸法(温和灸、直接灸和隔姜灸)对实验性RA模型的抗炎效应,比较研究不同灸法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组织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RA模型组、温和灸组、直接灸组、隔姜灸组,8只动物/组.注射FCA造模后第7d开始分别用温和灸、直接灸、隔姜灸3种不同方法施灸家兔“足三里”、“肾俞”2穴,两侧交替进行,治疗1次/d,6d为1疗程,共计3个疗程.于造模前、造模后7d及治疗后7、14、21 d测量各组家兔双后肢膝关节周长,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HSP70的含量.结果:温和灸、直接灸和隔姜灸均能明显降低家兔左右膝关节周长(P<0.01),隔姜灸作用优于温和灸和直接灸(P<0.05);与对照组比较,RA模型组关节滑膜组织HSP70积分光密度值增高(P<0.05);与RA模型组比较,各艾灸组滑膜组织HSP70积分光密度值显著增加(P<0.01),隔姜灸组较温和灸组、直接灸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结论:不同灸法对实验性RA均有良好的抗炎效应,以隔姜灸作用更为突出;不同灸法均可诱导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组织HSP70大量表达,以隔姜灸更为明显.

  • 连栀矾溶液促进大鼠肛周脓肿创面愈合作用研究

    作者:袁学刚;王战国;邹亮;杨向东;胡慧玲;余腾江;李奇娟

    目的:探讨连栀矾溶液促进大鼠感染肛周脓肿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药物干预后,观察创面愈合形态学和愈合率指标;并于第3、6、9、12 d取创面肉芽组织,比较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创面肉芽组织的组织病理和免疫生化病理学指标;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检测对照组对大鼠血清中组胺(HIS)、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影响.结果:连栀矾溶液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并缩短愈合时间,降低炎性反应;在创面愈合早期(6-9d),促进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生成(P<0.05);同时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HIS、5-HT的水平(P<0.05).结论:连栀矾溶液明显促进大鼠肛周脓肿创面愈合,其作用机制与他明显促进创面肉芽组织中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生成以及有效降低大鼠血清中HIS、5-HT等炎症因子的水平相关.

  • 六泉穴解惑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刘兢;李晓军;郑永强;李秀霞

    目的:观察六泉穴解惑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六泉穴解惑刺法)、对照组29例(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在饮水试验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在吞咽困难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2%;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泉穴解惑刺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

  •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张友胜;张晓东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 2015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12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中药口服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主要症状效应指标的评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评分、IBS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腹痛或者腹部不适、大便次数等主要症状效应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便性状、排便紧迫感、腹胀、黏液等主要症状效应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主要症状效应指标评分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情感职能、活力等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行为障碍、焦虑不安、健康担忧、身体角色、饮食限制等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饮食限制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相对安全有效.

  • 温阳通络法组方汤剂治疗阳虚血瘀证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作者:罗露露;吴娜;刘振杰;蓝柳贵;王丘平;吴丽燕

    目的:探讨温阳通络法组方汤剂(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阳虚血瘀证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效果.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8月入我院门诊及住院DPN患者共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医学治疗+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500 μg肌肉注射,1次/d;观察组给予标准医学治疗+中药口服并沐足治疗,1剂/d,水煎400 mL,早晚各服用1次.药渣加适量水再煎30 min后泡足,水温38℃~40℃,泡25 ~ 30 min,1次/d.2w为1疗程.结果:1.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P2h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的Toronto临床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包括肢体疼痛、肢体麻木、肢端发凉、感觉异常)及总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而对照组无变化,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法组方汤剂联合标准医学治疗治疗阳虚血瘀证型DPN的临床效果可能优于西药治疗,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益气补肾复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肖钦文;陈献;戴彭辰;李慧英;王俭;张诗竹;何成诗

    目的:建立中西医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优化方案,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尽量延长其生存周期.方法:按照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单盲的方法,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西医常规化疗+协定方,服用益气补肾复方4个月,同时化疗4个疗程;对照组:同试验组相同的化疗方案,不服用中药,连续化疗4个疗程.并在预计时间评价RECIST标准评分、KPS评分来统计分析.结果:按照RECIST标准评价,两组在缩小瘤体疗效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KPS评分评价,两组在KP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观察指标的总有效率来讲,中西医结合治疗Ⅲb-Ⅳ期NSCLC的总体疗效相对于单纯的西医化疗,具有一定优势,益气补肾法在治疗中晚期NSCLC中有减毒增效的功效.

  • 补中益气汤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领域的应用心得

    作者:陈玉;王齐有;贺红梅

    补中益气汤广泛地应用在临床中,本文通过补中益气汤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领域的灵活运用,来体现中医异病同治、辨证施治的思想.

  • 不孕症患者进行人工生殖疗程合并中医治疗用药分析

    作者:郑为仁;陈怡斌;陈晓暐;江宛蓉;游景卉;杨淑龄;陈建霖

    目的:台湾每年人工生殖疗程的数量逐年增加,不乏同时接受中西医治疗的患者,但针对不孕症中医治疗药物的概况以及中西医合并治疗的情形,目前并无统计数据显示,此研究目的为不孕症患者接受人工生殖合并中医治疗之情形及用药规律,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溯台湾长庚医院林口、台北、桃园院区2004年~2014年间,不孕症患者接受人工生殖疗程同时接受中医治疗的情形以及中医的处方治则用药.结果:进行取卵手术共6008次,病患人数共4133人,其中患者同时接受中药治疗共487人.所有开立的中药处方中,常使用的方剂种类为补益剂(50.81%),其次为和解剂(17.73%)、理血剂(14.53%).常用的单方及单味药分别是左归丸(17.97%)和香附(7.83%).结论:台湾长庚医院林口、台北、桃园院区不孕症患者接受人工生殖疗程合并中药治疗以补肾药、疏肝理气药、活血药、清热药为主,与大多学者治疗卵巢储备量不佳患者治则相同,但是否有提升怀孕成功率,还需进一步研究观察.

  • 探究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药膳预防脑卒中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桑宏超;刘彦娥

    目的:探究与分析早期肠胃营养联合药膳预防脑卒中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常规治疗组早期运用一般肠内营养预防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华药膳食疗,对比2组患者系统治疗1 w后的胃酸强度、胃液潜血率、大便潜血率、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死亡率和好转率,并对2组患者用药后的肝功能异常、失眠、头痛等不良反应作出比较,综合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系统治疗1 w后,常规治疗组24 h平均胃内pH、夜间平均胃内pH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显著(t=3.98,P<0.05;t=4.58,P<0.05);常规治疗组24 h的pH <4.0发生率以及夜间pH<4.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显著(t=4.21,P<0.05;t=4.28,P<0.05);常规治疗组胃液潜血率、大便潜血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病死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显著(x2=4.36,P<0.05;x2=4.80,P<0.05;x2=5.49,P<0.05;x2=4.29,P<o.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治疗组相比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显著(x2=15.86、5.45、4.51,P<0.05).结论:早期胃肠营养联合中华药膳食疗可有效控制胃酸强度,协同预防脑卒中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 电针结合郑氏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退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唐宏智;唐流刚;范华英;黄娟;陈姣

    目的:比较电针结合郑氏手法和单纯电针治疗腰椎小关节退变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患者分为电针结合郑氏手法组和单纯电针组,每组55例.2组均取华佗夹脊穴(主要为腰椎夹脊穴)、肾俞、关元俞、命门等穴,电针结合郑氏手法组进针后进行捻转、提插,行平补平泻手法后行电针并用郑氏牵拉手法、复位手法、理筋法对患者进行推拿.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痛症状功能障碍评分(ODI)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AS、ODI及疗效评价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结合郑氏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退变优于单纯电针.

  • 天麻钩藤饮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苏秀坚;张文敏;文龙龙

    目的:分析天麻钩藤饮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病例均为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共纳入100例.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分西药组50例和中西医组50例.西药组治疗采用西药甲磺酸倍他司汀,中西医组治疗采用西药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中药天麻钩藤饮,对比干预前后2组血液黏度差异以及疗效水平情况.结果:干预后中西医组血液黏度明显较低,中西医组疗效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结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患者症状好转,在临床可考虑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中西医组、中药组内耳鸣、眩晕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28.9±10.2)h、(30.5±11.3)h和(46.8±11.6)h、(50.3±12.6)h,2组两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

  • 中医综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促排卵效应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徐海冰;徐银静;黄海燕;包玲燕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促排卵效应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中医综合组、中西医结合组及西医组,中医综合组采用中药人工周期、针灸及耳穴压豆促排卵,中西医结合组用中药人工周期及氯米芬促排卵,西医组用氯米芬促排卵.结果:中医综合组33例中,排卵29例,占87.88%,妊娠25例,占75.76%;中西医结合组30例中,排卵24例,占80.00%,妊娠15例,占50.00%;西医组32例中,排卵18例,占56.25%,妊娠8例,占25.00%;3组比较妊娠率有显著差异(P<0.05);中医综合组、中西医结合组与西医组比较排卵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促排卵疗效好,可明显提高受孕率.

  • 痔上黏膜套扎吻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术后并发症防治护理体会

    作者:甘昌芝;郝亮亮;陈敏;侯艳梅;周策

    目的:运用综合护理方案对痔上黏膜套扎吻合术(R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术后病人进行护理,探讨其在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纳入混合痔患者40例,全麻下行RPH+外剥内扎手术.制定综合护理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一般护理组,每组20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切口水肿、伤口疼痛、腹胀、尿潴留发生率.结果:特殊护理组在术后3d疼痛程度NRS评分、尿潴留发生率、腹胀程度均低于一般护理组,术后7d水肿程度低于一般护理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方案对RPH+外剥内扎术术后并发症进行防治,在临床上具有优越性.

  • 水穴埋线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张学术;曹文芳;杨慧

    目的:评价水穴埋线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克罗米芬口服,治疗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水穴埋线.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患者治疗后排卵周期率、临床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及宫颈粘液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排卵周期率、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目及宫颈黏液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激素水平方面比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各组虽有变化,但是2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水穴埋线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从而提高妊娠率和排卵周期率,其疗效明显由于单纯克罗米芬口服.为探索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症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 降糖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0例疗效观察

    作者:付旭彦

    目的:观察降糖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40例给予阿魏酸哌嗪片(成都亨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3368,200 mg3 次/d.治疗组服用降糖益肾汤,1剂/d,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2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52.5%,因此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 蛇床子素抑制TNF-a表达及作用机制初探

    作者:梁正;郝文龙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肿瘤坏死因子(TNF-a)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设计一种抑制TNF-a产生的抗类风湿关节炎小分子药物高通量筛选新方法.结果:与DMSO对照组相比,蛇床子素(N8)能显著抑制脾脏细胞中TNF-a的产生(P<0.001),减少TNF-a基因的表达,降低p38磷酸化水平.结论:蛇床子素通过抑制p38的磷酸化,抑制TNF-a基因的表达,其具有开发成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潜力.

  • 安息香中苯甲酸松柏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攀;文冰杰;李瑞煜;杨孟妮;张慧;夏厚林

    目的:测定安息香中苯甲酸松柏酯的含量,建立以苯甲酸松柏酯为指标的安息香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法测定27批次安息香中苯甲酸松柏酯的含量.结果:苯甲酸松柏酯在2.508-200.6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9.42%,RSD =2.01%.20批泰国安息香药材苯甲酸松柏酯含量在3.30% ~66.75%之间,7批苏门答腊安息香未检测到该成分.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安息香中苯甲酸松柏酯可行,可以作为安息香质量控制的依据,为安息香质量控制提供新的参考和依据.

  • 川木香不同煨制品的质量差异研究

    作者:杨沮勤;刘巧;胡慧玲

    目的:研究不同煨制法川木香的质量差异.方法: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木香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得到不同炮制方法川木香化学成分质谱图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的模式识别技术比较川木香生品和煨制品的质量差异.结果:不同炮制方法之间的差异较小,其中去氢木香内酯、木香烃内酯两种成分对不同煨制方法川木香质量差异贡献较大.结论:利用模式识别技术能将川木香生品和煨品很好地区分;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 lactone)、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二者的含量差异可作为区分川木香生品和煨制品的重要参考.

  • 超临界CO2提取桉树叶挥发油工艺优选

    作者:曹丽萍;廖昌军;臧志和;王涛;余中杰

    目的:研究CO2超临界提取桉树叶挥发油的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对桉树叶中桉树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得到桉树叶挥发油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72℃,提取时间8h,提取压强402.78 bar,提取率为6.83%.结论:方法简便合理、稳定,可预测性较优.

  • 三棱薄层色谱鉴别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恒;李伟东

    目的:提高三棱药材、醋三棱饮片鉴别的专属性,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优化三棱薄层色谱的展开剂,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棱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使用优化后的展开剂,三棱薄层斑点清晰、专属性好,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简单、准确.结论:展开剂优化后可以提高三棱薄层鉴别的专属性,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作为三棱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 不同商品等级羌活中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虹宇;尹显梅;陈玲;蒋舜媛;马逾英;余梅;蒋桂华

    目的:比较羌活不同商品等级中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探讨中药材商品等级与药材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羌活药材中羌活醇、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各等级羌活中的羌活醇含量均高于异欧前胡素,二者的总量为蚕羌>尾羌>竹节羌>疙瘩头>条羌.结论:此测定方法为今后修订羌活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提供了实验依据.

  • GC-MS分析康定独活根中的挥发油成分

    作者:艾青青;高必兴;兰志琼;卢先明;邓晶晶;郑立;陈玲

    目的:研究康定独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以期为藏药珠噶类药材的鉴定及康定独活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康定独活挥发油,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康定独活根中挥发油含量为0.2% (v/w),共鉴定出2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53.67%.结论:康定独活根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醇类和酯类,而藏药珠噶类药材白亮独活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烯类和醇类,可根据挥发油的成分不同鉴别两种独活.

  • 乌梅丸论治乳腺癌

    作者:杨亦奇;由凤鸣;严然;杨彧;郑川

    目的:从病机与治法角度阐释乌梅丸干预乳腺癌的中医理论.方法:查阅文献,引用经典,论述乳腺癌病属厥阴的内涵,阐述其兼具阳虚火郁的基本病机和厥阴风动的转移病机;论述乌梅丸主治病机及治法,阐述其既可温阳解郁,又可敛肝息风.并统计乌梅丸治疗乳腺癌的文献报道.结果:乳腺癌病机属性与乌梅丸主治病机及治法契合.结论:乌梅丸干预乳腺癌本病及转移中医理论充分,临床有效.

  • 《金匮要略》竹皮大丸新解

    作者:胡晓凯;马晓峰

    竹皮大丸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历代注家对该方认识不一,多数认为该方以竹茹为君药,旨在清热除烦,安中降逆,后世临床医生常遵此法,而对原条文中记载的“安中益气”重视不够.对此,笔者基于原文,经反复研读,认为竹皮大丸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的小建中汤在病机、症状、治法、方药上有诸多相似,两者乃是一脉相承,皆以甘温药物,清降阴火,但又各有特色.

  • 浅谈张仲景“辨病”思想

    作者:毕国伟;卢政男;江泳

    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构建辨证论治的体系后,辨证论治即成为中医临床核心.笔者精研《伤寒杂病论》,认为仲景所论“辨证论治”的体系中,除了强调根据症状体征等的不同分型论治外,还包含了较为全面、深邃的“辨病论治”思想,而辨病准确是论治的有力保障,故特撰文阐析仲景“辨病”思想,以期更好的指导中医临床.

  • 从《黄帝内经》“气交变”浅淡“阴阳骤变”的发病观

    作者:刘亚雄;尹浩;唐玉琴;周宜

    《内经》的气交变大论篇提出:“猝然而动者,气交变也”,指因自然界气候的猝然变化产成的异常气候使民患疾,从而指出因外界的阴阳骤然变化而引动人体阴阳骤然不适应的一种发病的途径.本论从“气交变”出发,结合现代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气候、地域、饮食、情绪等因素所导致人体阴阳平衡骤变被打破而发病的一种类型,称之为“阴阳骤变”的发病观.

  • 张景岳便秘学术思想浅析

    作者:程泓;贺百林;章代亮;胡秀君;孙聪;冯培民

    本文对明代医家张景岳对于便秘的学术思想做一归纳总结浅析,张氏认为秘结,即便秘,可以简单的分为阴结、阳结两种;肾司二便,对于便秘的病因,除了外感伤寒阳明腑实,多是由于肾的阴阳失衡所致,当然从整体观上讲,便秘与五脏失调均有关系.并在治疗上作出了指导:阳结者,邪有余,宜攻宜泻;阴结者,正不足,宜补宜滋,于临床大有裨益.

  • 《针灸大成》妇科病治疗规律浅析

    作者:于冰;王聪;张永臣

    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有关妇科疾病的针灸治疗记载,统计各个针灸处方的穴位数目、每个穴位的用穴频次以及所属经脉,分析其取穴规律和治疗特点,发现《针灸大成》中妇科病的治疗有取穴少、用穴精,多用三阴交和任脉穴,以及重视审查病因、辩证论治的特点.因此,将《针灸大成》中妇科疾病的治疗经验加以总结,能够为现代针灸治疗妇科疾病在选穴配伍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 伏九贴防治小儿哮喘的理论探源

    作者:唐敏;胡亚南;张岚

    三伏贴与三九贴广泛应用于预防小儿哮喘,疗效显著.对其理论进行探源,主要依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不治己病治未病”这一大原则,进行防治.伏九贴属于中医“治未病”范畴,利用三伏时节之炎热气候与机体相对充盛的阳气,配以辛温、走窜、通经之药物,通过刺激相关穴位,疏通经络、调节气血阴阳、驱散外邪,起到使肺气正常升降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利用三九时节之严寒与人体阳气初动,配以辛温等药物,通过穴位刺激,振奋阳气,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现代医学认为,穴位敷贴属于现代医学的经皮给药,药物经过皮肤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随着刺激时间的增加,神经体液系统发生变化,从而提高组织的水平,抑制型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并能促进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的调节作用,提高免疫机能,增强体质.

  • 从考古发掘和明清传世实物看九针的形制演变

    作者:伍秋鹏

    目的:探讨古代九针的形制特征和发展演变.方法:收集整理考古发掘出土和明清传世的古代九针资料,分析不同时期的形制特征和变化.结果:明确了各时期九针的形制特征和演变规律.结论:考古发掘出土的汉代九针和明清传世的九针,在形制上均无统一的样式.汉代九针的形制虽然受到《九针论》、《九针十二原》的影响,但在制作上并不严格遵守规定的尺寸.元明清针灸著作中所附的九针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元、明、清时期针具的形制特征.

  • 直肠癌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作者:宋娜;程俊;赖宗浪;孟令占;王怀碧;张琼

    论述了近五年直肠癌中医外治法的研究进展,包括中药灌肠、中药浸泡、中药外敷、针灸治疗、综合治疗等疗法,认为中医外治法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抗药性及耐药性、操作简便、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 新安医家孙一奎辨治血证学术特色探析

    作者:张佳乐;杨涛;赵方方;卢佳铭;牛淑平

    新安医家孙一奎,其一生潜心医学,医术精湛,著述有《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孙氏医案》,在其著作《赤水玄珠》第九卷中专设血证一门,各科血证共13章节,论治详细,颇具特色,在其《医旨绪余》和《孙氏医案》中亦有关于血证的精彩论述,通过对孙一奎《赤水玄珠》中各科血证诊疗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孙一奎临证辨治血证多补血止血并举、重视温补、不纯用寒凉的学术特色,同时能够为中医临床诊疗血证提供思路,更好的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 谢晶日教授“三因制宜”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作者:吴春玉;梁国英

    目的:探究谢晶日教授临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施治的诊疗及用药规律.,行临床拓宽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以“三因制宜”为理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对谢晶日教授关于从时、地、人三因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进行搜集整理.结果:谢老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其病位在胃,但与季节、气候、地域、环境、年龄、性别等密切相关.治疗时注重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内因与外因的结合,注意辨证与辨病的分析,方可达到临床疗效甚佳的效果.结论:通过阐述谢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用药规律及典型案例,使“三因制宜”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的思路更为清晰,临床疗效极佳.

  • 张之文教授疏风法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经验

    作者:舒发明;黄英;罗雪梅;冯全生;李白雪

    张之文教授是全国著名的温病学家,其运用疏风法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颇有心得,本文通过对张老临床治疗上述疾患进行经验性总结,并列举医案分析,以期传承名老中医之学术精华,同时提高该类疾病临床疗效.

  • 王彦刚教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常用对药及队药经验浅析

    作者:董环;王彦刚

    简述王彦刚教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常用对药及队药经验,并结合证候分析以药证相应,从而达到药简功专、标本兼治的效果.

  • 从淋巴瘤治疗验案回溯郭子光教授“攻邪已病”的学术思想

    作者:朱霁虹;李炜弘;史年刚;乔卫龙;田璐;李晗

    本文从国医大师郭子光教授一例淋巴癌治疗验案切入,回溯了郭教授在肿瘤治疗方面遵张从正“攻邪已病”观,立用药平正、畅利气机、谨护脾胃的三大基本治则,提出肿瘤治疗应以攻邪贯穿始终,邪去始能正安.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5 01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2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198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