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성도중의약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0668
  • 国内刊号: 51-1501/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62-64
  • 曾用名: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梁繁荣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异功化瘤颗粒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型)的抑制作用

    作者:肖桦;黄秀凤;黄秀深;陈洁

    目的:观察异功化瘤颗粒对小鼠肉瘤S180(实体型)的抑制作用,并与标准化疗药比较,了解其药效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荷S180肉瘤的昆明种小鼠分为5-FU组,异功化瘤颗粒大、中、小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一起,通过检测各组小鼠体重、瘤重变化和抑瘤率观察异功化瘤颗粒对S180肉瘤的治疗作用.结果:各组小鼠体重均增加,异功化瘤颗粒大剂量组(21.6g/kg)、中剂量组(10.8g/kg)和5-FU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2.3%、37.9%和60.1%(P<0.05).结论:异功化瘤颗粒大剂量21.06g/kg及中剂量10.8g/kg对S180肉瘤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 脑缺血合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斌;易艳东;张红星;余芳

    目的:研究脑缺血合剂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检测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大聚集率、脑指数、脑组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该药可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小板大聚集率、脑指数、MDA含量,提高SOD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该药可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及清除自由基,对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 原位杂交法检测树舌多糖GF对HepA瘤细胞N-ras、C-myc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宋高臣;于英君

    目的:探明树舌多糖GF对HepA瘤细胞癌基因N-ras、C-myc 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树舌多糖GF对HepA瘤细胞中癌基因N-ras、C-myc 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树舌多糖组、猪苓多糖组中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树舌多糖组与猪苓多糖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树舌多糖GF可通过调节N-ras、C-myc基因mRNA的表达,而抑制HepA瘤细胞的增殖.

  • 复方当归注射液对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钱海兵;黄国钧

    目的:研究复方当归注射液对其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所致局灶性脑缺血、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和花生四烯酸诱发的急性血栓性脑缺血模型的动物模型,测定复方当归注射液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复方当归注射液可以增加脑缺血大鼠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数量.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可促进脑缺血及脑缺血后遗症神经功能恢复,减轻后遗症的神经功能障碍,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 桂枝挥发油对LPS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徐世军;沈映君;金沈锐;解宇环

    目的:探讨桂枝挥发油对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LPS 1 mg/kg尾静脉注射构建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取肺组织,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干预组肺组织中PTK含量,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表明,SD大鼠正常肺组织中PTK含量为(44.21±31.51)pmol/mL;模型组含量为(173.58±97.95)pmol/mL,较空白组显著增高,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VORC高、中、低3个剂量组PTK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桂枝挥发油能够抑制LPS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组织中PTK的异常增高,对PTK活性的抑制可能是桂枝挥发油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 持续高血糖对大鼠多焦视网膜电图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富文;段俊国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在造模后6个月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变化情况,研究持续高血糖对大鼠视功能的损害.方法:SD大鼠采用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20只大鼠,在造模前和造模后1周、2周、1~6月分别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记录评价.结果:随着高血糖状态的持续mfERG的N1波和P1波峰潜时有延长的趋势;而N1波和P1波的振幅随着高血糖状态持续而降低,其中P1波的反应密度变化明显.结论:STZ糖尿病大鼠在两周即可出现视功能的损害,并随着高血糖状态的持续而不断加重.

  • 电针对大鼠创伤痛术后抗炎/促炎细胞因子比值影响的昼夜节律研究

    作者:薛红;徐蕾;余曙光;宋开源;唐勇;吴巧凤;魏焦禄;郭玲玲

    目的:研究创伤痛应激所致的免疫抑制及其昼夜节律变化,以及针刺抗创伤痛所致免疫抑制的效应是否也具有昼夜节律.方法:选择经过痛阈筛选择的192大鼠,将动物随机分为24组,每组8只,其中每4组作为1个观察时间点,每组8只动物,分别于6个相应时间点对动物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不截肢,不电针)、空白针刺组(不截肢,仅电针)、截肢模型组(只截肢,不电针)、截肢电针组(截肢,同时处以电针足三里、环跳穴),处理结束后24 h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采集样本,用放射免疫法测电针对截肢大鼠血浆抗炎/促炎细胞因子(IL-10/IL-6)比值的昼夜节律的影响.实验时同一时间点的4个组的手术、电针及动物处死、取样均同时进行.结果:针刺能提高正常大鼠IL-10/IL-6比值,截肢后比值明显降低,截肢时电针能升高IL-10/IL-6比值,但仍较正常组低.从节律方面看,空白对照组血浆IL-10浓度具有一定的昼夜变化趋势,电针后IL-10浓度有所下降,仍具有明显昼夜波动;截肢后血浆IL-10浓度明显下降,昼夜节律不明显;截肢电针组血浆IL-10浓度较空白对照组、空白针刺组有所下降,但较截肢模型组高.空白对照组血浆IL-6浓度呈现双峰结构的变化趋势,电针后IL-6浓度有所上升,变化趋势不规律,表现为波动不大,未见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截肢后血浆IL-6浓度明显升高,出现明显昼夜节律,其大值出现在下午16时左右,小值值出现在凌晨4点左右;截肢时电针,动物血浆IL-6浓度较截肢模型有轻度下降.结论:电针对血浆IL-10/IL-6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针刺作为一种较轻微的应激刺激,对正常动物的免疫系统功能有一定影响,且能对抗创伤痛所致的免疫抑制,且这种抗免疫抑制效应具有一定的昼夜节律.

  • 慢性鼻窦炎术后中药辅助治疗的临床基础研究

    作者:蔡群峰;张德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术后应用鼻渊舒口服液作为辅助治疗,对临床症状及术腔黏膜预后的影响.方法:120例实施鼻内窥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方法分为对照组56例,治疗组64例;对照组术后应用抗生素及类固醇治疗,实验组应用抗生素、类固醇,并辅助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术腔黏膜的改善情况,对比两组病例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71.4%;治疗组症状消失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比对照组在黏膜水肿消褪、囊泡、肉芽消失、上皮化方面治疗时间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窦炎鼻内窥镜术后辅助药物治疗可提高手术疗效,减轻临床症状,缩短愈合时间;鼻渊舒口服液可作为鼻窦炎鼻内窥镜术后辅助治疗药物,具有良好疗效.

  • 泻黄散加味治疗小儿胃炎39例

    作者:于苏平;郑姗

    目的:研究泻黄散加味治疗小儿胃炎的疗效.方法:将39例符合研究条件的小儿慢性胃炎患者列入临床观察表,于治疗前后均按照观察表中所列的项目进行检查,并如实详细记录所有检查结果,于疗程结束后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加味泻黄散能明显改善小儿慢性胃炎临床症状,在抗幽门螺旋杆菌(HP)方面具有一定的杀灭或抑制HP的作用.结论:小儿慢性胃炎的发生可能与以下3方面的因素有关:HP感染、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热积脾胃、气机阻滞是本病的中医病机,泻脾胃伏火、理气和中是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 维生素D加中药治疗对下肢骨折愈合影响的临床观察——附:60例病例报告

    作者:何荣;饶爽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D)加中药治疗对下肢骨折愈合的影响,指导骨折病人的用药.方法:将60例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骨折复位固定后,补充不含VitD的钙剂3天后,肌注VitD330万u,同时,每日口服1剂中药;对照组仅用不含VitD的钙剂治疗,于治疗后第1、2、3周的周末分别测定血碱性磷酸酶(AKP)、钙、磷含量,并计算钙磷乘积.结果:实验组:血AKP、钙、磷及钙磷乘积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治疗后第1周周末,实验组血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磷及钙磷乘积均高于对照组(0.01<P<0.05).结论:VitD加中药治疗更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运用探讨

    作者:周彦均;陈建霖;谢佳蓉;吴宜鸿;高铭侦;廖芳仪;沈建忠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现在妇女常见之疾病,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痛经为其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生多归因于寒凝、气滞、血瘀和冲任胞宫失养,其病机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1].

  • 运用SPECT观察中药制剂平颤颗粒对帕金森病病人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

    作者:陈建宗;黄海东;田季雨;康小刚;厚荣荣;陈宏;李源莉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平颤颗粒对帕金森病病人(PD)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DAT)的影响.方法:将23例PD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西药)和对照组(西药),疗程6个月.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技术(SPECT),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AT的改变,并对每组治疗前后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纹状体(ST)和小脑(CB)对配体摄取率的比值(ST/CB)均有下降趋势,治疗组为(1.59±0.17,1.57±0.1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DAT减少过程可能比较缓慢.对照组为(1.56±0.20,1.35±0.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照组DAT减少过程可能有较明显进展.结论:中药制剂平颤颗粒对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HPMC骨架片中中药有效部位释放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汤贯光;李小芳;李珂

    目的:研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骨架片中中药有效部位药物释放的影响因素.方法:以黄芪总皂苷为模型药物,制备其羟丙甲基纤维素骨架片,测定中药有效部位在各种制备、释放条件下的释放量.结果:①黄芪皂苷的释放随HPMC用量的加大而降低;②黄芪皂苷的释放随HPMC的分子量加大而降低;③桨法的释药速度明显快于篮法;④药物的释放百分度与骨架的溶蚀度呈近线性关系.结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骨架片中中药有效部位释放与HPMC的用量、型号以及溶释方法均有一定的关系,与亲水性化学单体的释药过程相似.

  • 气相色谱法测定麝香舒活精中樟脑、薄荷脑、冰片含量

    作者:万丽;周立;胡轶娟;王凌;叶聘;王敏

    目的:建立测定麝香舒活精中樟脑、薄荷脑、冰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柱为PEG-20M(30 m×0.25 mm×0.25 μm),萘为内标物,FID检测器.结果:樟脑、薄荷脑、冰片分别在0.110~1.100 μg、0.030~0.300 μg、0.080~0.80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1%,RSD为1.53%,薄荷脑99.84%,RSD为1.32%,冰片100.20%,RSD为0.52%.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中樟脑、冰片和薄荷脑的含量.

  • 制川乌配伍白芍不同配伍比例对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作者:余成浩;彭成;余葱葱;郭力

    目的:研究制川乌白芍配伍药对的不同配伍比例在水煎液环境中对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探讨配伍规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采用改良异羟肟酸铁分光光度法测定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与制川乌单煎液相比较,制川乌白芍各配伍组含量均升高,幅度达到7.8%~21.7%.在各配伍组中,酯型生物碱含量大小为制川乌白芍2∶3>1∶1>1∶2>2∶1.结论:在制川乌配伍白芍各配伍组中,酯型生物碱含量呈现升高趋势,为不同配伍关系在临床使用的减毒增效科学内涵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溶度参数理论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邹亮;罗杰英;贺福元

    溶度参数(solubility parameter)是1936年由Hidebrand和Scoff[1]早在正规溶液理论中提出,并于1949年将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称为溶度参数(δ),即δ=(△E/V)1/2.此后不少研究者对此概念进行了扩展与修正,将溶度参数的适用性从非极性液体混合物推广到极性体系及缔合体系.

  • 针刺对脑梗死颈内动脉系统不同血流状态的疗效差异的临床观察

    作者:许军峰;卞金玲;李金坡;申将浩;石学敏

    目的:从颈内动脉系统的不同血流状态探讨中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残程度以及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中符合要求的中风病例582例,并以醒脑开窍针法为主进行治疗.结果:颈内动脉系统不同血流状态在中风性质、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病残程度及针刺疗效方面有差异.结论:颈内动脉系统的不同血流状态可以判断中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 有效整理古代针灸文献的研究方法与要求

    作者:赵凌;任玉兰;余毓如;彭静;梁繁荣

    根据古代针灸文献内容丰富的特点,提出古代针灸文献研究应注意全面收集资料;注重原始文献、同源文献的考正和引用;范围采集应明确确定;对收集资料要分类、分级;充分应用建立数据库的方法提炼、挖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应制订操作标准,统一培训,确保研究质量.

  • 治疗骨质疏松症中药复方的数据挖掘

    作者:李茵;于高路;莫少强;陈惠红;马桂敏;赖跃进

    目的:应用灰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1995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有关治疗骨质疏松症的104首中药复方,以EXCEL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收录每首中药复方的单味药药名、剂量并进行统计分析.对统计出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药物,以EXCEL 2000进行灰关联分析,以SPSS 10.0统计软件上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104首中药复方中共使用106种药物1204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依次为熟地、淫洋藿、杜仲等34味中药,使用总频次为890次,灰关联系数大小依次为山药、淫羊藿、骨碎补等.在采用样本层次聚类分为8类时,山药、黄芪、党参、白术、甘草、黄精、茯苓、泽泻为一类,淫羊藿,巴戢天,杜仲,续断,骨碎补,补骨脂,鹿角胶,狗脊,肉苁蓉为一类.结论:运用灰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能较好地发现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

  • 5个现代和古代家系的中医遗传学研究

    作者:陈康;王米渠;谭从娥;丁维俊;徐全一;林乔

    系统介绍了5个现代和古代家系分别针对湿热证痛风、肾虚血瘀糖尿病、寿限、智能和遗传性偏头痛5种不同证候或疾病的中医遗传学示范性研究.

  • 王明芳教授治疗青光眼围手术期的经验

    作者:王万杰;周华祥;缪馨

    青光眼是由多因素引起的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临床上以手术降眼压为主要治疗手段,恰当地配合中医药治法对术前缓解症状、术后减轻反应及治疗并发症,尤其在改善视功能等方面有良好作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5 01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2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198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